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美学散步丛书:无言之美(第二版)》讲述了:由于美在于事物的一种特殊的样子而不是一种特殊的事物,因此如何看出事物的美的样子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就是为什么朱先生把审美经验问题看得比美的本质问题还要重要的原因。事物是在我们的一种特殊观照经验中显现为美的。美学的首要问题是从理论上界定审美经验,进而帮助人们获得这种经验。
内容简介
《美学散步丛书:无言之美(第二版)》内容介绍: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东西可以更好地引起我们的审美经验呢?在朱先生看来,毫无疑问这就是艺术作品。的确,艺术作品这种特别的事物也可以被看成其他的样子,比如,在收藏商眼中是财富,在搬运工眼中是重物,在匆匆忙忙、大声喧哗的美国游客眼中是到此一游的标志。但是,同其他事物相比,艺术作品这种特别的事物倾向于被看成美的形象,它主动吁请人们把它看成形象,伟大的艺术作品的强烈感染力甚至强迫人们将它看成形象。这并不表明艺术作品本身就是艺术或美,但艺术作品最容易成为艺术和美,这就是朱光潜美学系统中的艺术作品同一般物的区别。一起来翻阅《美学散步丛书:无言之美(第二版)》吧!
作者简介
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笔名孟实、盟石。历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谈美》写于1932年,是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的“第十三封信”,同年1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作者说:“在写这封信时,我和平时写信给我的弟弟妹妹一样,面前一张纸,手里一管笔,想到什么便写什么,什么书也不去翻看,我所说的话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收。”历80年的时间淘洗,本书愈发显出字字珠玑的名作本色。
目录
美学的散步(代总序) “慢慢走,欣赏啊!”(代序) 第一编星光 无言之美 美在意象 丑非不美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刚性美与柔性美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第二编化境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想象与写实 情与辞 精进的程序 自由主义与文艺 从“距离说”辩护中国艺术
第三编妙悟 永恒的《蒙娜·丽莎》 我在《春天》里所见到的——鲍蒂切利杰作《春天》之欣赏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为嘉定丰子恺画展作 诗的意象与情趣 诗的主观与客观 诗的无限 从生理学观点谈诗的“气势”与“神韵” 谈中西爱情诗 诗人的孤寂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第四编生趣 谈美感教育 谈趣味 消除烦闷与超脱现实 音乐与教育 悲剧与人生的距离 看戏与演戏——两种人生理想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编者后记
精彩书摘
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地对他的学生说:“予欲无言。”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这段赞美无言的话,本来从教育方面着想。但是要明了无言的意蕴,宜从美术观点去研究。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飘渺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继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在文学作品中,语言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美尽善,才能引起美感。 尽美尽善的条件很多。但是第一要不违背美术的基本原理,要“和自然逼真”(truetonature):这句话讲得通俗一点,就是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不说谎包含有两种意义:一、我们所说的话,就恰似我们所想说的话。二、我们所想说的话,我们都说出来了,毫无余蕴。 意既不可以完全达之以言,“和自然逼真”一个条件在文学上不是做不到么?或者我们问得再直接一点,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这个问题是了解文学及其他美术所必须回答的。现在我们姑且答道: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先从事实下手研究。譬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画。这种相片和图画可以从两个观点去比较:第一,相片或图画,那一个较“和自然逼真’?不消说得,在同一视阈以内的东西,相片都可以包罗尽致,并且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两相称,不会有丝毫错误。图画就不然,美术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还须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一部分,就连这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所以图画决不能如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第二,我们再问,相片和图画所引起的美感那一个浓厚,所发生的印象那一个深刻,这也不消说,稍有美术口胃的人都觉得图画比相片美得多。 ……
前言/序言
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统一性的人会轻视它,讨厌它,但是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却唤做“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不小的哲学家——庄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里散步,观看着鹏鸟、小虫,蝴蝶、游鱼,又在人间世里凝视一些奇形怪状的人:驼背、跛脚、四肢不全、心灵不正常的人,很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大天才达·芬奇在米兰街头散步时速写下来的一些“戏画”,现在竟成为“画院的奇葩”。庄子文章里所写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后来唐、宋画家画罗汉时心目中的范本。 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到兴趣的燕石。 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美学散步丛书:无言之美(第二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美,在于用心体会。每个人的认知是不同的,对美的看法各异。
评分
☆☆☆☆☆
买了很多,京东的活动就是给力
评分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
朋友推荐的书,挺不错的。
评分
☆☆☆☆☆
经典就是要买来收着。
评分
☆☆☆☆☆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 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读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畅游在粒子、生命和星体的处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泽,犹如攀登高山一样,瞬间眼前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于是,便像李白在诗中所写到的“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读书便是最佳的润滑剂。面对苦难,我们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甚至我们低下了曾经高贵骄傲的头。然而我们可否想到过书籍可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将慰藉缓缓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现光芒?读罗曼?罗兰创作、傅雷先生翻译的《名人传》,让我们从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更让我们明白: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谛克式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当起命运的磨难。读海伦?凯勒一个个真实而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受遭受不济命运的人所具备的自强不息和从容豁达,从而让我们在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勇,做命运真正的主宰者。在书籍的带领下,我们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而我们的心灵也将渐渐充实成熟。
评分
☆☆☆☆☆
写的还可以,推荐有兴趣的童鞋看看
评分
☆☆☆☆☆
朱光潜先生的书应该不错,买了慢慢读
评分
☆☆☆☆☆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