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代中國哲學傢文庫·我們時代的人文精神:當代中國價值哲學的建構及其意義》既凸現瞭作者關於哲學研究的基本心路曆程,反映瞭作者思想、觀點的發展變化,而由於他們的代錶性、典型性,也反映瞭我國的哲學研究及其水平的過去與現在,深刻地體現瞭當代中國時代精神的變革與社會現實的發展。文庫齣版以後産生瞭較大的學術影響力。
作者簡介
李德順,1945年齣生,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人文學院名譽院長、學報主編,社會任職主要有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副會長、價值學專業委員會主任暨中國價值學會會長等。主要研究方嚮為馬剋思主義哲學原理體係的改革和發展、價值與價值觀念、當代文化。主要研究成果為:《偉大的認識工具》《價值論:一種主體性的研究》《新價值論》《選擇的自我:一個哲學傢眼中的人生》《立言錄:李德順哲學文選》《話語的圈套:李德順短論雜文選》《鄧小平人民主體價值觀思想研究》《與改革同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哲學理路之思》《走嚮民主法治》《道德價值論》(閤作)《傢園:文化建設論綱》(閤作)等;主編作品《價值論譯叢》等。部分作品曾獲北京市和教育部優秀社科成果奬、全國“五個一”工程奬、中國圖書奬等。1993年被國務院授予有突齣貢獻的專傢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迴歸生活實踐的理性
當代中國價值研究的興起
1.價值研究在中國興起的背景
2.初期的理論進入
3.改革實踐的聲音
中西價值思想的當代交匯
1.價值思維與中國傳統哲學
2.對西方價值研究的藉鑒與超越
3.對話中的融閤與拓展
構建馬剋思主義的價值理論
1.馬剋思主義價值研究的基礎
2.價值問題與“實踐的唯物主義”
3.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嘗試,
價值研究的理論地位
1.價值研究的學科定位
2.價值研究的學說定嚮
價值研究的對象和問題
1.價值和價值關係的特性
2.價值論與曆史觀
3.人的價值活動規律與社會曆史規律
分辨“價值”與“真理”
1.價值範疇與真理範疇
2.價值認知與價值評價
3.真理一元與價值多元
價值觀念的本質和特性
1.什麼是價值觀念
2.價值觀念的思想構成
3.價值觀念的特性和功能
價值研究與思維方式變革
1.人類思維方式麵臨著變革
2.走嚮實踐的思維方式
3.馬剋思的主體性原則及其現實意義
當代中國價值研究的啓示
1.語境:超越“擁西”與“反西”情結
2.方法:從實體思維走嚮關係思維
3.使命:科學論證與價值訴求的統一
中篇 實踐中的人文意識
反思“人”的存在與境遇
1.當代科技的追問:人是什麼
2.人與環境關係的價值之維
3.實現環境價值的現實思考
關注“人的價值”
1.重新理解人的價值
2.“殘疾人的價值”與人道主義
3.人生價值與價值觀
人的尊嚴與幸福
1.怎樣理解“滿足人的需要”
2.“尊重”是現代文明的精髓
3.“幸福”是人民的權利與責任
新文化觀的基礎
1.什麼是文化
2.科學與文化
3.文化先進性的尺度
文化體製改革中的文化觀
1.文化産品的雙重價值
2.依據文化規律建設先進文化
3.文化體製改革中的觀念衝突
傳統文化觀批判
1.超越虛化的傳統文化觀
2.考察傳統的方法:循名責實
3.警惕文化沙漠化
冷靜思考“國學熱”
1.“中西之分”與“國學”定位
2.“國學”:文化資源還是意識形態
3.德治主義並不是一劑治世良方
道德的現狀與反思
1.檢視道德轉型的足跡
2.“滑坡”與“爬坡”之爭的背後
3.從“打假”看利益驅動與道德引導
重建道德價值觀
1.迴歸“元”道德問題
2.走齣集體與個人的“二律背反”
3.維護公民的道德權利和尊嚴
下篇 構建新時代的社會文明
中華文明的現代化走嚮
1.“五四”開啓的文明追求
2.當代中國人的精神自立
3.和諧文化與文化和諧
當代世界的價值衝突
1.當代價值衝突的焦點和實質
2.關於“普世價值”的批判考察
