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与实践

模拟电子技术与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淑英 著
图书标签:
  • 模拟电子技术
  • 电子技术
  • 电路分析
  • 模拟电路
  • 实践
  • 实验
  • 电子工程
  • 仿真
  • 元器件
  • 电路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23686
版次:01
商品编码:1140228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精品与示范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页数:18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为目标,在作者多年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基础上进行编写。全书以3个项目为主线: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对讲机的制作与调试,信号发生器的制作与调试,通过项目任务来组织教学内容;主要介绍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功率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等相关知识,以及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典型电子电路测试方法、实际电路连接及调试方法等。本书始终贯穿“教、学、做”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理论知识配以相应的实验,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每个项目均设置有教学导航、知识分布网络、项目实施、知识梳理与总结等,以方便开展课程教学与学习。
本书配有免费的电子教学课件、习题参考答案和精品课网站,详见前言。

目录

项目1 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 (1)
教学导航 (1)
知识分布网络 (3)
项目背景知识 (3)
1.1 半导体基础 (3)
1.1.1 半导体的特性及结构 (4)
1.1.2 半导体分类 (5)
1.1.3 PN结的特性 (6)
1.2 半导体二极管 (8)
1.2.1 二极管的结构及伏安特性 (8)
1.2.2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9)
1.2.3 特殊二极管 (10)
1.3 半导体三极管 (11)
1.3.1 三极管的结构和类型 (11)
1.3.2 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 (12)
1.3.3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14)
1.3.4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6)
1.3.5 复合管 (17)
1.4 场效应管 (18)
1.4.1 结型场效应管 (19)
1.4.2 绝缘栅场效应管 (22)
实验1 常用仪器的使用 (25)
1.5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27)
1.5.1 单相整流电路 (28)
1.5.2 滤波电路 (31)
1.5.3 稳压电路 (34)
实验2 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测试 (39)
项目实施 (41)
知识梳理与总结 (47)
习题1 (48)

项目2 对讲机的制作与调试 (51)
教学导航 (51)
知识分布网络 (53)
项目背景知识 (54)
2.1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54)
2.1.1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54)
2.1.2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55)
2.1.3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57)
2.2 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 (60)
2.2.1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60)
2.2.2 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60)
2.2.3 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静态分析 (61)
2.2.4 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动态分析 (61)
实验3 工作点稳定电路测试 (62)
2.3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64)
2.3.1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64)
2.3.2 共基极放大电路 (66)
实验4 射极跟随器测试 (67)
2.4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69)
2.4.1 场效应管的直流偏置电路和静态分析 (69)
2.4.2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71)
2.5 多级放大电路 (72)
2.5.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72)
2.5.2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 (73)
2.5.3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74)
2.6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75)
2.6.1 反馈的基本概念 (75)
2.6.2 反馈的类型与判别 (75)
2.6.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 (78)
2.6.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79)
实验5 阻容耦合两级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器电路测试 (82)
2.7 功率放大电路 (83)
2.7.1 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及分类 (84)
2.7.2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OCL) (85)
2.7.3 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TL) (88)
2.7.4 准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89)
实验6 功率放大电路的测试 (89)
项目实施 (91)
知识梳理与总结 (95)
习题2 (96)

项目3 信号发生器的制作与调试 (102)
教学导航 (102)
知识分布网络 (104)
项目背景知识 (105)
3.1 差动式放大电路 (105)
3.1.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及零点漂移 (105)
3.1.2 差动式放大电路 (107)
实验7 差动式放大电路的测试 (117)
3.2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119)
3.2.1 集成电路概述 (119)
3.2.2 集成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中的应用 (122)
3.2.3 集成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131)
实验8 比例运算电路的测试 (137)
实验9 求和求差运算电路测试 (139)
3.3 正弦波振荡器 (141)
3.3.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与分类 (141)
3.3.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143)
实验10 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测试 (152)
项目实施 (154)
知识梳理与总结 (158)
习题3 (159)
附录A 半导体器件型号组成及其意义 (166)
附录B 硅半导体整流二极管选录 (167)
附录C 高频小功率三极管 (168)
参考文献 (169)

