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汉画像石精品赏析》是目前所知的较为详细、系统,站在一定学术高度剖析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的第1本专著。图文并茂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因为造型艺术本身就是用形象来说话的艺术。
笔者以美术工作者的身份研究汉画像石的造型艺术,具有历史学者、考古学家所没有的优势——造型艺术的实践者研究造型艺术应该是更具有“通感”的,这不仅仅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串联”,更有“内行看门道”的便利与直接。
内容简介
《汉画像石精品赏析》中作者从各地的汉画像石中精选了100方,按照地域分为河南南阳、山东、江苏徐州等六个部分,结合地域特征,重点剖析了汉画像石艺术的雕刻技法、构成艺术、造型法则和艺术特征,是站在一定学术高度对汉画像石艺术进行鉴赏的一部专著。
作者简介
杨絮飞,河南新蔡人,美术学硕士,在读博士。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装饰艺术设计方向负责人,浙江农林大学汉画造型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汉画学会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主持国家重点课题1项,参与国家课题3项、省级重点课题5项。出版专著10部,其中关于汉画研究方面的专著有《汉画学》《画像石艺术鉴赏》《砖石札记——汉画造型语言研究》《汉画像石造型艺术》,发表汉画学术论文50余篇。
目录
帝乡楚韵——河南南阳地区汉画像石精品赏析
一、表现主义与立体主义和谐共鸣
二、群形契合的视觉乐章
三、绝妙的均衡
四、雾里看花般的模糊美
五、一咏三叹般的节奏
六、满石风动
七、借来的妙喻
八、反常规的表现手法
九、理想与现实共存的画面
十、寓巧于拙
十一、孤独的自我解脱
十二、动力的强化
十三、抽象的精灵
十四、被美化了的冲突
十五、“十字交叉”的新奇构图
十六、相似的精神
十七、传神在于夸张
十八、视觉和弦
十九、书与画的密切结合
二十、朦胧的“焦点透视”意识
二十一、优雅而流畅的运动
二十二、视觉的“对联”
二十三、2000年前的“阿凡达”
二十四、美丽装饰下的劫持与反劫持
二十五、意象化的宇宙观
二十六、白描出的精准神情
稳重厚儒——山东汉画像石精品赏析
一、规整的面貌与复杂的构成
二、天女散花般的艺术感觉
三、端庄、严肃的画面
四、渐次变化的精神追求
五、标新立异的艺术探索
六、内容服务于秩序
七、用造型符号来沟通形象之间的情感
八、“刀绣”的艺术
九、盛大而又精彩的表演
十、金戈铁马战匈奴
十一、“综合雕绘”的样板
十二、“夯土墙”构图模式的典范
十三、渐变式骨骼构成的典范
十四、富含稚拙韵味的童话式造型
十五、图画《山海经》
十六、秩序与自由的组合
十七、精美而又惊险的建筑
十八、非凡的厨房装饰
十九、缠绕的魅力
二十、粗景细物造型模式的经典之作
二十一、建筑艺术形象的典范
二十二、一个精密的微雕世界
二十三、魔幻的透视空间
二十四、仙界与人间的交通工具大碰撞
二十五、穿着“透明衣”的人物形象
楚都大风——江苏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精品赏析
一、非以壮丽无以重威
二、力拔山兮气盖世
三、“绣”出来的画像
四、统一于一个画面中的“平视体”和“立视体”
五、魔幻式的构图
六、向多个空间挖掘潜力
七、疑似毕加索的造型模式
八、夸张的肌理对比
九、以形体大小论贵贱
十、地位分高低
十一、韵律优美、结构险峻的艺术精品
十二、综合造型艺术的典范
十三、一个随故事情节发展的连环画面
十四、直把重要角色凸显的画中画
十五、统一的画面源于明确的秩序
十六、华美高贵的女性
十七、极度简洁的外轮廓竟包裹着高度繁复的纹饰
十八、瑞临农家
边塞犁锄——陕西、山西汉画像石精品赏析
一、看似简单却含匠工
二、从精细环境中脱颖而出的简洁形象
三、“边框”原来是主题
四、纹饰图案的剪纸意趣
五、窥探画像石造型技法源头
六、色彩造型与肌理对比的典型
七、具有强烈透视观感的不同深度空间
八、先立规矩再破约束
九、祥云飞动神仙境曲线王国典雅生
天府蜀意——川渝地区汉画像石精品赏析
一、温情天国的呼唤
二、生态田园大吉祥
三、热吻两千年
四、完美的书画合璧
五、天府之国丰衣足食
六、合二为一的宏大场景
七、借我一双翅膀吧
八、巍峨天公温情存
九、上天仙境可虚构
十、场景完整形象美
异彩纷呈——其他地区汉画像石精品赏析
一、现实主义与立体主义的完美结合
二、高古游丝描的经典之作
三、从地下世界走向地上世界
