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多綫程編程實戰 [Multithreading in C# 5.0 Cookbook]

C#多綫程編程實戰 [Multithreading in C# 5.0 Cookbook]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 Eugene Agafonov 著,黃博文,黃輝蘭 譯
圖書標籤:
  • C#
  • 多綫程
  • 並行編程
  • 異步編程
  • 任務並行庫
  • 綫程安全
  • 死鎖
  • 並發
  • Cookbook
  • 高性能
  • CLR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493488
版次:1
商品編碼:11665189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華章程序員書庫
外文名稱:Multithreading in C# 5.0 Cookbook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3-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在計算機處理器發展為包含越來越多的核心的時期,多綫程是創建可伸縮性、高效的、高響應性應用程序的關鍵因素。如果你沒有正確地使用多綫程,它會導緻難以捉摸的問題,需要你花費大量時間去解決。因此,現代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必須深入理解多綫程。
  《C#多綫程編程實戰》是一本通俗易懂的C#多綫程編程指南,通過70多個容易理解的示例,循序漸進地講解C#5.0中的異步及並發編程,引導讀者瞭解Windows下C#多綫程編程的多樣性。
  通過閱讀本書,你將學到:
  使用原始綫程、異步綫程,以及協調它們工作
  使用任務並行庫設計自己的異步API
  使用C# 5.0異步語言特性
  使用I/O綫程提高服務器應用程序性能
  使用PLINQ並行化LINQ查詢
  使用Windows 8異步API
  使用Reactive Extensions運行異步操作並管理選項

  

內容簡介

  2005年,英特爾推齣瞭其首款多核心CPU,從此計算機開始嚮不同的方嚮發展。低耗電量及多個計算核心變得比提高行計算(row computing)核心性能更重要。這也導緻瞭編程範式的改變。現在我們需要學習如何有效地使用所有CPU核心來優化性能。我們在編寫服務器端應用程序時需要有效地利用多個CPU核心,甚至多颱計算機來支持盡可能多的用戶。為瞭創建這樣的應用程序,你需要學習如何在程序中有效地使用多個CPU核心。如果你使用的是Microsoft .NET開發平颱以及C#編程語言,那麼本書將是一個編寫高性能、高響應性的應用程序的完美起點。
  《C#多綫程編程實戰》共分為11章,第1章介紹C#中基本的綫程操作;第2章描述綫程交互細節;第3章解釋綫程池概念;第4章深入講解任務並行庫框架;第5章深入解釋C#5.0中的新功能——異步方法;第6章描述.NET框架中並行算法的標準數據結構;第7章深入講解並行LINQ基礎設施;第8章解釋如何以及何時使用Reactive Extensions框架;第9章深入講解異步I/O進程,包括文件、網絡及數據庫等場景;第10章針對常見的並行編程問題給齣一些解決方案;第11章講述編寫基於Windows 8的異步應用程序的場景。

作者簡介

  Eugene Agafonov,ABBYY公司Web開發部門主管,有超過15年的專業軟件開發經驗。從2006年到現在一直是ASP.NET方麵的微軟最有價值專傢,並且經常在當地的軟件開發大會上發錶演講。他主要的專業興趣是基於雲的軟件架構、可伸縮性和可用性的研究。你可以通過他的個人網站eugeneagafonov.com或twitter賬號@eugene_agafonov來聯係他。

  黃博文,ThoughtWorks高級軟件工程師,擅長.Net、Java和JavaScript等編程語言。他擁有AWS解決方案架構師認證,在項目管理中尤其是敏捷實施方麵有豐富的經驗,目前專注於雲計算及DevOps相關技術。譯作有《Effective JavaScript》、《HTML 5和CSS3響應式Web設計指南》等。他的個人博客為www.huangbowen.net。

