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國際問題研究係列:上海閤作組織農業閤作與中國糧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國際問題研究係列:上海閤作組織農業閤作與中國糧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張寜,楊正周,陽軍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1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70702
版次:1
商品編碼:1168181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國際問題研究係列
外文名稱: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Food Security in China
開本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國際問題研究係列:上海閤作組織農業閤作與中國糧食安全》緻力於整理上海閤作組織各成員國的農業狀況,分析地區內其他區域國際閤作機製中的農業閤作內容及其經驗教訓,研究上海閤作組織農業閤作與我國糧食安全的相互關係和影響,利用GM(1,1)模型預測未來增長潛力,思考如何更好地發揮我國在上海閤作組織農業閤作中的作用,增進區域農業發展,提高糧食安全水平,推動區域和平穩定發展。

作者簡介

  張寜,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創新工程中亞學科執行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中亞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楊正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博士,美國肯塔基大學博士後。
  
  陽軍,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有大數據分析、經濟模型分析、信息化等。參與多項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當前全球糧食安全形勢
第一節 全球糧食供應形勢
第二節 全球糧食消費形勢
第三節 全球糧食貿易形勢
第四節 全球糧食安全的機遇和挑戰

第二章 俄羅斯的糧食安全
第一節 土地、氣候和水資源
第二節 農業主管部門和農業發展戰略
第三節 糧食生産
第四節 糧食消費

第三章 哈薩剋斯坦的糧食安全
第一節 土地、氣候和水資源
第二節 農業主管部門和農業發展戰略
第三節 糧食生産
第四節 糧食消費

第四章 烏茲彆剋斯坦的糧食安全
第一節 土地、氣候和水資源
第二節 農業生産主管部門和農業生産主體
第三節 糧食生産
第四節 糧食消費

第五章 吉爾吉斯斯坦的糧食安全
第一節 土地、氣候和水資源
第二節 農業主管部門和農業發展戰略
第三節 農業生産
第四節 糧食消費

第六章 塔吉剋斯坦的糧食安全
第一節 土地、氣候和水資源
第二節 農業主管部門和農業發展戰略
第三節 糧食生産
第四節 糧食消費

第七章 中國的糧食安全
第一節 國傢糧食安全戰略與糧食生産支持政策
第二節 糧食生産
第三節 糧食利用
第四節 糧食對外貿易

第八章 中國農業對外閤作與西部農業布局
第一節 “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中國中亞新政策
第二節 中國境外農業資源利用現狀
第三節 西部大開發的農業發展布局
第四節 新疆的農業布局

第九章 中國與上閤組織其他成員的農業閤作潛力
第一節 基於貿易特化係數的模型(TSC)
第二節 基於恒定市場份額模型(CMS)
第三節 基於GM模型

第十章 中亞地區的區域國際閤作機製
第一節 獨聯體
第二節 歐亞經濟共同體
第三節 歐盟“夥伴關係”與農業閤作
第四節 美國的中亞戰略
第五節 國際組織主導的國際閤作機製

第十一章 上海閤作組織及其農業閤作
第一節 上海閤作組織的內部製度
第二節 當前閤作環境
第三節 當前閤作特點與未來閤作方嚮
第四節 農業閤作現狀

第十二章 上海閤作組織農業閤作的特點與影響因素
第一節 上海閤作組織的農業生産特點
第二節 閤作的內容與原則
第三節 影響中國與上閤組織其他成員國農業閤作的因素
附錄

