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唐崖土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唐崖土司城址、湖南老司城遗址、贵州海龙屯遗址联合组成的中国土司遗址,被确定为2015年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5月31日至6月1日,在湖北咸丰县圆满召开了唐崖土司文化学术研讨会。本文集就是此次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内容涉及唐崖土司城址和唐崖土司、土司文化研究等方面。
目录
序一序二在唐崖土司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在唐崖土司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在唐崖土司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在唐崖土司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唐崖土司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在唐崖土司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致辞从申遗看土司制度研究存在的不足
唐崖土司研究唐崖土司研究综述唐崖土司研究回顾与展望唐崖土司研究的若干思考唐崖土司的几个历史问题明清时期鄂西地区的社会状况与唐崖土司的历史地位咸丰土司遗址调查报告唐崖土司疆域及其变迁考述唐崖土司覃氏“蒙古人”疑议国家认同视野下的唐崖土司置设与征战研究咸丰唐崖土司城出土瓷器综述观念认同与文化同化——唐崖土司城结构与性质分析仿象与象征:唐崖土司城遗迹的文化解读唐崖土司城规划与建筑特色分析咸丰唐崖土司城址给排水系统研究咸丰唐崖土司城衙署区建筑遗址复原初探唐崖土司城衙署平面尺度设计方法初探试论唐崖土司与容美土司文化遗存的差异性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及其周边土家语地名考释唐崖土司民间记忆及其价值从诗文看唐崖司的历史文化咸丰土苗医药与唐崖土司治理唐崖遗址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利用
土司学与土司研究土司学面对申报世界遗产的研究取向论清初土家族土司的归附及土司格局的形成“土司系列遗产”视角下的唐崖土司城址价值研究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土司文化遗产的价值凝练与表达永顺土司城、唐崖土司城、播州海龙屯空间格局比较初探土司制度与土司遗址的内在关联改土归流后湘西的筑城活动与居民生活的变迁—一从湘西地方志中几篇筑城记入手简述施南土司的陆路交通线鄂西土司社会身份变迁研究——兼论土司的“地方化”与“国家化”试论土司时期土家族的原始婚姻形态“金头和尚起义”考——兼论黔渝边区土司的起源明清时期武陵地区容美土司与朝廷交往策略研究元明清时期鄂西的土司制度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以咸丰县为例“土司十大碗”的待客礼仪土司时期以来的山区娱乐方式:土戏的现状——以石柱土戏为例试谈古苗疆走廊上的土司文化关于贵州岑巩县木召古城的再认识——兼论思州治所之变迁
其他研究土家族“土兵”在明代抗倭战争中的军事贡献土家族饮食文化解析——以咸丰“十大碗”为例鄂西土家族的咂酒习俗研究土家咂酒的历史演变与传承保护咸丰土司茶文化初探咸丰土家族吊脚楼保护研究鄂西土家族地区民间道士在农村社会的功能变迁及影响关于加强土司文化保护、研究和利用的倡议书后记
精彩书摘
就其所居地域而言,唐崖是土家族土司地区,它既不同于纯粹的汉区,也不同于中央王朝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而设立的军事控制区,它是实实在在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是一种大环境,好比一种文化熔炉,外来的民族、姓氏进入该地,都会受到“洗礼”,都不得不接受这里主体的强势的文化,否则就会难以立足生存。也就是说,它必须完成本土化或“土家化”的过程,适应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姑不论唐崖土司覃氏是否为“蒙古人”,它也逃不出这一“异地化”的铁律。事实上,这种其他民族进入土家族地区而“土家化”的实例太多太多。如清嘉庆《恩施县志》就记载有:“童昶,字明甫,本合肥人,其先人辅永乐四年(1406)调施州卫指挥,世袭佥事,遂为恩施人。辅传钟……钟传璋,璋传昶……昶传希卨……希卨传养廉,养廉传天宠,天宠传复元……凡传八世。”同书尚有不少军征进入鄂西的汉族被土家化。如李忠,蠡县人;赵浩,房县人;周斌,怀远人;唐全,沛县人;冯端,泺州人;孙荣,清丰人;马舁,邳州人;石巗,寿州人;邓善,麻城人;孙演,无锡人;陶铸,合肥人;杜忠,宛平人;耿全,汝阳人。即使在以土家族为主体民族的黔江区,一些汉族官兵也被土家化。