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古文学研究:中古佛教文学研究》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纵横两个方面,对南朝佛教的发展、佛教思想的衍变,以及南朝几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与佛教的密切关系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挖掘,揭示了佛教对南朝文学多方面的影响,全面地描述了佛教与中古文学的关系面貌。
内容简介
《中古文学研究:中古佛教文学研究》共分为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佛教的发展与晋宋思想文化的特质;佛教哲学与晋宋山水文学;齐梁文人的佛教活动及其佛学思想;齐梁文人崇佛诗歌之创作;诗歌声律与佛教;梁陈宫体文学与佛教等。
作者简介
范子烨,1964年5月生于黑龙江省嫩江县;1994年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理事,中国《文选》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曾出版《悠然望南山——文化视域中的陶渊明》等学术著作四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普慧,本名张弘,生于陕北黄河岸边,长于塞上古城榆林、神木。欧盟ERAsMus项目学者。现为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1979年起,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榆林专修科、西南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等校,获文艺学硕士学位,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国宗教思想史博士后证书。主要研究领域:汉语佛教文学研究、中国宗教思想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文学遗产》《学术月刊》《文史哲》《佛学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江海学刊》《人文杂志》,以及境外《国际自然与社会科学杂志》(加拿大)、《人文科学研究》(韩国)等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论著有《中国佛教文学研究》(主编)、《南朝佛教与文学》、《白居易与佛教》等。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佛教的发展与晋宋思想文化的特质
第一节 南下、过江高僧对东晋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刘宋帝王与文人的佛教活动
第三节 文人参与的佛学讨论及刘宋学术文化重“义理”的特质
第二章 佛教哲学与晋宋山水文学
第一节 山水审美的产生与宗教的联姻
第二节 般若学与山水文学
第三节 净土思想与山水文学
第四节 涅槃学与山水文学
第三章 齐梁文人的佛教活动及其佛学思想
第一节 齐梁文人的佛教实践活动
一、接交名僧
二、盛办法会
三、实践戒律
第二节 齐梁文人的佛学思想
一、佛教神不灭论
二、二谛义与法身义
三、夷夏之辨与佛道之争
四、三教并用与三教归一
第四章 齐梁文人崇佛诗歌之创作
第一节 引佛语入诗歌
一、禅
二、梵
三、慧
四、尘、六尘
五、法
六、净
第二节 表现佛教“空”义的诗歌
第三节 游写佛寺的诗歌
第五章 诗歌声律与佛教
第一节 诗歌声律的发生与发展
第二节 汉语反切及声韵对佛教梵语、梵呗的借鉴
第三节 诗歌四声说的形成与佛经转读、佛教悉昙
第六章 梁陈宫体文学与佛教
第一节 “宫体”之释名及南朝浮艳文风
第二节 天竺生殖文化与佛典艳事
第三节 中土传统的生殖文化与晋宋齐梁的浮艳之风
第四节 宫体文学中的色欲空相
第五节 陈代宫体作家与佛教
第七章 佛教与五朝叙事小说及“世说体”、史传文学
第一节 小说的叙事性结构与佛教
第二节 佛教故事、譬喻对志怪小说的影响
一、人生观和道德观
二、时空观
三、情节、叙述人
四、奇特的想象
第三节 佛教与“世说体”及史传文学
第八章 南朝文论思想与佛教
第一节 佛教禅智论与东晋南朝的审美虚静说
一、虚静说的提出
二、慧远的禅智论
三、慧远禅智论对审美虚静说的升华
四、宗炳对审美虚静说的贡献
