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調查教程(第六版)(國傢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社會調查教程(第六版)(國傢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水延凱,江立華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1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191959
版次:6
商品編碼:1146196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5-01
頁數:375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對社會調查的一般理論與曆史發展,社會調查的主要類型和基本方法,調查資料的分析研究和調查報告的撰寫、評估、總結等問題的闡釋,觀點明確、立論有據、論述清晰、層次分明、文字簡潔,顯示瞭這部教材的科學性和規範性。

作者簡介

水延凱(1932~),男,湖北武漢人,漢族;196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係;1978年後,任中共孝感地委黨校教育科長、副校長、校長、黨委書記、教授;1993年10月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9年4月,受聘為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兼職教授。研究方嚮:哲學、社會學、社會調查學。主要著作:《農村商品經濟知識講話》(1986);《戰火紛飛中的江漢公學》(1989);中國國情叢書——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孝感捲》(1992)及其追蹤調查《“小馬”改革之道》(2006);《湖北省孝感市小城鎮追蹤調查》(1997)、《小城鎮社區建設教程》(1999)和《中國城鎮化發展戰略》(2002)(以上三本為國傢社科基金項目,批準號:96ESH002);中國百村調查叢書《神州第一組》(2009)和《嬗變中的古村鎮》(2012);2013年度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社會調查史研究》(批準號:13ASH001)負責人。 江立華 1965年生,安徽歙縣人,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社會學會副會長,湖北省人口學會副會長。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育部重點教材《中國社會學史》課題組首席專傢之一,國傢級精品課《社會學研究方法》負責人,2008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近年來主要從事城市社會學和人口社會學的研究。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多項國傢和省部級課題的研究。齣版《中國流民史》(古代)、《英國人口遷移與城市發展》、《中國農民工權益保障研究》和《中國城市社區福利》等著作,發錶學術論文70餘篇。

目錄

導語


第一篇概述


第一章社會調查和社會調查學

第一節社會調查及其任務

一、社會的定義和類型

二、社會現象的特點

三、社會調查的定義和科學社會調查的任務

第二節社會調查的社會功能

一、識世之途:正確認識社會的根本途徑

二、善政之基:科學施政的客觀基礎

三、育纔之道:培養開拓型人纔的基本道路

四、悟人之術: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

五、正風之策:端正黨風政風學風的重要對策

第三節社會調查的理論指導

一、社會調查的理論基礎

二、社會調查的指導思想

知識窗(1)關於調查研究的著名論述

第四節社會調查學是一門方法性學科

一、社會調查學的研究對象和知識體係

二、社會調查學的主要特點

三、學習社會調查學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社會調查的曆史發展

第一節古代社會調查

一、古代社會調查的産生

二、古代社會調查的特點

第二節近代社會調查

一、社會調查的第一次重大變革和近代社會調查的産生

二、近代歐美日等國的社會調查

三、馬剋思、恩格斯的社會調查

四、近代中國的社會調查

五、近代社會調查的特點

第三節現代社會調查

一、社會調查的第二次重大變革和現代社會調查的産生

二、1949年後中國的社會調查

三、現代社會調查的特點

知識窗(2)大數據時代


第二篇準備階段


第三章社會調查的程序和準備

第一節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序

一、準備階段

二、調查階段

三、研究階段

四、總結階段

第二節選擇調查課題

一、調查課題及其類型

二、選題的重要意義

三、選題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進行初步探索

一、初步探索的基本任務

二、初步探索的主要方法

第四節提齣研究假設

一、研究假設及其在社會調查中的作用

二、形成研究假設的必要條件

三、假設的錶達形式與要求

知識窗(3)假說(摘錄)

第五節組建調查隊伍

一、調查人員的選擇

二、調查人員的培訓


第四章社會調查的主要類型

第一節社會調查的分類

一、社會調查的兩大類型

二、社會調查的各種分類

第二節普遍調查

一、普查的概念與意義

知識窗(4)中國普查製度的變化

二、普查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三、普查的優點和局限性

四、快速普查

第三節典型調查

一、典型調查的概念、理論基礎和意義

二、典型調查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三、典型調查的優點和局限性

四、重點調查和個案調查

第四節抽樣調查

一、抽樣的概念、特點和程序

二、非隨機抽樣及其常用方法

三、隨機抽樣及其常用方法

四、隨機抽樣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五、抽樣誤差和樣本規模

六、抽樣調查的優點和局限性


第五章社會指標和社會測量

第一節社會指標

一、社會指標的概念

二、社會指標的分類

三、社會指標的功能

第二節社會指標體係

一、社會指標體係的概念

二、社會指標體係的類型和特點

三、社會指標體係的綜閤評價

第三節社會測量及其層次

一、社會測量的概念

二、社會測量的層次

第四節抽象社會指標的測量

一、總加量錶(利剋特量錶)

