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捕捉儿童敏感期(珍藏版)》
21世纪极具影响力的本土原创早教经典,累计销量突破60万册中外教育史上,这是首次大规模地、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引领千万个父母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每一个敏感期,并释放出内在的生命力
《爱和自由(珍藏版)》
一本幼儿教育的革命性著作,累计销量突破60万册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活动2010年度“受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千万个父母因此书而彻底改变,他们“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千万个孩子因此书成长为心理有力量、有强大自我、有卓越创造力的一代新人!
《完整的成长(珍藏版)》
《完整的成长——儿童生命的自我创造》是家教作家孙瑞雪继畅销书《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之后的力作。孙瑞雪在广大家长中有很高的知名度,读者基础牢固,受众美誉度佳,媒体曝光率高。此次出版的双色珍藏版一直是孙瑞雪的忠实读者所期待的。
内容简介
《捕捉儿童敏感期(珍藏版)》
有多少父母知道,孩子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总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为什么总爱玩水,经常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为什么总是把桶呀、瓢啊往头上套;为什么总是往桌子下衣柜里钻……吃手、扔东西、钻洞洞、“打”人、说“不”……你是帮助了他,还是遏制了他?
孩子以上的行为其实都是在学习——由生命的内在驱动的对与外界环境和生命本身的学习!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捕捉儿童敏感期(珍藏版)》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或老师记录,孙瑞雪点评。中外教育史上,这是首次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钥匙,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
《爱和自由(珍藏版)》
《爱和自由(珍藏版)》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爱、自由、选择。孙瑞雪老师告诫父母们: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到爱的礼物。因为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
《完整的成长(珍藏版)》
《完整的成长——儿童生命的自我创造》继承并发展了《爱和自由》的核心思想,进一步讲述儿童如何在成人创造的外在世界中创造“自我”,如何让儿童成为自己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和精神的主人,如何在关爱儿童的同时看到儿童自我成长的力量,将其培育为一个完整的人。本书提倡对儿童生命的尊重,诠释了完整的人与完整的成长的真正内涵。本书最后还介绍了儿童发展的不同理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过程。
作者简介
孙瑞雪,中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创始人;“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创始人;“儿童敏感期”理论创始人;专著《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开创了中国幼儿教育界的新纪元;多次做客中央电视台《人物新周刊》《心理访谈》《半边天》等栏目,讲述“爱和自由”的教育;2009年,被评选为“中国教育杰出人物”;2006年、2007年,中央电视台走进孙瑞雪教育机构幼儿园,连续拍摄16集《敏感期》专题片。在孙瑞雪老师的带领下,“爱和自由”教育团体深深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以蒙特梭利、卢梭、皮亚杰等经典教育学、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19年高度专注的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创造、建构、发展和完善了“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思想理论系统、教育教学系统,“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的教育思想系统,敏感期理论系统,以及“爱和自由”学校教育体制和教学管理系统。
目录
《捕捉儿童敏感期(珍藏版)》:
第一章: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妞妞(0岁-4岁)
畅畅(0岁-4岁)
贝贝(1岁-3岁)
缇缇(2岁半-5岁)
第二章:0岁—2岁半
视觉——刚生下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
口——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用口感觉事物、认识事物 ,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舌头。
听觉——喜欢处在有声音的环境中。
手——喜欢抓东西,用手探索环境 、认识世界。
空间——喜欢探索空间,最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大一点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等。
细小事物——对极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
秩序——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
模仿——最早表现 为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
自我意识——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等。
玩水、玩沙——水、沙对儿童的吸引力可长达12年,在生命的头6年表现最强烈。
审美——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须完整。
10多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沙和孩子们的成长(孙瑞雪)
第三章:2岁半—3岁
建立概念——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
自我意识产生——私有意识产生,明确指明:“这是我的。”
20多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自我的诞生(孙瑞雪)
第四章:3岁—4岁
执拗——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
垒高——喜欢把物体垒高,然后推倒,再重垒,以此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
色彩——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颜色。
语言——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诅咒——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成人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追求完美——从审美发展到了对事物完美的追求。执拗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总是手拉手一起走来。
剪、贴、涂——真正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工具。
藏、占有欲——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物品的交换从此开始,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逻辑思维——不断追问“为什么?”打破沙锅问到底。
……
第五章:4岁—5岁
第六章:5岁—6岁
第七章:6岁以上
第八章:看看身边的孩子
第九章:孩子应该怎样学习——孙瑞雪和薛梅的对谈
我要感谢(孙瑞雪)
《爱和自由(珍藏版)》:
第一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第二章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第三章 创造力来自哪里?
