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文化養心養生與健康叢書:文化養心與健康》作者在綜觀中華養生文化的基礎上,首次闡述瞭文化養心的概念,簡要介紹瞭中國四大養心文化學派易經、道教、儒傢、佛教的來龍去脈及主要做法。結閤古今中外許多典型事例詳細闡述瞭讀書、寫作、書法和繪畫、音樂舞蹈、自然養生、影視網絡及其他文化娛樂活動與健康的關係及做法,介紹瞭中醫養心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民間常見的文化養生理論和方法。其中有許多首次麵世,是作者多年研究文化養心的成果和體會。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文化養生與人類健康和幸福
一、中華文化養生的內涵,現代人養生應當特彆注意的幾個問題
二、健康概念的曆史變遷,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心理健康的五大標準
三、世界經閤組織提齣的“幸福指數”,實際健康更重要
四、七情六欲的含義,其對人生健康長壽的重要意義
五、中國曆代養生名傢及文化名人的養生詩詞
第二章 文化養心的概念,中國主流養心文化學派的來龍去脈及主要觀點
一、中國文化史上“心”字含義的考究,文化養生的主要內涵實際上就是養“心”
二、《易經》成書的曆史傳說,《易經》養心思想對中國文化的重大影響
三、道傢“道法自然”的含義,老子用養心理論為孔子指點迷津的故事
四、儒傢學說的基本思想,孔子首次提齣“仁者壽”的養心長壽理論
五、佛教的創立及傳入中國後的發展,其主要哲學思想和“以善為本”的長壽理論
第三章 文化養心的意義、現狀及正確養心的基本理論
一、文化養心與健康的關係,有趣的文化養心故事
二、當前存在的不正確生活觀點和生活方式釀成的悲劇
三、文化養心與現代醫學心理學的關係,“心理素質”的基本含義
四、文化養心的宗旨就是養腦,正確養腦應包括三個方麵問題
五、大腦記憶功能分類,防止大腦記憶力減退的幾種主要方法
第四章 培育良好心理素質,享受美好人生
一、感恩之心是人生的陽光雨露,一個感恩迴報的故事,兩個世界巨人的産生
二、培育自信心,通過行動剋服自餒心理
三、提高認知水平,培育良好心態
四、希望與夢想,心中一盞永不熄滅的航標燈
五、積極拼搏,享受成功的喜悅
……
第五章 讀書學習與健康
第六章 寫作與健康
第七章 音樂舞蹈與健康
第八章 書法繪畫與健康
第九章 飲食文化與健康
第十章 大自然養生與健康
十一、影視網絡文化養心與健身
十二、中醫養生與健康
精彩書摘
(1)童心常存興趣廣。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雖然發生一些變化,但須保持一種人老心不老的心態,要煥發年輕人的朝氣,對生活充滿樂趣。曹慈山防止老年人不良心理的秘訣是“興趣廣博勤涉獵,日有所學心不老”。他75歲以後,對經史子集無所不讀,且學而不厭,經常吟詩作賦以抒情懷。他興趣十分廣泛,使生活五彩繽紛,寫字畫畫以保聰敏,奏樂鼓琴以悅心誌,養魚觀賞頤養情趣,栽花植木勞形怡情,著書立說以緩腦衰。童心長存,興趣廣泛,自然身心就健康。
(2)靜養忌怒調七情。曹慈山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齣老年人要偏重於養靜,切忌發怒。所謂養靜並非不動,而是專心不雜。提倡誌定神凝,用心專一不散,既能把事情辦好,又有利於身心健康。老年人肝血漸衰,易生急躁,所以最忌發怒。怒心一發,最易傷身。他本人提齣兩種平怒之法:一是以理製怒,凡遇發怒之事,當先想想,區區小事與身體健康孰輕孰重,一轉念間可渙然冰釋;一是以“耐”字處之,遇事不急,忍耐一下,則氣血穩定,神色和平。這不僅是平怒之法,也是調節七情的有效手段。老年人一定要利用各種方法保持七情調和,這是保持健康長壽的重要方法。
(3)調養脾胃藥粥養。老年人脾胃功能減弱,以緻易患多種慢性病。因此,曹慈山主張老年人防老保健要注重調養脾胃。他以藥粥作為老年人食養的重要方法,他認為“粥能益人,老年尤益”。為此,他收集製定藥粥方~百首,以供老年保健應用,例如,菊花粥、蓮米粥、山藥粥、枸杞子粥、竹葉粥等,對老年保健都很有益處。
從以上所述可以看齣,曹慈山豐富的養生實踐經驗,不僅使他自己戰勝頑疾,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也為老年人的養生保健提供瞭有益的參考。
(三)中國曆代文化名人養生與他們的養生詩詞
自居易在中國曆代文化名人養生詩詞方麵,最突齣的當屬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自居易。自居易晚年長期居住在洛陽香山,故號“香山居士”。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自居易去世於洛陽,葬於洛陽香山,享年75歲。自居易晚年根據他的養生經驗寫成的詩詞,對世人養生很有參考價值,一直流傳至今,其主要觀點有以下三個方麵。
1.以動養生。自居易認為,活動養生十分有用,因此他很喜歡步行遊覽名勝。他在一首《玉泉》詩中雲: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雲身。
閑心對定水,清靜兩無塵。
手把青筇杖,頭戴白綸巾。
興盡下山去,知我是何人。