目錄

前言
第1章 綫程基礎
1.1 簡介
1.2 使用C#創建綫程
1.2.1 準備工作
1.2.2 實現方式
1.2.3 工作原理
1.3 暫停綫程
1.3.1 準備工作
1.3.2 實現方式
1.3.3 工作原理
1.4 綫程等待
1.4.1 準備工作
1.4.2 實現方式
1.4.3 工作原理
1.5 終止綫程
1.5.1 準備工作
1.5.2 實現方式
1.5.3 工作原理
1.6 檢測綫程狀態
1.6.1 準備工作
1.6.2 實現方式
1.6.3 工作原理
1.7 綫程優先級
1.7.1 準備工作
1.7.2 實現方式
1.7.3 工作原理
1.8 前颱綫程和後颱綫程
1.8.1 準備工作
1.8.2 實現方式
1.8.3 工作原理
1.9 嚮綫程傳遞參數
1.9.1 準備工作
1.9.2 實現方式
1.9.3 工作原理
1.9.4 更多信息
1.10 使用C#中的lock關鍵字
1.10.1 準備工作
1.10.2 實現方式
1.10.3 工作原理
1.11 使用Monitor類鎖定資源
1.11.1 準備工作
1.11.2 實現方式
1.11.3 工作原理
1.12 處理異常
1.12.1 準備工作
1.12.2 實現方式
1.12.3 工作原理
第2章 綫程同步
2.1 簡介
2.2 執行基本的原子操作
2.2.1 準備工作
2.2.2 實現方式
2.2.3 工作原理
2.3 使用Mutex類
2.3.1 準備工作
2.3.2 實現方式
2.3.3 工作原理
2.4 使用SemaphoreSlim類
2.4.1 準備工作
2.4.2 實現方式
2.4.3 工作原理
2.4.4 更多信息
2.5 使用AutoResetEvent類
2.5.1 準備工作
2.5.2 實現方式
2.5.3 工作原理
2.6 使用ManualResetEventSlim類
2.6.1 準備工作
2.6.2 實現方式
2.6.3 工作原理
2.6.4 更多信息
2.7 使用CountDownEvent類
2.7.1 準備工作
2.7.2 實現方式
2.7.3 工作原理
2.8 使用Barrier類
2.8.1 準備工作
2.8.2 實現方式
2.8.3 工作原理
2.9 使用ReaderWriterLockSlim類
2.9.1 準備工作
2.9.2 實現方式
2.9.3 工作原理
2.10 使用SpinWait類
2.10.1 準備工作
2.10.2 實現方式
2.10.3 工作原理
第3章 使用綫程池
3.1 簡介
3.2 在綫程池中調用委托
3.2.1 準備工作
3.2.2 實現方式
3.2.3 工作原理
3.3 嚮綫程池中放入異步操作
3.3.1 準備工作
3.3.2 實現方式
3.3.3 工作原理
3.4 綫程池與並行度
3.4.1 準備工作
3.4.2 實現方式
3.4.3 工作原理
3.5 實現一個取消選項
3.5.1 準備工作
3.5.2 實現方式
3.5.3 工作原理
3.6 在綫程池中使用等待事件處理器及超時
3.6.1 準備工作
3.6.2 實現方式
3.6.3 工作原理
3.6.4 更多信息
3.7 使用計時器
3.7.1 準備工作
3.7.2 實現方式
3.7.3 工作原理
3.8 使用BackgroundWorker組件
3.8.1 準備工作
3.8.2 實現方式
3.8.3 工作原理
第4章 使用任務並行庫
4.1 簡介
4.2 創建任務
4.2.1 準備工作
4.2.2 實現方式
4.2.3 工作原理
4.3 使用任務執行基本的操作
4.3.1 準備工作
4.3.2 實現方式
4.3.3 工作原理
4.4 組閤任務
4.4.1 準備工作
4.4.2 實現方式
4.4.3 工作原理
4.5 將APM模式轉換為任務
4.5.1 準備工作
4.5.2 實現方式
4.5.3 工作原理
4.6 將EAP模式轉換為任務
4.6.1 準備工作
4.6.2 實現方式
4.6.3 工作原理
4.7 實現取消選項
4.7.1 準備工作
4.7.2 實現方式
4.7.3 工作原理
4.8 處理任務中的異常
4.8.1 準備工作
4.8.2 實現方式
4.8.3 工作原理
4.8.4 更多信息
4.9 並行運行任務
4.9.1 準備工作
4.9.2 實現方式
4.9.3 工作原理
4.10 使用TaskScheduler配置任務的執行
4.10.1 準備工作
4.10.2 實現方式
4.10.3 工作原理
第5章 使用C# 5.0
5.1 簡介
5.2 使用await操作符獲取異步任務結果
5.2.1 準備工作
5.2.2 實現方式
5.2.3 工作原理
5.3 在lambda錶達式中使用await操作符
5.3.1 準備工作
5.3.2 實現方式
5.3.3 工作原理
5.4 對連續的異步任務使用await操作符
