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维亚作品:冷漠的人

莫拉维亚作品:冷漠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意大利]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著,袁华清 译
图书标签:
  • 莫拉维亚
  • 意大利文学
  • 冷漠
  • 现代主义
  • 小说
  • 存在主义
  • 情感
  • 社会批判
  • 20世纪文学
  • 文学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13344
版次:1
商品编码:11429851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莫拉维亚作品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4
字数:2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严肃文学爱好者、文艺青年、高校教师、学生、文学研究人员
  

  ★被誉为“意大利当代的巴尔扎克”,与卡尔维诺、翁贝托?埃科齐名。
  ★多部小说被搬上荧幕,由德西卡、戈达尔、贝托鲁奇等电影大师执导。
  ★意大利文学奖斯特雷加奖得主,当代新写实主义小说大师。
  ★在我的阅读经验中,很少遇见这么固执这么自信的作家。——苏童
  ★我偏爱的(意大利当代作家)是莫拉维亚,他是一个就某个角度来说我愿称之为“风俗”派的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
  ★莫拉维亚只是纯然置身事外,观看现实的表象,避免做任何深层的诠释,而故事时间却在静谧中被延长,让人可以细细品尝这个不纯粹、冷漠世界的片刻优雅。——(翻译名家)倪安宇
  ★《冷漠的人》——莫拉维亚震惊意大利文坛的成名作。
  ★五个人的两天,尔虞我诈的家庭和爱人。
  ★被意大利著名导演弗朗西斯科?马赛利拍成同名电影。

内容简介

  

  虚荣而愚蠢的中年寡妇玛丽阿格拉齐娅把全部家庭事务交给情人莱奥处理,从而导致了家庭经济状况的日益恶化,濒临破产。莱奥则一边敷衍着玛丽阿格拉齐娅,从这个家庭榨取更多的钱财,一边觊觎漂亮的卡尔拉。女儿卡尔拉迫于家庭的经济情况以及莱奥的引诱,最终委身于他,以过上所谓的新生活。儿子米凯莱内心充满痛苦,虽然仇恨莱奥,但天生的懦弱使他只能冷漠地旁观,并最终与莱奥和解。这是一部兼具小说和戏剧特点的小说,通过对一个岌岌可危的家庭在两天里的活动描写,揭示了人们灵魂深处的冷漠。

作者简介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1907-1990)是举世瞩目的意大利二十世纪划时代小说家。他在毕生创作的近十八部长篇小说和十二部短篇小说集中,剖析了人的绝望感和忧虑,探讨了人的社会存在,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否定理性至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凸现了道德和行为、目的和手段、生存自由和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的理想和现实的迥然不同。他认为:“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现代人怎么变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而不是目的了。”他的小说故事性强,有多部被拍成电影。

目录

  米凯莱心绪很坏:头晚那几件事使他闷闷不乐。他明白,应该下决心战胜自己的冷漠,采取切实行动了。毫无疑问,之所以会产生采取行动的想法,是他进行了一番逻辑推理的结果,而并非出自真挚的激情。对母亲的爱,对她的情夫的恨,对家庭的关心,所有这些激情是他所不熟悉的……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真挚的激情,那就装腔作势呗。装着装着,自己就会信以为真的:每种信念都是这样开始的。
  这么说,应该装模作样喽?
  没错, 只要装模作样就行。“拿丽莎来说吧,”米凯莱心想,“我不爱她……甚至对她不感兴趣……可是昨晚我还是吻了她的手……今天还要上她家去,起先我会很冷淡,过后我会激动起来,装装样子……真可笑……但我相信这么下去准能成为她的情人。 ”
  对他而言,诚笃的信念、真挚的感情、强烈的感情冲突均已不复存在;他的寂寥烦闷使这一切都显得可悲、可笑、虚伪。他明白自己的处境是困难和危险的。必须产生激情,采取行动,忍受痛苦,战胜软弱、怜悯和虚伪,克服可笑感。必须成为有强烈的感情冲突的人,有真挚感情的人。
  “当初的世界该有多么美好啊,”他怀着思旧和讥讽心情想道,“当初,一个妻子不忠的丈夫可以这么对自己的老婆嚷嚷:‘该杀的贱货,你干的丑事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然后就发生了更厉害的事,他认真斟酌过这些词句后,猛地扑上去,把妻子、情夫、亲戚、所有人统统杀死,而不会受到惩罚,也不会感到内疚。当初,我们的行动能够紧跟着思想:刚说完‘我恨你’,便拿出匕首‘嚓!’的一声刺去,使敌人或朋友瘫倒在地,躺在血泊中;当初,我们可以不必瞻前顾后,可以按第一个出现的冲动行事;当初,生活不像现在这么平庸可笑,而是激情满怀:人们死得爽快,爱得认真,互相杀戮,互相憎恨,由于真正的不幸而洒下真正的眼泪;当初,所有的人都有血有肉,都像树木扎根在土地上那样与现实紧密相连。”渐渐地,讥讽的心情消失了,剩下的只是思旧。他想生活在那种具有强烈的感情冲突和真挚的感情的年代,想产生那种令人咬牙切齿的深仇大恨,想使自己的感情上升到没有限制的境界……但他却留在自己的时代和自己的生活中,留在这个尘世上。



