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側目而視”的原意,是憤怒與憎恨,這顯然不是學術書寫應有的理性姿態,平和的文本與建設性的態度,是人文講述的題中應有,選擇這個成語作為書名,隻是追求邊緣價值立場的鮮明錶達,期待能得到讀者的理解。此外,筆者深感觀點與錶達尚有諸多偏頗。離我所追求的人文還有很長的距離,歡迎大傢不吝批評,也希望《青年藝術論叢·側目而視:攝影的人文觀察》所留下的拓展空間,能夠成為我繼續挖掘相關學術題材的壓力和動力。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本體論與創作論
第二篇 批判的影像:攝影與人文
第三篇 真實的反諷虛假照片問題
第四篇 苦難的影像
第五篇 學術書寫與攝影教育
第六篇 攝影史論
精彩書摘
談觀察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並有思維積極參與的特殊的感知活動。觀察主體在觀察過程中由於集中瞭自己的注意力,並調動瞭大腦中現存的知識與經驗,因而能夠産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加深對所觀察事物的認識。繪畫、雕塑、設計等諸多藝術門類的創作活動都必須在大量細緻的觀察後纔能開展。徐悲鴻擅長畫馬,是因為他曾經對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動態做過長期的觀察研究,畫瞭數以韆計的速寫,從而達到筆墨酣暢、氣勢磅礴、形神俱備的境界;齊白石年少時就對蝦情有獨鍾,經常到溪流中觀察蝦的生活習性,因此纔能把蝦畫得爐火純青。攝影藝術創作是在攝影傢對生活産生充分感悟的基礎上進行的,要對生活有所感悟,就必須在生活中進行大量的觀察。
要順利地進行觀察,首先要避免“熟視無睹”,即消除生活的“標簽化”在觀察過程中的消極作用。
所謂生活的“標簽化”,指的是人們在認識一個事物時往往憑藉業已形成的經驗,而這種經驗並不是能應對一切情況的“萬金油”,因此它經常成為我們科學地認識事物的一大障礙,我們常說的“不能拿有色眼鏡看人”也是這個意思。對此,費力曼’帕森特在《攝影與觀察藝術》中指齣:“標簽化是觀察和想象的主要障礙之一,標簽化就是概念化或概括,它縮短瞭我們的感性認識過程。譬,如我們看到一隻杯子時,往往隻看見一個‘杯子的模樣’,而看不見閃亮的杯口,彎麯的手柄,綺麗的花紋,或是窗戶映在杯子側麵的反光。標簽化會限製我們大量吸取想象所需要的素材。”①藝術創作需要的是藝術傢的靈性,一味遵從生活中的定理與法則,很容易對藝術傢的藝術思維造成嚴重的局限。福樓拜曾說過:“任何事物暈,都有未被發現的東西,因為人們用眼看事物的時候,隻習慣於迴憶前人對這事物的想法,最細微的事物裏也會有一點點未被認識過的東西,讓我們去發掘它。”②
生活的“標簽化”在攝影藝術創作中的錶現,最明顯的莫過於不少影友常掛在嘴邊的“沒什麼好拍的”這句口頭禪瞭。有些朋友日夜掛念著前去名山大川或江南古鎮從事創作,卻對自己生活的社區、單位甚至傢庭熟視無睹。對於這種攝影觀念,費力曼·帕森特在他的《攝影與觀察藝術》一書中曾作過批評,他認為:“一位攝影傢如果願意觀察,願意創造美好的形象,就必須認識非常熟悉的尋常事物的價值。你的觀察力並不會因為你遠離傢鄉而加強。如果連終日齣現在身邊的事物都視而不見,那麼,你就是跑到摩洛哥的丹吉爾去,又能看到什麼呢?那裏的拍攝題材可能迥然不同,但如果你沒有敏銳的觀察力,不能獲得題材的真諦,並通過照片加以錶現,單靠拍攝地點的奇特是無濟於事的。”⑧
還有一些攝影愛好者從照片上看到新奇的題材,往往急於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相似的事物,結果總是無功而返,而一些真正具有拍攝價值的東西,卻被他們想當然地錯過瞭。
……
前言/序言
層級化的高等院校學科建製,將每一學科的“知識生産”功能發揮到極緻,而攝影這一長期被定義為“技術”的學科(其實,從知識建構的全麵性與豐富性這兩個維度判斷,攝影尚未具備成為“學科”的完整資質),似乎更多地偏嚮於技能的傳授,而非知識的整閤與創造。在一些關於攝影的敘述裏,我曾錶達過對於技術化傾嚮的睏惑,現在重讀那些文字,覺得也不無偏頗。技術的發明與使用,更像是人的本能,是對人類體能缺陷的彌補,盡管原子彈、殺蟲劑、鋼筋、水泥給人類製造瞭睏境,但太陽能、新材料也在為人類的延續創造更多的條件,更重要的,基於枯燥的計算機代碼所形成的互聯網技術,正在有效地服務於民智之開啓、民權之保障,從這一意義上說,知識界比較常見的輕視技術工作者的傾嚮,盡管錶達齣對於人文現狀的強烈關切,卻也具有那麼一絲反人文的意味。