5.4.1 準備工作
5.4.2 實現方式
5.4.3 工作原理
5.5 對並行執行的異步任務使用await操作符
5.5.1 準備工作
5.5.2 實現方式
5.5.3 工作原理
5.6 處理異步操作中的異常
5.6.1 準備工作
5.6.2 實現方式
5.6.3 工作原理
5.7 避免使用捕獲的同步上下文
5.7.1 準備工作
5.7.2 實現方式
5.7.3 工作原理
5.8 使用async void方法
5.8.1 準備工作
5.8.2 實現方式
5.8.3 工作原理
5.9 設計一個自定義的awaitable類型
5.9.1 準備工作
5.9.2 實現方式
5.9.3 工作原理
5.10 對動態類型使用await
5.10.1 準備工作
5.10.2 實現方式
5.10.3 工作原理
第6章 使用並發集閤
6.1 簡介
6.2 使用ConcurrentDictionary
6.2.1 準備工作
6.2.2 實現方式
6.2.3 工作原理
6.3 使用ConcurrentQueue實現異步處理
6.3.1 準備工作
6.3.2 實現方式
6.3.3 工作原理
6.4 改變ConcurrentStack異步處理順序
6.4.1 準備工作
6.4.2 實現方式
6.4.3 工作原理
6.5 使用ConcurrentBag創建一個可擴展的爬蟲
6.5.1 準備工作
6.5.2 實現方式
6.5.3 工作原理
6.6 使用BlockingCollection進行異步處理
6.6.1 準備工作
6.6.2 實現方式
6.6.3 工作原理
第7章 使用PLINQ
7.1 簡介
7.2 使用Parallel類
7.2.1 準備工作
7.2.2 實現方式
7.2.3 工作原理
7.3 並行化LINQ查詢
7.3.1 準備工作
7.3.2 實現方式
7.3.3 工作原理
7.4 調整PLINQ查詢的參數
7.4.1 準備工作
7.4.2 實現方式
7.4.3 工作原理
7.5 處理PLINQ查詢中的異常
7.5.1 準備工作
7.5.2 實現方式
7.5.3 工作原理
7.6 管理PLINQ查詢中的數據分區
7.6.1 準備工作
7.6.2 實現方式
7.6.3 工作原理
7.7 為PLINQ查詢創建一個自定義的聚閤器
7.7.1 準備工作
7.7.2 實現方式
7.7.3 工作原理
第8章 使用Reactive Extensions
8.1 簡介
8.2 將普通集閤轉換為異步的可觀察集閤
8.2.1 準備工作
8.2.2 實現方式
8.2.3 工作原理
8.3 編寫自定義的可觀察對象
8.3.1 準備工作
8.3.2 實現方式
8.3.3 工作原理
8.4 使用Subject
8.4.1 準備工作
8.4.2 實現方式
8.4.3 工作原理
8.5 創建可觀察的對象
8.5.1 準備工作
8.5.2 實現方式
8.5.3 工作原理
8.6 對可觀察的集閤使用LINQ查詢
8.6.1 準備工作
8.6.2 實現方式
8.6.3 工作原理
8.7 使用Rx創建異步操作
8.7.1 準備工作
8.7.2 實現方式
8.7.3 工作原理
第9章 使用異步I/O
9.1 簡介
9.2 異步地使用文件
9.2.1 準備工作
9.2.2 實現方式
9.2.3 工作原理
9.3 編寫一個異步的HTTP服務器和客戶端
9.3.1 準備工作
9.3.2 實現方式
9.3.3 工作原理
9.4 異步操作數據庫
9.4.1 準備工作
9.4.2 實現方式
9.4.3 工作原理
9.5 異步調用WCF服務
9.5.1 準備工作
9.5.2 實現方式
9.5.3 工作原理
第10章 並行編程模式
10.1 簡介
10.2 實現惰性求值的共享狀態
10.2.1 準備工作
10.2.2 實現方式
10.2.3 工作原理
10.3 使用BlockingCollection實現並行管道
10.3.1 準備工作
10.3.2 實現方式
10.3.3 工作原理
10.4 使用TPL數據流實現並行管道
10.4.1 準備工作
10.4.2 實現方式
10.4.3 工作原理
10.5 使用PLINQ實現Map/Reduce模式
10.5.1 準備工作
10.5.2 實現方式
10.5.3 工作原理
第11章 更多信息
11.1 簡介
11.2 在Windows商店應用中使用計時器
11.2.1 準備工作
11.2.2 實現方式
11.2.3 工作原理
11.3 在通常的應用程序中使用WinRT
11.3.1 準備工作
11.3.2 實現方式
11.3.3 工作原理
11.4 在Windows商店應用中使用BackgroundTask
11.4.1 準備工作
11.4.2 實現方式
11.4.3 工作原理
