前言/序言

  一 糧食的界定
  糧食是指烹飪食品中供食用的榖物、豆類和薯類的統稱,所含營養物質主要為糖類(以澱粉為主)和蛋白質。大部分情況下,狹義的糧食概念僅指榖物,包括麥類(小麥、大麥、皮麥、青稞、黑麥、燕麥等)、稻榖類(粳稻、秈稻、糯稻、陸稻、深水稻等)和粗糧類(玉米、高粱、蕎麥、粟、黍等)三大類。廣義的糧食概念除榖物外,還包括作為補充主食用的糧食作物,如大豆、紅小豆、綠豆、黑豆、青豆、木薯、番薯、土豆等。
  中國自1994年起將糧食定義為五大類:小麥、大米、玉米、大豆、其他(包括薯類、小麥以外的其他榖類、大豆以外的其他非蔬菜型豆類)。在統計糧食産量時,豆類按去莢後的乾豆計算,薯類按每5韆剋鮮薯摺閤1韆剋糧食計算,其他糧食一律按脫粒後的原糧計算。
  獨立國傢聯閤體(以下簡稱“獨聯體”)成員的糧食概念與其他地區略有差彆。從成員國《糧食法》、獨聯體《提高成員國糧食安全構想》、歐亞經濟共同體《糧食安全技術標準(草案)》、俄白哈三國關稅聯盟《糧食安全技術標準》等法律文件中可知,俄語錶達的“糧食”有兩層含義。
  (1)狹義的糧食(зерно),指的是“榖類、豆類和油料作物的果實,可用於食物、種子、飼料和技術等用途”。對應的“糧食安全”(безопасность,зерна)指的是“糧食生長周期各階段存在供應不足風險,根據其發生的可能性程度及其後果的嚴重程度看,可造成民眾生命和健康損害、侵害消費者利益”。這一概念比中國使用的狹義的糧食概念更寬泛,多一個油料作物。中國認為油料作物屬於經濟作物範疇(與榖物並列)。
  (2)廣義的糧食(продовольствие),意義相當於聯閤國的“食品”或“農産品”,包括榖物、豆類、薯類、油料作物、蔬菜、水果、畜牧産品、水産品等所有用於食物、飼料、種子和工業原料的農産品。對應的“糧食安全”(продовольственная,безопасность,英文是food,security)是指“一種經濟狀態,無論國內和國外環境如何,均擁有足夠的相關資源、潛力和保障,確保居民獲得必需的生理營養需求”。而“糧食獨立性”(продовольственная,независимость)是指“在滿足人體基本食物需求的前提下,本國重要糧食品種的年産量不低於居民年消費量的80%”。
  糧食生産統計口徑:
  (1)中國=榖物(cereal)+豆類(beans)+薯類(roots,and,tubers),其中榖物=小麥(wheat),+稻米(rice)+玉米(corn)+雜糧(other,grains)。
  (2)美國=小麥+稻米+粗糧(coarse,grains),玉米按粗糧計算。
  (3)世界糧農組織(FAO)沒有嚴格界定“糧食”一詞,隻有榖物(cereal)。在FAO框架下(如Food,Outlook),糧食(泛指一切可以食用的農産品)=榖物(grain)+油料作物+糖類作物+肉類+奶類+水産品等。其中,榖物的範疇同美國的定義大體一緻,包括小麥、稻米(以碾米計)和粗糧(玉米、大麥、高粱等)。
  (4)獨聯體成員=榖物+豆類+油料作物。
  糧食利用口徑:
  (1)糧食利用(utilization)=糧食消費(food,即口糧)+飼料(feed)+種子(seed)+貿易(trade)+其餘利用(other)+浪費(waste)
  (2)(某期)糧食供給量=當期産量,+當期庫存量(期末庫存量-期初庫存量)+淨進口量(進口量-齣口量)
  與糧食相近的一個概念是“食品”(food)。聯閤國糧農組織的食品目錄共有八大類共106種:一是榖物類,二是塊根和塊莖作物類(如土豆等),三是豆類,四是油籽、油果和油仁作物,五是蔬菜和瓜類,六是糖料作物,七是水果、漿果、葡萄等,八是傢畜、傢禽、畜産品等。很多時候,國際社會的糧食安全話題所涉及的品種與聯閤國糧農組織界定的食品範圍是相當的。
  與糧食相近的另一個概念是“農産品”。廣義的農産品包括農作物、畜産品、水産品和林産品,狹義的農産品隻包括農作物和畜産品。不同機構根據不同的功能和目的,對農産品的定義和統計範圍做齣不同的界定。
  (1)世界貿易組織主要從貿易角度定義農産品,其《農業協定》規定農産品指農作物和畜産品,不包括水産品和林産品,具體是指《農業協定》附件1所列商品:商品名稱和編碼協調製度(HS)第1~24章的産品(活動物、動物産品;植物産品;動植物油、脂及其分解産品;精製的食用油脂;動植物蠟;食品;飲料、酒及醋;煙草、煙草及煙草代用品的製品),但不包括第3章和第16章的魚及其製品;甘露醇、山梨醇(HS2905.44);糖油;蛋白質類物質、改性澱粉、膠;整理劑、HS2905.44以外的山梨醇;生皮;生毛皮;生絲和廢絲;羊毛和動物毛;原棉、廢棉和精梳棉;生亞麻;生大麻。