前言/序言


穿越时空之境:古籍修复师的秘密之旅 简介: 在历史的尘埃与墨香中,隐藏着一群默默守护文明的灵魂——古籍修复师。他们是时间的守护者,用精湛的手艺与深厚的学养,对抗岁月的侵蚀,让那些承载着千年智慧的纸张重焕生机。本书将带领读者潜入一个充满神秘与传奇的世界,跟随一位技艺超群但行踪诡秘的古籍修复师,踏上一段惊心动魄的寻迹之旅。 故事的主人公,名为“墨痕”,并非真实姓名,而是他在修复界流传的代号。他并非籍籍无名之辈,其修复技艺在业界享有盛名,尤其擅长处理那些年代久远、破损严重的孤本秘籍。他的工作室隐藏在城市最古老的街区,如同一个被遗忘的宝藏,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特有的甘甜气息,以及一丝淡淡的檀香。 墨痕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学者,他更像是一位艺术家,对每一卷古籍都怀有虔诚的敬意。他能够从泛黄的纸张纹理、微弱的墨迹痕迹中,读懂它们所经历的风雨,感受作者的灵魂。他的修复过程,与其说是技术操作,不如说是一种对话,一种与历史的深度交流。他会花上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仅仅是为了辨认一种古老的装订方式,或是理解一种早已失传的书写材料。 本书的开篇,墨痕收到了一件棘手的委托。一位匿名客户,通过层层转介,将一本残破不堪的古籍送至他的手中。这本古籍的封面已然脱落,纸张脆弱如蝉翼,部分页码更是被撕裂得支离破碎,墨迹也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古籍的残页中,隐约可见一些绘制精美的插图,描绘着一些闻所未闻的奇特符号和难以解读的星象图。 墨痕凭借多年的经验,敏锐地察觉到这本古籍并非寻常之物。它所散发出的古朴气息,以及其中包含的隐晦信息,都指向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在初步修复的过程中,他发现古籍的装订方式也颇为独特,采用了某种早已失传的缝制技术,使用的丝线也并非市面上常见的材质。这些细节无不增加了修复的难度,也激发了墨痕强烈的好奇心。 随着修复工作的深入,墨痕开始在古籍的字里行间,以及那些神秘的插图中,发现一些零星的线索。这些线索似乎指向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关于失落文明和隐藏宝藏的传说。他开始查阅大量的古籍文献,与一些隐居的学者和收藏家进行秘密交流,试图拼凑出这个失落文明的真相。 然而,追寻真相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墨痕的行动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这些人如同潜伏在暗影中的猎食者,对这本古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试图阻止墨痕的调查。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势力,有的可能是为了独占宝藏,有的可能是为了掩盖历史真相,有的甚至可能与那个失落的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一次秘密的文献搜集过程中,墨痕险些遭遇不测。他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追捕,在狭窄的巷道中展开惊险的追逐。依靠着对城市地形的熟悉和过人的应变能力,他才得以脱险。这次经历让墨痕意识到,他所触碰的秘密,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和危险。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古籍的秘密,墨痕决定冒险前往一个被遗忘的古老遗迹。据说,这个遗迹是那个失落文明曾经的据点,其中可能隐藏着关于古籍的关键信息。这次探险之旅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他需要克服艰苦的地形,破解古老的机关,并随时警惕着那些潜伏在暗处的敌人。 在遗迹中,墨痕发现了一些壁画和雕刻,这些图案与古籍中的插图惊人地相似,为他解开谜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他在这里还发现了一些保存完好的陶器和金属制品,上面刻满了那种神秘的符号。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细致研究,墨痕逐渐 decipher 了那些符号的含义,并理解了古籍中描绘的星象图所代表的意义。 他逐渐明白,这本古籍并非一本普通的典籍,而是一本记录着失落文明技术和知识的“天书”。这个文明曾拥有远超当时想象的技术水平,但由于某种原因,他们最终走向了灭亡,并将他们的知识以这种隐秘的方式传承了下来。而那些追寻这本书的神秘势力,正是为了获取这种强大的技术力量。 墨痕在遗迹深处,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密室。密室中,他找到了关于那个失落文明更详尽的记载,以及他们当年之所以选择隐藏知识的原因。原来,这个文明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发现他们的技术可能被滥用,导致了不可预测的灾难。因此,他们选择将最核心的知识封印起来,只等待有德行和智慧的人来发掘。 而他所修复的这本古籍,正是开启这些封印的关键。它并非一本单纯的记载,而是一本“活的”书籍,需要通过特定的方式和顺序来解读,才能显露出其真正的面貌。墨痕凭借自己精湛的修复技艺和对古籍的深刻理解,逐渐找到了正确的解读方法。 随着古籍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那些追捕墨痕的势力也越来越猖獗。墨痕面临着最后的抉择:是继续将这个秘密隐藏下去,还是将其公之于众,让世人了解这个失落的文明,并从中汲取教训? 故事的结局,并非简单的追逐与打斗,而是关于智慧、选择与责任的深刻探讨。墨痕最终的选择,将决定这个古老文明的知识将走向何方,也将影响着未来世界的走向。他所坚守的,不仅仅是修复的技艺,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文明的守护,以及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感。 本书将通过墨痕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历史韵味、悬疑色彩和哲学思考的世界。读者将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古籍修复的奇妙技艺,体验追寻失落文明的惊险过程,并思考科技与伦理、知识与责任的深刻命题。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古籍的书,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一次对人类文明与智慧的致敬。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挺硬核的,我本来以为里面会充斥着各种复杂的公式和深奥的理论,毕竟“模拟电子技术”这几个字就足够让人望而却步了。但真正翻开之后,才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每一个细节,但光是目录和前言就让我对作者的用心程度有了初步的认识。它似乎不仅仅是单纯地罗列知识点,而是试图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我看到了很多关于电路设计的案例分析,还有一些工程实践中的经验分享,这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作为一个对模拟电路有点好奇但又缺乏系统性学习的人来说,这种“实践”导向的描述让我看到了学习的希望。我期待着能够通过这本书,从理论的海洋中找到航行的方向,并且能够掌握一些真正能够动手操作的技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这本书的篇幅也挺可观的,这说明它涵盖的内容应该很全面,能够满足我这个初学者的探索欲望。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我的模拟电子之旅了。