前言/序言

  不久前,典型的個人計算機的CPU還隻有一個計算核心,並且功耗足以煎熟雞蛋。2005年,英特爾推齣瞭其首款多核心CPU,從此計算機開始嚮不同的方嚮發展。低耗電量及多個計算核心變得比提高行計算(row computing)核心性能更重要。這也導緻瞭編程範式的改變。現在我們需要學習如何有效地使用所有CPU核心來最優化性能,並同時通過在特定時間隻運行需要的程序來節省電池電量。除此之外,我們在編寫服務器端應用程序時需要有效地利用多個CPU核心,甚至多颱計算機來支持盡可能多的用戶。
  為瞭創建這樣的應用程序,你需要學習如何在程序中有效地使用多個CPU核心。如果你使用的是Microsoft .NET開發平颱以及C#編程語言,那麼本書將是一個編寫高性能、高響應性的應用程序的完美起點。
  本書的目的是給你提供C#中多綫程以及並行編程的詳盡指導。我們將從基本概念開始,每章主題比前一章都有所拔高,最後展示現實世界中的並行編程模式以及Windows商店應用示例。
  本書內容
  第1章介紹瞭C#中基本的綫程操作。本章解釋瞭什麼是綫程,使用綫程的優缺點,以及與綫程相關的其他重要方麵。
  第2章描述瞭綫程交互細節。你將瞭解為何我們需要協調綫程,以及協調組織綫程的不同方式。
  第3章解釋瞭綫程池概念。本章展示瞭如何使用綫程池,如何執行異步操作,以及使用綫程池的好的和不好的實踐。
  第4章深入講解瞭任務並行庫(Task Parallel Library,TPL)框架。本章講述瞭TPL的所有重要方麵,包括任務組閤、異常管理及取消操作等。
  第5章深入解釋瞭C# 5.0中的新功能——異步方法。你將瞭解async和await關鍵字,如何在不同的場景中使用它們,以及await底層工作機製。
  第6章描述瞭.NET框架中並行算法的標準數據結構,並為每種數據結構展示瞭示例編程場景。
  第7章深入講解瞭並行LINQ基礎設施。本章講述瞭任務和數據並行度,並行化LINQ查詢,調整並行選項,分割查詢,集閤並行查詢結果等內容。
  第8章解釋瞭如何以及何時使用Reactive Extensions框架。你將學習如何組閤事件,如何對事件序列執行LINQ查詢等。
  第9章深入講解瞭異步I/O進程,包括文件、網絡及數據庫等場景。
  第10章列齣瞭針對常見的並行編程問題的解決方案。
  第11章覆蓋瞭基於Windows 8的編寫異步應用程序的場景。你將學習如何使用Windows 8異步API,以及如何在Windows商店應用中完成後颱工作。
  準備事項
  我們需要 Windows桌麵版本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Express 2012來完成大多數章節的學習。第11章中的小節還需要Windows 8操作係統和Visual Studio Express 2012編譯Windows商店應用。
  讀者對象
  本書的讀者對象為沒有或隻有少量多綫程及異步和並發編程背景的C#開發人員。本書涵蓋瞭C#和.NET生態係統中從基礎概念到復雜編程模式及算法的很多與多綫程相關的主題。
  下載示例代碼
  本書的示例代碼可登錄華章網站中的本書頁麵下載。



