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控局: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中的美國決策》將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的美國決策聯係起來考察和比較,目的不在於描繪和追尋戰爭決策的一般曆史過程和曆史細節,而更注重揭示美國在兩場戰爭決策中政治、外交和軍事的交互運作,在曆史、現實和未來的時間架構內分析美國進入戰爭、控製戰爭和退齣戰爭三個關鍵時段的決策行為。希望能夠梳理三個層麵的問題:一,探尋兩場戰爭中美國決策的內在曆史邏輯;第二,解析兩場戰爭中美國決策層在進入戰爭、控製戰爭和退齣戰爭三個環節上對時機的拿捏、方式的選擇和分寸的把握;第三,從國際格局變動、國內政治需求、經濟社會發展、文化與意識形態根源四個方麵追尋美國在朝鮮、越南實施軍事乾涉的深層動因。
內頁插圖
目錄
導言
上篇 進入戰爭的決策
第一章 急遽而大規模的乾涉:杜魯門政府介入朝鮮戰爭的決策
第二章 漫長的乾涉之路:三屆美國政府步入越南戰爭的決策
第三章 急遽大規模乾涉與逐步加壓乾涉的比較
中篇 控製戰爭的決策
第四章 擴大戰爭還是限製戰爭:朝鮮戰爭中杜魯門政府控製戰爭的決策
第五章 升級還是降級:越南戰爭中約翰遜政府控製戰爭的決策
第六章 兩場戰爭中美國政府控製戰爭決策的比較
下篇 退齣戰爭的決策
第七章 接受和局:朝鮮戰爭中美國政府退齣戰爭的決策
第八章 以進為退:越南戰爭中美國政府退齣戰爭的決策
第九章 兩場戰爭中美國政府脫身決策的比較
附:不是結語的結語-一美軍現代戰局控製理論探析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直接的證據證明中國共産黨人的立場是正確的,他們將在奪取世界共産主義運動控製權的努力中取得巨大進展,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將不得不準備對付世界其他部分的同類侵略。美國決策層想在越南嚮全世界證明,美國有決心有力量有辦法對付中國式革命的理論與戰爭,世界的未來將是美國模式的未來。顯然,美國決策層選擇越南作為遏製中國的前沿,既是基於維護美國在東亞一西太地區地緣利益的考慮,也包含著意識形態鬥爭的動機。
隨著美國對越南乾涉的不斷升級,中國政府的反應也日趨強硬,對越援助的力度也逐步加強。1964年7月,周恩來在接見緬甸代錶團時錶示,如果美國要在越南打一場朝鮮式的戰爭,中國會有所準備。①東京灣事件爆發後,中國政府迅即聲明:越南民主共和國是中國唇齒相依的鄰邦,美國對它的侵犯就是對中國的侵犯,中國人民決不會坐視不救。9月,周恩來利用接見韓素音的機會再次嚮美國錶明中國的態度:“美國一旦侵略北越,我們將被迫認為這是對我們的威脅。我們當然要嚮越南人民提供他們進行爭取解放的正義戰爭所需的一切……我們將把美國軍隊入侵北越看作是對中國的敵對行為,對此我們也已做好瞭充分的準備。”②1965年春,美國政府醞釀擴大越南戰爭,中國政府對此作齣瞭強烈反應。4月初,周恩來會見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汗時錶示,戰爭擴大時是無法劃一條界綫的,就像火勢會蔓延一樣,美國要玩火,要冒險,中國要撲滅這場火,並請他轉告美國政府:1.中國不會主動挑起對美國的戰爭;2.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凡是中國答應瞭的國際義務,就一定要履行;3.我們是有準備的;4.如果美國把戰火燒過來,我們不能不撲滅它。③
中國政府的強硬立場對美國決策者來說具有雙重影響。一方麵,他們認為北越由中國操控的判斷因中國政府的強烈反應而得到瞭強化印證,進一步堅定瞭他們乾涉越南的決心;另一方麵,鑒於朝鮮戰爭中忽視中國政府的警告所造成的災難性後果,他們也不得不慎重對待中國政府的激烈反應,在乾涉的地理範圍、乾涉的規模和乾涉的進程上有所限製。可以說,在決定是否全麵介入越南戰爭的問題上,美國決策者考慮得最多最直接的外部因素不是蘇聯,而是中國的反應。他們認為,中國領導人基於國傢安全的考慮,最擔心美國在越南逐步嚮北擴大戰爭並延伸到中國境內;而從軍事角度看,打擊北越和中國境內的“戰爭源泉”是解除南越危機最為有效的根本途徑。權衡利弊輕重,美國決策者沒有像在朝鮮半島允許部隊輕率越過“三八”綫那樣,而是將大規模地麵戰爭限製在北緯十七度綫以南,對北越以空中打擊為主。1965年3月,美國國防部長助理麥剋諾頓將有可能引起中國強烈反應的11種美國軍事行動列為紅色警戒,強調美國不得輕易突破這些臨界點。①1965年7月,約翰遜在決定派遣大規模地麵戰鬥部隊進駐南越的時候,最關注的就是中國是否會采取類似朝鮮戰爭時期的政策,將大批部隊投入越南,他因此而遲疑再三。
……
控局: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中的美國決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