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不同以往的罗伯斯庇尔在求深求真的作者笔下复活
《汉译传记丛书 罗伯斯庇尔传》以全新的视觉和详实的资料再现了法国革命家罗伯斯庇尔的传奇人生。作者用了整整一章节选了罗伯斯庇尔最后一次在国民公会上慷慨激昂的讲话,让读者更加深入理解了罗伯斯庇尔对革命的热忱投入和廉洁正直的品格。书前面附有精美插图,文与图相得益彰。书后附有大事年表,让读者对罗伯斯庇尔的一生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内容简介
罗伯斯庇尔(1758—1794)法国革命家,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领袖人物。《罗伯斯庇尔传》的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与以往不同的罗伯斯庇尔的形象。年轻的法官罗伯斯庇尔不愿意签署一项死刑判决,在大革命中却发生了改变,大革命给了他光辉但不人道的思想。他是古罗马英雄的狂热崇拜者,把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他将理想推到了犯罪的地步,最终赞成恐怖。热月十日晚,他为之献身的大革命将他吞噬:他和二十二个支持者被送上断头台。
作者简介
若埃尔·斯密特,是历史学家、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出版专著五十多部。其中,《希腊罗马神话辞典》(2005)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他是巴黎多家重要出版社的审稿者和十几个文学奖的评委。二〇〇四年凭借所有作品获得法兰西学院颁发的金质奖章,二〇一〇年获得法国文学家协会文学大奖。
精彩书评
★《罗伯斯庇尔传》中罗伯斯庇尔从乡下的穷学生,到职业律师,最后到大革命时的法案评议委员会委员。
若埃尔·斯密特的每一部传记都带给我们对像迷一样的杰出人物最精彩的分析和评论。
——法国书评人梅里克 ★大革命考试的评卷人是罗伯斯庇尔;他什么都复核一遍,什么都更正一遍;似乎即使他消失了,他瞳孔里那阴森森的光也留在这件了不起的进步的样本上。罗伯斯庇尔像修饰他的服装一样精心修饰他的文笔;他写每一句话都要像穿上盛装[……]。他很有德行正如他很整洁。他不能忍受身上有一丝灰尘和恶。他的廉洁是他的正派的一部分。他不是大革命的原因,他是大革命的逻辑;他不仅是逻辑,他是大革命的代数。他有直线的巨大力量,也有直线的权力。他的政治的缺点是他文学的缺陷,抽象。此外,他很有洞察力,找到要害,看得很准。没有人比他更资产阶级,没有人比他更得民心。
——雨果,摘自《九三年》 ★我从个人喜好讲对丹东比对毫不缓和的阿拉斯人更有好感,我的信念也更接近吉伦特派而不是山岳派。但罗伯斯庇尔就是罗伯斯庇尔。他是我国历史上极少数人中的一个,我们可以说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他曾是法国,而且是法国人民,这一点更难。这是一种没有宽恕的荣誉。当人这样步入荣耀时,最难的是走出荣耀。没有人能像他在热月九日那样成功。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
目录
前言
勤奋孤独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初涉政坛
从制宪议会到雅各宾俱乐部
君主政体问题
罗伯斯庇尔在雅各宾俱乐部领导大革命
廉洁公
共和国宣告成立:罗伯斯庇尔坐镇国民公会
革命走向激进化
恐怖初现
走向持久革命
通过恐怖达到理想的革命?
化装的独裁者?
