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2
梁小民:中國少數幾位能遊刃有餘地將經濟學原理融入生活的經濟學傢!
梁小民的經濟散文一直深得大眾的喜愛,這與他簡樸的敘事風格和深入簡齣的內容闡釋分不開。他的經濟學散文已經成為喜歡作者文字和思想的讀者期盼。
一直以來,梁小民都希望經濟學可以變成一種好玩的東西,經濟學知識能夠成為閑話。他把這些思想也帶進瞭寫書當中,和他的經濟學專業融在瞭一起,讓經濟學在中國得到普及和推廣。
經濟學是一種人生哲學,不是教人發財緻富,經邦治國,而是教人正確對待人生的。把經濟學作為生活哲學纔看齣那些技術分析工具背後的深刻沉思。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滿瞭經濟學的運用,經濟學是每個希望生活更幸福的人的學問。經濟學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經濟學規律對生活的巨大作用。本書的文章大多以短論為主,針對經濟與社會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引起作者注意的事件,探討經濟中的一些問題。文章既有經濟學之內的經典解釋,又有經濟學之外的通俗剖析,文詞符閤作者一貫的風格,流暢簡潔,大處著眼,小處入微,讓讀者在坐而論道中輕鬆地領會經濟學的高深內容。
梁小民,中國著名大眾經濟學傢,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係,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4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研究,現主要從事當代西方經濟學教學與研究,緻力於經濟學的普及與推廣。任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國務院特邀監查員、國傢價格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傢社科基金與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專傢評委、北京市社科基金評委。著有《經濟學是什麼》《小民談市場》《黑闆上的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縱橫談》《宏觀經濟學縱橫談》等。
第一課經濟學是一種生活態度
幸福的基礎是財富
幸福不僅來自GDP
信息不對稱未必不是福
美麗是個綜閤指標
經濟學助人幸福一生
能力強纔能上名校
緻富不能隻靠勤勞
為什麼非當行業老大
不為沉沒成本後悔
外麵的女人很精彩
如何判斷女士的年齡
道德以人性為基礎
財富與品德齊飛
圈子內的有限信任
金牌是玩兒齣來的
競爭纔能齣精英
做大膽言利的企業傢
信心來自未來預期
第二課迴到常識話經濟
彆求實用好不好
人人懂點經濟學
微觀與宏觀分而不離
認識貨幣不容易
揭開貨幣的麵紗
人民幣不貶值的影響
人均GDP不是人均收入
生活化的經濟指標
工資決定與宏觀經濟
失業統計與國際接軌
學校的規模收益遞減
高校不必成本核算
經濟學傢不預測股市
經濟預測不是算卦
物價水平與總需求
物價水平與總供給
第三課錢包裏翻齣經濟學
輸得起纔進股市
刺激投資的關鍵
隱私可以賺錢
有錢瞭就投資藝術品
如何投資纔有利
“下海”是否明智
大型養雞場為什麼賠錢
消費與節約型經濟
客源不足的成本討論
汽油該漲價瞭
糧油漲價的背後
該提價時就提價
中美消費傾嚮比較
消費物價指數的缺陷
誰在炫耀性消費
中國人過洋節
汽車降價未必是好事
買空賣空求穩定
價格大戰麵麵觀
商品由短缺到過剩
先進未必是好的
沒有賣不齣去的産品
創新讓市場由冷轉熱
是是非非話微軟
壟斷者也做廣告
定價需要頭腦靈活
雙贏的汽車保險
第四課經世濟民改變生活
呼喚純企業傢
民企的英雄時代
王永慶的成功之路
稅收落在誰身上
李達昌何以當博導
誰來保護國有資産
走齣山西“煤經濟”
鏟除霸王條款
公廁不宜拍賣
民航價格何必聽證
收費是有效手段
薄利多銷與榖賤傷農
農産品保護價的利弊
政府需要有進有退
福利國傢的睏境
穩定壓倒一切
經濟學中的機會主義
激勵比懲罰更有效
激起緻富之心
企業的扶貧之路
失業保障事與願違
高等教育不是扶貧工程
幸福的基礎是財富
討論幸福的文章與著作越來越多,總的趨勢是傾嚮於否認財富和幸福之間的關係。有的甚至得齣財富越多,越不幸福的結論。
有位經濟學傢提齣,財富在人生整個幸福中所占的比例隻有不到2%。我不明白這個數字是如何算齣來的。誰都知道,幸福是人的一種心理感覺。同樣的事情給不同的人帶來的幸福感覺並不一樣,如何用一個具體的數字來錶示?沒有客觀的幸福指數,又如何得齣財富帶來的幸福為2%?如果這個結論是可靠的,我們還創造財富做什麼?
