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人類文明史既有宏大敘事,也充滿瞭生動細節;既見證著民族國傢的興盛與衰敗,也反映瞭英雄個人的夢想和血淚。事實上,真正決定文明發展的基本要素,是那些恒常存在的日常生活方式、社會習俗和文化心理等,它波瀾不驚卻暗流湧動,彼此關聯而又催生變化,並裹挾一切外部因素,使之轉變成自身發展和變化的動力。因此,那些關乎全球文明發展和彼此共生性因素,無一不成為研究的對象,無一不成為大眾閱讀的焦點。生態、交往、和平、安全、人口、疾病、食品、能源、犯罪等問題,凡此種種,既是不同信仰、不同製度和不同文化的文明發展需要直麵的,又是它們之間彼此交流、進行閤作乃至相互促進的基礎。在這種文明史的敘述中,階段性的政治內容相對淡化,長時段文明形態發展的基礎——文化和社會生活得以凸顯。文明史的目的是介紹、傳播人類文明、文化知識與價值觀念,更重要的是讀者可以通過文明史的閱讀明瞭人類尊嚴獲得的曆史,從而塑造自己的生活理念。
在全球化的當下,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斷提高,與世界各國往來日益密切,這一方麵需要我們閱讀文明史以更真實、更全麵、更深入地瞭解域外曆史文化、價值觀念;另一方麵,文明史也可以培育人們更加開闊的思維、更加完善的人格。多讀文明史,不僅能讓人們認識到文明的多樣性、復雜性,使人們能以兼容並包的思維看待世界和人生,而且可以從曆史發展的多變中汲取有益的智慧,訓練理性思考的能力。
在文化多元交融的全球化時代,瞭解、掌握人類文明知識和理念是當代國人應該補上的一課。因此,學術研究不能僅僅局限於象牙塔,雖然這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讓這些知識形態轉變為普通民眾也能接受的大眾文化。況且,普及大眾文化,纔能不斷齣現更多的人纔參與研究工作,文化也纔能不斷推陳齣新,纔能不斷齣現更豐富的精英文化。這是一個相互依存,循環發展的過程,缺一不可。
本叢書專注於在世界曆史背景下考察一係列人類曆程和製度,其目的就是嚴肅認真(即便很簡單)地討論一些重要議題,以作為教科書和文獻集的補充。相比教科書,這類書籍可使學生更深入地探索到人類曆史的某一特殊層麵,並在此過程中使他們對曆史學傢的分析方式及其對一些問題的討論有更全麵的認識。每一議題都是按時間順序被論述的,這就使關於變化和延續性的討論成為可能。每個議題也都是在一係列不同的社會和地區範圍內被評估的,這也使相關的異同比較成為可能。
內容簡介
《世界曆史上的貧睏》研究人類曆史上從1500年左右到當前的貧睏,認為從1500年左右起,貧睏開始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本書在探究貧睏在世界曆史中的發展來揭示貧睏全球化的進程,著重考察世界各地的貧睏和對貧睏救濟的態度,研究瞭全球化進程對世界各地已存在的貧睏的影響以及世界各地應對貧睏策略的相似性和差異性。
《世界曆史上的貧睏》分析瞭一些在全球化進程中影響貧睏的復雜因素,如殖民主義、宗教、政治製度、資本主義和工業化、市場化與貨幣化、經濟危機、世界市場、綠色革命、福利國傢的崛起、慈善救濟等。這種廣泛的研究強調世界的社會文化和經濟之間的互動,其發展導緻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因全球化而變“小”。
《世界曆史上的貧睏》研究的中心議題有:(1)現代社會早期的貧睏救濟的創新;(2)1500年以來的貧睏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原因;(3)1945年以來到現在的貧睏救濟發展;(4)貧窮、道德和國傢。
目錄
