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Angular 2

揭秘Angular 2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廣發證券互聯網金融技術團隊 著
圖書標籤:
  • Angular2
  • Angular
  • 前端開發
  • JavaScript
  • TypeScript
  • Web開發
  • 框架
  • 編程
  • 技術
  • 教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06501
版次:1
商品編碼:12027521
品牌:Broadview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04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 位列榖歌推薦參考資料列錶,Google公司、Angular團隊及開發者社區聯閤力薦。
  √ 目前市麵上少有的基於Angular 2、係統全麵介紹這一技術方方麵麵的書籍。
  √ 本書作者團隊從Angular早期版本問世以來即投入生産實踐,積纍豐富實戰經驗。
  √ 難能可貴的ng2原創精品,國內一綫前端團隊及技術社區資深專傢集體亮相盛贊。

內容簡介

  《揭秘Angular 2》第一部分從前端的故事起點說起,然後對 Angular 以及 TypeScript 進行瞭簡單的介紹,接著通過一個通訊錄例子讓讀者快速入門 Angular 的開發;第二部分則深入講解瞭 Angular 架構以及 Angular 核心內容,包括組件、模闆、指令、服務、依賴注入、路由以及測試,此外,在相應的章節裏還補充說明瞭譬如變化監測的核心 Zones(第 6 章)、雙嚮綁定的原理(第 7 章)、RxJS(第 9 章)等關鍵內容;第三部分則通過問捲調查係統來指引讀者進行 Angular 項目的實戰。

作者簡介

廣發證券互聯網金融技術團隊,是Angular早期堅定的踐行者。作為全新一代的證券業 IT 研發組織,團隊緻力於用更新更好的技術打造行業方案、支持業務創新。

我們熱愛開源技術、信奉敏捷方法、編寫優雅代碼、關注用戶體驗,我們喜歡互聯網工程師文化,我們在技術創新中尋找到無窮樂趣。


精彩書評

  當Angular還在alpha版本的時候,本書作者所在團隊就已在産品裏使用。幾年時間一路跟下來,踩過很多坑,收獲更多。這保證瞭本書滿滿地全是乾貨,值得仔細閱讀。
  ——大漠窮鞦 Google Angular 中國開發者PM

  在前端規模化時代做開發是件幸福的事。幾年前似乎沒有太多選擇,大多用 jQuery 搞定各種瀏覽器上的坑,以簡陋的“粉筆”在網頁上“塗鴉”。如今又一下子擁有太多選擇,React、Vue、Angular...我不是其中任何一個流行的(和不那麼流行的)框架的死忠粉,在工作中會根據適閤的情況選用它們。很高興本書不是死闆地介紹特性和羅列 API,而是通過實際例子幫助讀者理解 Angular 的架構和設計思想。跟著作者的思路走一遍,前端技能會有實質提升,而不僅是“學會使用” Angular。我們需要掌握框架的靈魂,而不是成為它的奴隸。
  ——月影 360奇舞團負責人

  廣發證券互聯網技術團隊是一個活躍的技術團隊,近幾年譯過大量Angular的文章,並在實際業務中將Angular付諸實踐,積纍瞭很多經驗,同時也促進瞭團隊成員對Angular的深入理解。Angular是較早齣現的具有顛覆性的Web前端框架,在推齣之初就受到廣泛關注,並快速發展起來,給我們帶來一些新的理念。相信會有更多人因為這本書而更加全麵深入的瞭解Angular!
  ——於濤Kinvix 騰訊Alloyteam負責人

  本應快速發展的Angular 2 ,因遭遇 React 當紅和 Vue 崛起而沒能像1.x一樣快速流行。但還是有一些團隊,在自己的業務裏找到實踐空間,用它來解決實際問題。從技術角度來看,它絲毫不遜色於競爭對手:與 TypeScript 的結閤、對大型架構的支持讓它在企業級開發中擁有非常好的空間。
  希望大傢不要囿於門戶之見,用這本書來開始瞭解這門有價值的技術。
  ——程劭非 @winter


  Angular 2 與 1.x 版本有很大不同,以組件化為核心理念,整閤可選的開發語言、可配置的變更檢測策略、樣式封裝機製,形成一套適應於企業應用開發的框架。現在,這個領域的開發者,終於迎來一本適閤自己的書。
  ——徐飛 知名前端架構師

  本書把廣發證券前端團隊對 Angular 2 框架基礎的理解和實踐,用不拖遝的方式傳遞給讀者,值得一讀。
  ——sofish 餓瞭麼大前端負責人

  開發者真正瞭解所選框架並能結閤工作場景,纔能享受其帶來的效率、性能提升。本書覆蓋基礎、架構與應用,從能做什麼講到為什麼這麼做,對將或已選擇Angular的開發者極有裨益。
  ——吳天豪 淘寶前端技術專傢

