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在中國數韆年的曆史上,究竟有多少個王朝,有多少個帝王,由於人們的統計標準不一,並無準確的數字。但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無疑是中國的最後一位帝王。溥儀所生的年代,國內外形勢變化極大、極快,這就使末代皇帝溥儀具有最為傳奇的色彩,至少是最具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兩世溥儀:末代皇帝傳奇》一書,在信史的基礎之上,以文學的語言,擷取瞭末代皇帝溥儀一生中最具傳奇色彩的逸聞故事,勾勒齣他一生中政治生涯、脾氣性格、婚姻戀愛等方麵的傳奇變化。
內容簡介
溥儀,末代皇帝。他站在夜與晝的相交之處。他生命的色彩,有如夜嚮晝的嬗變,從高貴的深紫到卑賤的昏黑,到新生的清白。一個皇帝,隨著夜嚮晝的嬗變,煉化成瞭公民,成為拂去夜霧、沐浴晨曦的兩世人。
作者簡介
王開璽,1949年生,河北辛集人,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國近代史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的教學和研究。到目前為止,他已齣版學術專著多部,發錶學術論文百餘篇,內容多屬晚清政治史範疇。
目錄
再版總序
野語奇讖
王墳白果帝王樹
蛟龍化蛇
禦名不祥
三次登基
承嗣入統
第一次登基和退位
復闢和退位
離開紫禁城
執政"滿洲"
第三次登基和退位
龍威莫測
幼龍鬧宮牆
真龍天子信神佛
無處安放的龍性
四次婚變
春鞦已盛,欽定中宮
皇後穢聞
妃子革命
祥貴人歸西
福貴人離婚
淑賢相伴過餘生
皇帝公民
迴到祖國,接受改造
從皇帝到公民
萬民爭相看"龍顔"
溥儀病逝
初版後記
再版後記
清帝世係錶
精彩書摘
1.溥儀再也忍耐不住瞭,先是大喊大嚷,接著又哭又鬧,掙紮著要從寶座上下來。“我不在這兒,我要迴傢。我不在這兒,我要迴傢。”
載灃萬萬沒有想到溥儀恰在這時發脾氣。雖在隆鼕之際,他卻急齣滿頭大汗。他一麵用力按住溥儀,一麵盡力安撫敷衍著,“彆哭,彆哭。快要完瞭,快要完瞭。”
“唉!登基那天,皇上又哭又鬧,說‘我不在這兒,我要迴傢。’不在這兒,不就是不在皇宮嗎?迴傢是迴醇親王府呢,還是迴老祖宗的發祥地東北呢?”
“王爺的話似也不妥。今上怎麼剛登基做皇上,他就說‘快要完瞭’呢?大不吉祥啊。”
“皇上為什麼偏在登基時齣此不吉之語?或許這是天意吧!唉,我大清深仁厚澤,曆十二朝二百六十餘年,難道……”下麵的話是什麼,誰都明白,但誰也不敢明確說齣。
2.下午兩點左右,溥儀帶著皇後婉容、淑妃文綉,還有紹英等,攜帶部分珠寶玉器,乘坐著民國政府準備的汽車,由鹿鍾麟、張璧陪同齣瞭神武門。此時溥儀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無人知曉。人們隻是看到他緊緊地閉著嘴,神情嚴肅沮喪,帶有一絲無以名狀的失落感。
“吱。”汽車在什刹後海北側的醇親王府門前停瞭下來。王府門前及四周,布滿瞭荷槍實彈的國民軍士兵。沒有與任何人打招呼或寒暄,溥儀就徑直嚮王府走去。
“溥儀先生,”鹿鍾麟走過來,一邊伸齣手來準備與溥儀握手,一邊問,“你今後是還打算做皇帝呢,還是要當個中華民國的公民?”
溥儀沒有料到會有這麼一幕,一時窘迫得不知如何是好。不過,師傅們有關“遵時養晦”的教導,使他很快清醒鎮定下來。他趕忙說:“當然要做個公民,從今天起就當個平民。”
“好,好!既然你願做個普通公民,那民國政府就會保護你。你要知道,在中華民國裏是不允許皇帝存在的,我們有對付皇帝的辦法。”鹿鍾麟笑著說。
張璧也在一旁說:“對!既然是個公民,那麼你依照憲法就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說不定將來還會被選作民國的大總統呢?”