四、蕴含装饰韵味的铜版画
五、白描艺术成熟的标志
六、生动的下里巴人的玩意儿
七、幻想的神兽真切的驯服
八、小画面大气势
九、神奇的动态渐变
十、求同存异,以统一为大局
十一、一个高档的停车场
十二、艺术中的合理可能是现实中的非合理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一、表现主义与立体主义和谐共鸣
作品名称:投壶
作品尺寸:高40厘米,宽134厘米
创作时间:东汉
出土地: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沙岗点
现藏地:南阳汉画馆《后汉书·祭遵传》载:“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汉代人宴饮宾客时流行一种以矢投壶的游戏,以中与不中定输赢,输者饮酒,这是汉代饮食文化的一种形式。在南阳汉画像石中就有一幅《投壶》是专门表现这种场面的。这幅画很有艺术特色。画面中摆设一个长颈球腹壶,壶中已有两矢;壶的左边有一酒樽。左右两人对坐,投壶论酒,鏖战正酣。画面最右侧,一人静坐观望比赛,似乎还未喝酒。画面最左边,一人酒后大醉,被人搀扶着离开酒席。这样一幅简单的饮酒画面,却包含着两种具有现代派绘画意义的表现因素。
首先,此画中有一种强烈的表现主义因素——醉酒的人形体被刻画得非常胖大,而搀扶他的人却非常小,使两人在形体大小、分量上产生强烈的对比,以反衬手法来表现醉酒人情绪激动、头脑膨胀的亢奋状态。酩酊大醉的人,身体呈倒梯形,上身与下身比例极不协调——从头开始尺寸呈递减状态。单独看此人,显得极不稳定;只有把他和搀扶他的人连在一起看,才较为稳定。这种超现实的表现主义手法并没有使画面失真,反而较好地烘托了画面的气氛。总之,“严重失真”的比例和极为夸张的形变,使这个醉酒的人在画面中有了生命和灵魂,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对这个一手扶腿、一手拍胸,精神处于高度亢奋状态、似乎正在表白自己的头大肩宽、下身瘫软“萎缩”的醉汉,有种难以磨灭的印象。整个画面“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信可以发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矣”,把不易表达的东西表现到了极致,实在令人叹为观止!雕刻画面的工匠心中应该是非常恶心这个地位显赫、“奢侈腐败”的家伙:木讷的大脑袋低垂着——没有智慧,身体瘫软“萎缩”——仿佛是小儿麻痹症患者。用形象“错误”的人体比例,展现出创造者心里的厌恶。
其次,此方画像石带有明显的立体主义倾向。继醉酒之人后,画面接着表现的是正在投壶喝酒的两个人,他们形体相差不大,左边的人似乎粗壮一些,眼皮下垂,给人以昏沉之感;右边的人形体相对小一些,却眼睛圆睁、精神正足。两人体量感觉还算势均力敌,暗示着酒场难分胜负的“战况”。对两个人面部的刻画,都和现代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的人物面部表现手法一样,正、侧面存在于同一张脸上,人物面部的轮廓线和嘴巴是侧面的,而眼睛和鼻子则是正面的。这样就形成一种视觉转换,来暗示两人喝酒时激烈变动的面部表情和不停转动的头部,使人仿佛听到他们喧闹的酒令声。另外,二人中间的壶中已投入两矢;二人又一手各执一矢,正欲投掷;另一手都抱一束矢,以备投掷——这六根直线,沿壶的中心线对称展开,造成一种视觉频闪,很好地制造了画面的气氛。这幅画像石,是无名艺术家用心灵创造出来的,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现自己认识到的事物,而且这种表现并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直取事物的本质,把视觉艺术最敏感的神经当作心灵的琴弦,以引起人们来自灵魂的共鸣。这种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使南阳汉画像石充满了活力。
最右边的人物也很有表现意味。表面上看他似乎很平静,但身体呈倒梯形,仿佛受酒席气氛的影响已坐不稳当,正跃跃欲试。此幅画共描绘了三个视觉兴奋点,表现了人们喝酒时的三种状态,与西方著名雕塑作品《拉奥孔》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人云:“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形者,方圆平扁之类,可以笔取者也。势者,转折趋向之态,可以笔取,不可以笔尽取,参以意象,必有笔所不到者焉。韵者,生动之趣,可以神游意会,陡然得之,不可以驻思而得也。性者,物自然之天,技艺之熟,照极而自呈,不容措意者也。”此画像石作者本是民间画家,得先天自在,技艺娴熟之极而化为奇巧,得天趣而创神品。其所开创的立体主义表现手法,比欧洲早了将近两千年。可见,我国在汉代不仅在科技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艺术创作方面也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