如黔地孙氏,今为土家族,系黔守御千户孙旺之后,祖籍江苏,在明洪武年间因军事屯戍而移民黔江。清光绪《黔江县志》载:“旧职指挥孙旺河州(河州即和州)人,洪武初,以功授重庆卫千户。旺于洪武二十三年袭黔江指挥千户,屯田南沟、桃子坝、茶园,建衙城内。”新版《黔江县志》说:“孙姓:孙旺,原籍江南凤阳和州,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任职黔江千户,传20余代,其后裔分住太极、正阳、南海、后坝、城北等乡和冯家坝镇”。“千户孙旺落籍黔江,迄今20余世,分居冯家坝、太极、正阳、南海、后坝、城北等地”。与孙氏同移黔江的姓族如谢氏、宋氏、钟氏、程氏、王氏、邢氏、徐氏、朱氏、肖氏、余氏、孟氏、何氏、雷氏、伍氏、陆氏等也被土家化叫。因此,即使唐崖千户来源于蒙古族也可能被土家化,而唐崖土司覃氏则不可能是蒙古族,唐崖土司也不可能是蒙古族土司。 就国家治政特别是当时的民族政策而言,唐崖土司不可能是蒙古族土司,只能是土家族土司。就唐崖土司的历史发展与存在时限而言,唐崖土司与中原政权的关系牵涉到四个时期(宋元明清)七个政权(南宋赵氏、蒙古、大夏明氏、明朝朱氏、吴三桂、李自成、清朝)。 ……
前言/序言
序一 雷文洁(湖北省文化厅厅长) 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土司遗址已抖落历史的尘封,逐渐显露出历史的光辉,透射出历史的光芒。2006年,唐崖土司城址、容美土司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土司遗址首次进入世界的目光,2013年初,由湖北唐崖土司城址、湖南老司城遗址、贵州海龙屯遗址联合组成的中国土司遗址,被确定为2015年我国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开启了土司遗址保护的新纪元,今年将迎接国际专家的考察验收,一步步走来,土司遗址的每一次前进都伴随着艰辛努力和默默奉献。 土司制度是我国传统哲学世界观在处理中央政权与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关系方面的重要体现,深入阐释和解读土司文化,充分研究土司文化精神,对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意义。按照国家文物局与湖南、湖北、贵州三省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保护土司遗产的联合协定》有关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对唐崖土司的世系、族源、历史沿革、地位影响、与周边土司及卫所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全面提升土司文化研究水平,由湖北省文物局、三峡大学主办,咸丰县人民政府、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峡大学民族学院联合承办的唐崖土司学术研讨会于5月31日至6月1日在湖北咸丰顺利召开,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等一大批学术泰斗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了各地专家学者寄来的论文50余篇。这些论文或从土司的世系、族源、历史沿革、地位影响等方面作探讨,或从与中央的关系、文化及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作研究,或从多角度多侧面对土司族源、土司文化作论证阐述,收到了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 申遗不仅是一项文化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申遗成功后,遗址将按照国际标准得到永久保护,将极大地提高遗址地的知名度,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在于她的巨大包容性,真谛在于文化主权的保护,使命在于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优秀的文化遗产,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本次研讨会收录的论文,凝聚着专家学者的心血,是智慧的结晶,即将编辑出版的论文集将对大家了解研究唐崖土司、唐崖土司城址、土司制度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并将土司文化的研究推向了更高、更深的历史阶段。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学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引导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土司遗址。 ……
唐崖土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