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梵·吠檀多·瑜伽:印度哲学家维韦卡南达思想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梵、吠檀多哲学、瑜伽、宗教思想等。
作者简介
闻中,亦名朱文信,70年代出生,哲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社科部。作品于《读书》、《周易研究》、《跨文化对话》、《上海书评》、《哲学分析》、《哲学门》,以及在中国台湾《哲学与文化》、《新世纪宗教研究》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数十篇。论著有《愚鲁斋札记》、《精神的黄昏》和《精神的守则》等,并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所转载。译有《印度生死书》等古典哲学多部。研究兴趣:中国先秦哲学;印度吠檀多哲学与瑜伽思想;世界宗教与灵性文化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梵
引言
第一节 原人四足:存在
第二节 自知日明:智慧
第三节 虚己之爱:喜乐
第二章 吠檀多哲学
引言
第一节 宇宙
第二节 神
第三节 人
第三章 瑜伽
引言
第一节 行动瑜伽
第二节 奉爱瑜伽
第三节 智慧瑜伽
第四节 胜王瑜伽
第四章 宗教思想
引言
第一节 宗教实用主义
第二节 宗教神秘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关于《梵·吠檀多·瑜伽》的问答
附录二:桑雅士之歌
附录三:年谱
后记
精彩书摘
在西方的学问中,这个精神就是指灵魂,而印度的(奥义书)圣人则不这么认为,内部的器官,即被我们唤作精神的,只不过是神我的手臂,神我藉着它来作用于身体,或外部世界,这一点在印度哲学里是被公认的。同时他们也同意这个神我是永恒的,它没有起始,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出生,直至它获得最终的释放。
这种心理学式的表述是他在西方传播印度哲学时所用的机巧方便,但其基本精神与我们上面的分析无疑是一致的。
三
这些乌帕蒂对人的真实本性的重重围困,在古典时代的“奥义书”中有很多的描述,譬如《爱多利亚奥义书》云:“一百座铁的城墙包围着自我。”《卡塔奥义书》云:“我们的身体有十一扇大门,里面居住着自我,自我是无生者,是永远纯粹的觉知。”《广林奥义书》则云:“他制造两足的城堡,他制造四足的城堡,他变成鸟,飞入城堡,他是原人,进入城堡。这个原人,是一切城堡的居住者。”还说:“任何人若是发现和觉悟到,这个进入身体深渊的自我,他便是创造一切的创世者,世界属于他,世界就是他。”126铁一般城墙把自我牢牢束缚;这身体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自我就在里面囚禁,这些典籍所描述的就是吠檀多哲学所要传达的人类的精神困境。
维韦卡南达曾在美国的一个讲演中作了身我和自我的区别,他说,这个自我在束缚之中就唤作身我,如果越出了这个束缚,它就是梵,也就是最高我。127但是他同时也说,这些束缚其实是虚幻的,根本没有什么束缚,这些乌帕蒂是摩耶,是自我的叠置。正如我们在黑暗中将一根绳子误以为是蛇,其实根本没有蛇存在。那是自我的一种投射。世界、神和人都是同一个自我的投射,我们崇拜神,其实是崇拜自我;我们崇拜世界,其实是崇拜自我;我们崇拜人,其实也是崇拜自我,而这个自我,在印度哲学中,也叫做阿特曼:你必须崇拜克里希纳里面的那个阿特曼,而不是把克里希纳当成克里希纳来崇拜,只有对阿特曼的崇拜才能够解放我们,甚至人格神也只是我们自我的投射,商羯罗会说,真正的奉爱者(Bhakti)是强烈地追寻自我本质的人。
所以,我们根本不能与身体认同,与精神认同,那些都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与阿特曼相比,它们都是虚无;对神的强烈饥渴是一只强有力的弓,它帮助我们射向自我,射向阿特曼:“工作或者崇拜都是为了将你们带至你们的真实本性,以自我为身体是完全虚幻的。所以,甚至在这个身体里活着,我们也是自由的。就自我而言,这个身体是无,所谓的虚幻就是将虚假错认成了真实。”