前言/序言
汉画像石精品赏析序言汉画像石是中国汉代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系在石材平面上利用技法雕刻并施涂色彩的特殊壁画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在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中,不见与之完全相同的艺术品。
就汉画像石的学术价值而言,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敦煌前的敦煌,原汁原味的中华民族艺术形式。
无论是从分布范围、产生时间还是作品内容、创作技法、创作思维、文化内涵诸方面,与闻名世界的敦煌艺术相比,汉画艺术似乎更胜一筹。
汉画艺术是在外来文化没有大量进入、影响、渗透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造型形式是地地道道的、最正宗的“中国式”,是纯粹的、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本书把中国现存画像石艺术精品按照地区大体分为六部分,重点剖析了汉画像石艺术的雕刻技法、构成艺术、造型法则和艺术特征。笔者认为:汉画像石是我国传统雕刻艺术宝库,其中蕴含着诸多可贵的艺术技法;特别在浮雕艺术表现技法方面,全面而丰富,是其他时代的雕刻艺术难以比拟的。汉画像石的构成艺术,几乎可以“覆盖”我们现代所认知的构图形式;同时,在构成艺术的探索方面,领先西方达2000年。汉画像石中的形象塑造手段,既高度成熟又充满了质朴韵致,正如美学大师王朝闻所言:“在此,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没有明显的界限。”汉画的形象塑造艺术,蕴藏着传统的中国画造型语言。也可以这样说,汉画艺术标志着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正式形成。就中国画的发展历程而言,汉画艺术是真正的第一高峰,它是唐宋中国画高度繁荣的重要铺陈。其雕刻艺术精华、线描艺术成就,均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
尽管在汉画研究领域已是硕果累累,但是,把汉画作为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从这个角度对汉画进行探究,其水平则有待提高。笔者认为:汉代艺术家创造了汉画艺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发现了它们,并告诉了我们“这是什么”。我们要做的工作一是论证它是美的,二是阐释它美在何处。从这个方面讲,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是站在汉画创作者和汉画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这些人的肩膀之上。
本书是目前所知的较为详细、系统,站在一定学术高度剖析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的第一本专著。图文并茂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因为造型艺术本身就是用形象来说话的艺术。
笔者以美术工作者的身份研究汉画像石的造型艺术,具有历史学者、考古学家所没有的优势——造型艺术的实践者研究造型艺术应该是更具有“通感”的,这不仅仅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串联”,更有“内行看门道”的便利与直接。
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总爱一件件地具体剖析,进而探悉某个艺术家、某个时代的艺术风貌。本书的汉画像石赏析是根据地区不同进行有意识的分类,由点到线到面逐个进行,最后我们会对汉画像石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汉画像石精品赏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