罗伯斯庇尔的最后演说:他的政治遗言
最后时刻
罗伯斯庇尔没有定论
附录:
大事年表
精彩书摘
道德带来幸福,犹如太阳带来光明。
——罗伯斯庇尔
能否对罗伯斯庇尔这样一个人物下结论呢?两个多世纪以来他招来如此多的仇恨,但也有众多研究并不对这个超出标准的人物一味责难。对他的评价大多是否定的。我们的历史教材,至少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出版的那套名为马莱和伊萨克的著名历史丛书(丛书名称源自作者阿尔贝·马莱和于勒·伊萨克)里,给我们留下的罗伯斯庇尔的形象,是个冷血动物,主张所有自由人的首要原则是消灭所有叛徒。
当人们开始对路易十六有了更细腻的评价时,人们才开始,不是要给罗伯斯庇尔平反,而是试图解释这个人的态度。过去,路易十六被说成是一个软弱的不聪明的国王,而他实际却有很多优点,尤其是有渊博的文化,这样的文化和他那个世纪即启蒙世纪不是没有关系。罗伯斯庇尔面对既是全新的又是艰难的时代,可以说,被迫要临时创造一部之前从未有过的历史:一场西方和世界上都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法国大革命的历史。
这就是为什么罗伯斯庇尔,他的效法者以及他的敌人都不得不到罗马共和国的历史,有时甚至到古代历史中寻找对应、相似和比较,这样他们可以找到样板,监护人,一些他们或者想模仿其事迹和做法的人,或者想憎恶地排斥的人。罗伯斯庇尔在最后的演说中预言的罗马共和国的结束和凯撒政体的开始就是我们这个人物的参照,因为没有更好的参照,我想说。可以感到,罗伯斯庇尔和他的同事被抛到路易十六垮台后那个完全瓦解的法国,不得不不断想出办法来让法国这艘大船不沉底,来发明一场革命和一个共和国。很多人做到了这一点,或者以粗暴强硬的方式,或者老练地耍手腕。罗伯斯庇尔是唯一一个敢显示他是在控制局面,必要时预见事件的人,而其实他大多数情况下,却完全不知所措。
他依靠卢梭以及罗马共和国(道德)或他的时代(理性)的几个原则,一心想要给人一种能人的形象,能够理解正在发生的事,必要时能够抓住国家的缰绳,能够伴随事件,而事件却屡次逃出他的掌握,直至热月九日,那应该是他最后的意外。但这个人却表演喜剧,把雄辩术和夸张的朗诵作为行动方式,确实是产生了错觉,并盲目地投入革命神秘主义和创造一个符合卢梭教他的性善的新人的思想中。
他无法预见革命的结束,因为不知道革命究竟怎么结束,或者因为他预言了革命不好的结局。因此,他一味地向前,特别是在一七九四年四月到七月间,当他真的手中掌握了全部权力时,决心让法国投入一场永久革命,自己无力阻止这种进程。撰写这部传记时,我常常想到当代的独裁者,斯大林、希特勒,齐奥塞斯库,特别是在权力顶峰时,罗伯斯庇尔总是害怕有阴谋,而这种不安是所有集权人物特有的。但他又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因为他简朴而确实清廉的生活,因为他的性格,诚然很无情,但又对在他那里并非抽象理念的最高主宰顶礼膜拜。可以感到他坚信不疑,是个诚实的人,他发自内心的不可腐蚀。
当然,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也可以起作用,解释说,身为孤儿,失去母亲,实际上也没了父亲(父亲在妻子死后离开家,留下四个孩子,其中有六岁的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童年深受这两种情感缺失的打击,因此陷入孤僻和内向。在革命中找到一种理想的母亲,他将永远准备为之服务,直至死亡。也可以指责他偏执狂,夸大狂,有人已这么做了。我始终犹豫,不敢进行这类诠释,即使这种诠释似乎很适合罗伯斯庇尔,即使他的演说显示他是多么自我封闭,说明他令人难以置信的信心:他认为自己永远正确,而且在所有人之前。
他让法国大革命沾满鲜血,但并不邪恶,并没有作恶的意愿,不像历史上那么多独裁者那样。纯洁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恐怖可能只是它的一种表示。由于想使革命纯洁化,他准备牺牲成千法国人。他出于责任而残酷,而不像富歇、塔利安、卡里埃之辈是为了取乐。在这个清教徒似的人——在清教徒一词中就有纯洁之意——身上找不出一丝虐待狂的痕迹。他甚至牺牲自己的朋友,也许因为他从未真正有过朋友,他总是觉得自己比他们有理,不善于调和,除非是策略和临时性的。
