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孔飞力著作集: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从构成中国由前现代向“现代”转变进程底蕴的本土性知识资源的分析入手,讨论了由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构成的中国现代国家形成及发展的“根本性议程”或“建制议程”如何在19~20世纪的实际演变中跨越了革命、战争和危机等重大事件,最终形成了国家机制中政治控制压倒政治参与和政治竞争的“特质”。《孔飞力著作集: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认为,若以孔飞力的历史叙事为标杆,则中国革命固然具有巨大的历史正当性,革命所建立的国家却从来都面临着深刻的合法性挑战。但包括政治民主化推进在内的中国“现代性”的构建仍是可能的,这首先是因为,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这方面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的知识资源。而这一构建前行的必要条件则是如魏源、冯桂芬等近两个世纪前所言——“广开言路”。
作者简介
孔飞力(Philip A.Kuhn),193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64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当费正清1977年从哈佛大学荣休后,孔飞力接任哈佛大学历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他曾担任过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化系主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委员会主席。曾获得包括古根汉姆学术研究奖在内的多种学术荣誉,是美国艺术人文科学院院士。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1990)为他最主要的代表作,获“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此外他所著《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970)、《海外中国人》(2009)等,均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以在法兰西学院所作的系列讲座为基础改写而成,是孔飞力的代表作之一,1999年先以法文出版,2002年推出英文版。本书着重提出中国从晚清以来,直到现代国家构建的“根本性议程”。
陈兼,康奈尔大学历史系中美关系史讲座教授。
陈之宏,康奈尔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孔飞力关于中国现代国家起源的精彩的系列论文,继承了他的老师史华慈的知识关怀,探讨并揭示了旧帝国之下的社会和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之间的深层联系。
——曼素恩(Susan Mann,美国亚洲学会前主席、加州大学教授)
对专家和普通读者来说,孔飞力的这本书都极为重要,其中不仅提出了促使人们思考的新史论,对人们所熟悉的19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叙述也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再构建。
——罗威廉(William T.Row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
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但却精深博广、充满睿智。孔飞力是驾驭史料和史论的大师,书中每一页都透露出了他的宏大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智慧。
——《亚洲研究杂志》书评
这是一位有着深刻“中国关切”的著名历史学家写的一本渗透着人文关怀、深邃思考和批判理念的伟大历史著作。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目录
者导言
中文版序言
导论
第一章 政治参与、政治竞争和政治控制——根本性问题和魏源的思考
第二章 从太平天国事变到戊戌变法——冯桂芬与历经磨难的变革进程
第三章 从耒阳暴乱到农业集体化——根本性议程的时代跨越
第四章 19-20世纪中国现代国家的演进——根本性议程的改造与再改造
致谢
译者后记
参考书目
索引
精彩书摘
由于近年来相关档案资料的发现,使我们在试图理解冯桂芬的著作时得以另辟蹊径。冯桂芬辞世四分之一世纪之后,在1898年由戊戌变法而带来的大变动的过程中,年轻的光绪皇帝对于变革充满着向往,他欣赏冯桂芬的文章已经颇有些年头了,因而下诏,要京官们传阅并批注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京官们的批注原文都保存在清官档案中,从而使我们有机会看到,一些在政治思想上循规蹈矩的官员们是如何看待冯桂芬的意见的。[5]
事实上,当我们试图理解晚清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时所面临的困难时,正是由于这些批判性意见所带有的传统性质,使得它们对我们来说变得极有价值。中国现代国家的演变过程表明:正是这些在建制问题上承袭传统的看法,而不是那些激进的意见,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毛泽东还活着并被问到这个问题的话,他大概也会承认这一点的)。即便在今天的中国,冯桂芬的看法亦属于激进之论;通过京官们对他的看法所发表的评论,我们所看到的,是冯桂芬不同寻常的意见对于帝制晚期的大多数官员所产生的影响。尽管京官们对冯桂芬并没有持整齐划一的敌对态度,我们仍然可以从他们的某些反应中看到,当问题所涉及的是带有根本性质的种种原则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是极度的敏感。我认为,由冯桂芬建议所发出的警报,并不仅仅意味着建制变化的一些必经步骤遭遇了暂时的挫折,更在于它证实了中国公共生活中一些具有持久性质的基本价值的存在。
在这里,我将以《校邠庐抗议》中的两篇文章所引起的反响为例,来探讨当时的讨论。这两篇文章,一篇同全国性的职官制度有关,另一篇则涉及到了地方问题,都体现了冯桂芬在宪政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冯桂芬在《公黜陟议》中主张,应当通过由下层官员选举上层官员,来扩大政治参与。他在《复乡职议》中则提出,应当在乡村中建立更为密集的政治控制的基本机制。在中国现代政治历史上,更为广泛的政治参与和更为密集的政治控制,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然而,在冯桂芬身上,这些因素却是源于一些在中国历史上久已存在的根本性关切。
在《校邠庐抗议》的四十篇文章中,《公黜陟议》位居首篇。这篇文章的涵义极为广泛,这似乎表明,在冯桂芬看来,它为以后诸篇文章建立了讨论的前提。[6]当时的做法是,官员们先通过文字考试而获得为官的资格,再根据少数高层官员的判断,从他们中间选拔任命官员。冯桂芬则提出,这样的做法“岂不以才德虚而无据”?他要求人们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很显然,“千百人之公论”应该是衡量官员是否具备为官资格的更为可靠的尺度。冯桂芬因而建议,六部九卿和各省知府以上的官职,应当由官僚机制中的广大成员来提名举荐,甚至还应该要求下层官员每年都提出六部九卿的候选人。“吏部藉之以得举多少为先后,遇应升缺列上,其无举者不得列。”冯桂芬还建议,提名推举地方官员的权力,则应当分布得更为广泛,甚至将生员和乡村中的长者也包括进来。
……
前言/序言
孔飞力著作集: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Origins of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孔飞力著作集: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Origins of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评分
☆☆☆☆☆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前没有古人后无来者。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百性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作者孔飞力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颤栗,他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
评分
☆☆☆☆☆
还不错的书,觉得有必要读一下。趁打折,就入手了。
评分
☆☆☆☆☆
入手得第二本孔飛力先生的書,很薄
评分
☆☆☆☆☆
又买了一堆书,这次特别快,表扬一下。
评分
☆☆☆☆☆
腾讯文化:此前于北师大召开
评分
☆☆☆☆☆
孔飞力(Philip A.Kuhn),193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64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当费正清1977年从哈佛大学荣休后,孔飞力接任哈佛大学历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他曾担任过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化系主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委员会@。曾获得包括古根汉姆学术研究奖在内的多种学术荣誉,是美国艺术人文科学院院士。
评分
☆☆☆☆☆
一本好书,看美国汉学家的代表作,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近代史,非常深刻,很值得一读。刚接到就迫不及待的看起来。
评分
☆☆☆☆☆
京东618美满100-50,配上优惠券
评分
☆☆☆☆☆
随便写写!但但是,我又总是觉得好像有点对不住那些辛苦
孔飞力著作集: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Origins of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