五、刘勰对审美虚静说的贡献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成书及其与佛教成实学
一、《文心雕龙》成书时间考证
二、刘勰向沈约献书时间考证
三、刘勰与沈约之关系
四、刘勰直接献书于沈约之因
五、《文心雕龙》与佛教因明学
六、《文心雕龙》与佛教咸实学
七、《文心雕龙》与《成实论》之关系
第九章 佛教与汉魏六朝文学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与佛典的翻译
一、佛教的传入与中国人对佛教的接受
二、佛典翻译的兴起与翻译的标准
第二节 佛教对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一、佛教的时空观与立体思维
二、佛教的人生观:空、幻、梦、苦
三、佛教的死亡观:无常、涅槃、轮回
第三节 佛教与文学活动
一、文人崇佛文学
二、佛教与文学集团
三、佛教与文学流派
第十章 佛典文学及其影响下的本土文学变化
第一节 佛教元典文学
第二节 佛典翻译概况
第三节 汉译佛典文学
第四节 佛典汉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十一章 禅宗六祖惠能与文学
第一节 惠能与其碑铭的三位文人作者王维、柳宗元、刘禹锡
一、王维的第一碑
二、柳宗元、刘禹锡的第二、第三碑
第二节 禅宗六祖名讳小考
附录一 两汉上郡龟兹属国及其文化遗存考臆
附录二 释“普慧”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人名索引
后记
精彩书摘
《中古文学研究:中古佛教文学研究》:
改变其自卑的心理。而佛性论所倡导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正适合了他们急于求得与士族平等的心理。因此,皇室对道生的佛性论极为重视。“(道)生既当时法匠,请以居焉,宋太祖文皇帝(刘义隆)深加叹重。”①刘义隆还令道生弟子道猷、法瑗人都,“使顿悟之旨,重申宋代。”②孝武帝刘骏也对道猷、法瑗“尤相叹重。”在宋初至大明的四十年间,刘宋前期的三位皇帝之所以对佛性论如此青睐,并不是把所有民众的人格看成是平等的,而是用佛性论的平等思想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并由此来吸引高门士族。
晋宋的高门士族一向蔑视武人,而一旦武人夺取了政权,登上帝位,他们又不得不出来表示拥护和捧场,以保证世家大族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害。他们在当朝的武人帝王面前,也需要佛性论的平等思想来保护自己而不致降低品味。象范泰、谢灵运倡导的“必求性灵真奥,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耶”的主张,实是世家士人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挫折后,追求精神超越的一种反映。因此,世家文士如“王弘、范泰、颜延之,并挹敬(道生)风猷,从之问道。”④何尚之极为敬重法瑗。“常谓生公殁后,微言永绝。今日复闻(法瑗)象外之谈,可谓天未丧斯文也。”⑤道生的佛性论主要论点有:一是顿悟成佛说,它一反传统佛学分“十地”⑥阶段由浅人深而达到最后的觉悟(渐悟)和道安、支遁、僧肇、慧远等人的“七地顿悟说”⑦;二是主张“一阐体”(icchantika,指断绝一切善根的人)也“皆得成佛”。道生此二说一出,即遭佛教僧俗保守势力的围攻。在道生孤立无援之时,谢灵运毅然绝然地挺身而出,著《辩宗论》,声援道生。“沙门道生执顿悟,谢康乐灵运《辩宗论》述顿悟。”谢灵运认为道生的顿悟成佛说调和儒、佛两家,即去佛教之渐悟而取其成圣(“圣道虽远,积学能至”)之说。
其次,关注人生的佛教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这是一场崇佛与反佛的大争论。事由具有“黑衣宰相”之称的僧人慧琳所著的《白黑论》而引起。慧琳的《白黑论》认为,儒、道、佛三教各有所长,三教创始人均为圣人,故而可以并行不悖。此实为一种三教调和论,但作为僧人如此说来,则大大降低了佛教的地位。他还认为,佛教所谓的天堂地狱、因果报应,不过是一种类似的“大言”,是“不实”②的。慧琳此论受到了无神论者何承天的支持。何还把慧琳之文寄给宗炳。面对二人的挑战,宗炳连续修书两封,批驳慧琳与何承天的论调。他认为,慧琳、何承天既然指出三教各有所长,孔子、老子、世尊均为圣人,那就不能说佛教是“不实”的。
……
中古文学研究:中古佛教文学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