《C 並發與多綫程編程精粹:深度解析與實踐技巧》 本書是一本專為希望深入理解和掌握C並發與多綫程編程的開發人員量身打造的實踐指南。它聚焦於並發編程的核心概念、模式、工具與最佳實踐,旨在幫助讀者構建齣更高效、更穩定、更具響應性的應用程序。我們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將重點放在實際開發中的挑戰與解決方案,通過大量精心設計的代碼示例和貼近實際的應用場景,引領讀者一步步解鎖多綫程編程的強大能力。 本書核心內容概覽: 第一部分:並發編程基礎與綫程生命周期 理解並發與並行: 區分並發(Concurrency)與並行(Parallelism)的概念,理解它們在單核與多核處理器環境下的體現,以及它們對程序性能和設計的影響。 綫程的誕生與終結: 詳細闡述C中綫程的創建、啓動、執行流程以及綫程的生命周期狀態(如新建、可運行、阻塞、終止)。我們將深入瞭解`Thread`類,學習如何手動創建和管理綫程,以及在不同場景下選擇閤適綫程創建方式的考量。 綫程同步的必要性: 深入剖析多綫程環境下共享資源可能引發的競態條件(Race Condition)、死鎖(Deadlock)、活鎖(Livelock)等常見問題。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圖示,清晰地展現這些問題的根源,為後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Thread.Sleep()與綫程協作: 探討`Thread.Sleep()`方法的用法,以及它在簡單場景下如何用於控製綫程的執行節奏。同時,也會提及這種方式的局限性,並引齣更高級的綫程同步機製。 綫程優先級與公平性: 理解綫程優先級的概念,以及它們如何在多核處理器上影響綫程的調度。討論綫程優先級設置的潛在風險,以及如何在追求性能和保證公平性之間取得平衡。 第二部分:高級綫程同步與通信機製 鎖(Locking)機製詳解: `lock`關鍵字: 詳細講解C中`lock`關鍵字的用法,包括其背後的`Monitor`類。通過實例演示如何使用`lock`來保護共享資源,防止競態條件。 `Mutex`(互斥鎖): 介紹`Mutex`類,它不僅能在同一進程內實現綫程同步,還能跨進程實現同步。深入探討`Mutex`的創建、獲取、釋放以及超時機製。 `Semaphore`(信號量): 講解`Semaphore`和`SemaphoreSlim`,它們用於限製同一時間訪問共享資源的綫程數量,常用於控製對數據庫連接池、網絡端口等資源的並發訪問。 `ReaderWriterLockSlim`(讀寫鎖): 重點介紹`ReaderWriterLockSlim`,它能夠允許多個讀綫程同時訪問,但隻允許一個寫綫程獨占訪問,顯著提高讀密集型場景的性能。 綫程間通信與協作: `ManualResetEvent`與`AutoResetEvent`: 深入理解這兩個事件對象在綫程間的信號通知與等待機製。通過豐富的示例,展示它們如何在主綫程與工作綫程之間傳遞控製信號。 `CountdownEvent`: 學習如何使用`CountdownEvent`來等待一組綫程完成它們的工作,當計數達到零時,等待的綫程將被釋放。 `Barrier`(柵欄): 介紹`Barrier`類,它允許一組綫程在執行到某個點時互相等待,直到所有綫程都到達該點後,再一同繼續執行,常用於並行計算中的階段性同步。 `Interlocked`類: 講解`Interlocked`類提供的一係列原子操作,如原子增減、比較並交換等,它們能夠在不使用鎖的情況下安全地更新共享變量,避免瞭鎖的開銷。 自鏇鎖(SpinLock): 探討`SpinLock`,它在短時間內會忙等待,適閤於鎖被持有的時間非常短的場景,以減少綫程上下文切換的開銷。 第三部分:任務並行庫(TPL)的強大力量 `Task`與`Task`: 深度解析`Task`和`Task`,它們是TPL的核心,提供瞭比`Thread`更高級、更易用的並發編程模型。學習如何創建、啓動、取消和等待任務。 `Parallel.For`與`Parallel.ForEach`: 掌握如何利用`Parallel.For`和`Parallel.ForEach`輕鬆地將循環並行化,釋放多核處理器的潛力,極大地提升數據處理和計算密集型任務的效率。 `Task.WhenAll`與`Task.WhenAny`: 學習如何使用`Task.WhenAll`等待多個任務全部完成,以及如何使用`Task.WhenAny`等待多個任務中任意一個完成,實現高效的並發控製。 `CancellationTokenSource`與`CancellationToken`: 掌握任務取消的機製,學習如何通過`CancellationToken`優雅地取消長時間運行的任務,提高應用程序的響應性和資源管理能力。 `ParallelOptions`: 深入瞭解`ParallelOptions`,它允許我們更精細地控製並行操作的行為,如設置最大並行度、處理異常等。 TPL Dataflow(數據流): 介紹TPL Dataflow庫,它提供瞭一種聲明式的、基於消息傳遞的並行編程模型,非常適閤構建復雜的並發數據處理管道,如生産者-消費者模式。 第四部分:異步編程模型(APM)與事件驅動模型 `async`/`await`關鍵字: 徹底理解C 5.0引入的`async`/`await`關鍵字,這是現代C異步編程的基石。我們不僅會講解語法,更會深入揭示其背後的工作原理,包括狀態機、IL代碼生成等,讓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異步操作的生命周期: 詳細分析異步方法的執行流程,從調用到完成的整個生命周期,理解`Task`在異步操作中的作用。 `ConfigureAwait(false)`的最佳實踐: 講解`ConfigureAwait(false)`的真正含義和適用場景,幫助讀者避免在UI綫程或其他敏感上下文中引入不必要的同步問題。 I/O綁定與CPU綁定操作: 區分I/O綁定(如網絡請求、文件讀寫)和CPU綁定(如復雜計算)操作,以及在不同類型操作中使用異步編程的優勢與策略。 事件驅動模型與迴調: 探討事件驅動模型和迴調機製在並發編程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將其與TPL和`async`/`await`結閤使用。 第五部分:並發集閤與高級主題 `System.Collections.Concurrent`命名空間: 介紹`ConcurrentBag`、`ConcurrentDictionary`、`ConcurrentQueue`、`ConcurrentStack`等綫程安全集閤,它們極大地簡化瞭多綫程環境下對集閤的操作,避免瞭手動加鎖的繁瑣。 綫程本地存儲(Thread-Local Storage): 講解`ThreadLocal`,它為每個綫程提供獨立的數據副本,避免瞭共享數據帶來的同步開銷,適用於某些特定的數據管理場景。 生産者-消費者模式(Producer-Consumer Pattern): 通過多種實現方式(如使用`BlockingCollection`),詳細闡述經典的生産者-消費者模式,以及它在緩衝、解耦和流量控製方麵的應用。 死鎖的檢測與預防: 提供一套係統的方法論來檢測和預防死鎖,包括分析鎖的依賴關係、使用公平的鎖獲取順序、設置超時等。 綫程池(Thread Pool): 深入理解.NET綫程池的工作機製,以及如何通過`ThreadPool.QueueUserWorkItem`等方法將任務提交給綫程池執行,從而提高效率並減少綫程創建和銷毀的開銷。 並行 LINQ (PLINQ): 介紹PLINQ,它是LINQ to Objects的並行版本,能夠自動並行化LINQ查詢,為數據處理提供便捷的並行能力。 第六部分:實際應用與性能優化 UI應用程序中的並發: 專注於在Windows Forms、WPF等UI框架中進行安全、高效的並發編程,講解如何在後颱綫程執行耗時操作,並安全地更新UI。 ASP.NET Core中的並發: 探討在Web應用程序中處理高並發請求的策略,包括異步控製器、TPL的應用、緩存機製等。 性能分析與調優: 提供使用性能分析工具(如Visual Studio Profiler)來識彆並發瓶頸、檢測死鎖和內存泄漏的方法。 並發編程的調試技巧: 分享在多綫程環境下調試的經驗和技巧,包括如何使用斷點、觀察變量、查看綫程堆棧等。 實際案例分析: 通過多個來自實際項目開發的案例,展示如何將本書中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解決復雜的多綫程編程問題。 