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以前国内学者所著的国别史,要么学术性强、部头太大,要么资料陈旧、观点过时,很难适应读者的需要。我社出版的这套国别史,读者定位在大学及大学文化程度以上者,同时,专业学者也可作为参考。
《国别史系列:德国史》作者郑寅达为多年研究该国历史并有相当多学术成果的教授;文笔流畅,叙述清楚,既反映国内外的科研成果,也能就读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国别史系列:德国史》是国别史系列的一种,叙述了德国由分散到建国到统一的历史过程,尤其对于其现代化过程和他多次崛起和复兴的历史作了深刻的阐述。
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本书后面附有译名对照和索引、大事记、王室世系表和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郑寅达,男,1951年1月生,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曾出席全国第一、第二届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座谈会和全国第一届青年史学工作者座谈会。1992-1993年到澳大利亚LdTrobe大学从事合作科研一年。1998年被评为教授、博导。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兼华东分会会长、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会长。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德意志国家的出现(远古至936年)
一、德国境内的早期居民
二、日耳曼人
三、迁徙与冲突
四、墨洛温王朝
五、卡罗林王朝
六、日耳曼尼亚封建化
七、德意志语族的形成
第二章 神圣罗马帝国(936—1517年)
一、帝国开创者奥托大帝
二、政教纷争
三、巴巴罗萨弗里德里希
四、王国东扩
五、城市的兴起
六、大空位与邦国独立地位增强
七、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
第三章 宗教改革(1517—1750年)
一、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二、骑士暴动和农民战争
三、三十年战争
四、普鲁士的崛起
五、普奥争雄
第四章 启蒙与改革(1751—1815年)
一、经济的波动
二、启蒙运动
三、狂飙突进运动
四、西方音乐的德意志时代
五、法国大革命与神圣罗马帝国崩溃
六、斯泰因一哈登贝格改革
七、普鲁士的军事和教育改革
八、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九、维也纳会议与德意志联邦成立
第五章 统一与自由运动(1816—1849年)
一、大学生运动
二、卡尔斯巴德决议
三、邦国立宪运动
四、汉巴哈大会
五、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
六、关税同盟与早期工业化
七、1848年革命
八、法兰克福议会
第六章 德意志的统一(1850—1871年)
一、工人运动的发展
二、普鲁士联盟计划
三、俾斯麦登台
四、德丹战争
五、普奥战争
六、普法战争
六、文化繁荣
七、东西方平衡外交
八、陷入经济大危机
九、纳粹党崛起
十、希特勒就任总理
第十章 纳粹德国(1933—1945年)
一、“一体化”
二、领袖国家
三、监控和镇压系统
四、统制经济
五、社会协调与社会统制
六、种族政策
七、培养接班人
八、文化荒漠
九、抵制纳粹统制的努力
十、毁约扩军
十一、扩张得手
十二、纳粹“欧洲新秩序”
十三、纳粹政权覆亡
第十一章 两德分立(1945—1989年)
一、困顿与反思
二、占领与改造
三、政党的重建与改组
四、第一次柏林危机与德国分裂
五、联邦德国《基本法》
六、社会市场经济与“经济奇迹”
七、新纳粹组织
八、新东方政策
九、民主德国的政治经济结构
十、1953年动荡与体制改革
十一、第二次柏林危机与柏林墙
第十二章 两德统一(1990—2009年)
一、两德对统一问题的不同立场
二、两德完成统一
三、艰难的体制转轨
四、施罗德的“新中间道路”
五、默克尔政府执政
译名对照及索引
德意志皇帝在位年表
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显示部分信息
精彩书摘
六、日耳曼尼亚封建化 生活在日耳曼尼亚的日耳曼人原处于原始公社阶段,在同罗马帝国冲撞和交融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承袭西罗马帝国的“遗产”之后,其自身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步跨入了封建社会的行列。
