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男,1963年生,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在无线通信、统计信号分析与图像处理、移动多媒体传输与网络服务、DSP实时实现技术等方向有较深入研究。先后主持与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国防预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等项目数十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教学成果奖4项;编著教材与学术专著9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国家第二特色专业“通信工程”主要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通信原理”和四川省精品课程“随机信号与系统”首席教授,还为本科生、研究生与留学生讲授随机过程及应用、数字通信、DSP及实时实现等多门课程。
第1章 绪论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1.2 历史回顾
1.3 消息与信源
1.3.1 数字信源与模拟信源
1.3.2 随机信号与确定信号
1.3.3 信息及其度量
1.3.4 常见的消息类型
1.4 信道
1.4.1 信道的影响
1.4.2 加性噪声信道模型
1.4.3 常用信道
1.5 频带与电波传播
1.5.1 频带的名称
1.5.2 无线电波的传播
1.5.3 无线频谱及其管理
1.5.4 频分复用
1.6 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
1.6.1 模拟通信系统
1.6.2 数字通信系统
1.6.3 通信系统的基本性能指标
1.6.4 信道的容量
1.7 通信网络
本章关键词
习题
第2章 基础知识
2.1 确知信号
2.1.1 信号及其基本参数
2.1.2 傅里叶变换与信号的频谱密度
2.1.3 能量谱密度与功率谱密度
2.1.4 信号的频带与带宽
2.2 随机信号
2.2.1 概念与定义
2.2.2 基本特性
2.2.3 平稳随机过程
2.2.4 两个信号的联合特性
2.2.5 功率谱密度
2.3 高斯信号与高斯白噪声
2.3.1 高斯分布与高斯信号
2.3.2 白噪声
2.3.3 高斯白噪声
2.4 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
2.4.1 确知信号通过系统
2.4.2 无失真传输条件
2.4.3 平稳随机信号通过系统
*2.4.4 系统的等效噪声带宽
2.5 带通信号
2.5.1 希尔伯特变换与解析信号
2.5.2 带通信号及其复包络
*2.5.3 频谱搬移
*2.5.4 带通系统
2.5.5 带通高斯白噪声
本章关键词
习题
第3章 模拟传输
3.1 幅度调制
3.1.1 常规调幅(AM)
3.1.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
3.1.3 单边带调幅(SSB)
3.1.4 残留边带调幅(VSB)
3.2 模拟角度调制
3.2.1 角调制的基本概念
3.2.2 角度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
第5章 基本的数字频带传输
第6章 模拟信号数字化与PCM
第7章 信号空间分析与多元数字传输
第8章 现代数字传输技术
第9章 多用户与无线通信
第10章 信息论基础
第11章 纠错编码
附录A常用数学公式
附录B 典型概率分布及主要统计特性
附录C Q(x)函数表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本教科书的范畴。在我看来,《通信原理(第2版)》更像是一本通信技术的“百科全书”,它系统地梳理了通信原理的各个方面,并且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信息论的阐述,它不仅仅停留在香农定理的表面,而是深入探讨了熵、互信息等概念在信息传输中的意义,这让我深刻理解了信息传输的极限。在讲解信道编码时,它不仅介绍了经典的编码方案,还对这些编码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对于实际系统设计非常有指导意义。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多径传播和衰落的讨论,作者通过清晰的图示和数学模型,让我能够深入理解这些信道特性对通信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均衡、分集等技术来克服它们。这本书的例子也非常贴合实际,很多概念的解释都来源于实际的通信系统,这让我感觉学到的知识很有用,而不是纸上谈兵。而且,书中对一些关键技术,比如OFDM、CDMA等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介绍,这让我对现代通信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是每一个通信工程师的案头必备,也是我工作以来最受益的一本技术书籍。
评分我必须承认,《通信原理(第2版)》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惊喜。作为一名在通信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对通信原理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理解的书籍。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介绍,而是深入到各个原理的推导和分析,并且能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噪声和失真部分的讨论,作者详细分析了各种噪声的来源和对信号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抑制和补偿方法。这对于理解实际通信系统的性能瓶颈至关重要。在讲解信道编码时,书中对不同编码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包括纠错能力、编码效率、译码复杂度等,这让我能够更好地选择适合特定场景的编码方案。而且,书中对一些现代通信技术,比如OFDM、MIMO等也进行了前瞻性的介绍,虽然不是非常深入,但已经足够为我提供了初步的了解和学习方向。我最近在处理一些信号处理方面的问题,书中关于信号建模和分析的章节给了我很多启发。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专业,但并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智慧。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真正能够帮助通信从业者提升专业能力的宝典。