前言/序言



《莫拉维亚作品:冷漠的人》——一场探索人性深渊的震撼之旅 《莫拉维亚作品:冷漠的人》并非一部简单的故事集,它更像是一扇打开的窗,透过这扇窗,读者得以窥见人类灵魂深处最幽暗、最复杂,却也最真实的角落。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人性洞察、冷峻的叙事风格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情解剖,征服了无数读者,并在文学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所触及的主题,横跨了背叛、欲望、孤独、疏离,以及在这个冰冷世界中,个体与社会、与他人之间那条模糊而危险的界线。 作品中的人物,没有脸谱化的善恶之分,而是像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一样,被现实的泥沼、欲望的洪流和内心的矛盾所裹挟。他们或许曾有过炽热的梦想,有过真挚的情感,但在生活的磨砺下,在一次次失望与妥协中,逐渐变得麻木、冷漠,甚至走向了自我毁灭的深渊。《冷漠的人》并非简单地描绘这些角色的堕落,而是深入剖析了导致他们一步步走向黑暗的社会土壤和心理机制。 莫拉维亚的笔触,如同外科医生手术刀般精准而锋利,毫不留情地剥离了人性的虚伪外衣,展现出赤裸裸的真实。他笔下的世界,常常笼罩着一层灰色的调调,没有戏剧性的冲突,也没有慷慨激昂的宣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平静,一种表面和谐下的暗流涌动。这种“冷”的叙事风格,非但没有让读者感到疏远,反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人性的冷酷、社会的病态,以一种更加直观、更加令人不安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部作品的魅力,还在于其对“冷漠”一词的多重解读。它不仅仅是指情感上的麻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隔阂,一种对他人痛苦的视而不见,一种在利益面前的斤斤计较。这种冷漠,可以是自我保护的铠甲,也可以是逃避责任的借口,更可能是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产物。莫拉维亚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层层递进地揭示了这种冷漠是如何滋生、蔓延,并最终吞噬掉个体与集体灵魂的。 读者在翻阅《莫拉维亚作品:冷漠的人》时,常常会有一种被刺痛的感觉。这种刺痛并非源于耸人听闻的情节,而是源于故事中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那些对人性弱点毫不留情的揭示,那些对社会现实冷酷的映照。我们会在这些人物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在他们的困境中体会到自身的无力,在他们的选择中反思自己的道路。这是一种痛苦的觉醒,也是一种深刻的自我认知。 莫拉维亚的叙事,常常打破常规的线性结构,通过碎片化的叙述、内心独白、以及人物之间若有若无的联系,构建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人性图景。他擅长捕捉那些微妙的情绪变化,那些潜藏在平静表象下的汹涌暗流。他的语言简洁而有力,每一个词语都经过精心打磨,如同锋利的刀刃,直插人性的要害。 《莫拉维亚作品:冷漠的人》不仅仅是对人性阴暗面的探索,更是一次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在作品中,作者毫不避讳地展现了社会结构中的不公、人际关系中的算计、以及个体在巨大社会机器面前的渺小与无助。这些冷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社会的结构性问题、经济的压力、以及人性的弱点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难以挣脱的恶性循环。 这部作品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发读者深刻的思考。它不是为了提供廉价的慰藉,也不是为了宣扬某种绝对的道德观。相反,它逼迫读者去直面那些令人不适的真相,去审视那些被我们刻意回避的角落。通过阅读《冷漠的人》,我们或许会更加警惕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能腐蚀心灵的冷漠,更加珍惜那些在冰冷世界中闪烁着温暖的微光。 《莫拉维亚作品:冷漠的人》是一部需要读者沉下心来,去细细品味的作品。它不适合快节奏的阅读,更需要一种静谧的氛围,一种愿意深入探索内心的勇气。当读者真正沉浸其中,便会发现,这冰冷的故事背后,蕴含着对人性最深沉的关怀,对社会最尖锐的批判,以及对真挚情感最执着的呼唤。