譯叢序言緻謝引言第一章 前現代世界的貧睏和慈善:原因、認知和策略第二章 世界經濟形成中的貧睏第三章 現代早期濟貧的創新之舉第四章 1750-1945年的工業化、帝國主義和世界貧睏第五章 1750-1945年的貧睏、道德和國傢第六章 1945年以後的貧睏和濟貧結語索引
精彩書摘
第一章前現代世界的貧睏和慈善:原因、認知和策略 從事研究前現代社會的貧睏問題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首先,曆史學傢能夠利用的資料相對較少。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地區,如同物質貧睏的概念一樣,統計學是一個相對新鮮的事物。這就限製瞭我們理解的精度和深度;越是久遠的年代,得齣的結論就存在越多的不確定性。除瞭少數例外,大多數學者如果不能對某個特定社會貧睏的範圍和程度做齣明確的判斷,就必須通過廣泛學習和深入解讀來拓展他們的研究範圍。隻有當關注目光移嚮每個團體麵對睏難所做齣的各種解釋和對策時,情況纔能有一些好轉。社會精英及其所效力的國傢似乎更樂於描述他們自身的行為和思想,特彆是那些能突齣其慷慨和虔誠的字句。除此之外,這些書麵文字多是零星記錄,而且隻能透露前現代社會中極少數人群的看法,並不能反映廣大民眾的生活艱辛。其次,拋開資料的局限性,顯著的多樣性也使對前現代社會貧睏問題的研究更加復雜。公元16世紀之前,緻貧原因和濟貧對策,主要是由單個文明及其周邊環境的內部動力所驅使。最先連接非洲和歐亞大陸的貿易網絡分散且脆弱,不能通過它瞭解這些社會的運作模式,更彆說人們的生活方式瞭。因此,要想書寫這幾個世紀的貧睏史,必須先要瞭解每個文明的社會經濟、文化、政治背景,特彆是它們的資源分配製度、宗教戒律和製度。 幸運的是,過去幾十年間越來越多的曆史學傢迎難而上,做瞭很多開拓性研究。基於他們的成果,本章主要探討前現代世界貧睏的性質和原因,不同文化對此的不同認識方式,以及個人和社會解決貧睏問題的不同策略。對於前現代社會的大部分人口而言,貧睏意味著飢餓,幾乎沒人能夠擺脫這個陰霾。導緻結構性貧睏和偶發性貧睏的具體原因在不同地區也可能存在較大差異,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塑造經濟生活的資源。倘若資源有限,許多社會的濟貧焦點就會放在哪些人應該獲得援助上麵,不同的文化價值觀決定瞭‘‘值得’’被救助人群的品質。最後,那些遭受剝削的人們會從相同的路徑尋求救助——濟貧機製,這些機製可能是私人和非官方的,也可能是傢庭的,甚至是貧民自己想齣來的辦法——這些可利用的方式因時空而異。簡言之,對貧睏和濟貧可能性的認知,都是建立在特定文化對資源和社區的基本假定上麵的。隻有探究其中的差異和共同點,纔能為理解1450年以後世界經濟的影響以及新濟貧對策製定和執行的背景打下紮實的基礎。貧睏問題的性質和範圍 對於貧睏,所有前現代文明都存在著基本共識,認為貧睏是同苦難和不安全感聯係在一起的。無論商業發展的程度如何,農業都是定居社會的核心特質。不管幾個世紀以來有著怎樣驚人的技術突破,如牛軛、金屬犁鏵的發明和糧食新品種的培育,公元1450年以前世界範圍內的技術水平仍舊是糧食供應的製約因素。事實上,在文明發展的最初階段,發展條件的變化可能會摧毀整個社會,就像公元前1500年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哈拉帕文明(Harappan)神秘消失一樣。與學者們先前持有的外族入侵觀點不同,最新的考古發現顯示,西南季風強度的改變及其對印度河泛濫規律的影響,或許是導緻哈拉帕文明衰落的重要原因。如同尼羅河對埃及的影響,印度河的定期泛濫能夠起到補充土壤養分和供給灌溉係統的作用,一旦這種規律被打破,農業生産力將會隨之下降,充滿活力的城市文化也將黯然失色。盡管中國富饒的黃河和長江流域、地中海沿岸以及印度恒河流域的古典文明逃脫瞭這種厄運,但是他們的後代在後古典時期也沒能創造齣農産品極大豐富的盛世。 ……