“偉大”一詞,是不討喜的宏大敘事,但用它來形容攝影術的發明,再閤適不過瞭。數字科技對攝影的參與,令攝影的技術演進變得更加難以捉摸,榖歌眼鏡將如何顛覆傳統的攝影,目前尚無豐富的案例資以歸納,在不遠的將來,又會齣現哪一種新的攝影技術形態,似乎還沒法預測。關於攝影術的未來,盡管存在著諸多的不確定,而有一點是可以把握的——攝影的技術更新,並不妨礙它以“觀看”為落腳點,更高級彆的圖像捕捉技術,最終還是要服務於“觀看”,以及“看”與“被看”這一社會關係。從學術的角度來說,“觀看”蘊含的政治、文化和倫理所釋放的書寫空間,要遠遠超乎技術本身,而基於“觀看”這一視角對攝影技術做齣的種種考察,也可以超越一般的器物層麵,實現技術與人文的連接,賦予攝影研究以更多元的可能性。
“觀看”不是生理意義上的“看”,也不是簡單的看見、看到,攝影術自1839年誕生以來,權力、市場、知識界都在維持它的工具屬性,試圖用照片來實現統治、利益和批判的錶達,由此彌漫齣紀實攝影、關懷攝影、領袖圖像、商業攝影、影像謊言、攝影倫理、圖像證史等諸多命題,攝影的政治學、社會學、曆史學意義也由此凸顯。
“觀看”隱喻著不同類型的社會關係。強製性的觀看,是權力不對稱狀態在視覺傳播層麵的體現,在特定的曆史時期,題材、主題、涵義和形式感,都被嚴格框定在“政治正確”的邏輯之下,觀看因此變得單調、乏味,失去瞭視覺傳播應有的豐富色彩,卻又有效地漸染著受眾心理,輔佐瞭政治和文化的建構。窺探式的觀看,模糊瞭私人生活與公共領域的邊界,也打破瞭公眾知情權與個人隱私權之間的平衡,直露暴力、血腥、悲劇的影像,更讓視覺變得凶猛,攝影也因此麵臨倫理的尷尬,很少有攝影人喜歡反問——應該拍攝那些照片嗎?它們是對世界的復製還是扭麯?如果是復製,對方具有拒絕被復製的權利嗎?照片滿足的是什麼,是觀眾潛意識中的窺淫癖,還是他們內心深處的良心?批判性的觀看,賦予攝影傳播以公共色彩和人文屬性,令這一視覺技術升華至對人、生活、國傢、世界的密切關注和深刻關懷,在攝影的業務判斷之外,附加瞭價值判斷的坐標。圍繞“真相”而産生的見證、僞見證和反見證現象,提供瞭思維的樂趣和書寫的素材,但其間所顯示的糾纏與復雜,更讓人一聲嘆息。
上麵的文字,基本概括瞭我的攝影觀,關注題材、主題、價值,而非構圖、用光、清晰,崇尚質疑、批判、邊緣,而非盲從、歌頌、主流。圍繞上述關鍵詞,自我在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教以來,結閤攝影課程的講授,零散寫瞭一點感悟性的文字,既可直接作為課堂教學的文本,也期待通過後續的修飾,形成一本相對成熟的評論集。使用“評論”而不是“理論”,體現齣我的惶恐,在重視形式美感、追逐獲奬或參展的攝影界,“理論”經常引發輕衊甚至嘲笑,不少攝影理論傢的創作水平備受指責,對攝影理論的否定,也是不少攝影創作者秉承的立場。其實,理論或評論,是人類抽象思維能力的必然産物,也是任何一個藝術門類不可或缺的,它絕非對於攝影創作經驗的簡單總結,也不是脫離現實的乾枯闡述,而是攝影創作觀念的凝結與升華,是對攝影的曆史與當下所進行的觀察與思索,以關於攝影造假問題的理論研究為例,沒有證據顯示,理論能夠即時反哺於防假、打假的實踐,假照片這一現象,在很長的時間內也不可能滅絕,更何況,對於某些類型的造假,業界還不乏支持之音,僅靠理性的思辨與書寫,達不到勸服的目的。但理論的意義,至少可以讓業界、學界和受眾都保持警惕,從而推動攝影嚮真相的持續逼近。
“側目而視”的原意,是憤怒與憎恨,這顯然不是學術書寫應有的理性姿態,平和的文本與建設性的態度,是人文講述的題中應有,選擇這個成語作為書名,隻是追求邊緣價值立場的鮮明錶達,期待能得到讀者的理解。此外,筆者深感觀點與錶達尚有諸多偏頗,離我所追求的人文還有很長的距離,歡迎大傢不吝批評,也希望本書所留下的拓展空間,能夠成為我繼續挖掘相關學術題材的壓力和動力。
感謝李培林教授帶領我進入攝影這一領域,沒有他的幫助和指點,恐怕至今也難解攝影研究的特殊魅力。在本書齣版過程中,王少磊先生、許進女士、蔡愛娟女士分彆提供瞭策劃、編輯和勘誤等方麵的寶貴支持,值文集付印之際,必須嚮他們錶達誠摯的謝意。
湯天明
2013年9月於仙林
青年藝術論叢·側目而視:攝影的人文觀察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