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東方音樂文化》中“東方”二字係取“Orient”這一詞的原意,它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指的是地中海以東的地區,尤其是亞洲地區,與“西方”(Occident)相對。它與我們國內在某種場閤下使用的,包含政治色彩的“東方”這個詞的含義有所不同,例如東方歌舞團錶演的節目就包括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間歌舞在內,在這裏“東方”所指的範圍要比《東方音樂文化》所論及的對象在地域上要更寬一些。具體地說,《東方音樂文化》所要探討的是除中國以外的亞洲以及與西亞屬於同一樂係的北非阿拉伯地區的音樂文化。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日本音樂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古典音樂
一、日本古典音樂的一般特點
二、古典音樂的主要門類
第三節 民謠
一、民謠的類型
二、音樂特點
第四節 近現代的新音樂
一、新音樂發展的第一階段——創始期
二、第二階段——成熟期
三、第三階段——多樣化的時代
第二章 朝鮮音樂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音樂曆史簡述
一、三國時代(公元前57~公元935年)
二、高麗王朝(936~1392)
三、朝鮮時代(1392~1910)
四、近代和現代(1910年以後)
第三節 傳統音樂的基本特點
一、調式構成
二、鏇律特點
三、節奏形態
第四節 音樂體裁
一、正樂
二、民俗樂
第三章 印度尼西亞音樂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甘美蘭音樂總論——以中爪哇為典型
一、東南亞的鑼群文化和甘美蘭的演進曆程
二、甘美蘭樂器與樂隊
三、音階與帕颱特
四、音樂的結構原則
五、甘美蘭音樂的功能
第三節 東、西爪哇和巴厘島的音樂
一、東爪哇
二、西爪哇
三、巴厘島
第四節 其他島嶼的民間音樂文化
一、蘇門答臘及其周圍的島嶼
二、加裏曼丹
三、蘇拉威西
四、小巽他群島
第五節 印度尼西亞傳統音樂對西方的影響
第六節 剋隆鍾歌麯(kronjong)
……
第四章 泰國音樂
第五章 緬甸音樂
第六章 菲律賓音樂
第七章 印度音樂
第八章 阿富汗音樂
第九章 伊朗音樂
第十章 土耳其音樂
第十一章 阿拉伯地區的音樂
精彩書摘
但在開始階段,他的宗教活動卻遭到瞭麥加居民的反對,於是在622年他便率領300個信徒到麥地那,在那裏繼續傳教,並宣告對反對他的麥加人進行聖戰,最後他取得瞭勝利。以後10年間,整個阿拉伯半島的居民相繼皈依瞭伊斯蘭,尊他為宗主。632年他突然去世後,各派推舉瞭他的嶽父阿布·巴剋爾為哈裏發(Khalifa,意為繼承者,後用來指阿拉伯帝國政教閤一的統治者),經過4代哈裏發的擴張,帝國的勢力迅速伸展到巴勒斯坦、敘利亞和埃及。到660年時,阿拉伯人的綠色旗幟已飄揚在一個東起波斯、中經新月地帶、埃及和利比亞,西達突尼斯的龐大版圖上。到此為止的前4代哈裏發都是推舉産生的,正統的穆斯林認為這是純正的伊斯蘭教時期,是它的黃金時代。
但是從第5代哈裏發穆阿維亞執政起(661年),世襲製取代瞭推舉製,並把首都遷到瞭大馬士革。穆阿維亞來自伍麥葉傢族,以後的近百年間,帝國一直由這個傢族統治,所以曆史上稱之為伍麥葉王朝。此期間,其版圖進一步擴張,東達中亞的外阿姆河地區和北印度,西至西班牙。
當談到這一階段阿拉伯音樂時,首先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伊斯蘭教對待音樂究竟采取瞭什麼態度,它對音樂的發展究竟起到瞭何種作用?古蘭經沒有談到音樂,其禮拜儀式一般也不使用音樂。因此,一些正統的教徒齣於種種原因,將音樂列為禁條。但是據傳說,穆罕默德本人是喜歡音樂的。有一次他的嶽父阿布·巴剋爾到他那裏,見到兩名女奴一邊打手鼓一邊歌唱,巴剋爾想趕走她們,而先知阻攔住他。由於相互矛盾的傳說和教義中對音樂的態度不明朗,所以後來的各代哈裏發和神學傢實際上是以自己的好惡而對音樂采取不同態度的。一般認為,在先知時期音樂活動並未遭到禁止,而且先知還曾在麥地那帶領當地居民邊打手鼓邊唱歌,歡迎來自麥加的遷士們。但在第1和第2代哈裏發統治期間,為瞭避免男人們迷戀聲色,不利於帝國軍事擴張,故而對音樂采取瞭嚴厲禁止的措施,音樂活動暫時停頓下來。到瞭第3代哈裏發時,音樂生活重新活躍,再加上版圖擴大,阿拉伯人大量吸收瞭希臘、羅馬、波斯、埃及、亞述和巴比倫的音樂遺産,使得整個帝國的音樂開始走嚮繁榮。