评分

我一直对一些老旧但经典的技术领域充满好奇,模拟电子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在如今这个数字时代,仿佛一切都朝着数字化、集成化发展,但很多基础的信号处理、功率控制等环节,依然离不开模拟电路的支撑。这本书的名字,恰恰抓住了这一点——“模拟电子技术与实践”。“实践”这两个字,对我来说尤其重要。我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理论公式的堆砌,而是能够看到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电路,如何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虽然我还没深入阅读,但初步浏览下来,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分享他的心得体会。书中出现的那些电路图,还有一些“陷阱”和“诀窍”的提示,都让我觉得非常有指导意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模拟电路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让我对一些常见的模拟电路模块有更直观的理解。

评分

实话实说,我之前对模拟电子的了解可以说是少得可怜,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电阻、电容、三极管之类的元器件,感觉它们就是一些基础的“积木”。而“模拟电子技术”这个词,更是让我联想到复杂的电路图和深奥的物理原理,总觉得离我有点远。但是,最近因为工作上的一些需求,我开始需要了解一些与模拟信号处理相关的知识。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拿到了这本书。翻看了一下内容,我惊讶地发现,它并没有我预想的那么晦涩难懂。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解一些基础的概念,并且配有很多图例,这让我能够比较轻松地理解一些抽象的原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介绍了许多实际的应用案例,这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感觉不那么“虚”。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深入进去,但这本书已经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让我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评分

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其实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模拟电子这个领域,听起来就挺“老派”的,感觉好像都是些已经被淘汰的技术,或者只在特定领域才能派上用场。所以,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只是想随便翻翻,看看能不能找到点灵感,或者了解一下大概的框架。然而,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安排,确实给了我一些惊喜。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抽象概念,而是从一些比较基础的元器件入手,然后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电路设计。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书中有很多图示和实例,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能够通过这些图来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而不是仅仅依赖文字的描述。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会时不时地穿插一些实际应用场景,比如音频放大器、滤波器等等,这让我觉得这些理论知识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尽管我还没有完全消化书中的每一个字,但这本书已经成功地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评分

我一直觉得,在快速发展的电子技术领域,有些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是被低估的。模拟电子技术,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这本书的名字《模拟电子技术与实践》,让我眼前一亮。我对“实践”这个词尤为看重,因为理论的枯燥往往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的乐趣来化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一个充满探索和发现的世界,而不仅仅是提供一堆需要死记硬背的公式。从我粗略的翻阅来看,这本书似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它在讲解基本概念的同时,也穿插了一些工程上的考量,这对于我这样希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清晰的思路,让我能够理解复杂的电路是如何工作的,并且能够指导我完成一些基础的电路设计。这本书的篇幅和内容设置,似乎预示着它能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路径,让我从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名对模拟电路有一定理解的学习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