他也不是一个有成堆女人相伴的人,而鉴于他极高的声望,这本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可以肯定有人给过他爱的机会,他都拒绝了。也有说他有情妇的,但连名字都不知道。这个人厌恶性,可以感觉到,可以看出来。他甚至肯定憎恶性。因此,说他和圣茹斯特有同性恋关系的指控实在荒唐。
诚然,在巴黎没有罗伯斯庇尔街,却有丹东街,这个渎职的人,都知道他和米拉波一样耍两面派的手法,和宫廷来往,但和罗伯斯庇尔相反的是,他很有口才,能即兴演讲,做出精彩的应对反击。不过在巴黎郊区,特别是在从前环绕都城的有名的红色郊区有罗伯斯庇尔街,在法国其它城市也有。
罗伯斯庇尔缺少一场真正的诉讼,不是指可能在革命法庭草草完成的诉讼,特别是富基埃-坦维尔做庭长,他讨厌富基埃-坦维尔,这证明他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串通。我说的是一场公开诉讼,有辩护人,有支持者,有原告,律师,要求损害赔偿的人,检察官,总之一场重罪诉讼。如果有,他肯定会解释他的法国大革命观。
当然他在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演说中为自己辩护了,他否认有任何独裁的渴望。这我相信。但他不由自主地成了独裁者,因为没有别的足够投入的革命者可以跟随他:他总是以孤独者出现,还不时缺席,或者是消沉,或者有时是一种政治策略的表现。
后世对他很不客气,尽管也能看出在许多对他的评价中,有时出自很出人意料的人物,有些绝不是否定的成分。这证明跳出任何争论之外,罗伯斯庇尔并不是有人想让我们相信的那个血腥的怪兽。当然还剩下那个萨图尔努斯[1]的比喻:大革命就像时间之神,最终吞噬掉自己的孩子。
[1]罗马神话中的农业之神,与希腊神话中的克罗诺斯混同。
^
前言/序言
直到近期,我们的历史书给我们看到的罗伯斯庇尔的肖像都是衣着讲究,好像大资产阶级一样——他也是大资产阶级,领饰紧紧裹着脖颈,假发扑着粉,神情不动声色,与猫颇有相似之处,夹鼻眼镜的橄榄形镜片后面,一双绿眼镜炯炯有神。这些书对他很不客气,因为罗伯斯庇尔是恐怖统治的组织者之一,他于一七九四年热月九日突如其来的死被大多数历史学家视为一种解脱。
然而,此人生活严肃刻苦,私生活没有任何逸事传闻,工作极其勤奋,从未有过假期或休闲活动,在这样一个人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个谜,使他变成一个比他外表看上去更加复杂的人物。
诚然,带有象征性的是,巴黎没有罗伯斯庇尔街,这证明他始终被钉在耻辱柱上。我们要知道,同样,也没有拿破仑-波拿巴街或拿破仑-波拿巴大道,没有拿破仑三世街或拿破仑三世大道,仿佛拿破仑氏的统治只不过被视为法国历史的一段插曲而已,应该永远遭受放逐。不过在阿尔贝·马蒂耶或阿尔贝·索布尔之后,罗伯斯庇尔研究并没有消失。阿尔贝?索布尔是我在索邦大学的老师之一,他出版了一本关于无套裤汉的著作。他是这个有男有女的历史协会[1]的积极成员之一,这些人不一定是历史学家,也不是狂热分子,嗜血成性的人,他们的想法是,罗伯斯庇尔的思想和作为应该研究,而不是被夸张和丑化。
他留下了“廉洁公”的绰号,这完全有理由,在他周围,是丹东和巴拉斯们,是肆无忌惮和贪污受贿之徒。这个绰号在我看来应该为我们开辟一条路,来描绘一个政治家的生活、思想和业绩,在法国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人,正因为他是个异类。最后这句话会招来罗伯斯庇尔的吹捧者的一片哄叫。这里得解释一下。
罗伯斯庇尔被他的老师们称为“罗马人”,因为他很年轻时就对罗马共和国的人物着迷,特别是罗马共和国濒于灭亡时捍卫它的那些人,这个法国革命者,像他在大革命时的各届议会的许多同僚一样,掌握着独一无二的罗马文化,他永远也没能摆脱布鲁图斯、西塞罗以及其他如小加图这样的榜样。
罗伯斯庇尔脑子里全是他们的人格、功绩以及他牢记在心的演说,他走进大革命仿佛生活在公元前一世纪,在国民公会仿佛那是罗马元老院的影子。他的所有举动、所有决定、所有讲话都受到这些与凯撒即与专制斗争的人物的启发,为了共和国存活下去,不管采取什么血腥的手段捍卫它,不管个人要冒什么样的风险。问题是,由于历史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事件的作用,在罗伯斯庇尔头脑里,这个被推向极致的共和思想,逐渐变成近乎抽象理念的法国理想,如何能达到目的,即达到一个乌托邦的完美的法国,其中所有公民都是自由幸福的主体?