它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阴影,也照出我们渴望摆脱黑暗,寻找光明的微弱希望。 这部作品的语言,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它不会用华丽的辞藻去渲染,而是用最朴实、最直接的文字,将那些最复杂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考,不动声色地传递给读者。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人物的命运,被他们的痛苦所感染,被他们的选择所触动。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正是莫拉维亚作为一位杰出作家,最令人敬佩之处。 《莫拉维亚作品:冷漠的人》所探讨的“冷漠”,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它可能体现在家庭内部的隔阂,同事之间的算计,甚至陌生人之间的漠不关心。作品通过一系列看似平凡却又充满张力的生活片段,将这种冷漠的多重面貌一一呈现。它没有刻意制造戏剧性的冲突,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细节,那些在平静表面下暗流涌动的真实。 这部作品的价值,还在于其对社会现实的精准描绘。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为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日益淡漠?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何人们却感觉更加孤独?莫拉维亚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疏离、情感缺失等深层问题,并将其归结为一种普遍的“冷漠”。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中,被社会的规则所塑造,最终走向了情感的枯竭。 《莫拉维亚作品:冷漠的人》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也没有给予廉价的慰藉。相反,它鼓励读者进行自我审视,去反思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去思考如何在冰冷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温暖。它是一次关于人性、关于社会、关于个体生存状态的深刻探讨,值得每一个读者用心去阅读,去感悟。 作品中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是其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之一。莫拉维亚善于挖掘人物内心最深处的动机,那些他们自己或许都不曾察觉的欲望、恐惧与无奈。他笔下的人物,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挣扎的个体。这种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困境和选择,也因此更具说服力。 《莫拉维亚作品:冷漠的人》是一部充满力量的作品,它的力量并非来自于激烈的冲突和戏剧性的情节,而是来自于它对人性最真实、最深刻的洞察。它以一种冷峻而客观的笔触,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与无奈。这部作品,能够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柔软,也能引发我们对生活最根本的思考。 它是一面无情的镜子,照出我们内心的阴暗面,也照出我们对温暖的渴望。它是一次关于人性、关于社会、关于个体生存状态的深刻探讨,值得每一个读者用心去阅读,去感悟。

用户评价

评分

翻阅了前几章的片段,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叙事节奏的拿捏达到了一个近乎残酷的精准度。它不是那种一蹴而就、信息量爆炸式的叙事,相反,它像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钟表匠,缓慢而坚定地拧动着发条,每走一步,都似乎在积累一种无形却强大的势能。有些场景的描写,长得几乎让人想要跳过,但当你强迫自己沉浸其中时,会发现每一个冗余的形容词背后,都隐藏着对环境、对人物内心世界某种近乎病态的执着。这种慢,并非是拖沓,而是一种蓄意的“停顿”,迫使读者放下外界的喧嚣,进入到角色那种近乎凝固的时间感中。尤其是一些场景的转换,那种突如其来的断裂感,让人措手不及,却又在回味之后,猛然醒悟到这恰恰是作者在刻意制造一种疏离感,如同隔着厚厚的玻璃观察世界,所有情绪都被过滤和冰封了。