詩句描述瞭白居易遊覽杭州西湖玉泉時的情景,可見他已被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地陶醉,達到瞭忘我境界。以動求得大腦的清淨,我們現在常說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結閤就是這個意思。
2.以靜養生。自居易認為,靜亦可養生。他在《消暑》詩中日:
何以尚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做迴人間翁。
酷暑聖夏,詩人自有對付它的妙法,即所謂“心靜自然涼”:眼前無物,清風飄香,消除雜念,自然清涼。強調養生練功時,要有舒適安靜的環境,要有清新的空氣。
……
前言/序言
2011年10月25日,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嚮社會公布。中共中央製定的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這一偉大戰略部署,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又一座曆史豐碑。這一決策的發布,立即引起國內外新聞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這一決策的發布,嚮廣大文化工作者吹響瞭新的進軍號角。
2011年7月13日金盾齣版社王北生主任提齣瞭“文化養心與健康”這個命題,筆者覺得這個題目非常好,畫龍點睛,切中要害地強調瞭學習養心文化,培育良好心理素質對於保障一個人健康長壽的重要意義,而且對於整個社會的和諧和健康發展亦很重要,所以筆者欣然接受瞭這個任務。
撰寫本書的目的是想挖掘中華養心文化的精華,簡要介紹現代醫學心理學的基本知識,架起古今養心文化的橋梁,更好地為廣大讀者的心身健康作齣有益的貢獻;並結閤個人醫療和生活實踐經驗,簡要地總結齣一些行之有效的養生理論和方法,把他貢獻給廣大讀者。與以往以飲食、運動、醫藥養生為主的養生保健類書籍不同,本書在兼顧這些方麵的同時,主要強調養心對於健康長壽的重要意義,並詳細介紹瞭養心健身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其中有許多是尚未公布於世的,是筆者多年來養心健身的經驗體會和有效方法。
本書第一章簡要介紹中國養生文化與健康的關係及其主要理論和方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現代定義,特彆強調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
第二章簡要介紹中國養心文化中“心”字的含義,以及中國易、道、儒、釋四大傢養心文化的特點、來龍去脈及其精華,使讀者能在較短時間內掌握中華養心文化的精神實質。本書在國內外首次從文化層麵上正式提齣“養心文化”這一概念。
第三、四章是本書的重點,以理論結閤實際事例的方式,詳細闡述養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中國傳統養心文化特彆強調,在練功時一定要注意心靜。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的心要“靜”但是絕不能“空”,正所謂心存正義邪不可侵,“心裏充實瞭,生活就有意義瞭”。隻有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質,纔能保證健康長壽。
第五章至第十一章,分彆講述讀書、寫作、書法和繪畫、音樂舞蹈、飲食、自然養生、影視網絡及其他文化娛樂活動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意義及其相應的理論與方法。其中詳細介紹瞭華佗和他創編的五禽戲、葛洪和他的導引養生功。
第十二章比較詳細地介紹目前為國內外廣大讀者所推崇的中醫養生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詳細介紹瞭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孫思邈的人生智慧和他的養生十三法,以及民間常見的一些養生文化理論和方法。
“文化養心”從某個角度講,可以理解為“思想修養”或“養心修性”,其中包括一些論理道德學和勵誌方麵的問題。但事實上決非僅此,從現代醫學心理學的角度講,“文化養心”更側重的是如何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質,如何保護大腦使其功能處於最佳的狀態,以及如何更好地開發應用大腦的潛能,樹立積極嚮上的人生態度,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和自然環境,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因此,本書既適宜廣大青少年勵誌和倫理道德建設學習,也適宜中老年養心修行及健身強體。
為瞭充分說明文化養心對於人生健康的重要意義,書中列舉瞭古今中外一些典型人生事例和養生名傢的具體養生經驗和方法,使廣大讀者能在瞭解中國養生文化曆史知識,特彆是中國養心文化曆史知識的同時,學會具體的養心健身方法。
由於這個題目內涵廣泛,本人又纔疏學淺,缺漏和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著者
文化養心養生與健康叢書:文化養心與健康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