罗伯斯庇尔穿着想象的托加[2]走进大革命,身上带着处在灭亡危险中的罗马共和国的全部光彩,在他看来,法国革命在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下也处在同样的危险中。
罗伯斯庇尔这种和他的罗马典范一样毫不让步的绝对的共和爱国主义情感,自然而然要完全变形为一场毫不留情的追捕,因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凡是反对共和的、道德的、廉洁的、纯粹的法国天堂般的未来的人,不管他是敌对还是纵容或中立,都是追捕的对象。罗马共和派没有干成的事,罗伯斯庇尔要干成,他要把法国人变成一种新人,这正是一种极权意识形态的标志。
罗伯斯庇尔为了达到这个完美的政治制度,摆脱他最怕的凯撒式独裁的危险,自己必须成为独裁者,但要从古罗马时代的意思上理解这个词,即临时的,而且仅仅是在共和国处于危险中时。
这种空想而非失去理智的逻辑,把法国拖进一场暂时的血腥冒险中,既非出于嗜血,亦非出于个人仇恨,而仅仅是由于对古代式共和道德的敬仰。走到这一步,成为他那罗马人的角色,直至与之融为一体,罗伯斯庇尔和任何人一样,也是经过多年的学习,有过怀疑,有过希望,有过坚强的意志,也有灰心丧气,显然,其中的最强音都应该仔细研究。正是这些使罗伯斯庇尔就像一个绝不让步的罗马共和派转世,成为古罗马伟大先人的效法者,而他的学习和青年时期便完全受到这些先人的熏陶。
指罗伯斯庇尔研究协会。
古罗马人穿的宽外袍。
汉译传记丛书 罗伯斯庇尔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体的血管流动,使你感到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
评分
☆☆☆☆☆
★我从个人喜好讲对丹东比对毫不缓和的阿拉斯人更有好感,我的信念也更接近吉伦特派而不是山岳派。但罗伯斯庇尔就是罗伯斯庇尔。他是我国历史上极少数人中的一个,我们可以说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他曾是法国,而且是法国人民,这一点更难。这是一种没有宽恕的荣誉。当人这样步入荣耀时,最难的是走出荣耀。没有人能像他在热月九日那样成功。
评分
☆☆☆☆☆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
评分
☆☆☆☆☆
人文社的这套“汉译传记丛书”都不错,我买了其中几本,《罗伯斯庇尔传》从比较新颖的角度来写的,而且作者是法国历史研究学者,感觉这本书与我以前看的那些法国大革命之类的书不同。我从中了解到更多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事情,很值得看的一本书,已经推荐给朋友看了。
评分
☆☆☆☆☆
还不错 还不错 还不错啊
评分
☆☆☆☆☆
★大革命考试的评卷人是罗伯斯庇尔;他什么都复核一遍,什么都更正一遍;似乎即使他消失了,他瞳孔里那阴森森的光也留在这件了不起的进步的样本上。罗伯斯庇尔像修饰他的服装一样精心修饰他的文笔;他写每一句话都要像穿上盛装[……]。他很有德行正如他很整洁。他不能忍受身上有一丝灰尘和恶。他的廉洁是他的正派的一部分。他不是大革命的原因,他是大革命的逻辑;他不仅是逻辑,他是大革命的代数。他有直线的巨大力量,也有直线的权力。他的政治的缺点是他文学的缺陷,抽象。此外,他很有洞察力,找到要害,看得很准。没有人比他更资产阶级,没有人比他更得民心。
评分
☆☆☆☆☆
图文并茂,印刷精美。内容详实生动,赶上活动性价比高
评分
☆☆☆☆☆
值得购买的好书!!!!!
评分
☆☆☆☆☆
量。这种力量可以大大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会往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