第四章 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第五章 不同品质的心理和智力
第六章 为什么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第七章 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
第八章 感觉训练——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九章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成长的一切
第十章 从爱走向独立
第十一章 “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第十二章 应该怎么理解孩子?
第十三章 自由与纪律
第十四章 放下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走向理解的爱
第十五章 发展心智与掌握知识
第十六章 “爱和自由”的教育实践
第十七章 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第十八章 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第二十章 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
第二十一章 关于“吃”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第二十二章 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第二十三章 蒙氏教育思想适合中国的孩子吗?
附录
爱和自由 规则与平等
儿童成长中的自由
我要感谢
《完整的成长(珍藏版)》
开篇语/
第一章 什么是完整的成长/
第二章 儿童是自己身体的主人/
第一节 什么是主人
第二节 唤醒身体
第三节 身体的禁锢对儿童成长意味着什么
第四节 不同阶段的身体发展特征
第五节 隐藏在儿童身体里的生命力
第三章 儿童是自己情绪的主人/
第一节 儿童天然拥有情绪
第二节 情绪共生
第三节 儿童有认知情绪的内驱力
第四节 怎样陪伴儿童情绪的成长
第五节 儿童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
第六节 伴随情绪,儿童进入生命深处
第七节 精神情绪
第四章 儿童是自己感觉的主人/
第一节 感觉是发现的智慧
第二节 感觉是儿童认知的基础
第三节 感觉让儿童发现自己的内在世界
第四节 感觉带领儿童进入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
第五节 感觉是良知和善(道德)的来源
第六节 对感觉的新认识
第五章 儿童是自己心理的主人/
第一节 心理,扩展了儿童内在的空间
第二节 历经心理过程,外在的事件被接纳
第三节 历经心理过程,外在的人和物被接纳
第四节 经历不同的心理过程,得出不同的认知结果
第五节 父母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
第六节 关系中,儿童心理的成长
第七节 心理成长的缺失,阻碍儿童认知的发展
第八节 心理、意识和思维
第六章 儿童是自己认知的主人/
第一节 从感觉上升到概念,就是智力
第二节 兴趣,是儿童认知的内驱力
第三节 环境的真实,是儿童认知的条件
第四节 意志力的产生和形成
第五节 认知,在真实的生活中发展
第六节 认知被局限在头脑的系统中
第七节 认知和儿童内在生命的成长
第七章 儿童是自己精神的主人/
第一节 儿童是天生的“精神贵族”
第二节 儿童天然向往并敏感于精神
第三节 走出精神,创造自我
第四节 与儿童共享精神生活
第五节 如何为儿童创造精神成长的环境
第六节 在“爱和自由”中,儿童精神的成长
第八章 精神胚胎的引领/
第一节 精神胚胎
第二节 无与伦比的觉察
第九章 自我创造的历程/
第一节 自我的萌芽:我的便便是我的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萌芽:“我的”私有财产
第三节 自我的诞生:“我的”想法是我的
第四节 自我的力量
第五节 自我的丧失
第六节 自我的替代品——小我
第七节 一切创造始于儿童的自我创造
第十章 完整的人/
第一节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第二节完整的人
第十一章 再谈感觉/
第十二章 不同角度的洞见——儿童成长阶段的几个经典理论/
第一节成长阶段的发现
第二节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阐述
第三节蒙特梭利关于成长阶段的划分
第四节卢道夫?史代纳关于生命成长阶段的阐述
第五节爱利克?埃里克森关于生命成长阶段的阐述
附录:词语释义
后记:金色的希望
精彩书摘
《捕捉儿童敏感期(珍藏版)》
第1章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一出生,敏感期就开始啦
主人公:畅畅,0~4岁
世界就是味道
畅畅是冬天出生的。出生后四十几天,孙(瑞雪)院长来看畅畅。观察了一会儿,她说:“晓晶,你看畅畅在做什么?”只见他抬起手臂使劲往嘴边送,一次、两次、三次……都没成功,畅畅懊恼地“哼哼”着。
孙院长说:“他用手的敏感期来了。这种状况应该稍稍支持一下孩子,否则他会有挫败感。”畅畅努力了几下后,我们帮他把手送到口里,他立刻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真神奇!