起初日耳曼人以畜牧业为主,但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定居生活日占上风,家畜虽然还是主要财产,但耕作也有了比较重要的意义。这时,土地占有形式成为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氏族社会开始瓦解,氏族的界限被打破,单一的血缘联系逐渐被地区联系所取代,日耳曼人的领地形成比较牢固的“区”(Gau)的联盟。在区域联系的架构下,农村公社成为生产方式的基础,当时,一个公社大约包含几个村庄。农地逐渐从公社公有制,转变成个人的私有财产,即可以自由转让和继承的自主地。氏族成员成为独立的小农,他们定期向公社缴纳一定的财产作为赋税,但是荒地、森林、草原和水域仍然保留作为公有财产。农村公社除了有责任维持自己的边界外,还负责筑路、保障度量衡制度等公共性工作。它调节农地的利用,指导播种和收获的时间,惩罚盗窃行为,监管磨坊、烤炉、酿酒所和其他类似设施的使用权。公社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由公社大会选举产生,公社大会同时也是公社的法庭。很显然,这一制度还保留着早期日耳曼人社会结构的痕迹。在农民同王权和贵族的斗争中,农村公社是他们的经济、政治和组织支柱。日耳曼尼亚地区的封建化进程比西法兰克王国地区缓慢,其重要原因就是公社成员能够在古老的部落制的基础上,通过公社保全自己的独立,迟滞私有财产制的蔓延。
封建主产生自多条途径。部分来自原来氏族的军事首领和贵族,他们一旦违背当初的承诺,在瓜分战利品时,利用职权获取更多的土地和劳动力,就逐渐转化成正在形成中的封建主,即国王和公侯,这种现象在法兰克部落比较明显。而在萨克森和弗里斯兰,由于战利品较少,阶级分化的进程较为缓慢,氏族贵族得到保存,并逐渐演化成封建贵族。但是在法兰克人势力所及的范围内,产生了大量的服役贵族,国王的扈从们由于为主子服役而致贵,这些扈从中也包括少量的氏族贵族残余。国王为r维持和控制自己的扈从,往往将尚未被人占有的大片土地分送给这些人,并授予他们其他经济政治特权,使他们走上致贵致富之路,进入封建主行列。
另外还有一种土地贵族,他们直接从农村公社中产生,往往利用支配依附农的有利地位,大力开垦荒地,以增加地产并获得权势。
在封建主产生的过程中,封建依附农的数量也在增加。以往罗马行省中的隶农,和作为战俘的日耳曼非自由人,在法兰克王国扩张的过程中被“接收”,并随着王国的封建化而转化成封建依附农,这一过程是不难想象的。事实上,由于非自由人通过起义或逃亡获得自由人的地位,部分非自由人在为领主服役过程中上升为陪臣或受宠者,非自由人的数量有所减少。同时,即使是剩下的非自由人,由于原先的劳动租税被实物租税所取代,人身不自由现象普遍消失,他们的社会、经济和法律地位也有所改善。然而另一方面,不少原先的自由农民却日渐丧失经济和人身的自主性,被纳入领主土地所有制的范围,成为依附农。
……
前言/序言
德国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国家,对一个初次关注其历史发展的读者来说尤其如此。
它的国名就容易带来误解。联邦德国的英文名称是FedetalRepublicofGer- many,由Germany引出了“日耳曼”的概念,以至于不少人认为德国人就是日耳曼人。由于英文中没有“德意志”这一词汇,German兼有“日耳曼”和“德意志”两种含义,中译者稍不留神,就会按其发音,全部译成“ 日耳曼”,对中文读者形成误导。
然而,德国的早期居民又不能称作德意志人,他们只是日耳曼人,德意志人还没有从中分化出来。这“日耳曼”和“德意志”的区别,就形成了第一个谜团。如果追溯到中世纪,国名问题同样复杂。它既是“德意志王国 ”,又是“神圣罗马帝国”(以后改称“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其最高统治者既是国王,又是皇帝,先戴王冠,再戴皇冠。为什么一个国家同时具有两个名称? “德意志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在版图上和地位上完全重合吗?这些又构成了另一个谜团。
德国的疆域是多变的。在坐落于柏林菩提树下大街的德国历史博物馆(Das DeutscheHistorischeMuseum)大厅里,放置着一个外表很不起眼的欧洲地形图大沙盘,当你站在这个沙盘的正面时,来自大厅顶部的奇妙灯光就会在沙盘上清晰地展示出德国疆域的变化过程。这时,观众一方面会惊叹布展者构思的巧妙,同时也往往会感叹德国疆域的多变。查理帝国曾经雄踞欧洲大陆,其影响甚至南延至意大利半岛的南端。而且,按照当时的说法,查理一世凭着头上的“神圣罗马皇帝”桂冠,有权统治全世界的人,因而其统治权是没有疆界限制的,他是全世界的皇帝。
如果说该帝国是德、法、意三国的前身,不是德国的 “专利”,那么神圣罗马帝国就不存在专利之争。在它的早期阶段,不仅包括捷克王国,还囊括了意大利中北部,包括伦巴第和教皇国,以后连勃艮第王国及科西嘉岛、撒丁岛也归属其下。进入 17世纪后,地中海沿岸的不少国家脱离神圣罗马帝国,帝国的南部疆界由此北移到瑞士以北,但随着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崛起,帝国疆界又出现了各种奇特的现象。
奥地利作为哈布斯堡王朝的重要据点,不仅统治着帝国范围内的捷克王国.还统治着帝国范围外的匈牙利。对哈布斯堡王朝来说,它在帝国外的统治区大于帝国内的统治区。普鲁士原来远离神圣罗马帝国,但随着它归属于霍亨索伦家族统治,不久就反客为主,取代勃兰登堡获得邦国的“命名权” ,但它也有相当多的土地在帝国之外。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德国疆域的变动非但没有终结,反而更加频繁而激烈了。“大德意志”和“小德意志”方案之争,本身就决定着德国疆域的大小。《凡尔赛和约》中的割地赔款,进一步缩小了德国的疆域。然而,在纳粹政权大肆扩张的进程中,“大德意志国”复活了,如果加上民政长官管辖区、附属区、占领区和作战区,其疆域面积迭到了新的广度。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大战结束后,中欧领土调整和两德分立,使德国再次遭到重创。直至20世纪 90年代初,随着德国再次统一,其疆域才最终稳定下来。