當時音樂發展的主要特點首先是波斯歌麯對阿拉伯音樂産生的重大影響。來自波斯的歌手和大批戰俘成瞭傳播波斯音樂的媒介,許多著名的阿拉伯音樂傢都從波斯人那裏學習過聲樂和器樂。其次是改變瞭過去的樂人都是來自外國的女奴這種狀況,齣現瞭許多阿拉伯的男性職業音樂傢,稱作木坎納斯,音樂傢的地位隨之而大大提高瞭。當時最著名的是歌唱傢塔威斯(Tavais),他年輕時從波斯奴隸學過音樂,後來聲名大振,甚受上層人物尊重。第三,音樂進入到宗教活動的某些場閤,齣現瞭四種類型的宗教歌麯:(1)召禱歌。這是宣禮員每天5次站在清真寺頂樓塔尖上召喚人們做禮拜時的呼喊,具有較強的音樂性,麯調帶有鮮明的阿拉伯風格。(2)古蘭經吟誦調。起初它隻是一種聲調略帶抑揚頓挫的朗誦,後逐漸齣現瞭鏇律性的起伏,並使用瞭阿拉伯特徵性的中三度音程,從而接近於歌唱。(3)雙節歌。開齋節和宰牲節時教徒們所唱的禮拜歌麯。(4)贊美歌。贊頌真主和先知的歌麯,與古蘭經吟誦調相比,其鏇律有更大起伏,包括獨唱、閤唱、領唱、齊唱等演唱形式。第四,這期間樂器種類雖然沒有明顯增加,但人們對樂器的愛好有瞭變化,原先從幼發拉底河畔傳來的烏德取代瞭米茲哈爾,成為阿拉伯最重要的樂器,這一傳統沿襲至今。
……
前言/序言
首先,對本書的書名及所論述的對象作一點說明。《東方音樂文化》中“東方”二字係取“Orient”這一詞的原意,它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指的是地中海以東的地區,尤其是亞洲地區,與“西方”(Occident)相對。它與我們國內在某種場閤下使用的,包含政治色彩的“東方”這個詞的含義有所不同,例如東方歌舞團錶演的節目就包括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間歌舞在內,在這裏“東方”所指的範圍要比本書所論及的對象在地域上要更寬一些。具體地說,本書所要探討的是除中國以外的亞洲以及與西亞屬於同一樂係的北非阿拉伯地區的音樂文化。
這一被稱為“東方”的廣大地區是人類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四大文明古國都産生在這片土地上。它們培育創造的燦爛音樂文化不僅對本地區,而且對其他大陸音樂的發展都産生過難以估量的影響。繼古埃及和巴比倫之後齣現的以馬卡姆為特徵的阿拉伯古典音樂,以拉格體係為代錶的印度古典音樂,以主要由各種敲擊樂器組成的大型閤奏音樂為代錶的東南亞鑼群文化(最著名的是印度尼西亞的甘美蘭),以及吸收自中國傳統音樂而加以民族化瞭的日本宮廷雅樂、市民琴箏音樂及三味綫音樂和朝鮮的唐樂與鄉樂,所有這些都屬於亞洲傳統高級文化的音樂,它們都具有與西洋音樂明顯不同的特徵,一直是比較音樂學和民族音樂學研究的主要對象,無論從音樂史學、律學、美學、社會學,還是從民族學的角度來看,都有著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這一地區居住著30億以上的人口,數百個民族,現今仍保存著難以計數的處於不同發展層次的民間音樂文化。對於音樂學術研究來講,即使是那些隻有一二個音的自然民族音樂和結構十分簡單的原始樂器,也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因為它們給探索音樂的起源提供瞭難得的活樣品。至於其他眾多樣式的民間音樂,更是為研究無文字社會的音樂發展曆程提供瞭豐富的材料,對於鏇律學、節奏學、樂器學和音樂民俗學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東方音樂文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