  本書從概念到實際項目,從 API 到架構,詳細介紹瞭 TypeScript 和 Angular 的開發經驗,是學習Angular的上佳選擇。

  ——曾探 騰訊高級工程師


目錄

第一部分入門篇
1 前端風雲 2
1.1 故事的起點2
1.2 AJAX 王者歸來3
1.3 工具庫的流行3
1.4 百傢爭鳴3
1.5 走進前端新時代4
1.6 小結6
2 Angular 簡介7
2.1 曆史迴顧7
2.1.1 AngularJS 1.x 起源7
2.1.2 AngularJS 1.x 迭代之路8
2.1.3 初生的Angular 2 9
2.1.4 快速發展的Angular 2 10
2.1.5 開發語言之選11
2.2 Angular 2 簡述12
2.2.1 核心概念12
2.2.2 平颱簡介14
2.2.3 平颱亮點16
2.3 小結17
3 TypeScript 入門18
3.1 TypeScript 概述18
3.1.1 概述18
3.1.2 安裝19
3.2 基本類型20
3.2.1 布爾類型20
3.2.2 數字類型20
3.2.3 字符串類型21
3.2.4 數組類型21
3.2.5 元組類型21
3.2.6 枚舉類型21
3.2.7 任意值類型22
3.2.8 null 和undefined 22
3.2.9 void 類型23
3.2.10 never 類型24
3.3 聲明和解構24
3.3.1 let 聲明25
3.3.2 const 聲明26
3.3.3 解構26
3.4 函數28
3.4.1 函數定義28
3.4.2 可選參數28
3.4.3 默認參數29
3.4.4 剩餘參數30
3.4.5 函數重載30
3.4.6 箭頭函數31
3.5 類32
3.5.1 類的例子32
3.5.2 繼承與多態32
3.5.3 修飾符33
3.5.4 參數屬性35
3.5.5 靜態屬性35
3.5.6 抽象類36
3.6 模塊37
3.6.1 概述37
3.6.2 模塊導齣方式37
3.6.3 模塊導入方式38
3.6.4 模塊的默認導齣39
3.6.5 模塊設計原則40
3.7 接口42
3.7.1 概述42
3.7.2 屬性類型接口42
3.7.3 函數類型接口43
3.7.4 可索引類型接口44
3.7.5 類類型接口44
3.7.6 接口擴展45
3.8 裝飾器46
3.8.1 概述46
3.8.2 方法裝飾器47
3.8.3 類裝飾器48
3.8.4 參數裝飾器50
3.8.5 屬性裝飾器51
3.8.6 裝飾器組閤51
3.9 泛型53
3.10 TypeScript 周邊54
3.10.1 編譯配置文件54
3.10.2 聲明文件55
3.10.3 編碼工具56
3.10.4 展望未來57
3.11 小結57
4 快速入門 58
4.1 Hello World 例子58
4.1.1 準備工作58
4.1.2 搭建步驟59
4.2 通訊錄例子66
4.2.1 背景介紹66
4.2.2 架構設計68
4.3 小結74
第二部分深入篇
5 Angular 架構總覽 76
5.1 核心模塊介紹76
5.1.1 組件77
5.1.2 模闆81
5.1.3 指令82
5.1.4 服務83
5.1.5 依賴注入84
5.1.6 路由86
5.2 應用模塊88
5.3 源碼結構介紹91
5.4 小結93
6 組件 94
6.1 概述94
6.1.1 模塊化介紹94
6.1.2 組件化標準96
6.1.3 Angular 的組件100
6.2 組件基礎100
6.2.1 創建組件的步驟100
6.2.2 組件基礎構成102
6.2.3 組件與模塊108
6.3 組件交互113
6.3.1 組件的輸入輸齣屬性114
6.3.2 父組件嚮子組件傳遞數據115
6.3.3 子組件嚮父組件傳遞數據120
6.3.4 其他組件交互方式122
6.4 組件內容嵌入124
6.5 組件生命周期128
6.5.1 概述128
6.5.2 生命周期鈎子128
6.6 變化監測131
6.6.1 數據變化的源頭131
6.6.2 變動通知機製132
6.6.3 變化監測的響應處理133
6.7 擴展閱讀139
6.7.1 元數據一覽錶139
6.7.2 元數據說明139
6.7.3 深入理解Zones 149
6.8 小結155
7 模闆 156
7.1 模闆語法概覽156
7.2 數據綁定158
7.2.1 概述158
7.2.2 插值160
7.2.3 模闆錶達式160
7.2.4 屬性綁定162
7.2.5 事件綁定165
7.2.6 雙嚮數據綁定168
7.2.7 輸入和輸齣屬性169
7.3 內置指令170
7.3.1 NgClass 170
7.3.2 NgStyle 170
7.3.3 NgIf 171
7.3.4 NgSwitch 172
7.3.5 NgFor 172
7.4 錶單173
7.4.1 模闆錶單例子174
7.4.2 錶單指令175
7.4.3 自定義錶單樣式184
7.4.4 錶單校驗185
7.5 管道189
7.5.1 管道介紹190
7.5.2 內置管道190
7.5.3 自定義管道196
7.5.4 管道的變化監測198
7.6 擴展閱讀202
7.6.1 安全導航操作符202
7.6.2 雙嚮綁定的原理202
7.7 小結205
8 指令 206
8.1 概述206
8.1.1 指令分類208
8.1.2 內置指令210
8.2 自定義屬性指令219
8.2.1 實現屬性指令219
8.2.2 為指令綁定輸入221
8.2.3 響應用戶操作223
8.3 自定義結構指令224
8.3.1 實現結構指令224
8.3.2 模闆標簽與星號前綴227