当一个人没有认出绳子的时候,蛇就出现了,当他识别出绳子时,则蛇就消失了;同样地,当没有觉知到阿特曼时,世界就会显现,而当他觉知到阿特曼时,世界就会消失。仅仅是因为我们对那不可见的阿特曼的遗忘,才使得世界显现出来,就如同没有认出绳子而导致蛇出现一样。那居住在我们里面的阿特曼从来不受任何虚幻的影响,它保持最初的样子。正如罗摩克里希纳所云:“阿特曼不依附于任何事物,苦乐善恶等等,任何方式都无法影响到它,但是这些方式能够影响到那些将自己认同为身体的人。
……
前言/序言
德国作家赫尔曼·赫塞,在其颇具神秘色彩的作品《东方之旅》的舒缓而迷离的小说节奏之间突然插入了一段神来之笔,说道:
我发觉参加了到东方的朝圣,表面上仿佛是一次明确而单纯的朝圣——但事实上,以它最广泛的意义来说,这次东方的远征,不仅仅是属于我的和现在的;这个由信徒和门徒所构成的行列,一直都在不断地走向东方,走向光明之乡,许多世纪以来,这个行列都在走动,朝着光明的奇迹,而每一名分子,每一个小组,甚至于连我们全伙及其伟大的朝圣,都只不过是人类,以及朝向东方的、朝向家乡的人类精神的永恒奋斗中、川流不息的一波而已。
这段话似乎成了一个大大的隐喻,不但表征了西方自毕达哥拉斯起就已经开始的朝向“东方”的精神征程,就算同为东方子民的中国在历史的不同时段也是一波又一波地往“西方”朝觐。而他们的汇聚之地就是那个神话思维和神话想象遍布全地的神秘国度——印度。这个曾为人类贡献出佛陀(Buddha)、钵颠阁利、商羯罗和《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还创造出诸如“空”(Sunya)、“梵”(Brahman)、“涅槃”(Nirvana)、“三摩地”(Samadhi)等神奇意象的地域,曾被古代的中国人于汉籍中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名字诸如“身毒”、“贤豆”、“天竺”等来加以称谓,而其中某位朝圣者则云:“详夫天竺之为国也,其来尚矣。圣贤以之叠轸,仁义于焉成俗。然事绝于曩代,壤隔于中土,山经莫之纪,王会所不书,博望凿空,徒宾怀于棋竹;昆明道闭,谬肆力于神池。遂使瑞表恒星,郁玄妙于千载;梦彰佩日,秘神光于万里。”2可见加入这样的一种追寻,是一种极富魅力的生命经验,正如赫塞所言,往“东方”的追寻,正是“人类精神”朝往故乡和家园的“永恒奋斗”。而我们今日把类似的精神追寻指向风起云涌的印度近现代走出来的先知般的人物——维韦卡南达,3也应该抱有同样的情怀和遐想。
维韦卡南达(1863-1902)原是一位寂寂无名的印度托钵僧人,信守奥义书里的隐修精神,只因风云际会而涌到了时代的最前端,革新了印度教,激励了民族意志。他还参与了1893年于美国芝加哥所召开的人类首届“世界宗教议会”(Parliament of Religions),其丰赡的学识、深湛的思想,加之长年的瑜伽修行而筑就的人格魅力,使得他一夜之间名满天下,被欧美人誉为“雷霆般的雄辩家”(Lightning Orator),而其传播印度精神的辉煌事功,又使得印度人把他当成自己的民族英雄,一位杰出的先知。早在其伟大的古鲁罗摩克里希纳(Ramakrishna)在世之日,就曾预言维韦卡南达将会是一位英雄,是指向世界的一把利剑,5劈开精神界的愚昧,并把珍贵的灵魂拯救之道从东方带至西方。时至今日,他于1897年创建的“罗摩克里希纳传道会”(Ramakrishna Mission)依然是印度教在海内外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宗教社团。
梵·吠檀多·瑜伽:印度哲学家维韦卡南达思想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所以,我们根本不能与身体认同,与精神认同,那些都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与阿特曼相比,它们都是虚无;对神的强烈饥渴是一只强有力的弓,它帮助我们射向自我,射向阿特曼:“工作或者崇拜都是为了将你们带至你们的真实本性,以自我为身体是完全虚幻的。所以,甚至在这个身体里活着,我们也是自由的。就自我而言,这个身体是无,所谓的虚幻就是将虚假错认成了真实。”
评分
☆☆☆☆☆
当一个人没有认出绳子的时候,蛇就出现了,当他识别出绳子时,则蛇就消失了;同样地,当没有觉知到阿特曼时,世界就会显现,而当他觉知到阿特曼时,世界就会消失。仅仅是因为我们对那不可见的阿特曼的遗忘,才使得世界显现出来,就如同没有认出绳子而导致蛇出现一样。那居住在我们里面的阿特曼从来不受任何虚幻的影响,它保持最初的样子。正如罗摩克里希纳所云:“阿特曼不依附于任何事物,苦乐善恶等等,任何方式都无法影响到它,但是这些方式能够影响到那些将自己认同为身体的人。
评分
☆☆☆☆☆