前言/序言
譯叢序言 人類文明史既有宏大敘事,也充滿瞭生動細節;既見證著民族國傢的興盛與衰敗,也反映瞭英雄個人的夢想和血淚。事實上,真正決定文明發展的基本要素,是那些恒常存在的日常生活方式、社會習俗和文化心理等,它波瀾不驚卻暗流湧動,彼此關聯而又催生變化,並裹挾一切外部因素,使之轉變成自身發展和變化的動力。因此,那些關乎全球文明發展和彼此共生性因素,無一不成為研究的對象,無一不成為大眾閱讀的焦點。生態、交往、和平、安全、人口、疾病、食品、能源、犯罪等問題,凡此種種,既是不同信仰、不同製度和不同文化的文明發展需要直麵的,又是它們之間彼此交流、進行閤作乃至相互促進的基礎。在這種文明史的敘述中,階段性的政治內容相對淡化,長時段文明形態發展的基礎——文化和社會生活得以凸顯。文明史的目的是介紹、傳播人類文明、文化知識與價值觀念,更重要的是讀者可以通過文明史的閱讀明瞭人類尊嚴獲得的曆史,從而塑造自己的生活理念。 在全球化的當下,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斷提高,與世界各國往來日益密切,這一方麵需要我們閱讀文明史以更真實、更全麵、更深入地瞭解域外曆史文化、價值觀念;另一方麵,文明史也可以培育人們更加開闊的思維、更加完善的人格。多讀文明史,不僅能讓人們認識到文明的多樣性、復雜性,使人們能以兼容並包的思維看待世界和人生,而且可以從曆史發展的多變中汲取有益的智慧,訓練理性思考的能力。 在文化多元交融的全球化時代,瞭解、掌握人類文明知識和理念是當代國人應該補上的一課。因此,學術研究不能僅僅局限於象牙塔,雖然這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讓這些知識形態轉變為普通民眾也能接受的大眾文化。況且,普及大眾文化,纔能不斷齣現更多的人纔參與研究工作,文化也纔能不斷推陳齣新,纔能不斷齣現更豐富的精英文化。這是一個相互依存,循環發展的過程,缺一不可。 主編過“中國曆史小叢書”、“外國曆史小叢書”的曆史學傢吳晗先生曾說,“小冊子並不比大部頭好寫”,可見從寫作角度來看,淺顯易懂的著述並不比那些高頭講章好寫。大眾閱讀是要用較少的時間又能快速獲得相關知識,因此敘述不但簡明,更要生動,要有曆史細節,有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故事點,可見這樣的書並不好處理。 第一,大眾作品的通俗讀物雖然結構簡單,但要真正做到“大事不能漏,小事不能錯”,達到“悅”讀的境界,並不容易。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沒有宏觀視野,沒有承上啓下的問題意識是難以做到閤理選擇題材,善於取捨材料,有的放矢的。 第二,真正受大眾歡迎的作品必定是能反映當下社會現實的作品,能在讀者心目中引起共鳴。縱觀古今中外,凡是曆史上暢銷的、能流傳下來的作品,哪部不是切閤時代的需求的?從希羅多德的《曆史》、司馬遷的《史記》,到湯因比的《曆史研究》、柯林伍德的《曆史的觀念》,哪部不是適應時代潮流産生的?再看看目前市麵上流行的易中天、錢文忠、於丹的作品,雖然批評的聲音不絕於耳,至少讓很多民眾在。,定程度上認知瞭曆史與文化。 第三,曆史學傢筆下的作品是要從史料中發現故事,而非小說傢、曆史小說傢筆下的故事。這就需要作者有很好的職業訓練,不但對史料瞭如指掌,而且要善於從新的角度去編排、去解釋、去闡發。當然曆史學傢在寫作過程中也要發揮想象,但這種想象是以材料為基礎,而非小說傢的以生活為基礎的想象。 ……
世界曆史上的貧睏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