孙院长说畅畅的衣袖过长,棉袄太厚重,手不容易够到口。我们马上给孩子换了衣服。几天后,畅畅终于能顺利地把手送到口里了。
一天天过去,畅畅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强,用口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一百天的时候他开始频繁吃手指,几乎整天小手都在口里。吃完大拇指再吃食指,有时甚至把整个拳头塞进口里。
到会用手抓东西时,到手的东西必然要送到嘴里进行“检验”,畅畅口的敏感期延续了很久,家人、朋友甚至不认识的人看到他这样都会忍不住制止,每逢这时他就痛苦得又哭又喊。幸运的是我明白这一切,我会在畅畅“工作”的时候劝说大家不打扰他。
然后畅畅开始咬东西,见什么咬什么,把玩具咬得“嘎嘎”响。接着就是咀嚼、吞咽,再后来就开始吸饮料管,吃固体食物,还逐渐地学着发音。
有时我真担心。比如他要尝瓜子皮、栗子皮,咬笔帽,我总担心他咽下去造成险情,但又不敢阻止,怕影响他的学习过程,只能在旁边提心吊胆地看。但每一次他都会原封不动吐出来。有一次他吃了一口带皮的苹果,居然把皮吐了出来,把果肉吃了,真令人惊讶!
这一年里,我对那句教育名言有了更深的理解:“孩子初始是用口来感知世界的。”(李晓晶畅畅妈妈)
*孙瑞雪:
婴儿在喝过糖水后会拒绝喝白水。小狗崽也是这样。很显然,婴儿和小狗崽都会用口来品尝味道。
但是,婴儿用口来品尝味道和用口来认识世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婴儿用口认识自身之外的各种事物和世界,也用口唤醒自己的身体,包括手和脚。
在最早,口全方位地被使用和自我训练,以便健全口的功能,口里什么都放,放到塞不下为止,再吐出。不仅如此,同时口还肩负着发现这个世界的工作,连“软”与“硬”这样抽象一点的概念,幼儿也都用口来认识。幼儿喜欢用口来分辨,打开一个食品包,吃一口放下,再开另一包,再吃一口……我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几盒不同的巧克力,几种不同口味的果冻,都被孩子们打开了,吃一口这个,再吃一口那个。而成人的想法是:“吃完这一个,再吃那一个。”成人仅仅把它理解为吃,按计划地吃,并关注节约。这是一个社会系统的价值观念。孩子吃的目的是认识味道,了解外在,建构自我,这是一个生命系统的价值观。当成人强制性地要求儿童节约时,儿童的生命的建构和内心的需求就会受损和不断地挣扎。
通过口而健全口的机制,通过口来认识世界,这个时期能持续到6岁以后,只不过0~6岁,尤其0~2岁是婴儿高度把注意力放在开发和使用口上。再大一些,满足口的需求依然是一种心理的需求,却常常表现在玩了,还不能是一个完满的结束,玩了,吃了,才会画一个完满的句号。这个特点成人容易看到。随着其他敏感期的到来,通过口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悄悄地退居二线了。
对接
自畅畅出生以来,我经常对身边的人说:“这孩子太令我惊讶了!”真的,他的成长是如此迅速,发生的一切都像是早已安排好了。
畅畅9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在幼儿园工作的大姐来我家陪他玩。过了一会儿,我突然意识到好一阵子没听到儿子的声音,奔过去一看,畅畅正练习盖瓶盖呢,大姐在旁边扶着奶瓶。看上去他使了很大的劲儿才拔起瓶盖,又想努力盖回去,盖偏了就重盖,反反复复。我当时看了一下时间,这个过程居然持续了20分钟!