本書特色: 深度與廣度並重: 既涵蓋瞭並發編程的 foundational 概念,也深入探討瞭 C 中最先進的並發工具和模式。 代碼驅動的講解: 提供大量可運行、可調試的代碼示例,讓讀者在實踐中學習和理解。 貼近實際的場景: 所有的示例和討論都緊密結閤實際開發需求,幫助讀者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清晰的結構與邏輯: 內容組織循序漸進,從基礎到高級,層層深入,易於讀者掌握。 強調最佳實踐: 不僅教授“如何做”,更強調“為何這樣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幫助讀者養成良好的並發編程習慣。 目標讀者: 有一定 C 基礎,希望提升應用程序性能和響應性的中高級開發人員。 需要處理大量並發請求的 Web 服務開發人員。 需要進行復雜數據處理和計算密集型任務的開發人員。 對並發編程原理感興趣,希望深入理解底層機製的開發者。 通過本書的學習,您將能夠自信地駕馭 C 的並發世界,構建齣更加強大、高效和可靠的應用程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絕對是我近一年來技術閱讀體驗中的一抹亮色。雖然我是一名有著多年開發經驗的開發者,但在麵對日益復雜的並發場景時,總覺得自己在多綫程這塊存在一些“盲區”,尤其是在 C 5.0 這個版本引入瞭 `async/await` 之後,更是感覺需要係統地梳理和深化理解。這本書的標題就直擊痛點,封麵設計也比較簡潔專業,讓我對它充滿期待。拿到手後,厚度適中,紙張觸感也很好,翻閱起來很舒服。目錄設計清晰,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技巧,循序漸進,非常適閤我這種想“打牢地基”又想“觸及天花闆”的學習者。我特彆關注瞭那些針對實際應用場景的章節,比如如何處理並行循環、數據同步、綫程池管理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開發中經常會遇到的難題,而書中給齣的解決方案,通常都伴隨著清晰的代碼示例和深入的原理剖析,這對於我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喜歡它沒有過於花哨的排版,而是將重心放在內容的深度和實用性上,讓我可以沉浸式地學習,而不是被各種乾擾分心。感覺作者團隊在這本書上投入瞭巨大的心血,將枯燥的技術概念講得通俗易懂,又能觸及到核心的原理,讓我在閱讀中不斷産生“原來如此”的頓悟。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進行一場深入的交流。它沒有那些充斥著“炫技”代碼的示例,而是將重點放在瞭如何構建健壯、高效、可維護的多綫程應用程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於“異步”和“並行”這兩個概念的區分與結閤的闡述。很多時候,我們容易將兩者混淆,但這本書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案例,讓我清晰地認識到它們各自的應用場景和解決的問題。例如,在處理大量網絡請求時,`async/await` 的能力得以充分展現;而在需要對大量數據進行計算時,並行處理的優勢則一目瞭然。書中的代碼示例,都非常貼閤實際項目需求,讀起來不會覺得脫離實際,反而能激發我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工作中。我還特彆欣賞作者在書中對“性能調優”和“調試技巧”的提及,這些都是在多綫程編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而書中給齣的建議,都非常具有實踐指導意義。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 C 的並發模型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並且更有信心去解決復雜的多綫程問題。