8.3.3 NgIf 指令原理228
8.4 擴展閱讀231
8.5 小結235
9 服務與RxJS 237
9.1 Angular 服務237
9.1.1 概述237
9.1.2 使用場景238
9.2 HTTP 服務242
9.2.1 AJAX 介紹243
9.2.2 JSONP 介紹249
9.2.3 HttpModule 250
9.3 響應式編程254
9.3.1 概述254
9.3.2 ReactiveX 256
9.4 RxJS 258
9.4.1 創建Observable 對象258
9.4.2 使用RxJS 處理復雜場景258
9.4.3 RxJS 和Promise 的對比259
9.4.4 “冷”模式下的Observable 260
9.4.5 RxJS 中的Operator 261
9.4.6 Angular 中的RxJS 265
9.5 小結269
10 依賴注入 270
10.1 依賴注入介紹271
10.2 Angular 依賴注入274
10.2.1 概述274
10.2.2 在組件中注入服務276
10.2.3 在服務中注入服務278
目錄xvii
10.2.4 在模塊中注入服務280
10.2.5 層級注入282
10.2.6 注入到派生組件286
10.2.7 限定方式的依賴注入288
10.3 Provider 292
10.3.1 概述292
10.3.2 Provider 注冊方式293
10.4 擴展閱讀297
10.5 小結299
11 路由300
11.1 概述300
11.2 基本用法302
11.2.1 路由配置302
11.2.2 創建根路由模塊303
11.2.3 添加RouterOutlet 指令303
11.3 路由策略304
11.3.1 HashLocationStrategy 介紹305
11.3.2 PathLocationStrategy 介紹306
11.4 路由跳轉307
11.4.1 使用指令跳轉308
11.4.2 使用代碼跳轉310
11.5 路由參數312
11.5.1 Path 參數312
11.5.2 Query 參數315
11.5.3 Matrix 參數317
11.6 子路由和附屬Outlet 317
11.6.1 子路由317
11.6.2 附屬Outlet 319
11.7 路由攔截320
11.7.1 激活攔截與反激活攔截321
11.7.2 數據預加載攔截325
11.8 模塊的延遲加載327
11.8.1 延遲加載實現328
11.8.2 模塊加載攔截329
11.9 小結331
12 測試. 332
12.1 概述332
12.2 單元測試333
12.2.1 概述333
12.2.2 常用測試框架334
12.2.3 Jasmine 介紹334
12.2.4 Karma 介紹338
12.2.5 Karma 結閤Jasmine 測試339
12.3 Angular 單元測試343
12.3.1 概述343
12.3.2 獨立單元測試348
12.3.3 測試工具集352
12.4 端到端測試360
12.4.1 概述360
12.4.2 Protractor 介紹361
12.5 小結364
第三部分實戰篇
13 問捲調查係統簡介 366
13.1 項目背景366
13.2 主要特性367
13.2.1 首頁和幫助頁369
13.2.2 問捲編輯頁369
13.2.3 我的問捲頁369
13.2.4 用戶管理頁369
13.3 産品設計369
13.4 小結371
14 項目起步 372
14.1 技術選型372
14.1.1 前端腳手架372
14.1.2 UI 樣式庫373
14.1.3 後端服務器374
14.2 環境搭建374
14.2.1 搭建腳手架374
14.2.2 引入樣式庫377
14.2.3 搭建後颱環境378
14.3 目錄結構介紹380
14.4 首頁開發384
14.5 小結388
15 問捲編輯模塊389
15.1 概述389
15.1.1 功能設計389
15.1.2 數據模型391
15.2 問捲編輯模塊開發393
15.2.1 問題選擇組件394
15.2.2 問題組件398
15.2.3 問捲組件408
15.2.4 問捲服務415
15.2.5 問捲大綱422
15.3 小結425
16 我的問捲模塊426
16.1 問捲列錶427
16.1.1 問捲列錶項428
16.1.2 顯示問捲列錶429
16.1.3 顯示問捲詳情431
16.2 問捲操作433
16.2.1 修改路由配置434
16.2.2 發布後的問捲頁麵436
16.2.3 問捲操作組件439
16.3 小結442
17 用戶管理模塊 443
17.1 開發簡單注冊頁444
17.2 錶單控件組件446
17.2.1 定義錶單控件446
17.2.2 校驗錶單控件447
17.2.3 錶單安全450
17.3 用戶注冊功能開發451
17.3.1 用戶注冊服務451
17.3.2 組件的邏輯453
17.3.3 注冊接口開發455
17.4 權限管理456
17.5 小結460
18 項目構建和最佳實踐461
18.1 項目構建461
18.1.1 代碼質量檢查461
18.1.2 測試463
18.1.3 打包465
18.1.4 容器化467
18.2 最佳實踐468
18.2.1 單一職責468
18.2.2 命名約定469
18.2.3 編碼約定471
18.2.4 應用結構約定474
18.2.5 組件相關約定475
18.2.6 指令相關約定478
18.2.7 服務相關約定478
18.2.8 其他479
18.3 小結480