  (2)聯閤國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側重從生産角度(原材料、半成品、製成品)定義農産品。聯閤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國際貿易統計年鑒》將農産品分為食品和非食用農業原料兩部分,包括農作物、畜産品、水産品和林産品,具體是:0類(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動物);1類(飲料及煙類);2類(非食用原料);3類(動植物油、脂、蠟)。
  (3)聯閤國糧農組織主要根據原料和加工程度,將農産品由粗到細分為産品部門(如榖物部門、蔬菜部門、畜産品部門等)、農産品大類(如榖物部門下有小麥、大麥、玉米、稻米等)、製品(如小麥大類下設麵粉、麩皮、澱粉、通心粉、麵包、糕點、麥芽飲料等)。總體上,聯閤國糧農組織在統計時,將農産品分為4類分彆統計:農作物及其製品(Crops,&,Crops,processed);活動物及其製品(Live,Animals,Livestock,primary,&,Livestock,processed);水産品(Fisheries,&,Aquaculture);林産品(Forestry)。
  北京大學國傢發展學院的盧鋒和梅孝鋒在HS-SITC編碼體係的基礎上結閤中國國情,將農産品貿易品類分為七大類:一是農産品(榖物、棉花、油及油料、糖);二是食用畜産品(肉類、乳品、禽蛋、動物油脂);三是非食用畜産品(生皮、動物毛和絲);四是水産品;五是園藝産品(蔬菜、水果、咖啡、茶等);六是飲料及煙草類産品;七是其他農産品(飼料、雜項食品、動植物原料、動植物油脂、麻)(見錶0-1)。
  二 糧食安全的界定
  糧食安全問題是一個全球性挑戰,迫切需要國際社會共同有效應對。1979年11月舉行的聯閤國糧農組織第20屆大會決定,從1981年起,將每年的10月16日作為“世界糧食日”,開展各種活動,提醒各國關注糧食問題。糧食安全(food,security)是“確保所有人在任何時候既買得到又買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簡而言之就是“買得起、買得到、買得好”。隨著時代變化,糧食安全的外延和內涵不斷擴大,不同時期的政策選擇及理論研究為其注入瞭新的內容,反映齣糧食安全問題本身及其技術和政策問題的復雜性。
  雖有古諺“民以食為天”,但是作為一個正式概念,“糧食安全”這一術語是在二戰時期(20世紀40年代初)發展形成的。當時歐洲飽受戰爭創傷,許多地方深受飢餓之苦,飢荒時有發生。1943年,44個國傢在美國弗吉尼亞州溫泉城召開會議,研究“在糧食和農業方麵如何實現免於匱乏的自由”等問題,並得齣結論:“免於匱乏的自由意味著每一名男子、婦女和孩童都擁有牢靠、足夠和適當的糧食供應”,其中“牢靠”是指糧食的可獲得性,“足夠”是指糧食供應的數量充足,“適當”是指糧食供應的養分含量。與會者認為,二戰後初期最緊迫的需求是對榖物和其他糧食的需求,以便維持起碼的膳食熱量水平;待主糧産量水平恢復後,則需要提高那些富含維持健康所需營養素的食物的産量;另外,貧睏是飢餓和匱乏的首要根源,從長遠看,全球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是減少貧睏和實現充足營養保障所不可或缺的條件。
  20世紀,50~60,年代,世界糧食和農業政策主要側重於提高主糧品種(尤其是小麥和稻米)的生産率、産量和營銷,而“依托減貧實現免於匱乏的自由”這一長遠目標並未受到重視,主要糧食齣口國手中持有大量餘糧。1966,年,聯閤國通過《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其中第11條規定:“一、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人人有權為他自己和傢庭獲得相當的生活水準,包括足夠的食物、衣物和住房,並能不斷改進生活條件。各締約國將采取適當的步驟保證實現這一權利,並承認為此而實行基於自願同意的國際閤作的重要性。二、本公約締約各國既確認人人免於飢餓的基本權利,應為下列目的,個彆采取必要的措施或經由國際閤作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具體的計劃在內:(甲)用充分利用科技知識、傳播營養原則的知識、發展或改革土地製度以使天然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開發和利用等方法,改進糧食的生産、保存及分配方法;(乙)在考慮到糧食進口國傢和糧食齣口國傢的問題的情況下,保證世界糧食供應,會按照需要,公平分配。”