从这天起,畅畅开始喜欢盖奶瓶盖,还学会了把笔插进笔帽里。当时正值夏天,各种各样的饮料盒、吸管成了他最钟爱的玩具。有些饮料盒的吸管孔非常细小,他的小手怎么也对不准那个小孔,插好几次才能成功一次,以至于一插进去他就要长长地呼一口气,似乎刚才一直是屏住呼吸的。
中秋节过后,家里有了一个圆形的月饼盒,畅畅又把那个月饼盒玩了半个月。接着他又开始玩锅盖。我给他一大一小两个锅盖,他一手拿大的,一手拿小的,一会儿把大盖盖上,一会儿把小盖盖上。但小盖一盖就掉进锅里,他伸手取出来,很奇怪地看着。过一会儿看明白了,把小盖扔到锅里,又把大盖盖上。有趣的是,他的手始终拿着锅盖顶部的那个圆疙瘩,绝不会拿着锅盖边。
从盖奶瓶到盖锅盖大约持续了两个多月。后来,我给畅畅买了一小瓶AD钙奶,畅畅居然把吸管扔掉,直接对口喝。回想起那段把吸管当宝贝的时期,真是不可思议。
那个敏感期已经过去了。接下来畅畅会有什么令人惊讶的进步呢?(李晓晶畅畅妈妈)
*孙瑞雪:
蒙特梭利的“圆柱体插座”就是为儿童的“对接”游戏设计的。在盖、插、拧……这些基本动作的重复中,儿童在建构手的组装能力,还在发展着最早的空间感觉(后面的章节会谈到)。
在这里,我要特别解释一下手的重要性。
在蒙特梭利看来,有两样东西和人的智慧紧密相关:口与手(在谈语言敏感期时会详细谈口)。当一个儿童能自由使用他的手时,手就成了智慧的工具。
首先,人通过手来占有环境。婴儿出生时第一个能运动的器官就是口,婴儿就用这个他仅能支配的器官唤醒了手——他不停地吃手,从而发现自己有手。可以想象,当婴儿第一次将他的小手放入口中时,肯定会有“开天辟地”般的惊喜。当幼儿第一次有意识地向外界物体伸出他的手时,他对世界的探索就开始了。
在真正使用手时,幼儿几乎是见圆的就拧,见方的就按,见线就拽,音响、电视机、洗衣机……都成为他探索的对象。随着空间敏感期的到来,幼儿在使用手的同时,还在建立空间的概念:他喜欢把外面的插进去,里面的抖出来;将磁带插入,关上带盒;抽屉打开,拿出东西……如此反复进行。
宝贝,你的玩具呢
畅畅3岁半了,越来越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以前每晚睡觉时他会要求我讲故事、读书给他听,现在,他要给我讲他的朋友,讲老师,讲幼儿园。看着畅畅的笑脸,我感慨孩子的成长是如此之快。
一天,畅畅兴高采烈地从幼儿园回来,手里拿着一张“王牌”:“妈妈,看!王牌。”我蹲下来接过那张王牌,显然是一张玩了很久的王牌,不是畅畅的。“是谁的王牌?”“我的好朋友和我换的,就是用那个金箍棒换的嘛!”畅畅大声回答,一副得意的模样。这时我才发现昨天小姑给他买的那根金箍棒没带回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开始遇到一些烦恼。每天早晨上幼儿园,畅畅都要带上好几个玩具。晚上回来时,有的玩具“失踪”了,有的变“陌生”了,不用问,要么送人了,要么和好朋友交换了。
……《爱和自由(珍藏版)》
第一章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有多少人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相信他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他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在一个年龄段,孩子就喜欢玩水玩沙子,如果大人阻止他,他会顽强抗争。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从不相信也不知道,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他内在就有一样东西,那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如何发展,指导儿童去抓什么、摸什么……蒙特梭利把它称为“精神胚胎”。这好像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儿童好像很弱小,其实他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有了10年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的经验,我们越来越坚信这一点。接受这个观念就像要发生一场内在的革命,因为我们一直相信儿童依靠成人来建构;接受这个观念也意味着我们将无处发挥我们因自卑、受压抑而产生的自大。人类的幼儿期非常漫长,大概没有任何一种动物的幼儿期能有人类这么长。说得短一点,可能是零到6岁,说得长一点,大概要到12岁。12岁还不能离开母亲,法律上认为孩子真正成人的年龄是18岁。这期间,儿童处在一个很弱小的状态,必须有成人来帮助他成长。帮助儿童成长不是说由成人来塑造儿童的精神。如果那样,人类的整个水准都会下降。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扮演了“上帝”,孩子的
捕捉儿童敏感期+爱和自由+完整的成长(珍藏版 套装共3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