“大總統?”溥儀聽到這三個字,心裏猶如打翻瞭五味瓶,苦、辣、酸、甜、鹹一齊湧來,真不是滋味兒。他不由想起陳師傅麵帶輕衊、鄙棄錶情叨念的一副攻擊民國、訾詆總統的對聯:“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橫批是“旁觀者清”。但他仍在言不由衷地迴答:“我早就不想要那個優待條件瞭。現在廢除瞭它,正閤我的心意,從此我可以自由瞭。”
此時的溥儀做夢也想不到,35年後,他真的成瞭一名公民;更想不到在37年後,他會與不共戴天的仇敵鹿鍾麟再次握手、擁抱。這是曆史的玩笑,還是曆史的必然?是曆史的悲劇,還是曆史的喜劇?
3. 1644年,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是以六齡幼主順治帝和攝政王多爾袞秉政而興盛。268年後的1912年,清王朝又同樣是以六齡幼主溥儀和攝政王載灃秉政而覆滅。
曆史似乎特彆喜歡捉弄人。
自秦王嬴政首稱始皇帝以來,曆經20餘朝,近500帝(492)。其中多有開國盛世或王朝中興,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聖君雄主相嬗輩齣,但他們誰也未曾享有三歲登基,三次稱帝的“殊榮”。然而,曆史毫不吝惜地把它,奉送給瞭中國封建帝製的末代皇帝——溥儀。
在中國的曆史上,曾有四位暫時失去皇位、後又復闢的皇帝。……這四位皇帝,至多不過是兩次登基而已。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不但“破紀錄”地“三次登基”做兒皇帝,卻又三次被迫宣布退位,而且從原來高高在上的封建皇帝,變成瞭普通的公民。一段人生,兩世為人,其生平地位、角色變化之大,可謂前無古人,恐亦將後無來者。
大清朝的慈禧太後,雖斷斷續續地統治中國長達47年之久,但她並未如武則天那樣改製稱帝。就此而言,慈禧太後雖曾三次垂簾聽政,但亦不足以與末代皇帝溥儀相比較。
溥儀雖“隆邁韆古”地三次登基,但他並未給他的王朝帶來中興的輝煌或短暫的返照迴光,而自己也是飽嘗瞭兒皇帝的淒楚悲愴。3歲第一次登基時,他是愛新覺羅皇族生理年齡意義上的兒皇帝;12歲第二次登基時,他是被同種族復闢勢力擁上金鑾殿,具有生理年齡和政治傀儡雙重意義上的兒皇帝;29歲第三次登基時,他在生理上雖已是成人,但在政治上,則完全成為異族扶植操縱的傀儡兒皇帝。
曆史終於無情地將封建帝製徹底拋棄埋葬。
4. 20世紀的清新空氣,終於越過高大堅厚的城牆,吹入瞭尚停留在19世紀的紫禁城。溥儀通過閱讀報紙和新派小說,漸漸地對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産生瞭強烈的興趣,對宮內古闆枯燥的生活愈加反感,也愈加明顯地顯露齣他那桀驁不馴的強拗龍性。溥儀不但不顧太妃、父親、師傅們的反對,配戴上瞭“光子”(眼鏡),剪掉瞭發辮,而且還堅持要在養心殿安裝電話。
“紹英!”
“奴纔在。”
“聽說王爺府裏安瞭電話,是嗎?”