谁是德意志人的代表抑或“形象代言人”?由于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普鲁士以更强劲的态势崛起,并以现实主义的态度,用“小德意志”方案统一了德国。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是普鲁士的扩大,因而人们自然会以普鲁士的形象去想象德意志人。然而,民族心理和民族形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具有一千多年发展历史的德意志人(如加上日耳曼人阶段,则时间更长),不可能在一百多年内被普鲁士人全部同化。在近代后期,普鲁士统一了德国,但它不可能代表德意志的全部,尤其在文化方面,就如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但中华文化并不由秦国来代表一样。那么,谁曾经代表过德意志呢?如果说起家于法兰克尼亚的卡罗林王朝由于属于法、德、意三国的共同先驱,因而存在争议的话,那么,以奥托大帝为代表的萨克森王朝,以及11一12世纪称帝的法兰克一撒利安王朝,则实实在在曾经代表过德意志人。1452年以后,直至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在这354年中,除了为时三年的短暂中断,都是以奥地利为基地的哈布斯堡王朝在代表着德意志人。即使在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奥地利在德意志诸邦中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如果它愿意放弃匈牙利和有争议的捷克,在“大德意志国”中依然可以稳坐霸主宝座。中国读者对哈布斯堡王朝不会全然不知,电影《茜茜会主》三部曲所反映的背景,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巨匠的活动舞台,也是哈布斯堡王朝占主导地位的德意志国家。
德意志民族的特性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不少人认为,德意志民族在善和恶两方面都爱走极端。从一个侧面看,他们思想深刻,崇尚理性,守纪律,讲秩序,做事认真,有为天下人勇挑重担的世界情怀;但从另一个侧面看,他们崇尚权威和武力,经常会在世界上成为“问题民族”,一有机会就会发动对外战争,给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带来灾难。对这一现象,一种解释是强调该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继承了两种遗产。一种是军国主义和集权主义的,主要表现就是普鲁士精神,以后被俾斯麦、威廉二世、希特勒所继承和张扬;另一种是以歌德、席勒为代表的人文主义精神,追求民主、自由和人道。有学者甚至再向前一步,认为这两种遗产分别由两种人承载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就像一辆双层公共汽车,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有着各自的发展道路,上面一层乘客极目远眺,饱览旖旎风光,但不能影响汽车的方向,因为坐在下层的掌握方向盘的司机根本无暇顾及他们。
”①这一比喻是生动而形象的,但经不起深究:某个德国人作为个体,要么坐在上层,要么坐在下层,不可能两层都坐,也没有中间层,这样是否会不知不觉地陷入非好人即坏人的绝对化思维?更可能的是,与世界上其他人群一样,德意志民族的各个成员也都具有两重性,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不过不同个体两者所占的比重有所不同而已。
进入20世纪后,德国向世人表现出另一种神秘性,即像一只不死的火凤凰,两次遭到严惩,但两次涅槃,两次崛起,展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在欧洲联合的大框架下,德国似乎找到了发展的正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完成统一,在统一中进一步发展,在联合起来的欧洲联盟中与其他大国一起充当着领头羊。
欲进一步理解德国和德意志民族,破解各种谜团,方法之一就是了解它们的发展历史。笔者有幸承担本书的写作工作,对德国历史展开较为全面的梳理、思辨和叙述。自知才疏学浅,自签约那天起就战战兢兢,尽量减少其他活动,对学术会议也“挑挑拣拣”,不敢有丝毫懈怠,力争在约期内向读者奉献出较为满意的成果。
唯一的例外,是花费一定的时间到德国作了一次实地考察。感谢德国不伦瑞克科技大学历史系GerhardSchildt教授,他们夫妇俩不仅向我提供了不少文字和图片资料,为我设计在德国的考察路线以提高工作效率,还亲自驾车带我到柏林、波茨坦、戈尔斯拉等地,考察了不少有历史意义的场所。
囿于国内高校学科分割的特点,一个人要将德国史“一通到底”自有其难度。
笔者斗胆作一尝试,舛误疏漏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同人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国别史系列:德国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