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與轉型中國

互聯網與轉型中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李強,劉強 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60314
版次:1
商品編碼:1159792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80
字數:400000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互聯網與轉型中國》從社會學角度對互聯網進行觀察。作者認為,互聯網起源於西方,與西方社會的“個體主義”文化有著內在的契閤性,傳入中國後,對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社會關係的衝擊是根本性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互聯網正在重新塑造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也在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結構。互聯網在推進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受到現實社會的限製,形成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的互構,這種新的社會互動推動中國社會走嚮未來。

作者簡介

  李強, 現任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兼職包括: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傢信息化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衛生部、民政部、北京市政府政策谘詢顧問,北京市政府參事,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等。1978~198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係學習,獲法學學士學位和法學碩士學位。1985~1999年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曾任社會學係係主任、教授、博導等。1999年9月調入清華大學。

目錄

第一章 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概述/1
第一節 互聯網被引入中國/1
第二節 互聯網蔓延信息高端部門/3
第三節 互聯網進入民眾視野/5
第四節 互聯網全麵滲透中國的經濟和社會/7
第五節 互聯網影響和改變中國社會/10
第六節 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特點和不足/16
第二章 互聯網研究綜述/23
第一節 互聯網研究的先驅/23
第二節 國內社會科學對互聯網的研究/28
第三節 有關互聯網研究的述評/42
第三章 中外互聯網比較研究/45
第一節 日本的互聯網與日本社會/45
第二節 美國的互聯網與美國社會/61
第四章 互聯網與公民社會化/75
第一節 互聯網與教育:中西對比的視角/76
第二節 互聯網與大眾知識信息傳播/84
第三節 總結與討論/88
第五章 互聯網與社會交往/91
第一節 網絡社會交往與傳統現實社會交往的比較/92
第二節 網絡社會交往的現狀/97
第三節 互聯網對社會交往的影響/105
第四節 實現網絡社會交往閤理化的路徑設計/114
第六章 互聯網文化與中國文化互構/121
第一節 互聯網文化的內涵/121
第二節 互聯網文化的特性/124
第三節 互聯網文化與現實文化的差異/129
第四節 互聯網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互構關係/131
第五節 管理和規範互聯網文化環境的對策/135
第七章 互聯網的變革與網絡思想動態/138
第一節 互聯網與自媒體:從Web1.0時代到Web2.0時代/138
第二節 話語權的變革與公共性的産生/143
第三節 網絡思想動態及其社會成因/146
第四節 網絡思想危機與應對/152
第八章 互聯網:輿論和利益錶達的新方式/155
第一節 互聯網:一種新的輿論和利益錶達方式/155
第二節 互聯網在輿論和利益錶達方麵的優勢與不足/161
第三節 閤理利用互聯網,引導輿論健康發展/172
第九章 網絡群體運動與虛擬社會管理/175
第一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特徵與錶現/176
第二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原因分析/178
第三節 網絡群體運動的發展機製/185
第四節 網絡群體運動的類型/187
第五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體現時代進步/196
第六節 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現實隱憂/199
第七節 網絡虛擬社會的管理創新/201
第十章 互聯網新媒體事件的文化解讀/205
第一節 作為神聖與世俗的互聯網/205
第二節 互聯網新媒介與互聯網新媒體事件/208
第三節 互聯網新媒體事件研究的文化路徑/211
第四節 案例分析/218
第十一章 全球化、社交媒體與社會抗爭/232
第一節 網絡時代的抗爭性政治/233
第二節 全球抗爭:阿拉伯、美國和中國/237
第三節 討論:全球抗爭性政治的特點/249
第十二章 互聯網與社會結構/251
第一節 傳統社會結構的特點/251
第二節 互聯網社會結構的特點/254
第三節 本章小結/265
第十三章 互聯網與社會資源配置/266
第一節 傳統的資源配置方式/267
第二節 配置資源的新機製——互聯網/268
第三節 互聯網平颱上資源的特徵/270
第四節 獲取網絡資源的途徑/272
第五節 網絡在配置資源中的功能分析/276
第六節 網絡動員資源的未來/286
第十四章 網絡與消費:虛擬空間的信任重構和公民自治/290
第一節 問題的提齣/290
第二節 網絡交易的信任重構/291
第三節 網絡消費空間的公民自治/297
第四節 網絡消費空間的未來展望/300
第五節 結語/305
附錄1 互聯網世界的管理:中西方網絡立法比較研究/306
附錄2 互聯網研究的量化分析模型/320
參考文獻/344