二、纍積量錶(古德曼量錶)

三、語義差異量錶

四、社會關係量錶

知識窗(5)鮑嘎德社會距離量錶


第六章社會調查方案的設計

第一節設計調查方案的內容和原則

一、設計調查方案的主要內容

二、設計調查方案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調查指標及其操作定義的設計

一、調查指標及其兩種定義

二、設計調查指標的過程和要求

知識窗(6)三次産業劃分規定

三、設計操作定義的方法、原則和意義

第三節信度和效度的統一

一、信度、效度及其相互關係

二、提高信度和效度的主要途徑

第四節調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一、可行性研究的幾種方法

二、試驗調查及其實施


第三篇調查階段


第七章文獻調查法

第一節文獻和文獻調查法

一、文獻的概念、種類和發展趨勢

二、文獻調查法的概念和特點

三、文獻調查法的作用

第二節文獻的搜集

一、搜集文獻的基本要求

二、查找文獻的具體方法

三、獲取文獻的主要途徑

知識窗(7)主要數據庫和SQ3R法五步驟

四、搜集文獻應該注意的問題

第三節信息的摘取

一、信息摘取的主要原則

二、摘取信息的一般程序

三、記錄信息的主要方法

第四節對文獻調查法的評價

一、文獻調查法的優點

二、文獻調查法的缺點


第八章實地觀察法

第一節實地觀察法的概念和種類

一、什麼是實地觀察法

二、實地觀察法的種類

知識窗(8)“八觀”(原文和今譯)

第二節實地觀察的實施

一、實地觀察的一般原則

二、實地觀察中的主觀因素

三、實地觀察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第三節努力減少觀察誤差

一、産生觀察誤差的原因

二、減少觀察誤差的途徑和方法

第四節對實地觀察法的評價

一、實地觀察法的優點

二、實地觀察法的缺點


第九章訪問調查法

第一節訪問調查法概念和種類

一、訪問調查法的概念及特點

二、訪問調查法的種類

第二節訪談過程及其技巧

一、接近受訪者

二、提問的種類、方式和語言

三、傾聽迴答的技巧

四、引導和追詢

五、訪談結束

六、再次訪問

知識窗(9)奧裏亞娜·法拉奇簡介

第三節訪問調查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做好訪問前的準備

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三、重視訪談過程中的非言語語言交流

四、做好訪問記錄

五、對無迴答的處置

第四節集體訪問及其實施

一、集體訪問法的功能和種類

二、集體訪問的實施

第五節頭腦風暴法與德爾菲法

一、頭腦風暴法與反嚮頭腦風暴法

二、德爾菲法與派生德爾菲法

三、實施頭腦風暴法與德爾菲法應該注意的問題

第六節對訪問調查法的評價

一、訪問調查法的優點

二、訪問調查法的缺點


第十章問捲調查法

第一節問捲調查法的概念和種類

一、什麼是問捲調查法

二、問捲調查法的種類

第二節問捲結構及其設計

一、問捲的一般結構

二、設計問捲的原則

三、設計問捲的步驟

第三節問捲主體的設計

一、問題的種類和結構

二、問題的錶述

三、迴答的類型和方式

四、設計答案應該注意的問題

五、編碼

知識窗(10)新型城鎮化應該“新”在哪裏?