前言/序言

  2016 年9 月15 日,Angular 2 橫空齣世。鑒於Angular 1.x 的巨大成功,加上Angular 2自身超前而顛覆式的設計,使其市場關注度水漲船高。本書是一本幫助讀者對Angular 2(後文如無特殊區分,也稱為Angular)進行快速瞭解、深入熟悉並用其進行實戰開發的書籍。
  本書概述
  本書主要分為入門篇、深入篇和實戰篇三大部分,共18 個章節。
  第一部分:從第1 章到第4 章,主要講述整個前端發展史的演進,Angular 的發展曆程、核心概念以及周邊工具的簡單介紹,快速熟悉Angular 官方推薦的開發語言TypeScript,最後以一個通訊錄示例介紹如何搭建開發環境並快速上手Angular。
  第二部分:從第5 章到第12 章,主要圍繞通訊錄示例深入講解Angular 的相關知識點,包括Angular 的運行機理與整體架構介紹、組件與變化監測相關內容、模闆與管道、指令的總體介紹、服務與響應式編程RxJS、強大的依賴注入、靈活高可用的路由機製等,最後介紹瞭項目開發中測試相關的內容。
  第三部分:從第13 章到第18 章,主要以實現一個問捲調查係統為目標,闡述如何使用Angular 進行項目的實戰。主要內容包括項目背景介紹、開發環境的搭建、整體技術架構分析、用戶管理以及問捲編輯等頁麵的實現細節等,最後講解瞭項目的構建流程以及優秀實踐。
  誰適閤這本書
  本書的主要目標讀者是有一定JavaScript 開發能力的新人,有Angular 1.x 相關經驗的開發者,有Java、C# 等後端語言編程經驗的人,或者想通過本書快速瞭解Angular 2掌握更多新鮮理念的資深工程師等。
  如何閱讀此書
  本書基於Angular 2.0 版本進行講解。
  本書按照由低到高的難度變化思路進行撰寫。第一部分適閤剛接觸Angular 的讀者進行細緻的閱讀,如已有相關基礎或比較熟悉Angular 的同學可以跳過第一部分,直接學習第二部分深入理解或者第三部分項目實戰。
  全書的插圖采用統一的繪圖風格,以手繪風格的形式錶現齣來,力求簡潔,如遇部分難懂之處可配閤上下文進行解讀。
  本書包含諸多代碼段,這些代碼段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比較完整獨立的,跟著編寫並能看到運行效果的示例代碼;另一類是輔助學習的代碼段,以介紹概念知識點為主,力求減少不相關代碼的乾擾,通常隻截取最核心的片段,並以伴有省略號的形式齣現。
  本書涉及到的三個主要示例的源碼我們也已通過GitHub 開源,網址如下所示,感興趣的讀者可以下載運行,輔助對本書相關知識的學習理解。
  Hello World 例子:https://github.com/angular-programming/hello-world
  通訊錄例子:https://github.com/angular-programming/angular2-contacts-demo
  問捲調查係統:https://github.com/angular-programming/angular2-questionnaire
  為瞭加強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本書也加入瞭一些旁注,對內容進行相關補充。部分較為深入但不常用的知識點,將以擴展閱讀或者批注的形式展現。
  勘誤和支持
  由於筆者水平有限,又是團體作戰,且Angular 更新迭代比較快,加上書籍撰寫的時間比較倉促,書中難免會齣現一些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地方,懇請讀者批評指正。讀者可以把書中發現的問題或建議通過在GitHub 上提Issue 的方式反饋給我們,網址如下所示,我們會盡快迴復大傢的疑問,並依據收集的信息整理修正。
  https://github.com/angular-programming/issues/issues
  讀者也可登錄博文視點官網http://www.broadview.com.cn/30650 下載本書代碼或提交勘誤信息。一旦勘誤信息被作者或編輯確認,即可獲得博文視點奬勵積分,可用於兌換電子書。讀者可以隨時瀏覽圖書頁麵,查看已發布的勘誤信息。
  緻謝
  首先,感謝電子工業齣版社的張春雨、劉佳禾等編輯以及排版白濤老師,自始至終給予我們強有力的幫助和支持。如果當時沒有春雨老師的邀請,我們可能就不會有寫書的衝動,也就不會有本書的誕生瞭。
  其次,要感謝廣發證券互聯網金融技術團隊的全體小夥伴們。本書是整個團隊(參與寫作的人數多達21 人)在繁忙工作之餘利用瑣碎的業餘時間完成的,其難度不亞於一次大項目的協作,如果沒有大傢的緊密協作和堅持不懈,這本書也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非常感謝以下作者的辛苦付齣。
  章節作者
  整體內容審校吳炳傑、張淼、高海浪、湯桂川、李仲輝、閆學凱、唐明、梁景湛
  第1 章前端風雲湯桂川
  第2 章Angular 簡介高海浪
  第3 章TypeScript 入門張淼、姚雲萍、郭力恒
  第4 章快速入門錢騫、吳炳傑
  第5 章Angular 架構總覽李仲輝
  第6 章組件梁景湛、唐明
  第7 章模闆黃曉婷、袁野
  第8 章指令龔麒
  第9 章服務與RxJS 鄧玉龍、吳冠鵬
  第10 章依賴注入張淼、姚雲萍
  第11 章路由李遠、郭偉
  第12 章測試李澤揚
  第13 章問捲調查係統簡介閆學凱、王揚
  第14 章項目起步閆學凱
  第15 章問捲編輯模塊閆學凱
  第16 章我的問捲模塊閆學凱
  第17 章用戶管理模塊楊賓生
  第18 章項目構建和最佳實踐王揚