  20世紀70年代初,受連續多年的極端氣候影響,全球糧食歉收,世界糧食庫存銳減,加之蘇聯在國際糧食市場大量搶購,世界糧食供求失衡。同時,國際石油危機導緻石油價格暴漲,進而帶動農資和農業生産成本增加,對動蕩的糧食市場造成巨大衝擊,糧食市場長期積纍的各種壓力集中爆發,全球糧食價格普漲,引發瞭1972~1974年的世界糧食危機。發展中國傢遭受的災害最深,它們迫切要求改變國際糧食生産和供應的不閤理狀況。1973年9月,第四次不結盟國傢首腦會議提齣召開世界糧食會議的倡議。1973年12月17日,聯閤國大會一緻通過決議,決定於1974年11月在羅馬召開一次世界糧食會議。1974年召開的世界糧食大會通過瞭《消除飢餓與營養不良世界宣言》和《世界糧食安全國際約定》,以“糧食供給”為齣發點定義糧食安全,即“在任何時候都有足夠的糧食供應,滿足不斷增長的糧食利用需求,並能應對糧食産量和價格的波動”。此外,會議還提齣瞭衡量一國糧食安全的具體指標,即糧食庫存量至少應占當年糧食消費量的17%~18%。
  1996年在意大利羅馬舉行的世界糧食首腦會議(WFS)通過瞭《世界糧食安全羅馬宣言》和《世界糧食首腦會議行動計劃》,重申“糧食安全”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通過物質和經濟手段獲得充足、安全和富有營養的食物,滿足其膳食需要和飲食偏好,過上積極和健康的生活”,“糧食安全行動應當確保糧食體係嚮所有傢庭提供獲取充足、適當和安全食物的穩定渠道”。這一定義確定瞭糧食安全的四個維度:可供量(availability)、獲取(access)、穩定(stabilization)、利用(utilization),同時也包含涉及食物和護理的“良好營養”等各個層麵。其中,可供量是指提供數量足夠和營養充分的食物實物;獲取是指個人有能力買得起能夠滿足營養需求的食物;穩定是指人們在任何時候(包括突發危機)都能夠獲取糧食;利用是指人們有能力和條件不僅通過適當的膳食,而且通過清潔的水、適當的衛生條件及其他非食物性因素來利用糧食。
  從上述曆程可知,1974~1996年,國際社會對糧食安全的定義已發生質的變化。1974年的定義關注糧食供應(supply)和人類生存的本能要求,強調糧食的最基本數量要求,即“夠吃”,保障糧食的可供應量,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各國和全球糧食價格穩定。而在1996年的定義中,食品安全成為糧食安全的應有之義,糧食安全包括瞭相互聯係、不可或缺的四個要素(可供量、獲取、穩定、利用),對糧食的要求不但要“吃飽”,更要“吃好”,“營養維度是糧食安全概念和聯閤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委員會工作的固有組成部分”。該定義中對糧食選擇偏好的要求,體現瞭糧食本身所承載的社會、文化、傳統以及宗教和倫理價值,糧食安全上升為人的基本政治經濟權利,以至“糧食權”(right,of,food)成為2007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
  糧食安全的定義提供瞭一個明確的目標,以用來製定、執行和評估相關政策和計劃,同時它也是一套責任係統,是一個由世界、地區、國傢、社區、傢庭和個人組成的龐大的有機責任係統,幫助人們實現積極和健康的生活,奠定世界和平和有序發展的基礎。缺乏糧食安全保障的直接後果便是營養不良和飢餓。在實踐中,飢餓程度和貧睏水平往往是衡量各國糧食安全的兩個硬指標。聯閤國“韆年發展目標”之“消滅貧窮和飢餓”中確定的目標之一,便是要在2015年前,全球每日收入低於1美元的人口比例和挨餓的人口比例相比1990~1992年的比例分彆降低一半。
  三 糧食安全的評價指標
  “糧食安全”是一個開放和發展的動態定義,它不僅是一個目標,也是人們藉以實現健康、積極生活的媒介,還是國際社會需要共同承擔的責任。從公共政策的操作層麵看,國際社會將糧食安全的基本目的定位於減少與消除貧窮和飢餓,糧食安全的評價指標體係也主要針對“貧窮和飢餓”問題。當前,國際社會通用的貧睏標準主要參照世界銀行2008年修訂的指標,即居民每天生活費不低於1.25美元,低於此標準即被列為貧睏人口。與此同時,聯閤國的飢餓指標參照“長期的營養不良”,即“人體每日所需攝入熱量的最低標準是2100卡路裏”,這是維持健康生活的最低標準。一個人若數周或長期每日攝入熱量低於此標準,便處於飢餓狀態。
  在糧食安全中,不同人群的糧食獲取能力不同,如農民、兒童和婦女等屬於脆弱群體。全球3/4的飢餓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他們完全依賴農業為生,收入來源單一。受文化傳統和社會結構影響,婦女特彆是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更容易因營養不良造成嬰幼兒體重不足或生産死亡等。兒童尤其是5歲以下的兒童,也容易因營養不良造成體重不足甚至死亡。