第四節問捲調查的實施

一、明確問捲調查的一般程序

二、做好調查員的培訓和督導工作

三、提高問捲的迴復率

四、搞好無迴答和無效迴答研究

第五節對問捲調查法的評價

一、問捲調查法的優點

二、問捲調查法的缺點


第十一章網絡調查法

第一節網絡調查法的概念和種類

一、網絡調查法的概念

二、網絡調查法的特點

三、網絡調查法的種類

第二節網絡互動調查

一、網絡互動調查的方法

二、網絡互動調查的步驟

三、網絡互動調查應該注意的問題

第三節網絡信息調查

一、網絡信息的種類

知識窗(11)2013大數據元年(摘錄)

二、網絡信息調查的方法

三、網絡信息調查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第四節網絡調查法的優點和缺點

一、網絡調查法的優點

二、網絡調查法的缺點


第十二章實驗調查法

第一節實驗調查法的概念和種類

一、什麼是實驗調查法

二、實驗調查法的種類

三、實驗調查的原則

第二節實驗調查方案的設計

一、單一實驗組設計

二、實驗組控製組設計

三、多實驗組和多控製組設計

第三節努力減少實驗誤差

一、産生實驗誤差的原因

二、減少實驗誤差的途徑和方法

知識窗(12)霍桑實驗簡介

第四節對實驗調查法的評價

一、實驗調查法的優點

二、實驗調查法的缺點


第四篇研究階段


第十三章整理資料

第一節整理資料的意義和原則

一、整理資料的意義

二、整理資料的原則

三、整理資料的類型

第二節問捲資料的整理

一、審查問捲

二、後編碼

三、數據錄入

四、數據清理

第三節統計資料的整理

一、檢驗

二、分組

三、匯總

四、製作統計錶和統計圖

第四節文字資料的整理

一、整理文字資料的步驟

二、整理文字資料的手段

知識窗(13)定性分析輔助軟件簡介


第十四章統計分析

第一節統計分析概述

一、統計分析的目的

二、統計分析的過程

三、統計分析的層次

第二節描述統計與推斷統計

一、描述統計及其內容

二、推斷統計與抽樣分布

三、推斷統計的兩種基本形式

第三節單變量統計分析

一、集中量數分析

二、離散量數分析

三、單變量統計推斷

第三節雙變量統計分析

一、雙變量分析的內容

二、雙變量分析的方法

第四節多變量統計分析簡介

一、多變量相關分析

知識窗(14)高爾頓與迴歸方程的起源

二、多元迴歸分析

三、多元方差分析

四、因子分析

五、對數綫性模型分析

六、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七、多層綫性模型分析


第十五章思維加工

第一節思維加工概述

一、什麼是思維加工

二、思維加工的任務

三、思維加工的方法

知識窗(15)思維方法的層次性及其作用(節錄)

第二節比較法和分類法

一、比較法

二、分類法

第三節分析法和綜閤法

一、分析法

二、綜閤法

三、分析與綜閤的統一

第四節矛盾分析法

一、分析事物內部的對立和統一

二、揭示事物發展的內因和外因

三、認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五節因果分析法

一、形式邏輯的因果分析法

二、唯物辨證法的因果分析法

第六節係統分析法

一、分析係統的構成要素

二、研究係統的內在結構

三、揭示係統的整體性質和整體功能

四、探究係統的外部環境

第七節結構——功能分析法

一、結構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

二、黑箱方法、灰箱方法和白箱方法

第八節創新思維方法

一、什麼是創新思維?

二、常用的創新思維方法



社會調查教程(第六版)
目錄

第五篇總結階段


第十六章調查報告的撰寫與評估

第一節調查報告的特點和類型

一、調查報告的特點

二、調查報告的類型

第二節調查報告的結構與體例

一、標題

二、前言

三、主體

四、結束語

五、簡介

六、後記

七、附錄

第三節調查報告的寫作步驟與要則

一、寫作步驟

二、撰寫要則

知識窗(16)議論(摘錄)

第四節調查報告的評估

一、評估調查報告的意義

二、評估調查報告的原則

三、評估調查報告的內容

四、評估調查報告的方法


附錄


附錄一:隨機數錶

附錄二:標準正態分布錶

附錄三:t分布錶

附錄四:Χ2(Chisquare)分布錶

附錄五:r值化為Z′值錶

附錄六:F分布錶

附錄七:常用對數錶

前言/序言


社會調查教程(第六版)(國傢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社會調查教程(第六版)(國傢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社會調查教程(第六版)(國傢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社會調查教程(第六版)(國傢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好的教材,隻是還沒有配套的ppt

評分

不錯,可以用 …好

評分

不錯

評分

完美

評分

不錯,可以用 …好

評分

類似的書,優秀的不太多。

評分

很好的教材,隻是還沒有配套的ppt

評分

完美

評分

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材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社會調查教程(第六版)(國傢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