《重塑Web交互:現代前端開發的架構哲學與實踐》 序言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數字時代,Web應用程序已不再是簡單的信息展示頁麵,而是承載著復雜業務邏輯、豐富用戶體驗和高度交互性的動態平颱。前端開發的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深刻地影響著我們構建和使用數字産品的方式。從最初的靜態HTML到動態JavaScript,再到如今的響應式設計和單頁麵應用(SPA),Web前端的演進史就是一部不斷追求更高效、更靈活、更強大開發模式的徵程。 本書並非對某一特定技術框架的淺層介紹,而是旨在深入探討現代前端開發的核心理念、架構思想以及支撐這些理念的實踐方法。我們不會糾結於某個框架的語法糖或API細節,而是將目光聚焦於那些決定瞭項目成敗的關鍵要素:如何構建可維護、可擴展、高性能的Web應用,如何在日益復雜的開發環境中保持團隊協作的效率,以及如何為用戶提供卓越的交互體驗。 我們相信,理解“為什麼”比掌握“怎麼做”更為重要。因此,本書將帶領讀者一同探索前端開發的底層邏輯,理解不同架構模式的優缺點,並學習如何在實際項目中做齣明智的技術選型和設計決策。我們希望通過本書,能夠幫助開發者們建立起一套穩固的現代前端開發知識體係,從而更好地應對未來挑戰,創造更具價值的Web産品。 第一章:現代Web應用的挑戰與演進 在深入探討技術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審視現代Web應用所麵臨的挑戰。從桌麵瀏覽器到移動設備,用戶對Web應用的期望已經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們需要快速響應、無縫切換、離綫可用,甚至具備媲美原生應用的流暢度和功能。 1. 用戶體驗的飛躍: 傳統的頁麵刷新模式已無法滿足用戶對即時反饋和流暢交互的需求。SPA(Single Page Application)的興起,通過動態更新DOM,極大地提升瞭用戶體驗,帶來瞭類似桌麵應用的感受。 2. 業務邏輯的復雜化: 現代Web應用不再是簡單的CRUD(Create, Read, Update, Delete)操作。數據可視化、實時通信、復雜的狀態管理、個性化推薦等功能,使得前端的業務邏輯日益復雜。 3. 開發效率與維護性: 隨著項目規模的增長,代碼的維護性、可讀性和團隊協作效率成為關鍵瓶頸。混亂的代碼、緊耦閤的設計,會迅速消耗開發者的精力,降低開發速度,並增加bug的齣現率。 4. 性能的極緻追求: 用戶耐心有限,加載速度慢、響應遲緩的應用很容易被用戶放棄。優化資源加載、提升渲染性能、減少內存占用,成為前端工程師必須掌握的技能。 5. 跨平颱與多終端: Web應用需要在各種設備和瀏覽器上保持一緻的體驗,這帶來瞭適配性、響應式設計等方麵的挑戰。 這些挑戰促使前端開發技術不斷演進。從jQuery時代對DOM的直接操作,到MVC/MVVM等設計模式的引入,再到組件化、模塊化理念的普及,每一次技術的革新都是為瞭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本書將從這些挑戰齣發,探討現代前端架構的演變路徑。 第二章:組件化驅動的開發範式 組件化是現代前端開發的核心思想,它將復雜的UI拆解為獨立、可復用、可組閤的單元。這種思想源於軟件工程中的模塊化和麵嚮對象編程,但在Web前端的語境下,有瞭更具體的體現。 1. 何為組件? 組件是一個封裝瞭HTML結構、CSS樣式和JavaScript邏輯的獨立單元。它擁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能夠接收外部傳入的數據(props),並能對外觸發事件。 2. 組件化的優勢: 可復用性: 同一個組件可以在應用的多個地方重復使用,減少重復編碼,提高開發效率。 可維護性: 將大型UI拆解為小型、獨立的組件,使得代碼更易於理解、修改和調試。 可組閤性: 組件之間可以自由組閤,構建齣更復雜的UI結構,如“積木”一樣堆疊。 邏輯封裝: 每個組件負責自己的邏輯,避免瞭全局作用域的混亂,提高瞭代碼的內聚性。 3. 組件的設計原則: 單一職責原則: 每個組件隻負責一個明確的功能。 高內聚,低耦閤: 組件內部功能緊密聯係,組件之間盡量減少依賴。 聲明式UI: 通過描述UI的狀態,讓框架去驅動UI的渲染,而不是手動操作DOM。 Props與State: 理解組件間數據傳遞(props)和組件內部狀態管理(state)的區彆與聯係。 4. 組件的生命周期: 從組件的創建、渲染、更新到銷毀,理解其生命周期有助於開發者在適當的時機執行特定的操作,例如數據獲取、DOM操作、資源清理等。 我們將詳細剖析如何設計和實現高質量的組件,包括如何有效地傳遞數據、如何處理組件間的通信、以及如何利用組件化來構建大型、復雜的單頁麵應用。 第三章:狀態管理的藝術與挑戰 在構建交互式的Web應用時,狀態管理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問題。組件的狀態(state)是應用在特定時刻的數據錶現,而管理好這些狀態,是確保應用行為正確、用戶體驗流暢的關鍵。 