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学科教育学大系”的编写与出版,得到了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关有关领导、教育科研单位,以及学科教育学同行专家、学者的关心、支持与协助。教育界德高望众的前辈和领导张承先老、张健老更是厚爱有加,热情为“大系”作序、题词。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谢忱!也诚挚地希望得到指正。
当这部《学科教育学大系:语文学科教育学》策划的时候,距离2000年,尚有五个春秋,时间似乎还从容。从容中,我们投入了紧张的写作,书稿里倾注了心血凝铸的智慧与真诚;当这部丛书编辑出版的时候,走向新世纪,已经进入“倒计时”,本世纪剩下的岁月已经不多,不多的岁月里,我们默默地劳作,将以“大系”的付梓,献上一片世纪的书香。
内页插图
目录
题词
序
丛书前言
前言
导语
0.1 语文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范围
0.2 我国现代普通教育制度的沿革
0.3 我国现代普通教育课程结构的变革
0.4 我国师范教育学科教育课程的改革
0.5 语文学科教育学的创建
0.6 语文学科教育学的暂拟体系
1 民族语言与语文教育
1.1 语言生活的三次飞跃
1.2 语言研究的三次转变
1.3 言文.语文学.语文教育
1.4 官话.切音字.文字(文学)教育
1.5 白话.语言学.国语教育
1.6 语文.语言学.语文教育
1.7 语文.言语学.语文教育
1.8 新兴语言学科的兴起与语文教育的发展
2 民族文化与语文教育
2.1 民族文化与民族语文
2.2 民族文化与民族语文教育
2.3 汉民族文化与汉民族语文教育
3 语文学科的性质
3.1 概说
3.2 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发展轨迹
3.3 当今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
3.4 语文学科既是工具学科,又是人文学科
3.5 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目标
4 语文学科教学系统
4.1 概说
4.2 语文学科教学系统中的教师和学生
4.3 语文学科教学系统中的教材
4.4 语文学科教学系统中的课内与课外
4.5 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5 语文学科教学过程
5.1 教学系统与教学过程
5.2 语文学科教学过程
5.3 语文学科教学阶段的过渡与衔接
5.4 语文学科单元教学
5.5 语文学科单元教学课型
6 语文学科智育
6.1 概{兑
6.2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6.3 语文学科能力训练
6.4 语文学科“双基”教学与智力发展
7 语文学科德育
7.1 概说
7.2 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7.3 语文学科的德育目标
7。4 语文学科的德育因素
7。5 语文学科的德育对象
7.6 语文学科的德育原则
7.7 语文学科的德育方法
7.8 语文教师与语文学科德育
8语文学科美育
8.1 概说
8.2 语文学科美育功能
8.3 语文学科美育目标
8.4 语文学科美育因素
8.5 语文学科美育对象
8.6 语文学科美育原则
8.7 语文学科美育方法
8.8 语文教师与语文学科美育
9 语文学科教学卫生
9.1 概说
9.2 大脑皮层机能活动的规律
9.3 语文学科教学卫生
10 新时期语文教育理论研究
10.1 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性转变
10.2 “科学主义”与语文教学科学化
10.3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
10.4 语文教学活动与情境
10.5 语文教学系统与非系统
10.6 语文学科检测
11 农村语文教学改革
11.1 农村语文教学改革的极端重要性
……
12 语言学科教育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0.2 我国现代普通教育制度的沿革
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它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
19世纪40年代,我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文化教育方面出现了新学与旧学、学校与科举之争。1898年的戊戌变法,废科举,兴学堂。1900年爆发丫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清政府为了缓和国内矛盾,于1902年重开“新政”。同年颁布的学制就是其“新政”之一。
“王寅(1902年)学制”虽曾经正式颁布,但并未实行,实行的是“癸卯(1903年)学制”。当时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以“忠孝”二字为教育宗旨。《学务纲要》上说:“京外大小文武各学堂均应钦遵谕旨,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此次遵旨修改各学堂章程,以忠孝为敷教之本,以礼法为训俗之方,以练习艺能为致用治生之具。”同时,分别指出:“家庭教育、蒙养院、初等小学堂,意在使全国之民,无论贫富贵贱,皆能淑性知礼,化为良善。高等小学堂、普通中学堂,意在使入此学者通晓四民皆应必知之要端,仕进者有进学之阶梯,改业者有谋生之智能。”该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中学堂5年。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三百年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干多年来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我国历史空前的大变革。但由于未能实施彻底反帝反封建的行动纲领,社会经济制度依旧。虽然在革命后的一两年间,教育上有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未能发生根本的变化。这反映在1912(王子)年-1913(癸丑)年颁布的学制中。
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同时颁布的《小学校令》,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中学校令》则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该学制规定初等小学校4年,高等小学校3年,中学校4年。
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其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姿态,提倡民主政治和科学文化,反对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旧礼教和旧道德,提出语文和文学的改革,提倡白话文和新文学,反对文言文和旧文学。在教育方面,从內容到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反映在工922(壬戌)年颁布的学制中。
1922年9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这就是所谓的“新学制”。这个学制系统,根据“七项标准”订定:(一)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二)发挥平民教育精神;(三)谋个性之发展;(四)注意国民经济力;(五)注意生活教育;(六)使教育易于普及;(七)留各地方伸缩余地。该学制规定初级小学4年(从6岁开始),高等小学2年,初级中学3年,高级中学3年。
……
前言/序言
学科教育学大系:语文学科教育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