內務府大臣紹英知道溥儀說的王爺府,指的就是載灃的醇親王府,遂答道:“是。”
“那好,明天給我在養心殿也安一個。”
“嗻!”紹英嘴裏答應著退瞭齣來,可他的臉上滲齣瞭汗珠,腿也有些發抖。
第二天,安電話的沒來,可溥儀的父親和師傅們一齊來瞭。
“聽說皇上要安電話?”師傅們像在試探著,又像在明知故問。
“是的。”溥儀不動聲色地迴答。
“這不大好吧?還是不安的好。”師傅們並不說明理由,極力勸諫著。
“為什麼?天子富有四海,為什麼彆人有的東西,皇上反而不能有?”溥儀感到有些奇怪,理直氣壯地問。
“治國平天下,當敬天法祖。列祖列宗是沒有安裝電話的,這些都是壞人心智的西方奇技淫巧……”
“可皇宮裏的自鳴鍾、電燈等,不都是西洋的東西嗎?祖宗不是也用瞭嗎?”溥儀得瞭理,很快把師傅們堵瞭迴去。
“是的,是的。”師傅們有些語塞瞭,但還在支吾著,“不過,不過,如果安上電話,外邊的什麼人都會隨意給宮內打電話。如若亂民藉此褻瀆瞭皇上的尊嚴,豈不……”
“報紙上冒犯尊嚴的事還少嗎?眼睛看和耳朵聽豈不是一樣嗎?”溥儀衝著一直站在那裏,沒有說話的載灃問道,“王爺府上不是早就安上電話瞭嗎?”
“啊?那是,那是。可是,可是跟皇上不、不一樣呀。”這位不善言辭的王爺憋得滿臉通紅,又有些口吃起來,“這電話還是不安的好,不安的好。”
“怎麼不一樣?你的辮子比皇上剪得早,汽車比皇上買得早,電話又比皇上安得早,為什麼你安得,皇上反倒安不得?”溥儀絲毫沒有給自己的父親留情麵,大聲吩咐太監,“傳內務府,今天就給我安電話。若敢抗旨延宕,小心腦袋。”
“好,好!那就安、安吧!”載灃連忙點著頭說,隨後退瞭齣去。
電話安上瞭,溥儀按著電話號碼本子,給著名京劇演員楊小樓、新派詩人鬍適打電話,給東興樓飯莊打電話,開心極瞭。他的心也愈加難以收束瞭。
5. 溥儀特赦後,雖有不少人為他搭鵲橋,張羅婚事,但他始終還是個“孤傢寡人”。一位愛開玩笑的同誌經常逗他說:“老溥啊,現在搞對象,可不能像過去在宮中選妃子那樣,挑來揀去的呀!”他隻是會心地一笑說:“不會的。”周恩來也曾風趣地對溥儀說:“你是皇上,可不能沒有皇娘喲。”
溥儀真的有些動心瞭。
曆史常常愛與人們開玩笑,有時使人們不由得不懷疑,在虛無縹緲的天上是否真的有命運之神。溥儀一生的四次婚姻,都同照片有著難解之緣。他第一次結婚時的皇後婉容、淑妃文綉,是通過“欽選”照片擇定的;第二次結婚時的祥貴人譚玉齡,與第三次結婚時的福貴人李玉琴,也是通過照片擇定的;他第四次結婚雖也是通過照片“欽選”的。但與前三次不同的是,這次他隻能“欽選”,而不能立即“欽定”。
1962年初,政協文史專員周振強,將白衣使者李淑賢的照片放在溥儀的桌子上。“看看,怎麼樣?”
溥儀一時還沒明白是怎麼迴事。
“哎呀,我說‘皇上’,到底閤不閤適呀?”周振強又開起他的玩笑來。
“啊,啊,行!行!”溥儀這纔恍然醒悟,有些不大好意思,但以肯定的口氣迴答瞭“月下老人”。
第一次見麵後,溥儀和李淑賢就開始瞭羅曼史。他們經常一起談心、參加舞會、聽戲、看電影等,像年輕人那樣地談著、戀著。每次分手時,溥儀總要再三叮囑即將登上公共汽車的李淑賢:“韆萬要小心,踏闆很光滑,彆摔著。”
在一次約會中,因公共汽車堵車,李淑賢遲到瞭。在約定地點前後左右焦急尋覓著的溥儀,看到李淑賢時,竟高興地忘記瞭這是在什麼場閤,跑過去一下把李淑賢抱住,嘴裏還在大聲喊著:“你可來瞭,都快把我急死瞭。”這引得路人駐足發笑。
“快放手,這是什麼地方?這麼不管不顧的。”李淑賢感到有些難為情,嘴中嗔怪著,但心裏感到非常甜蜜。
“你沒遵守時間,這是對你的懲罰嘛。”溥儀放開手後神秘地笑說。
……
前言/序言
兩世溥儀 末代皇帝傳奇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