1. 什麼是狀態? 狀態是指應用程序在某個時間點上的所有動態數據,例如用戶輸入的值、服務器返迴的數據、UI的顯示/隱藏狀態、用戶登錄信息等。 2. 狀態的來源與流轉: 組件內部狀態(Local State): 由單個組件自身管理,影響範圍僅限於該組件。 全局狀態(Global State): 應用共享的狀態,可能影響到應用中多個組件。 3. 狀態管理的挑戰: 狀態蔓延(State Sprawl): 隨著應用復雜度的增加,狀態分散在各個組件中,難以追蹤和管理。 數據流的混亂: 父子組件間、兄弟組件間的數據傳遞變得復雜,容易齣現數據不同步或丟失。 調試睏難: 當齣現bug時,難以 pinpoint 狀態齣錯的具體位置。 4. 常見的狀態管理模式: Props Drilling: 通過props逐層嚮下傳遞數據,當層級過深時,會導緻代碼冗餘且難以維護。 Context API / Provider-Consumer模式: 一種內置於部分前端框架的全局狀態共享機製,適閤管理少量不經常變動的數據。 狀態管理庫(如 Redux, Vuex, Zustand, Pinia 等): 提供瞭更結構化、更可預測的狀態管理方案,通常包括一個中央store、actions/mutations和reducers/getters等概念。 5. 選擇閤適的狀態管理方案: 本章將探討不同狀態管理方案的適用場景,以及如何根據項目需求進行權衡與選擇,強調“必要性”原則,避免過度設計。 我們將深入分析不同狀態管理模式的優缺點,並結閤實際案例,講解如何構建一個清晰、可控、易於調試的狀態管理體係。 第四章:路由與導航:構建單頁麵應用的骨骼 單頁麵應用(SPA)的核心優勢在於無需刷新整個頁麵即可實現視圖切換,而這主要依賴於前端路由。路由係統如同SPA的“交通指揮係統”,負責將URL的改變映射到相應的UI視圖。 1. SPA中的路由: 不同於傳統的服務器端路由,前端路由是在客戶端處理URL變化,並動態加載和渲染對應的組件,而無需與服務器進行完整的頁麵請求。 2. Hash模式 vs. History API模式: Hash模式(``): 利用URL的hash部分來標識不同的路由,兼容性好,但URL不夠美觀。 History API模式(`pushState`, `replaceState`): 利用HTML5 History API,可以創建更乾淨的URL,但需要服務器端配置支持。 3. 路由的配置與匹配: 如何定義路由規則、匹配URL、傳遞參數,以及進行路由守衛(導航保護)等。 4. 動態路由與嵌套路由: 如何根據不同的參數動態生成路由,以及如何在一個頁麵內部嵌套多個路由視圖。 5. 路由的性能優化: 代碼分割(Code Splitting)、懶加載(Lazy Loading)等技術,如何與路由結閤,實現按需加載,提升首屏加載速度。 本章將詳細講解前端路由的實現原理,以及如何設計一個高效、靈活的路由係統,為SPA提供堅實的導航基礎。 第五章:數據獲取與API交互:連接前端與後端 前端應用需要從後端服務器獲取數據纔能展示給用戶,並可能將用戶産生的數據發送迴服務器。高效、可靠的數據交互是前端開發的關鍵環節。 1. HTTP請求基礎: 理解HTTP協議(GET, POST, PUT, DELETE等)、請求頭、響應頭、狀態碼等基本概念。 2. AJAX與Fetch API: 掌握使用JavaScript進行異步HTTP請求的方法,包括傳統的XMLHttpRequest和現代的Fetch API。 3. RESTful API設計原則: 理解RESTful架構風格,以及如何設計一套符閤規範的API接口。 4. 數據格式: JSON作為最常見的數據交換格式,如何進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5. 處理API響應: 如何優雅地處理成功響應、錯誤響應、網絡異常等各種情況。 6. 數據請求的優化: 緩存策略: 客戶端緩存、HTTP緩存的使用。 請求閤並(Request Batching): 將多個小請求閤並成一個大請求,減少網絡開銷。 分頁與懶加載: 處理大量數據時,如何分批加載,提升用戶體驗。 長輪詢與WebSocket: 實現實時數據更新的技術。 7. API Mocking: 在開發過程中,如何模擬後端API,實現前後端並行開發。 我們將深入探討各種數據交互模式,以及如何設計健壯、高效的數據獲取策略,確保前端能夠穩定地獲取和處理數據。 第六章:工程化與構建工具:提升開發效率的基石 隨著項目規模的擴大,前端開發不再是簡單的編寫HTML、CSS、JavaScript。工程化工具鏈的引入,極大地提升瞭開發效率、代碼質量和項目部署的自動化程度。 1. 模塊化打包: Webpack / Vite / Rollup: 理解模塊打包器的核心概念,如入口文件、輸齣配置、Loader、Plugin等。 代碼分割(Code Splitting): 如何將代碼拆分成多個小塊,按需加載。 Tree Shaking: 移除未使用的代碼,減小打包體積。 2. 構建流程的自動化: 開發服務器: 熱重載(Hot Reloading)/ 快速刷新(Fast Refresh),實時預覽開發效果。 代碼轉譯: Babel(ES6+轉ES5),TypeScript轉JavaScript。 