所以,我们根本不能与身体认同,与精神认同,那些都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与阿特曼相比,它们都是虚无;对神的强烈饥渴是一只强有力的弓,它帮助我们射向自我,射向阿特曼:“工作或者崇拜都是为了将你们带至你们的真实本性,以自我为身体是完全虚幻的。所以,甚至在这个身体里活着,我们也是自由的。就自我而言,这个身体是无,所谓的虚幻就是将虚假错认成了真实。”
评分
☆☆☆☆☆
仔细看看再说
评分
☆☆☆☆☆
三
评分
☆☆☆☆☆
维韦卡南达曾在美国的一个讲演中作了身我和自我的区别,他说,这个自我在束缚之中就唤作身我,如果越出了这个束缚,它就是梵,也就是最高我。127但是他同时也说,这些束缚其实是虚幻的,根本没有什么束缚,这些乌帕蒂是摩耶,是自我的叠置。正如我们在黑暗中将一根绳子误以为是蛇,其实根本没有蛇存在。那是自我的一种投射。世界、神和人都是同一个自我的投射,我们崇拜神,其实是崇拜自我;我们崇拜世界,其实是崇拜自我;我们崇拜人,其实也是崇拜自我,而这个自我,在印度哲学中,也叫做阿特曼:你必须崇拜克里希纳里面的那个阿特曼,而不是把克里希纳当成克里希纳来崇拜,只有对阿特曼的崇拜才能够解放我们,甚至人格神也只是我们自我的投射,商羯罗会说,真正的奉爱者(Bhakti)是强烈地追寻自我本质的人。
评分
☆☆☆☆☆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对武侠失去了热情,也许是因为充斥TV的那些毫无新意的古装片武打片,也许是因为感受到最终幻想世界的影响,也许是因为看过了风姿物语,也许给小说分类真的是件很无聊的事情吧,把一切的元素集合起来,把最好的汇合成更好才是季节性宅男们应该带来给世界的吧。 风姿物语、阿里布达,发生在一个叫做鲲仑世界里,据这个世界的某个邪教组织地球教声称,这个世界的人民是来自遥远的宇宙之外某个叫做地球的星球的移民,不过邪教的话也能信的话鲲仑世界的诸神就没法混了。无论如何,在炎、水、土、风这四块各不相干的大地之上,发生着一幕幕类似又奇异的故事,在故事里,有武功能飞天遁地的高手,也有可以役使千万人的超级魔法师,有可以通过遥控卫星来操控的激光武器,也有飞来飞去瞬间移动的飞空舰艇,集合最时尚的科幻,最强大的武功,最扯的魔法以及最滥的拿来主义。 阿里布达就是发生在土之大陆(黄土大陆)又一个好色魔法师的故事,阅读前要做的第一件准备就是:在等待你的未来之途,也许你会象我一样的喜欢上它,但“那肯定是与和平、善良、正义完全无关的东西”。 《阿里布达年代记/祭》的故事从作者想写一部A书开始,但是随着实体书的出现,剧情也开始展开,耐心看过完全没什么看头却又“束缚”了全局的前二章后,罗大的妙笔开始生花,从第三章开始南蛮篇,第九章开始萨拉篇,因为换出版社而在第十一章开始改名为《阿里布达年代祭》,十六章开始东海篇,二十二章开始金雀花篇,以及从二十八章开始可以媲比“风姿-日本篇”长度的伊斯塔篇,我想除了用精彩,实在没有什么更好的形容词来形容这部小说了。 与所有YY的小说一样,故事开始于一个又好色又无耻随时可以出卖朋友既没有公德心也没有爱心虽然可能会牵6岁以上小MM过马路但是一定会乘机带回家做些令人发指的事情的烂泥身上。如果不是因为某已倒闭出版社勇敢的跳出来发行了实体书,约翰法雷尔一定不会有现在的成就,阿里布达也应该会成为一本渐渐太监或者突然终结的二流网络小说吧,但是那个出版社改变了约翰的命运,虽然他依旧成为了作者预设定的史上最无耻的魔法师,但在他的身上的亮点不断增加,假如说这个世界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话,那么全书开头的那一幕尾声将随着畅快的阅读快感,在全文终结的时候等待着我们……
评分
☆☆☆☆☆
这些乌帕蒂对人的真实本性的重重围困,在古典时代的“奥义书”中有很多的描述,譬如《爱多利亚奥义书》云:“一百座铁的城墙包围着自我。”《卡塔奥义书》云:“我们的身体有十一扇大门,里面居住着自我,自我是无生者,是永远纯粹的觉知。”《广林奥义书》则云:“他制造两足的城堡,他制造四足的城堡,他变成鸟,飞入城堡,他是原人,进入城堡。这个原人,是一切城堡的居住者。”还说:“任何人若是发现和觉悟到,这个进入身体深渊的自我,他便是创造一切的创世者,世界属于他,世界就是他。”126铁一般城墙把自我牢牢束缚;这身体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自我就在里面囚禁,这些典籍所描述的就是吠檀多哲学所要传达的人类的精神困境。
评分
☆☆☆☆☆
仔细看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