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GJ 18-2012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 | ||
| 定價 | 19.00 | |
| 齣版社 | 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2年07月 | |
| 開本 | 32 | |
| 作者 | 本社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109 | |
| 字數 | 100000 | |
| ISBN編碼 | 2130000047984 | |
圖書書名:《JGJ18-2012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
書籍定價: 19元
書籍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編者)
齣 版 社: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
ISBN號碼:1511221795
齣版日期:2012-7-1
書本頁數:109頁
書本開數:32開
重量:131 g
1 總則
2 術語和符號
3 材料
4 鋼筋焊接
5 質量檢驗與驗收
6 焊工考試
7 焊接安全
附錄
本規程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附:條文說明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雖然體現瞭專業性,但坦白說,在便攜性和實用性上做齣瞭犧牲。厚重的篇幅和堅硬的封麵,使得它很難舒服地放在工具包裏隨身攜帶到施工現場的各個角落。在炎熱潮濕的室外環境中,翻閱時的手感並不理想,書頁邊緣似乎也更容易吸附灰塵和油汙。更重要的是,作為一本規程,它通常需要被頻繁地引用和交叉參考。然而,書中對於關鍵術語和章節的索引設計得不夠精細,當你試圖快速定位到“焊工持證要求”和“返修程序”之間的關聯時,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在目錄和頁碼間來迴跳轉。如果能增加一個前後交叉引用索引,或者在關鍵規範旁邊附帶相關的條文編號提示,將會大大提升其作為現場參考手冊的實用效率。這本書更像是一個被鎖在辦公室書櫃裏的“權威檔案”,而非一個隨時可以被攤開在腳手架旁進行快速核對的“現場助手”。
評分我之所以會深入研究這本書,是因為我的碩士論文涉及到結構可靠性評估,而鋼筋連接點的失效模式是核心研究點之一。我原本期望從這本書中找到大量關於疲勞載荷下,不同焊接工藝的壽命衰減模型或者經驗數據。然而,這本書更像是一份關於“如何確保一次性通過驗收”的操作指南,它關注的是“閤規性”,而非“持久性”。它詳細描述瞭如何通過標準的檢測手段(如超聲波探傷)來判斷焊點的當前狀態是否達標,但對於這個達標的焊點在服役五十年後可能麵臨的潛在風險,探討得相當保守和籠統。例如,對於焊後熱影響區(HAZ)的微觀組織演變,這本書的材料學深度明顯不足,更多地依賴於宏觀的力學性能指標。對於希望將規範與先進材料科學結閤起來做深入研究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閤格的基準綫,但要跨越到前沿研究的門檻,還需要大量補充其他更偏理論和實驗分析的文獻。它是一張閤格的“通行證”,但不是一張通往“創新實驗室”的門票。
評分從圖書館的藉閱記錄來看,這本書的流通頻率遠不如那些關於結構設計或材料力學的前沿教材,這多少說明瞭它在知識傳播層麵的定位——它是一本工具書,而非學習資料。當我試圖用它來瞭解當前行業內對於超高強鋼筋焊接的新型規範時,發現它提供的最新信息停滯在一個相對較早的階段。例如,對於數字化焊接監控和質量追溯係統的整閤,書中完全沒有提及,這在現在這個工業4.0的時代背景下,顯得有些脫節。我本來很想看看,針對高應力集中區的搭接焊或對接焊,這本書是否有提齣區彆於普通結構件的特殊熱輸入控製參數。但翻閱下來,更多的內容還是集中在焊縫的幾何尺寸、無損檢測(NDT)的基本方法(如目視、磁粉探傷)的流程描述上。它把“做什麼”講得很清楚,但對於“如何用最新的技術手段來做得更好、更省時”,則保持瞭沉默。這可能也是曆史局限性吧,但對於追求極緻性能的工程師來說,總覺得少瞭那麼一點“未來感”。
評分我是在一個工地上臨時藉閱到的這本規範,當時我們正在處理一批特定批次鋼筋的對口焊接問題,現場技術員找不到閤適的參考依據,情急之下翻齣瞭這本“老黃曆”。說實話,第一次快速瀏覽,我最大的感受是“條文化”的極緻體現。每一個條款都是一個明確的指令,缺乏圖形化的輔助說明,對於那些需要空間想象力的操作,比如復雜節點的三維布置或者焊槍角度的微小變化,文字的描述顯得有些蒼白無力。比如關於焊縫外觀質量的描述,雖然列舉瞭各種缺陷的名稱和允許範圍,但缺乏高質量的實物對比圖集,導緻在現場判定是否存在“輕微的錶麵不平整”時,不同工人之間的理解還是存在偏差。我希望這樣的專業書籍能多一些“圖說”和“案例剖析”,讓那些抽象的數字和文字,能立刻在腦海中構建齣具體的工程場景。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法律效力和行業共識的沉澱,但閱讀體驗上,它更像是一份需要反復揣摩的法律文書,而不是一本易於理解和快速應用的工具書,對於快速解決突發問題的幫助,個人認為還有提升空間。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有年代感,那種厚重、沉穩的藍色調,一看就知道是本正經的行業規範手冊。我拿到手的時候,首先注意到的是紙張的質感,很紮實,印刷的字體清晰有力,沒有那種廉價印刷品特有的油墨味,讓人感覺這東西是經過精心製作的,能經得起反復翻閱和查閱。內容上,我本來期待能看到一些關於現代鋼筋連接技術的前沿探討,比如新型焊點的應用案例分析,或者與國際標準的對比研究。然而,這本書的側重點似乎更偏嚮於基礎性的、流程化的指導。比如對於焊接前的鋼筋錶麵處理要求,描述得非常詳盡,從除銹的程度到清潔劑的選擇,都有明確的規定,這對於新入行的技術人員來說無疑是寶貴的“操作寶典”。但對於我這個關注效率和新材料的工程師來說,總覺得在“為什麼這麼做”和“還有沒有更好的選擇”這兩個層麵上,留下的想象空間太小瞭。它更像是一部嚴謹的、不可違抗的“施工憲法”,而不是一本啓發思考的“技術白皮書”。整體感覺是,它完美地履行瞭它作為“規程”的職責,但未能在技術革新的浪潮中留下更多探索性的印記。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質量很好
評分書是正版,一共買瞭21本。
評分還不錯,值得!
評分書的質量很好!!!!!!!!!
評分還不錯,值得!
評分是正版,字跡清晰,不錯
評分價格便宜,送貨速度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