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基本上按照《原理》各章的顺序,共选择了30个问题进行阐释,对每一个问题的阐释,既力求保持与《原理》观点的基本一致,又增添了一些学术探讨的色彩,其目的是力图使大家了解问题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学术界一些不同观点的争鸣,从而对问题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一些。
目录
前言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
二、经典作家、经典著作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三、马克思主义与青年的成长
四、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体系
五、科学实践观的创立及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七、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八、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
九、价值和价值认识
十、正确认识宗教信仰问题
十一、全面把握唯物史观的生产力范畴
十二、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若干问题
十三、社会形态理论需要深化探讨的两个重要问题
十四、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
十五、在历史创造过程中人民群众的作用和个人的作用
十六、关于文化及其发展的若干问题
十七、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十八、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和实质
十九、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在联系
二十、正确看待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等思想观念
二十一、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与当代资本主义
二十二、经济全球化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二十三、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二十四、从美国经济实力盛衰看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二十五、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二十六、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二十七、社会主义是不断改革发展的社会
二十八、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二十九、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三十、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由上可知,实践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实践使辩证唯物主义得以确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揭示。实践解决了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以及真理性和真理的标准问题,厘清了实践活动对人们认识活动的决定性作用。实践奠定了实践主体的社会主体地位和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找到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根本动能。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所有这些,都说明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具有决定性意义。
2.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规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科学地揭示它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辩证过程的科学理论。马克思立足于工人阶级这一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实践主体创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按照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逻辑顺序,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从对商品的分析开始,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和事实,详尽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实践概念在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在政治经济学中体现为(工人阶级的)劳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都是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1)劳动价值理论
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劳动价值理论曾经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理论武器,在大卫·李嘉图那里,劳动价值论的命题是政治经济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但是由于阶级局限性和历史观的缺陷,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近代工业大规模发展之后,黑格尔认识到人因自己的工具而具有支配外部自然界的力量,这个支配外部世界的力量就是劳动。黑格尔对劳动的认识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他仍然认为劳动仅仅是一种精神活动,从而否认工人阶级的物质生产活动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作用。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剔除劳动价值领域内的唯心主义倾向,认为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实践决定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劳动二重性理论,也就是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马克思将劳动分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混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用商品的使用价值掩盖价值,从而将商品永恒化和神秘化,最终达到剥夺工人阶级劳动成果的目的。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是从实践(劳动的价值创造)的主体上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是由工人阶级创造的。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