CSS預處理器: Sass, Less, Stylus。 代碼壓縮與混淆: 減小文件體積,提高安全性。 3. 版本控製與協同: Git在現代前端開發中的核心地位。 4. Linting與Formatting: ESLint, Prettier,統一代碼風格,捕捉潛在錯誤。 5. 自動化測試: Unit Tests, Integration Tests, E2E Tests,保證代碼質量。 6. CI/CD(持續集成/持續部署): Jenkins, GitHub Actions, GitLab CI等工具,自動化構建、測試和部署流程。 本章將帶領讀者理解現代前端工程化的核心工具和流程,學習如何搭建高效的開發環境,並實現項目的自動化構建與部署。 第七章:性能優化策略:打造流暢體驗的秘訣 性能是用戶體驗的生命綫。一個加載緩慢、響應遲滯的應用,無論功能多麼強大,都難以留住用戶。 1. 加載性能優化: 首屏加載速度: 減少HTTP請求,優化關鍵渲染路徑,圖片懶加載,字體加載優化。 資源壓縮: HTML, CSS, JavaScript, 圖片的壓縮。 CDN(內容分發網絡): 加速靜態資源訪問。 代碼分割與懶加載: 按需加載代碼和資源。 2. 運行時性能優化: 減少DOM操作: 虛擬DOM的優勢,避免不必要的DOM重繪和迴流。 事件委托: 減少事件監聽器的數量。 函數節流(Throttle)與防抖(Debounce): 控製函數執行頻率。 內存管理: 避免內存泄漏。 3. 渲染性能優化: CSS優化: 閤理使用選擇器,避免濫用`!important`。 Canvas與WebGL: 對於復雜的圖形渲染。 Web Workers: 將耗時操作放到後颱綫程執行。 4. 性能監控與分析: 瀏覽器開發者工具(Performance Tab): 分析加載過程、CPU使用情況、內存占用。 Lighthouse / PageSpeed Insights: 自動化的性能評估工具。 我們將深入剖析各種性能瓶頸,並提供行之有效的優化方案,幫助開發者構建響應迅速、體驗卓越的Web應用。 第八章:可維護性與可擴展性的架構設計 隨著項目的發展,代碼庫的規模會不斷增大,維護和擴展的難度也隨之增加。良好的架構設計是應對這一挑戰的關鍵。 1. SOLID原則在前端的應用: 單一職責、開閉原則、裏氏替換原則、接口隔離原則、依賴倒置原則。 2. 設計模式的應用: 工廠模式、觀察者模式、單例模式、代理模式等在前端的實際應用場景。 3. 領域驅動設計(DDD)的思考: 如何將業務領域模型映射到前端架構。 4. 服務層與數據訪問層: 分離業務邏輯與數據獲取。 5. 模塊化設計: 如何組織和劃分代碼模塊。 6. API設計與契約: 前後端API的標準化與版本管理。 7. 代碼規範與文檔: 建立清晰的代碼規範,並撰寫必要的文檔,便於他人理解和協作。 本章將側重於抽象思維,探討如何從架構層麵入手,設計齣易於理解、易於修改、易於擴展的前端係統。 第九章:測試驅動的開發(TDD)與自動化測試 高質量的代碼離不開完善的測試。測試驅動開發(TDD)和自動化測試是保證代碼健壯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1. 測試的金字塔: Unit Tests, Integration Tests, End-to-End Tests 的作用與比例。 2. 單元測試: 測試框架(如 Jest, Mocha, Vitest): 如何編寫、運行和組織單元測試。 測試覆蓋率: 理解測試覆蓋率的意義,以及如何提高覆蓋率。 Mocking與Stubbing: 如何隔離被測代碼,模擬依賴。 3. 集成測試: 測試多個組件或模塊協同工作的過程。 4. 端到端(E2E)測試: 測試工具(如 Cypress, Playwright, Selenium): 模擬用戶在瀏覽器中的真實操作。 自動化測試的價值: 減少手動迴歸測試的工作量,及早發現集成問題。 5. 測試在CI/CD中的作用: 如何將自動化測試集成到構建流程中。 我們將深入講解如何編寫有效的測試用例,以及如何利用自動化測試來提高代碼質量和開發效率。 第十章:未來的展望與技術演進 Web前端技術一直在快速發展,新的工具、框架和理念層齣不窮。理解行業趨勢,纔能更好地規劃未來的學習和發展。 1. WebAssembly: 為Web帶來接近原生語言的性能。 2. Server-Side Rendering (SSR) / Static Site Generation (SSG): 提升首屏性能和SEO。 3. 微前端架構: 應對大型、復雜應用的拆分與管理。 4. 低代碼/無代碼平颱: 降低開發門檻,提高開發效率。 5. AI在前端開發中的應用: 代碼生成、智能提示、自動化測試等。 6. 跨平颱開發: React Native, Flutter等技術在Web領域的融閤。 我們將對當前和未來的前端技術趨勢進行展望,幫助讀者把握技術脈搏,做齣前瞻性的決策。 結語 《重塑Web交互:現代前端開發的架構哲學與實踐》旨在為開發者提供一個全麵的、深入的現代前端開發視角。我們相信,通過對底層原理的深刻理解,對架構思想的靈活運用,以及對工程實踐的精益求精,開發者們能夠構建齣更優秀、更具競爭力的Web産品,引領Web交互的新潮流。願本書成為您在前端開發旅程中的良師益友。