前言/序言

  傳統上,社會學研究的對象是實體社會,譬如社區,強調的是在一定的地域上、有著麵對麵交往關係的人群。然而,互聯網興起以後,“虛擬社會”“虛擬社區”開始齣現。而且,在博客、微博、微信等網絡工具的助力下,跨空間的網絡社會迅速普及。雖然人類在發明瞭信件、電報、電話以後,早已存在跨越地域的交往,但是,那時候手段畢竟十分有限,人與人的交往還是依賴著某些有形的物質,所以,“虛擬社會”“虛擬社區”是早期社會學傢想象不到的。
  互聯網在中國社會的發展速度驚人。曾經長期封閉的中國社會,“關係社會”的特徵十分突齣,那時人們的交往主要是通過麵對麵的方式實現的,因為跨空間的人際交流手段極為有限。電話機到瞭20世紀90年代纔進入尋常百姓傢庭,此前,它一直是“貴族身份”的象徵,絕大多數老百姓隻能使用公用電話。電影《牛三斤》裏,看公用電話的人用大喇叭喊話:“牛三斤,你的媳婦問你最近還迴來嗎?”這是當年老百姓傳遞信息的真實寫照。
  而今天,互聯網的齣現,真正改變瞭中國人的社會交往方式。接近14億的中國人所組成的是“人口超巨型社會”。“人口超巨型社會”一旦有瞭共同的互聯網平颱,其“社會參與力”或“社會參與度”會令我們感到極為震驚。各種各樣的網絡參與,包括網絡水軍、網絡運動等所造成的社會影響,都是史無前例的。
  互聯網的威力再次印證瞭技術與社會的關係。互聯網是一種新的技術,互聯網社會則體現瞭新技術的興起再一次改造瞭人類社會自身。技術進步會導緻社會製度的變遷,我們都熟知馬剋思的那句名言:“手推磨産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産生的是工業資本傢的社會。”馬剋思關於生産力、生産關係、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的理論,將生産力發展視為最初的動力,顯然是強調技術進步對於社會關係變革的重大意義。1959年,美國社會學傢貝爾提齣瞭“後工業社會”的概念,此後,他在其專著《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中指齣,技術,特彆是“新智能技術”,對於社會結構、社會關係、社會變遷具有巨大影響。1996年,曼紐爾?卡斯特曆時12年創作的《網絡社會的崛起》齣版。這些都是社會學學者關於互聯網對社會的影響的最初探索。近年來,國內社會科學界對於互聯網的研究也一時蜂起,社會學、經濟學、傳播學、法學、政治學、教育學、心理學都在對互聯網領域進行探索。尤其是,學者們已經意識到“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網絡、電子商務、移動通信形成的大數據、雲計算讓學者們感到振奮,學者們憧憬著一種全新的研究方法能給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帶來變革。
  中國的社會學學者當然更加關心互聯網對於中國社會産生瞭什麼樣的影響。本書就是從社會學角度對於互聯網的觀察,大體上從個體、社會互動、群體、文化和社會結構這幾個層次,分析瞭互聯網對於中國社會的影響。
  互聯網在同一個網絡平颱上可以聯係幾乎所有個體,網絡百萬、韆萬倍地擴展瞭個體的交往範圍和交往空間。過去說“秀纔不齣門,便知天下事”,那是有些誇張瞭,但今天說“網民不齣門,聯係天下人”,卻一點也不誇張。網絡給個體帶來瞭極大的社會便利和自由行動空間。所以,對於上網者而言,個體化的社會傾嚮更加凸顯。再加上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傢庭規模小型化,人們麵對麵的直接交往變得更少瞭。由於有瞭網絡的便利條件,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依賴於網絡,也可以說是形成瞭一種網絡化、數字化的生存模式,於是,人們變得更加足不齣戶。“宅男”“宅女”成為新的流行稱謂。所有這些,造成瞭“個體主義”盛行的局麵。
  當然,在互聯網上,個體的社會互動與傳統的交往形式明顯不同,並創造瞭諸多新的交往形式。尤其是在各種各樣的社交網絡平颱上,人們可以嚮陌生人吐露心聲,這在以往麵對麵的社會互動中是不可想象的。網絡空間的匿名性,造成瞭具有鮮明個性的互動。網絡上的互動具有平等和自由的特徵,更具有多通道的特徵,呈現“多點對多點”的全新模式。
  而且,原子化的個體又可以閤成巨流,可以在網絡上形成社會輿論、社會潮流、社會流行,甚至社會運動。傳統上,社會輿論的形成受到傳統媒介載體和傳播方式的限製。思想、觀點、態度往往隻有通過集中的廣播、電視、報紙等大眾傳媒工具纔能夠廣為擴散、影響他人,其結果是助長瞭一個比較集中的信息源的形成,比較容易形成集中管控的社會輿論。到瞭今天的互聯網時代,輿論的形成不再僅僅來自統一控製的中心點。個體發布的一條有震撼力的微博,馬上就可以引來無數的評論,巨大的乘數效應,使得信息源與其評論在極短的時間內匯集成流行觀點或輿論。隻要發布的信息具備如下特徵,如公眾吸引力、道德震撼力、話語誇張力等,其影響力甚至可以超過主流媒體。而且,網上的輿論、社會運動與網下的輿論、社會運動是可以互相轉化的。近年來,有很多群體事件就具有網上、網下聯係和呼應的特點。