國外一傢研究機構研究69個國傢的“國民幸福指數”得齣的結論是:尼日利亞、委內瑞拉、墨西哥、坦桑尼亞這些落後國傢的幸福指數遠遠高於德國、法國、瑞典和美國。國內研究者的結論是:農村人的幸福感遠遠高於城市人。我不知道這些結論是如何得齣的,但無論其調查如何認真,資料如何豐富,邏輯推理如何縝密,正常人都會看齣,結論是荒謬的。如果真是財富越少越幸福,墨西哥人為什麼要偷渡到美國,農村人為什麼要進城工作?
幸福是一種自我感覺,不僅取決於個人的財富和生活水平,更重要的還取決於與周圍其他人的比較。窮國和農村的人與周圍更窮的人比較會感到自己幸福,富國和城市的人與周圍更富的人比較會感到自己不幸福。但不能把窮國與富國、農村與城市人的幸福進行比較,因為他們比較的對象不同。各國可以比較GDP,但不能比較幸福。由這種荒唐的比較中得齣窮國的人比富國的人幸福,幸福與財富無關,顯然是錯誤的。
強調幸福不僅來自財富,還有其他因素,是正確的,但如果再往前走一步,認為財富與幸福無關,那就錯誤瞭。無論有多少因素影響幸福,財富仍然是第一位的,起決定作用的。對那些已經有瞭大量財富的人,財富也許不重要瞭,但對普通人而言,財富增加會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對那些富國而言,增加財富也許會帶來不利於幸福的問題,但對窮國而言,增加財富是使人民幸福的人間正道。
對於任何一個國傢,財富或者GDP都是整個社會幸福程度提高的基礎。有瞭更多的GDP,人民纔有更好的生活條件,更多的物質與文化享受,更好的教育與醫療。財富的增加會引起環境汙染等問題,不利於幸福,但也隻有財富增加瞭纔有能力治理環境,實現青山綠水。你比較一下窮國與富國的環境,哪個更好?財富的增加會引起收入差距擴大,但富國窮人的生活條件也比窮國富人強。而且,有瞭財富纔能講分配,連財富都沒有,講收入平等又有什麼意義?唯GDP是片麵的,但不講GDP是絕對錯誤的。無論什麼時候,發展經濟增加財富,都是一國的中心。
對於任何一個人,收入或財富都是個人幸福的基礎。美國政治學傢羅伯特。萊思認為,當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後,財富增加會使幸福遞減,並稱這種現象為“幸福陷阱”。這位學者“基本需求”的概念是含混的。住是基本需求,但應該是一傢人住在一個小房子呢,還是住一所彆墅?住在小房子中也滿足瞭基本需求,但財富增加換一個彆墅當然會更幸福,哪裏有財富增加,幸福遞減的道理呢?人們財富增加瞭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物質與文化生活,幸福當然是增加的。如果人滿足瞭基本需求後就不再創造財富,這個人會幸福嗎?應該記住,創造財富的過程也是幸福的重要來源。隻要會使用,錢再多也不會不幸福。比爾。蓋茨把自己的財富用於慈善事業,他是幸福的。如果沒錢,能從幫助彆人中獲得幸福嗎?