评分对于我这种理工科背景不太强的学生来说,《通信原理(第2版)》这本书绝对是一个“救星”。它没有像其他教材那样堆砌大量艰涩的数学公式,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将通信原理的精髓呈现出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信息编码的讲解,作者用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压缩文件、纠错码等,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编码的意义和作用。还有在讲解调制解调时,书中不仅给出了各种调制方式的图示,还详细解释了它们的优缺点,这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为什么在不同的场景下需要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信道容量的讲解,作者通过清晰的数学推导和形象的比喻,让我深刻理解了香农定理的内涵,这对我理解通信系统的极限性能非常有帮助。而且,这本书的插图设计得非常精美,很多抽象的概念通过图示变得一目了然,这让我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和有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通信原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不再觉得它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领域,而是充满了魅力和机遇。
评分这本《通信原理(第2版)》真的是我近期读到的最令人兴奋的教材之一了!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之前也接触过不少通信方面的书籍,但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公式推导太跳跃,让我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从最基础的信号与系统概念讲起,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得就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基本概念的解释,比如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解调这些核心内容,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定义和公式,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阐述它们的物理意义、设计思路以及在实际通信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举个例子,在讲到香农信息论时,书中不仅仅是罗列了香农定理,而是通过生动的类比和图示,让我深刻理解了信道容量的含义,以及它对通信系统性能的根本限制。而且,书中的图表设计也非常精良,很多抽象的概念通过图形化的表达变得一目了然。我还注意到,每章后面都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这些题目设计得既有基础性的巩固,也有挑战性的思考,能够很好地检验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花了不少时间去演算这些题目,每一次解开一个难题,都让我对通信原理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这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虽然它是一本原理性的教材,但处处都透露着对实际应用的关注。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整个通信系统的框架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识,再看其他更深入的专业书籍,也不再那么畏惧了。
评分说实话,我以前对通信原理的印象就是一堆晦涩难懂的公式和理论,总觉得和我的实际工作离得很远。但接触了这本《通信原理(第2版)》之后,我彻底改变了看法。这本书的作者,真的很懂怎么把复杂的知识讲得简单易懂。它并不是那种“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循循善诱,让你不知不觉就理解了背后的逻辑。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信息论部分的处理,比如熵、互信息等概念,作者没有直接给出高深的数学定义,而是从信息量、不确定性等方面入手,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比如猜谜语、发送消息的效率等等,这样一来,我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信息论的魅力。还有在讲解信道编码时,它不仅仅是介绍了几种编码方式,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需要编码,编码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不同编码在纠错能力和编码效率上的权衡。我最近在研究一些通信算法,这本书提供的背景知识对我帮助很大,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算法的设计思想和原理。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重点内容有加粗,公式和图表也清晰明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对于我这种已经工作一段时间,需要重新梳理通信知识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个宝藏。
评分我得说,《通信原理(第2版)》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作为一名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我需要一本既能打牢基础,又能应对考试的教材。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理论讲解上非常扎实,但更重要的是,它没有脱离实际应用。比如,在讲解信道传输时,书中详细分析了各种噪声对信号的影响,包括加性高斯白噪声、衰落等,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实际通信系统中,我们需要进行信号的滤波、均衡和纠错。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匹配滤波器的讲解,书中通过推导和例子,清楚地展示了匹配滤波器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信噪比,从而优化接收性能。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一个公式,更是解决实际通信问题的关键技术。此外,在介绍多址接入技术时,书中对FDMA、TDMA、CDMA等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让我能够理解不同技术在频谱利用率、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这对于理解现代蜂窝通信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还喜欢书中对一些通信系统的框图和流程图的绘制,这些图表清晰地展示了信号在整个通信链路中的处理过程,让复杂的系统变得容易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在理论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是我考研路上的得力助手,也是我未来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人性化。