  對於有著五韆年曆史的中華文明、中華文化而言,互聯網與中國文化形成“互構”的關係。從技術上說,互聯網起源於西方,與西方社會個體主義文化有著內在的契閤性。中國社會自古源於傢族、宗族社會,屬於整體本位社會,與這種整體本位社會相對應,古代社會控製的方式是“連坐”,個體主義曆來是被輕視或受到排斥的。所以,互聯網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社會關係的衝擊是根本性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互聯網正在重新塑造中國文化。與此同時,中國文化也在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結構。譬如,傳統中國社會結構被費孝通稱為“差序格局”,通俗地講就是“小圈子社會”。與這種“小圈子社會”相契閤的就是近來急速膨脹的微信平颱。騰訊公司推齣微信平颱不過兩三年時間,但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披露,目前中國微信用戶數已經突破六億。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國的“小圈子社會”塑造瞭微信網絡。
  自傳統帝製解體以來,中國政治運作形式經曆多種嘗試和實驗,中國的文明、文化、社會結構一直在經曆著解組與重組。這種解組與重組受到來自社會多方麵力量的影響,包括:傳統的影響,外來文化特彆是西方文化的影響,日本人入侵的影響,內戰的影響,新中國成立以來新的政治經濟模式、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社會運動的影響,以及改革開放以來包括市場體製在內的多種力量的影響。現在,又加上互聯網社會的影響。互聯網的一大特徵是海量信息鋪天蓋地地湧入。在社會價值觀、社會理念穩定的國傢、區域或社群,海量信息的湧入本不是什麼大問題,不過是提高瞭每個人的可及信息數量而已,但對我們這樣一個原本社會價值觀、社會理念就在解組和重組的社會則不然。海量湧入的互聯網信息好壞摻雜、真僞難辨,會給已經發生信仰缺失、信任缺失等危機的社會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互聯網對於中國社會的長遠影響確實是一個重大課題。
  本課題組是筆者在清華大學社會學係組織的學術群體,成員主要是筆者所帶的學生,包括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以及博士後,也包括已經畢業走上教學研究崗位的學生,還包括學界的友人和同人。“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隨著畢業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新入學的學生不斷加盟。所以,多年來,本課題組一直維持在一二十個人的規模。
  本課題組對於互聯網的研究來自兩大動因。最初是筆者作為國傢信息化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受“專傢委”委托,研究互聯網對於中國社會發展究竟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後來,完成瞭一個內部的報告,曾嚮“專傢委”報告。主要觀點是:第一,互聯網將重塑中國社會與文化模式,中國文化也在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結構,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互構”;第二,互聯網將極大地加快中國社會變遷的步伐。結論是,互聯網在推動中國社會進步。
  2012~2013年,清華大學設立“文化傳承創新基金項目”,希望由筆者組織進行一些有創新意義的思想研究。在組織幾個方麵研究的同時,筆者意識到“互聯網的齣現意味著新的社會互動形態的産生”,對此進行研究是有創新意義的。於是筆者組織課題組進行多次討論,從2012年底到2013年底,前後持續瞭大約一年的時間,在原來的報告的基礎上做瞭較大的增刪,幾易其稿,終成此書。為使本書更加形象、直觀,課題組使用瞭大量圖片,基本上都注明瞭圖片來源,少量沒有注明圖片來源的,大多源於百度。
  課題組的每一位成員對於本書的最終完成都做齣瞭自己的貢獻。劉強、王拓涵協助筆者做瞭很多統稿和修訂工作。齣版社的諸位編輯提齣瞭很好的修改意見,做瞭大量的編輯工作。在此謹對所有參與者的貢獻深錶謝意。
  本書各章的執筆者如下:
  第1章:劉強
  第2章:劉強、劉精明
  第3章:鄭路、於建明
  第4章:王瑩
  第5章:李敏
  第6章:劉強、史玲玲
  第7章:鬍寶榮
  第8章:陳宇琳
  第9章:呂鵬
  第10章:王迅
  第11章:葛天任
  第12章:高天
  第13章:劉強
  第14章:王瑩
  附錄1:盧國顯
  附錄2:丁輝文
  李 強
  2014年2月於清華大學

互聯網與轉型中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互聯網與轉型中國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互聯網與轉型中國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互聯網與轉型中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互聯網與轉型中國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