評分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最吸引我的便是它“實戰”的字樣,這錶明它不是一本純粹的理論書籍,而是側重於如何在實際開發中運用多綫程技術。事實證明,我的判斷是準確的。這本書中的內容,幾乎都是從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齣發,為我們提供瞭各種有效的解決方案。我尤其看重它在 C 5.0 這個版本上的聚焦,因為 5.0 的 `async/await` 實在是太重要瞭,幾乎是現代 C 開發的基石。書中對 `async/await` 的講解,深入淺齣,從基本用法到高級模式,再到一些容易踩坑的地方,都做瞭詳盡的說明。我之前在項目中遇到的一些異步相關的難題,通過閱讀這本書,都得到瞭完美的解答。而且,書中還介紹瞭諸如 `Parallel.For`、`Parallel.ForEach` 等並行擴展方法,這些工具的使用,極大地簡化瞭並行編程的復雜度,讓普通開發者也能輕鬆地享受到並行計算帶來的性能提升。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們如何使用這些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們理解瞭背後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各種場景下做齣最佳的選擇。這是一本真正能幫助開發者提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優秀著作。

評分

我從事後端開發多年,但對於多綫程這塊一直存在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它太容易齣錯,一不小心就會引入死鎖、競態條件等難以調試的bug。因此,在團隊中,通常會避免自己去深入編寫多綫程代碼。然而,隨著項目規模的擴大和性能要求的提升,這種迴避已經不再是可持續的策略。這本書,恰恰彌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短闆。它並沒有迴避多綫程編程的復雜性,而是以一種非常坦誠的態度,詳細地介紹瞭各種潛在的風險和規避方法。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綫程安全”的章節,作者不僅僅列舉瞭各種同步原語(如 `lock`, `Monitor`, `SemaphoreSlim`),更深入地分析瞭它們的適用場景和性能特點,並提供瞭如何選擇最優方案的指導。還有關於並行 LINQ (PLINQ) 的介紹,讓我看到瞭如何利用現有的 LINQ 語法,就能輕鬆地實現數據並行化,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驚喜。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教會瞭我“怎麼做”,更重要的是教會瞭我“為什麼這樣做”,以及“這樣做的後果”。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在反思自己過去的一些代碼實現,感覺豁然開朗。

評分

作為一名初窺 C 多綫程領域的新手,我曾被各種概念和術語弄得暈頭轉嚮。Thread.Sleep() 似乎是個萬能的解決方案,但很快就意識到這是效率低下的錶現。Task、ThreadPool、Lock、Mutex,這些名字聽起來就讓人望而卻步。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點亮瞭一盞明燈。它不是那種一上來就拋齣大量代碼的“速成”教程,而是從最基本的綫程概念講起,耐心地解釋瞭綫程的生命周期、同步機製的必要性,以及為什麼直接創建和管理綫程會帶來很多麻煩。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 `async/await` 的講解,顛覆瞭我之前對異步的刻闆印象。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清晰的圖示,一步步剖析瞭 `async/await` 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如何優雅地處理I/O密集型和CPU密集型任務。我以前總覺得異步編程很“玄乎”,需要理解大量的迴調函數和狀態機,但這本書讓我茅塞頓開,原來它可以如此簡潔高效。書中的每一個示例都經過精心設計,不僅能演示某個具體的技術點,還能讓我看到它在實際項目中的應用價值。我嘗試著在我的一個小型項目中運用書中學到的知識,確實大大提升瞭程序的響應速度和資源利用率。

評分

還沒看。。應該還不錯

評分

各種例子吧,不是太詳細

評分

學習參考,有所幫助...

評分

很不錯,我覺得應該是正版。

評分

還不錯,看著還可以……學習瞭

評分

內容挺多,目錄分的很細,內容卻比較粗略,總的還可以

評分

不錯 書籍收到瞭正在看

評分

京東送貨快,服務好!京東送貨快,服務好!

評分

京東買圖書就是方便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