用戶評價

評分

當我瀏覽“揭秘Angular 2”的目錄時,立刻就被“錶單處理”那部分的內容吸引住瞭。我知道在實際項目中,錶單是用戶交互的重中之重,而Angular 2的錶單處理機製確實是其一大亮點。我特彆好奇書中會如何講解“模闆驅動錶單”和“響應式錶單”這兩種模式,它們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又該如何在不同的項目需求下選擇最閤適的方案?更重要的是,我相信書中一定會包含大量的關於“錶單驗證”的實例,比如如何實現同步和異步驗證,如何自定義驗證器,以及如何與UI框架集成,展示驗證錯誤信息。這些細節對於構建健壯、用戶友好的錶單應用至關重要。此外,我還在目錄中看到瞭“HTTPClient模塊”的字樣,這讓我聯想到書中肯定會深入講解如何利用Angular 2進行網絡通信,比如如何發起GET、POST等請求,如何處理響應,以及如何處理錯誤。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分享一些關於“請求攔截”和“響應攔截”的技巧,這在實現統一的認證、日誌記錄或者數據轉換時非常有用。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它關注的是實際開發中最常用、最核心的功能,並且似乎準備瞭足夠的細節來幫助讀者掌握它們。

評分

坦白說,“揭秘Angular 2”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是一本簡單堆砌API文檔的參考書,而是更偏嚮於一種“開發者的視角”來解讀Angular 2。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注意到它在討論“數據綁定”的時候,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單嚮綁定”和“雙嚮綁定”的錶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它們背後的工作原理,以及在不同場景下選擇哪種綁定方式更優。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理解原理纔能更好地規避潛在的性能問題。而且,書中關於“服務與依賴注入”的章節描述,讓我感覺它不是簡單地介紹如何創建一個服務,而是更強調“為什麼”我們需要服務,以及如何通過依賴注入來構建鬆耦閤、高內聚的代碼架構。這正是很多新手開發者容易忽略的,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尤其關注書中對“RxJS”的應用講解,我知道RxJS是Angular 2中處理異步操作的關鍵,但其函數式編程的思維模式對我來說還是有些挑戰。希望書中能用清晰的圖示和易於理解的代碼示例,幫助我掌握Observables、Operators等核心概念,並學會如何用它來處理復雜的異步流程,比如網絡請求、事件流等。這本書給我一種“教你如何思考”的感覺,而不是“教你如何復製粘貼”,這是我非常看重的。

評分

“揭秘Angular 2”這本書的體例和排版給我一種非常“專業”的感覺,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從結構上看,我就能感受到作者在知識組織上的嚴謹。我特彆留意到書中關於“單元測試”和“端到端測試”的章節,我一直認為測試是保障軟件質量的關鍵,而Angular 2自身就提供瞭強大的測試工具。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講解如何使用Karma和Jasmine進行單元測試,以及如何使用Protractor進行端到端測試。特彆是書中如何講解“mocking”和“stubbing”,以及如何在測試中模擬組件交互和數據流。這些都是編寫高質量測試的關鍵。另外,我還注意到瞭“狀態管理”這個概念,我猜想書中可能會探討一些在Angular 2中管理復雜應用狀態的模式,比如使用NgRx Store或者其他的狀態管理庫。我非常好奇書中會如何對比不同狀態管理方案的優劣,以及如何在實際項目中選擇最適閤的方案。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僅關注Angular 2的技術實現,更關注的是如何將技術有效地應用於實際的軟件開發流程中,並且幫助開發者構建可維護、可測試、高質量的應用程序。

評分

“揭秘Angular 2”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不迴避那些“痛點”問題,比如“性能優化”和“安全性”。我尤其注意到書中關於“性能優化”的章節,我猜想它不僅僅會講一些通用的前端性能優化技巧,而是會深入到Angular 2特有的優化方法,例如如何通過變更檢測策略來減少不必要的重渲染,如何利用懶加載來優化初始加載速度,以及如何識彆和解決性能瓶頸。這些內容對於構建大型、響應迅速的Angular應用來說至關重要。我還看到瞭“安全性”這個話題,這在我看來是一本技術書籍中非常難得的關注點。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講解Angular 2在安全性方麵提供的防護措施,比如如何防止XSS攻擊,如何處理CSRF,以及如何在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協同進行安全加固。這些知識對於確保應用程序的穩定運行和用戶數據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這本書讓我感覺到它不僅僅是教授技術,更是在培養開發者的一種“安全意識”和“性能意識”,這讓我覺得非常超值。

評分

“揭秘Angular 2” 確實讓我眼前一亮,雖然我還沒有機會深入研讀,但從它的章節標題和前言部分,我就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良苦。第一眼就被“模塊化開發”和“組件化思想”這些詞匯吸引住瞭,這正是當前前端開發領域最熱門的概念,也是我一直渴望係統學習的。我特彆好奇書中是如何將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通過實際的例子來解釋的。比如,書中是否會詳細闡述如何構建一個可復用的組件,如何管理組件之間的通信,以及如何在大型項目中組織和管理大量的模塊?我個人對“路由設計”部分也充滿瞭期待,我一直覺得一個清晰、高效的路由機製是SPA(單頁應用)項目的靈魂,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設計更靈活、更易於維護的路由策略,尤其是在處理嵌套路由和路由守衛時,相信書中會有獨到的見解。另外,我還注意到書中提到瞭“依賴注入”這個強大的模式,我非常期待它能在書中得到詳盡的講解,瞭解它如何幫助我們解耦代碼,提高可測試性,以及在實際開發中如何優雅地應用。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緊跟技術潮流,並且在核心概念的講解上力求深入淺齣,這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開始我的學習之旅。

評分

程序員同誌買的,我是看不懂

評分

提高angular技術的好書,應該是正品

評分

寫的非常不錯,很好

評分

1.* 搞會瞭,來個2.0 又要從頭來

評分

買瞭哭著也要看完呢,據說有點難

評分

京東服務沒的說!!!!!

評分

期待

評分

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

評分

Nice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