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机械原理学习指导(第3版)/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教材》是在第2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制定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建议”的精神,结合近几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修订而成的。
《机械原理学习指导(第3版)/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教材》作为《机械原理教程(第3版)》一书的配套用书,仍由上、中、下3篇共15章组成,大多数章节包括基本要求,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典型例题分析,复习思考题和自测题等5部分内容,旨在方便教师备课和有利于读者自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机械原理学习指导(第3版)/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教材》既可作为学生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辅助教材及教师教学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一般读者自学“机械原理及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辅导读物。
作者简介
申永胜,男,1946年出生,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系,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教育部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全国机械原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传动分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机械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代表性的著作有《机械原理教程》、《机械原理辅导与习题》、《机械原理多媒体教学系统》和《机械原理网络课程》等。
作为第一获奖人,1997年和2001年连续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其主持的“机械原理”课程2004年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目录
上篇 机构的运动设计
1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分析
1.1 基本要求
1.2 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
1.3 典型例题分析
1.4 复习思考题
1.5 自测题
2 连杆机构
2.1 基本要求
2.2 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
2.3 典型例题分析
2.4 复习思考题
2.5 自测题
3 凸轮机构
3.1 基本要求
3.2 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
3.3 典型例题分析
3.4 复习思考题
3.5 自测题
4 齿轮机构
4.1 基本要求
4.2 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
4.3 典型例题分析
4.4 复习思考题
4.5 自测题
5 轮系
5.1 基本要求
5.2 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
5.3 典型例题分析
5.4 复习思考题
5.5 自测题
6 间歇运动机构
6.1 基本要求
6.2 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
6.3 复习思考题
6.4 自测题
7 其他常用机构
7.1 基本要求
7.2 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
7.3 复习思考题
8 组合机构
8.1 基本要求
8.2 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
8.3 典型例题分析
8.4 复习思考题
8.5 自测题
9 开式链机构
9.1 基本要求
9.2 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
9.3 典型例题分析
9.4 复习思考题
中篇 机械的动力设计
10 机械的力分析
10.1 基本要求
10.2 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
10.3 典型例题分析
10.4 复习思考题
10.5 自测题
11 机械系统动力学
11.1 基本要求
11.2 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
11.3 典型例题分析
11.4 复习思考题
11.5 自测题
12 机械的平衡
12.1 基本要求
12.2 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
12.3 典型例题分析
12.4 复习思考题
12.5 自测题
下篇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13 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3.1 基本要求
13.2 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
13.3 复习思考题
14 机械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
14.1 基本要求
14.2 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
14.3 典型例题分析
14.4 复习思考题
14.5 自测题
15 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原动机选择
15.1 基本要求
15.2 重点、难点提示与辅导
15.3 典型例题分析
15.4 复习思考题
15.5 自测题
附录 自测题提示与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机械原理学习指导(第3版)/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教材》:
(2)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优点是滚子与凸轮廓线间为滚动摩擦,磨损较小,可用来传递较大的动力,故应用最广。缺点是加上滚子后使结构较复杂。
(3)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优点是平底与凸轮廓线接触处易形成油膜、能减少磨损,且不计摩擦时,凸轮对从动件的作用力始终垂直于平底,受力平稳、传动效率较高,故适用于高速场合。缺点是仅能与轮廓曲线全部外凸的凸轮相作用。
(4)盘形凸轮机构和移动凸轮机构:均属于平面凸轮机构,其特点是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是平面运动。当主动凸轮做定轴转动时,采用盘形凸轮机构,当主动凸轮做往复移动时,采用移动凸轮机构。结构上较圆柱凸轮机构简单,特别是盘形凸轮机构应用广泛。
(5)圆柱凸轮机构:属空间凸轮机构,其特点是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为空间运动,故适用于从动件的运动平面与凸轮轴线平行的场合。当工作要求从动件的移动行程较大时,采用圆柱凸轮机构要比盘形凸轮机构尺寸更为紧凑。缺点是结构较盘形凸轮复杂,且不宜用在从动件摆角过大的场合。
(6)力封闭型凸轮机构:优点是封闭方式简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从动件,且对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没有限制。缺点是当从动件行程较大时,所需要的回程弹簧很大。
(7)槽凸轮机构:在形封闭型凸轮机构中,其封闭方式最为简便,且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不受限制。缺点是增大了凸轮的尺寸及重量,且不能采用平底从动件。
(8)等宽和等径凸轮机构:均属于形封闭型凸轮机构。前者只适用于凸轮廓线全部外凸的场合,后者可允许凸轮廓线有内凹部分。其共同缺点是当180。范围内的凸轮廓线确定后,另外180。内的廓线必须根据等宽或等径的原则确定,从而使从动件运动规律选择受到限制。
(9)共轭凸轮机构:是形封闭型凸轮机构的另一种型式,其优点是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不受限制,可在360。范围内任意选取,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
2)选择凸轮机构型式时应考虑的因素
在根据使用场合和工作要求选择凸轮机构的型式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运动学方面的因素(运动形式和空间等),动力学方面的因素(运转速度和载荷等),环境方面的因素(环境条件及噪声清洁度等),经济方面的因素(加工成本和维护费用等)。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以下两点。
(1)运动学方面的因素。满足机构的运动要求是机构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在选择凸轮机构型式时,通常需要考虑的运动学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所要求的从动件的输出运动是摆动的还是移动的;从动件和凸轮之间的相对运动是平面的还是空间的;凸轮机构在整个机械系统中所允许占据的空间大小;凸轮轴与摆动输出中心之间距离的大小等。例如:当工作要求从动件的输出运动是移动时,需选用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当从动件的移动距离较大而凸轮机构在整个机械中所允许占据的空间又相对较小时,选择圆柱凸轮机构要比选择盘形凸轮机构更适宜;当工作对360。范围内的运动规律均有要求时,不能选用等宽或等径凸轮机构。
……
前言/序言
机械原理学习指导(第3版)/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教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