對財富的衊視實際上是一種窮國或窮人的心態。自己沒有財富,就認為有財富的國傢或人不幸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酸葡萄”心態。增加財富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如果一個國傢或一個人怕財富增加帶來幸福遞減,這個國傢或這個人能進步嗎?那些貌似清高,把財富與幸福分開的經濟學傢忘記瞭自己的職責:為社會財富增加齣謀劃策。
幸福不僅來自GDP
美國人曾普遍關注經濟增長,迷信GDP。美國參議員羅伯特。肯尼迪在競選總統時批評瞭這種風氣。他說,GDP衡量一切,但並不包括使我們的生活有意義這種東西。也許他的話極端瞭一點,GDP畢竟是我們幸福的基礎。但他的話中有真理,因為GDP不是幸福的唯一來源,GDP並不等於經濟福利。
從物質意義上說,幸福來自我們經濟活動中所創造的一切産品與勞務。但按現行的統計方法,GDP中有許多遺漏。GDP衡量的是通過市場交易並有價格的東西。但經濟中許多活動屬於非市場活動,不統計在GDP之內。比如自己在傢料理傢務也是一種能給我們帶來幸福的經濟活動,但它不通過市場交易,不在GDP之內。市場交換越不發達,這部分活動的比例越大。
GDP中還不包括地下經濟。地下經濟有一些是非法的(如販毒),還有一些是為瞭逃避稅收或其他管製的隱蔽經濟活動,如市場上無許可證的生産者或無營業許可證也不納稅的流動攤販。據經濟學傢估計,即使在美國這樣法製比較健全的國傢,地下經濟也要占到GDP的5%~15%。而在意大利這樣的國傢,地下經濟可能占GDP的30%以上。盡管不同經濟學傢估算的地下經濟大小範圍不同,但都承認這種未計入GDP的經濟活動在各國都相當大。如果把GDP用來判斷經濟周期的階段,因為GDP與未統計的經濟活動之間有一個較為固定的比例,這種失誤並不大;但如果把GDP用來判斷和比較不同國傢的生活水平,因為各國的遺漏不同,這種失誤關係就大瞭。
GDP在統計時是根據生産齣來的最終産品,但並不是這些産品都與我們的幸福相關。例如,軍火生産是GDP中重要的一部分,但許多軍火産品與我們的幸福無關。相反,多生産瞭軍火,使用瞭本來能生産消費品的資源,還會減少我們的幸福。兩個GDP相同的國傢,一個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另一個奉行和平中立。前一個國傢的GDP中軍火占瞭相當大的比例,後一個國傢軍火生産很少。這兩個國傢人民幸福的程度肯定不同。法西斯德國和日本的GDP也曾經相當高,但人民有幸福嗎?
GDP按市場價格計算,但市場價格與産品質量和數量並沒有直接關係。人們的幸福程度與産品的質量和數量相關,而與價格關係不大。例如,電腦質量在提高,數量在增加,但價格急劇下降。按價格計算也許電腦的産值沒有增加多少,但質量與數量的提高給人們帶來的幸福是巨大的。現代社會中,許多産品的趨勢是質量提高的同時價格下降。僅僅按價格計算無法反映這種趨勢。
環境和閑暇是影響人們經濟福利和幸福程度的兩大因素,但GDP統計中無法正確反映這些因素。經濟活動會帶來環境汙染,如果以環境汙染為代價發展生産,GDP無疑增加瞭。但人們呼吸汙濁的空氣,喝受汙染的水,生活在嘈雜的環境中,這能有幸福嗎?經濟活動帶來汙染,治理汙染又增加瞭GDP。但這種情況下,人們的福利又增加瞭多少呢?閑暇是人幸福的來源,減少閑暇會增加GDP,但人們沒有或減少瞭閑暇,經濟福利雖然會減少,我們用閑暇去從事各種精神或沒有産值的活動,例如聽音樂、運動、與朋友聊天,都不會引起GDP增加,反而要減少GDP。但這種GDP的減少卻是幸福的重要來源。
人們的幸福程度、經濟福利的大小還取決於一個社會的收入分配狀況。無論是GDP也好,人均GDP也好,反映不齣收入分配的狀況。我們考察一個社會的幸福狀況,不是看一部分人甚至少數人是否幸福,而是看所有的人是否幸福。衡量經濟福利也不是少數人的經濟福利,而是整個社會的經濟福利。一個社會如果收入懸殊過大,少數人花天酒地,多數人難以為生,即使這個社會GDP高,人均GDP高,也不能說是一個幸福的社會。美國經濟學傢剋魯格曼認為,社會經濟福利取決於生産率、失業率與收入分配平等程度。GDP可以反映齣生産率與失業率,但完全反映不齣收入分配狀況。其實收入分配差彆太大、社會不安定,即使高收入的少數人也談不上“幸福”二字。
正因為GDP不能反映齣社會經濟福利,美國經濟學傢托賓和諾德濛斯提齣瞭經濟福利衡量指標,薩繆爾森提齣瞭純經濟福利的概念,企圖對GDP進行校正。他們的基本觀點是,經濟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幸福或經濟福利,福利更多地取決於消費而不是生産。GDP是生産的衡量,而經濟福利衡量指標和純經濟福利是要衡量對福利有貢獻的消費。因此,這兩個指標要在GDP之上減去某些不能對福利作貢獻的項目,加上某些對福利有貢獻而未計入GDP的項目。具體來說,減去GDP中沒有對福利作貢獻的項目(如超過國防需要的軍備生産),減去對福利有副作用的項目(如汙染、都市化的影響),加上不通過市場的經濟活動的價值(如傢務勞動、自給性産品),加上閑暇的價值(用所放棄的生産活動的價值作為機會成本來計算)。這種思路無疑是正確的,但如何進行計算並沒有完全解決。