3.我們怎樣對待“普世價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嚮
1.價值與真理統一的新社會主義觀
2.中國共産黨的宗旨與社會主義價值體係
3.圍繞宗旨建設社會主義價值體係
鄧小平理論:偉大實踐的智慧
1.社會主義本質規定:新社會主義觀的提齣
2.“什麼是”與“如何建”統一: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3.“初級階段”的價值標準:主體的定位與選擇
新時期價值觀念的變遷
1.改革開放以來的價值觀念走嚮
2.價值觀念的“主流”與“邊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與“普世價值”
1.提煉“核心價值”的理論視野
2.麵對“普世價值”的主體立場
3.公平正義既是中國也是世界的核心價值
走嚮民主法治的政治文明
1.鄧小平構想的政治文明
2.以民主法治保障公平正義
當代世界的價值衝突
1.當代價值衝突的焦點和實質
2.關於“普世價值”的批判考察
3.我們怎樣對待“普世價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嚮
1.價值與真理統一的新社會主義觀
2.中國共産黨的宗旨與社會主義價值體係
3.圍繞宗旨建設社會主義價值體係
鄧小平理論:偉大實踐的智慧
1.社會主義本質規定:新社會主義觀的提齣
2.“什麼是”與“如何建”統一: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3.“初級階段”的價值標準:主體的定位與選擇
新時期價值觀念的變遷
1.改革開放以來的價值觀念走嚮
2.價值觀念的“主流”與“邊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與“普世價值”
1.提煉“核心價值”的理論視野
2.麵對“普世價值”的主體立場
3.公平正義既是中國也是世界的核心價值
走嚮民主法治的政治文明
1.鄧小平構想的政治文明
2.以民主法治保障公平正義
精彩書摘
3.對話中的融閤與拓展
當代中國價值研究與西方價值哲學之間,雖然使用的概念和迴答問題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所關注的問題卻大體相同,並且在當前麵臨著相同的睏境。筆者認為,當代價值研究的主要睏境,是它在日益激化的世界性價值衝突與文化衝突麵前,未能給人們及時提供足以形成理性共識的可靠基礎。這種不足,主要不是來自人們關注價值問題的動力和熱情不足,而是來自價值思維方式的落後。落後的主要錶現,是價值研究所使用的傳統理論框架本身缺少必要的批判性反思和富有時代感的超越,總體上仍受限於20世紀以前奠定的以實體為中心的理論視野,未能充分進入以關係(實踐)思維為特徵的新的存在論,和以人的“知情意”全部精神活動為對象的意識論境界,因而難以準確把握“價值”現象的特點和地位,難以真正進入適閤於價值對象的思維情境。
我們的價值研究錶明,當代哲學既需要、也實際上正在悄悄發生著一場深刻的思維變革。這裏僅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場思維變革的錶現:怎樣界定和應用“主體、客體”這對範疇?是固守笛卡爾時代所流傳下來的實體化的“主客二分”模式,還是依據當代科學和實踐的啓示,賦予這對範疇以新的、實踐的辯證關係性質?
有些批評者看到中國的價值研究使用瞭“主體、客體”概念,就以為是沿襲瞭西方“主客二分”模式。實際上,在西方哲學中被批評的“主客二分”模式,恰恰也是我們所揚棄的。那種“主客二分”的觀念,是笛卡爾時代流傳下來的實體性思維模式的延續。而我國對主客體概念的界定,則是經過充分討論後,依據當代科學和實踐的啓示,賦予瞭這對範疇以新的辯證關係性質,與之大有不同。實體化的“主客二分”模式,就是簡單地把世界切割成兩塊,並劃定“人是主體,自然(物)是客體”,仿佛除瞭“人與自然(物)”的關係之外,沒有其他對象性關係和主客體身份;進而在一定語境中,還人為地給主客體概念附加瞭某種“主尊客卑”的價值成見。
……
前言/序言
當代中國哲學傢文庫·我們時代的人文精神:當代中國價值哲學的建構及其意義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