内容简介
《奇经八脉考》一书概述了八脉的循行、八脉的功能以及八脉的治疗,形成了以奇经八脉为辨证论治的雏形。但《<奇经八脉考>笺注》涉及《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脉经》等内容,所描述的奇经病证的临床表现又极为复杂,给辨证论治造成极大难度,令人有望文生叹之感。《<奇经八脉考>笺注》即在《奇经八脉考》原文之下,一一作了笺注,初衷是想为研习《奇经八脉考》者提供捷径,对读者有所裨益。又必须说明的是,书中李时珍的注解不亚于历代先贤,所以本书又将李时珍的注说用黑体字表示,并加以笺注。
作者简介
孙朝宗,主任医师,山东著名老中医,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1937年8月出至于山东省德州市已相传4代的孙氏中医世家。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先后在德州联合医院、德州地区干部疗养院、德州地区肿瘤医院、德州市中医院从事中医内科工作,其间,并代理德州卫校中医班、山东中医药大学德州中医大专班的教学工作,教学相长,学验俱丰,对奇经八脉理论的临床应用尤有深究。著有《孙鲁川医案》、《经方方法论》、《经方临证录》、《医林典故》、《孙朝宗临证试效方》、《奇经八脉证治发挥》、《古今奇经验案选编》等。
内页插图
目录
总说篇
奇经八脉总说
十二(四)经脉与十五络脉穴图
八脉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交会总图
维脉篇
阴维脉
阴维脉交会穴图
阳维脉
阳维脉交会穴图
二维为病
阴维脉穴图
阳维脉穴图
跷脉篇
阴跷脉
阴跷脉交会穴图
阳跷脉
阳跷脉交会穴图
二跷为病
阴跷脉穴图
阳跷脉穴图
冲脉篇
冲脉
冲脉交会穴图
冲脉为病
冲脉穴图
任脉篇
任脉
任脉交会穴图
任脉为病
任脉穴图
督脉篇
督脉
督脉交会穴图
督脉为病
督脉穴图
带脉篇
带脉
带脉交会穴图
带脉为病
带脉穴图
气口九道脉篇
附录一 《奇经八脉考》引用经穴笺注
附录二 奇经八脉用药简述
附录三 《奇经八脉考》引用方剂汇释
附录四 历代医家常用方选
附录五 灵龟八法的临床应用
主要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笺注】张洁古即张元素,是金元时期的医学家。吕广:“阳维主卫,阴维主荣。”又滑寿注说:“阳维于诸阳而主卫,卫为气,气居表,故苦寒热;阴维于诸阴而主荣,荣为血,血属心,故苦心痛。”全面表现了二者之间的对比关系。张洁古等人,又就《伤寒论》的六经主方、主药进行了分析,认为阳维脉的方药有桂枝汤、麻黄汤等,阴维脉的方药有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等,故后来《得配本草》一书,又将桂枝列作阳维之药,当归、白芍列作阴维之药。这一理论的应用,在后来的医家中也经常见到,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以及《王孟英医案》中均有体现。阴维与阳维二脉蓄积盈满着气血,维持着阴阳能够“自相维”,如果一旦发生异常,阴阳不能自相维,则表现为“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的表证与里证。三阳俱属于表,与阳维的交会主要在头,故其见症以寒热与头痛为主,细而分之为太阳、阳明、少阳的不同证型。三阴又俱属里,与阴维的交会主要在腹部,故其见症以心腹痛为主,细而分之,为太阴心腹痛、少阴心腹痛、厥阴心腹痛等。洁古重复说:“阴维为病苦心痛,治在三阴之交,太阴证则理中汤,少阴证则四逆汤,厥阴证则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主之。”
李濒湖日:阳维之脉,与手足三阳相维,而足太阳、少阳,则始终相联附者。寒热之证,惟二经有之,故阳维为病亦苦寒热。盖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邪气在经,内与阴争而恶寒,外与阳争而发热。则寒热之在表而兼太阳证者,有汗当用桂枝,无汗当用麻黄;寒热之在半表半里而兼少阳证者,当用小柴胡汤加减治之。若夫营卫煤卑,而病寒热者,黄芪建中及八物汤之类主之。洁古独以桂枝一证属之阳维,似未扩充。至于阴维为病主心痛,洁古独以三阴温里之药治之,则寒中三阴者宜矣,而三阴热厥作痛,似未备矣。
……
前言/序言
《奇经八脉考》笺注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