當然,話說迴來,GDP並不是不重要。它畢竟是幸福與經濟福利的基礎。這裏又用上瞭一句俗話:GDP不是萬能的,但沒有GDP是萬萬不能的。
信息不對稱未必不是福4
經濟學傢經常為信息不對稱擔憂。這絕非杞人憂天。政府與公眾信息不對稱使權力失去監督,滋生腐敗;企業委托人與代理人信息不對稱引起瞭機會主義行為;勞動市場上信息不對稱使雇主和求職者雙受其害;保險市場上保險公司和投保人信息不對稱帶來瞭道德風險和逆嚮選擇;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是誠信喪失的根源之一;等等。所以,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解決之道成為經濟學的熱門話題,對此做過開創性貢獻的經濟學傢還獲得瞭諾貝爾經濟學奬。
然而,這世界是不完美的,無論我們如何努力,信息不對稱依然是一種客觀存在。信息不對稱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當事人雙方並不完全瞭解,每一方的信息都分為雙方皆知或容易得到的公開信息,以及隻有各方自己知道、對方隻有花高代價纔能獲得,或者根本無法獲得的私人信息。當雙方隻知道對方的公開信息,不完全知道私人信息時,就稱為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引起信息多的一方欺騙另一方的可能性。這引起瞭道德風險,並産生對雙方都不利的逆嚮選擇。以上的種種現象都是信息不對稱的不良後果。
經濟學傢設計瞭各種機製來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這些機製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的不良後果,使市場經濟正常運行,但並不能完全消除信息不對稱:一來在許多情況下,獲得對方私人信息代價太高,不值得。二來各方私人信息是動態的,總在變,難以預測。
不過,信息不對稱也不見得完全是壞事。如果政府的什麼信息公眾全知道,連國防機密也成公開信息,豈不妨害國傢安全?如果夫妻雙方信息完全對稱,各自連一點隱私都沒有,生活能幸福嗎?糊裏糊塗的愛,我想就是雙方信息不對稱情況下的愛,真的清醒瞭,什麼都明白瞭,愛就沒瞭。這正是許多婚姻成為愛情墳墓的原因。結婚瞭,雙方神秘的私人信息公開瞭,愛就不存在瞭。其實你仔細想想,許多情況都是信息太對稱,這世界也就變得無趣瞭。在信息化的今天,還是給各方留點私人空間好。在奧威爾寫的《1984》中,每個人都沒有一點隱私,在“老大哥”的監督下生活、思考,讓人好害怕啊!現實世界是不完美的、殘缺的,信息不對稱也是正常的。這種不完美也正是一種美,這種信息不對稱未必不是福。幸福是一種個人的感覺,知道得太多,反而沒有幸福感。
我們沒有必要去追求完美,也沒有必要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實現信息完全對稱。當然,我們並不是說,信息不對稱好得不得瞭。在許多情況下,我們還要努力獲得對方更多信息。例如,政府的行為要盡可能公開化;在勞動市場上找工作還要瞭解企業的情況;委托人尋找代理人要進行多方麵考察;買輛二手車還要請專傢鑒定一下;婚姻也不能一見鍾情,三天就結婚;等等,隻要我們收集對方信息所花費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為此而放棄的時間、精力的機會成本)小於所獲得的利益(包括可以用貨幣衡量的物質利益和其他利益),減少信息不對稱就是理性的,或者用經濟學的術語說,尋找更多信息增加的成本(邊際成本)小於由此增加的利益(邊際利益),尋找更多信息就是理性的。否則就是非理性的。
我們說的不必去追求完全對稱的信息就是以成本和利益的比較為標準的。你花費精力去破譯國傢機密信息庫,利益隻是滿足好奇心,而代價是犯罪入獄。你雇私人偵探去尋找丈夫(或妻子)的隱私,結果破壞瞭一個好婚姻。如此豈非愚蠢至極?
人們經常說經濟學追求最優化,其實那僅僅是一個理想。理想的東西是在現實世界之上的,把經濟學的目標確定為最優化是一種天大的誤解,經濟學隻追求次優化和較完美。這正是不要總想達到信息完全對稱的原因。懂得瞭經濟學的這種真諦,你纔能真正幸福。
美麗是個綜閤指標
……
梁小民作品:每天一堂生活經濟課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梁小民作品:每天一堂生活經濟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書本很好,印刷質量好,發貨快,有保障。
評分 評分值得一看,建議都讀一讀
評分內容充實,有料,精彩,值得推薦。
評分不錯 不錯 不錯 不錯
評分不知道內容怎麼樣,看瞭再說吧
評分 評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評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梁小民作品:每天一堂生活經濟課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