作为一名需要平衡学习和工作的在职人士,《通信原理(第2版)》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它将复杂的通信原理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模块,并且在讲解每个模块时,都遵循着从易到难,从基础到深入的逻辑。我特别喜欢书中在讲解信号的表示和变换时,作者会回顾相关的数学基础,比如傅里叶变换、卷积等,这对于我这种很久没有接触数学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对各种调制解调技术的讲解,都配有详细的数学推导和图示,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每种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我最近在研究一些信号设计方面的问题,书中关于频谱分析和带宽高斯白噪声的讲解,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路。而且,这本书对一些实际通信系统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多径效应、衰落等,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专业,但并不晦涩,能够让我轻松地掌握其中的知识。总而言之,这本书是提升通信专业知识的绝佳选择,也是我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参考。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通信原理领域的“常青树”,我之前看过好几本通信方面的书,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够深入。直到我拿到这本《通信原理(第2版)》,才感觉像是找到了“一本正经”的学习资料。它覆盖了通信原理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信号表示、频谱分析,到高级的编码、调制解调技术,几乎无所不包。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信号与系统部分的处理,作者没有简单地重复其他教材的内容,而是结合通信的视角,更深入地讲解了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在分析通信信号中的应用。而且,它对不同调制方式的频谱特性分析得非常到位,配以大量的图示,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带宽、功率谱密度这些概念。在讲解数字通信时,它从基带传输讲到带通传输,从信号的表示到信道的理解,都做到了层层深入。我特别喜欢它对匹配滤波器和最佳接收机原理的阐述,这部分内容虽然有数学推导,但作者的讲解思路非常清晰,让我能够一步步理解其中的逻辑。而且,书中还对一些重要的通信系统,比如PCM、QAM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为我后续学习更具体的通信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不仅适合学生,也适合任何想要系统学习通信原理的工程师。
评分对于我这样初次接触通信原理的学生来说,《通信原理(第2版)》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它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将看似复杂的通信世界展现在我面前。书中从最基础的信号概念开始,一步步引导我理解信息是如何被编码、传输和解码的。我特别喜欢它对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分讲解,让我们能够先掌握基础的模拟通信原理,再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数字通信。在讲解信号的频谱特性时,书中采用了大量的图示和类比,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傅里叶变换在通信中的作用。而且,它在解释调制解调技术时,不仅仅是给出公式,而是详细阐述了每种调制方式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调制方式。我还喜欢书中对信道模型和噪声的讲解,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通信信号会失真,以及如何去克服这些失真。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经历一场知识的“探险”,每解开一个难点,都让我对通信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信心。这本书的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是学习通信原理的绝佳选择。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拿到这本《通信原理(第2版)》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这样的标签,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是偏理论、偏死板的。但是,翻开第一页,我被它流畅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深深吸引住了。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某些教材,上来就是一堆公式和符号,而是用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引导我进入通信的世界。作者在讲解每个概念时,都会先回顾相关的基础知识,比如傅里叶变换、卷积等,这对于像我这样基础不那么牢固的学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模拟通信部分的处理,从调幅、调频到调相,每一个调制方式的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都讲得非常透彻。而且,书中还对比了不同调制方式的频谱特性,配合着清晰的图示,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更让我惊喜的是,在讲述数字通信部分时,作者并没有回避一些复杂的数学推导,但同时又会提供大量的辅助说明,比如对概率论、随机过程的简要回顾,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逻辑。在介绍信道编码时,书中不仅讲解了汉明码、卷积码等经典编码,还稍微涉及了一些更先进的编码理论,这让我看到了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脉络。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攀登一座知识的高峰,虽然过程充满挑战,但每一步都让我视野开阔,收获满满。这本书绝对是通信原理领域的一本高质量教材,值得每一个希望深入了解通信原理的学生和从业者认真阅读。
评分快递速度快,书本不错,内容编排合理。
评分非常详细的一本通信原理教材
评分好书,配合李晓峰的视频一起,学懂了不少大学没学会的。
评分,,
评分,,
评分不错
评分到货慢,这本书很缺吗
评分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至于内容,没有能力评断,应该还不错吧,钦定教材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