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錄音工程師手冊》以實際錄音流程為綫索,從原始的物理聲信號到包括混音及母帶處理的後斯製作工藝,對各環節中的技術要點作瞭較為係統詳細的闡述及說明。其中包括錄音聲學基礎,換能器設計與應用,調音颱及周邊信號處理設備的原理及應用,模擬及數字信號存儲係統,二聲道到多聲道立體聲原理及拾音製式,樂器聲學及樂器拾音,音頻節目後斯處理工藝等,《錄音工程師手冊》主要麵對目前在本專業內的在校學生及處於一綫工作的錄音製作人員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錄音聲學基礎
1.1 分貝(dB)
1.2 VU錶、峰值錶及相位錶的使用
1.3 聲波的自然傳輸
1.4 聲乾涉
1.5 聲強、聲功率及聲壓級
1.6 心理聲學在錄音節目製作中的作用
1.7 建築聲學在錄音節目製作中的作用
第二章 換能器:傳聲器與揚聲器
2.1 傳聲器設計
2.2 麥剋風特性
2.3 其他類型的麥剋風
2.4 麥剋風前置放大器
2.5 麥剋風接頭
2.6 麥剋風電纜
2.7 揚聲器設計
2.8 揚聲器特性
2.9 塞勒-斯莫爾參數
2.10 號筒及組閤揚聲器
第三章 調音颱及音頻信號處理係統
3.1 調音颱設計
3.2 調音颱應用
3.3 模擬調音颱技術特性
3.4 調音颱聲道編組
3.5 調音颱自動化係統
3.6 信號處理設備原理
第四章 音頻信號存儲係統
4.1 磁記錄係統
4.2 數字信號記錄係統
4.3 帶存儲係統
4.4 盤存儲係統
4.5 信號傳輸與連接
4.6 計算機音頻文件格式
第五章 二聲道,三聲道及多聲道立體聲原理及拾音技術
5.1 二聲道幻象聲源的建立
5.2 二聲道信號格式
5.3 二聲道立體聲拾音技術
5.4 三聲道(3-0)立體聲
5.5 四聲道(3-1)立體聲
5.6 5.1 聲道(3-2)立體聲
5.7 其他多聲道音頻格式
5.8 環繞聲係統
5.9 環繞立體聲拾音技術的建立與發展
5.10 原場麥剋風原理
第六章 樂器聲學及樂器拾音
6.1 弦振動樂器聲學原理及拾音方式
6.2 空氣柱振動樂器聲學原理及拾音方式
6.3 膜振動樂器聲學原理及拾音方式
6.4 自共振樂器聲學原理及拾音方式
6.5 鋼琴的聲學原理及拾音方式
6.6 手風琴的拾音方式
6.7 人聲拾音方式
6.8 樂團拾音方式
第七章 混音及母帶製作技術
7.1 音質主觀評價基礎
7.2 雙聲道立體聲混音技術
7.3 多聲道立體聲混音技術
7.4 母帶製作技術
精彩書摘
掩蔽信號可以以純音的形式錶現,但在音樂錄音中通常錶現為某一樂器所發齣的一個音符中的單一頻率組成部分,而這個頻率可以掩蔽該音符內的另外一些頻率組成部分或另外一個音符的頻率組成部分。總而言之,掩蔽效應的産生取決於掩蔽信號以及被掩蔽信號的頻率和振幅的錶現,並且人耳對於被掩蔽信號的聽覺門限將隨著掩蔽信號的齣現而變化。
掩蔽信號和被掩蔽信號從頻率的角度上說,可以由等響麯綫來進行說明,其中在最高的痛閾麯綫和最低的聽閾麯綫中間的聽覺區域相當於一個聽區濾波器。該濾波器保證輸入信號處於兩個頻響麯綫之間(痛閾和聽閾麯綫),而頻響麯綫所代錶的帶寬則取決於由濾波器中心頻率為基準的臨界帶寬。由於等響麯綫的非對稱性,該濾波器對於低於其中心頻率的信號的反應量將多於高於中心頻率的信號的反應量。掩蔽可以被認為是該聽區濾波器的一種效率,來分析被掩蔽信號由於掩蔽信號在濾波器內的齣現而降低的程度,並且這種降低的程度通常以人耳聽閾門限的變化或掩蔽級來衡量。注意,被掩蔽信號的頻率通常高於掩蔽信號的頻率,這種效應被稱為掩蔽的上行擴散,或“低掩蔽高”。
從振幅角度上說,當信號的振幅值較低時,掩蔽效應非常接近於在上述內容中提到的頻率掩蔽的效果,但當掩蔽信號振幅提升,這種低掩蔽高的效應也同時隨著提高,並且掩蔽級麯綫也變得越來越不平衡。從而看齣掩蔽效應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掩蔽信號的振幅。
對於由若乾復雜頻譜所組成的樂音來說,如果某一頻率部分被完全掩蔽的話,該頻率將不對人的聽感起到任何作用,並因此可以被忽略,同時對於錄音係統來說,尤其是信號存儲係統,無須對這種可以被完全掩蔽的信號進行存儲(例如將在數字信號存儲係統中介紹的DCC以及MD所應用的數據壓縮存儲格式)。對於在較寬的頻段內擁有頻譜連續性的聲音,比如背景噪聲或軍鼓鼓刷的聲音可以成為一種掩蔽信號來對進入它們頻率範圍之內的其他信號成分進行掩蔽,並且隨著這種信號振幅的提升,人耳聽閾點也將提升相同的量。
人耳在聽音過程中所能感到的另外兩種掩蔽效應為前掩蔽和後掩蔽。在前掩蔽中,一個純音掩蔽信號可以掩蔽一個緊隨其後的純音信號。換句話說,這種掩蔽效應從時間的順序來說是從掩蔽信號到被掩蔽信號的嚮前運動狀態,所以可以稱之為嚮前掩蔽效應。
……
前言/序言
1877年,愛迪生發明“留聲機”,揭開瞭人類文明發展最為激動人心的一百年的大幕。在這一百年中,産生瞭人類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傳播媒介和藝術形式,而它們無不與錄音技術有著深刻的聯係。
電影是第一個成熟的視聽藝術樣式,在它的數次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變革當中(電影的發明、有聲電影的誕生、彩色電影的齣現和寬影幕的采用),有聲電影的誕生無疑是最具革命性的。
1926年,美國電影業設計齣一種與無聲影片同步的電唱機,生産齣用電唱機放聲的有聲電影。1927年,美國福剋斯有聲電影新聞公司發明將聲音調製在電影膠捲上的方法。同年,華納公司拍攝瞭音樂故事片《爵士歌王》(Jazz Singer),這部影片不僅有音樂,還有一部分對白,因此被認為是聲音正式進入電影的標誌,它的齣現,使偉大的“第七藝術”的奇跡得以真正完成。1928年,華納兄弟公司進一步完善瞭有聲電影技術,拍齣瞭具有全部對白的真正有聲電影《紐約之光》,自此,電影正式跨入瞭一個新的時期。
廣播作為影響最大的大眾傳播媒介之一更是音頻技術的直接産物。
1902年,美國人巴納特·史特波斐德在肯塔基州穆雷市進行瞭第一次無綫電廣播。1920年,美國在底特律、舊金山和匹茲堡開始瞭商業無綫電廣播。1933年,阿姆斯特朗發明寬帶調頻原理,首次進行調頻廣播。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工程師賴納德·康最先研製齣立體聲廣播係統。1960年,濛特利爾廣播站首次應用賴納德·康的係統進行立體聲廣播。
錄音工程師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