评分

这本书的背景设定,虽然没有明确给出具体的年代或地点标识,但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氛围感”却异常强烈和具体。它构建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场域,让你感觉这个故事可能就发生在某个你曾经路过的,但从未真正留意过的小巷深处。作者对于环境细节的描绘,充满了冷峻的写实主义,无论是雨水打在某种特定材质的屋顶上的声音,还是某个陈旧家具散发出的气味,都精准得令人不安。这种对环境的细致入微的捕捉,与其说是为了烘托气氛,不如说环境本身就是故事的一个主要角色,它在无声地塑造着、压迫着每一个在其中挣扎的灵魂。这种“环境即命运”的暗示,让我读起来总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仿佛自己也陷进了那个冰冷、固执的物理空间之中,无法逃脱。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那种深沉的蓝与灰的交织,仿佛一下子就能把我拉进一个充满未知和压抑的氛围之中。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排版上展现出的那种克制与张力,留白的处理恰到好处,让读者的目光总能在关键的意象上停留足够久,进行深层次的咀嚼和思考。初翻开扉页时,那种微弱的油墨香气混合着纸张的质感,就已经预示着这不是一本轻松消遣之作,而是一次需要全神贯注去探索的精神旅程。作者对于文字的掌控力,体现在每一个词语的选择上,它们像是精密打磨过的宝石,闪烁着冷峻而独特的光芒,虽然故事的具体情节尚未展开,但仅凭这种语言的雕琢感,就足以让我对手中的这本书产生一种近乎朝圣般的敬意。那种仿佛能触摸到文字背后冰冷质感的阅读体验,是近年来少有书籍能够给予的,我期待着它如何通过这种精致的包装,去承载那些宏大或细微的人性剖析。

评分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角色群体似乎都笼罩着一层难以穿透的迷雾。我尤其关注那些处于边缘地带的人物,他们之间的对话少得可怜,更多的交流是通过肢体语言的微小震颤,或者仅仅是一个眼神的交汇来完成的。这让我联想到某种古典戏剧的呈现方式,所有的激烈冲突都内化于心,外在表现却是惊人的平静。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技巧,极大地考验着读者的共情能力和想象力。我仿佛需要在自己的脑海中为这些人物的空白之处填补血肉,去推测他们那些未曾说出口的动机和恐惧。这种“留白式”的刻画,既让人感到困惑,又带来一种智力上的挑战,仿佛作者在说:“我只给你骨架,血肉由你来赋予。” 这种互动性,让阅读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场主动的构建过程。

评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存在”与“意义”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近乎哲学家般的冷峻和疏离感。这不是那种直白地抛出人生哲理的写作,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琐碎、重复、甚至有些荒谬的事件链条,慢慢地、潜移默化地将读者引向一个关于“为何如此”的终极叩问。书中的一些段落,读完后必须停下来,合上书本,点燃一根烟(尽管我不抽烟,但那一刻的氛围感确实需要一个仪式),去消化那种巨大的虚无感。它没有提供任何廉价的安慰或明确的答案,而是像一面高倍的放大镜,将生命中那些令人不适的、难以言喻的裂隙无限放大。这种毫不留情的剖析,要求读者必须以一种极高的心智成熟度去面对,去接受某种可能令人心寒的真相,这种深度和诚实度,是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是否具备持久生命力的关键指标。

评分

好的作品好的服务

评分

书不错,内容还不错,书本质量也还可以,活动时价格非常非常合适,很不错,物超所值了。

评分

很不错,活动时候多囤一点,还会再来。

评分

冷漠的人冷漠的人冷漠的人冷漠的人冷漠的人冷漠的人冷漠的人冷漠的人冷漠的人冷漠的人冷漠的人冷漠的人冷漠的人冷漠的人冷漠的人冷漠的人

评分

译林新版小精装莫拉维亚

评分

痛苦无处不在,米凯莱时刻被令人窒息的生活折磨着神经和心灵。可是他始终难以仇恨,一切太过顺理成章,在所有丑恶都成为习惯而存在的时候,恨已经是一种奢望了。

评分

那些津津乐道于谁谁谁在地狱中人们啊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摸起来很舒服,最主要的是搞活动,力度大,哈哈哈。

评分

京东读书日活动 超级优惠 两折 堪比去年11月了 哈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