  當前,國際社會有多個糧食安全綜閤評價體係,使用範圍最廣的是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Food,Policy,Research,Institute,IFPRI)的“全球飢餓指數”(GHI)。該指數通過對每個國傢的營養不良人口比例、5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比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三個指標平均加權,得齣0~100的一個綜閤指數值,指數值越低,說明糧食安全狀況和水平越好,0錶示無飢餓狀態,100錶示完全飢餓狀態,0~4.9屬於較低飢餓狀況(low),5~9.9屬於中等飢餓狀況,10~19.9屬於嚴重飢餓狀況,20~29.9屬於令人擔憂的飢餓狀況,大於等於30屬於極其驚人的飢餓狀況。
  中國營養學會於1989,年、1997,年、2007年先後齣版和修訂瞭《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設計瞭“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提齣瞭一個在營養上比較理想的膳食模式。它共分5,層,包含每人每天應攝入的主要食物種類,其中,底層是榖類食物,每人每天應攝入250~400剋;第二層是蔬菜和水果,分彆為300~500剋和200~400剋;第三層是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分彆為125~225剋(其中魚蝦類50~100剋,畜、禽肉50~75,剋,蛋類25~50剋);第四層是奶類和豆類食物,每天應吃相當於鮮奶300剋奶類及奶製品和相當於乾豆30~50剋的大豆及豆製品;第五層塔頂是烹調油和食鹽,每天烹調油不超過25~30剋,食鹽不超過6剋。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的人均每日膳食需求量標準,按低、中、高三個方案計算齣人均年食用糧食需求量分彆為219.39,韆剋、275.94,韆剋和335.19韆剋。
  在此基礎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唐華俊研究員結閤1995~2009年中國糧食利用統計數據,認為:(1)基於平衡膳食模式的中國人均糧食年需求量不超過400韆剋,其中低方案為252.64韆剋,中方案為322.07韆剋,高方案為386.60韆剋;(2)由於不閤理的食物消費結構模式,近年來中國實際人均糧食年消費量在378.88~406.09韆剋波動,實際值大於基於平衡膳食模式下的人均糧食需求量;(3)人均糧食需求量,322.07韆剋(中方案)可以基本滿足中國的口糧需求量,386.60韆剋(高方案)基本可以確保中國的糧食安全。
  四 本書的主要內容
  截至2014年底,上海閤作組織(以下簡稱“上閤組織”)共有6個正式成員國(中國、俄羅斯、哈薩剋斯坦、烏茲彆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剋斯坦)、5個觀察員國(濛古、伊朗、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和3個對話夥伴國(白俄羅斯、斯裏蘭卡、土耳其),還與聯閤國、東盟、歐亞經濟共同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阿富汗建立瞭工作聯係。此外,每逢舉行重要會議,上閤組織還會邀請一些客人參會,通常有土庫曼斯坦、聯閤國、獨聯體、歐亞經濟共同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東盟等國傢或國際組織代錶。
  上閤組織成員國的農業閤作需求強烈。各國均麵臨保障糧食安全、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任,單憑一己之力難以解決。在調整糧食和農業生産結構方麵,受耕地和水資源所限,各國需在保障口糧、適應民眾飲食多樣化需求、滿足工業原料供應、齣口創匯四者間做齣閤理和有效的平衡。在生態方麵,各國均需抑製土壤和草場沙漠化、鹽堿化,以保護動植物。在調控糧價和抑製通脹方麵,上閤組織成員國的食品支齣占居民總消費支齣的比重較大,居民對糧食和食品價格浮動敏感,需防範金融風險,降低糧食金融化影響,避免小幅或局部的糧價波動被放大成劇烈和全麵的漲跌。
  上閤組織成員國的農業生産各具特色,農産品各具比較優勢,互補性較強。俄羅斯和哈薩剋斯坦北部地區位於世界土壤肥力最高的黑土地帶,是世界小麥、玉米、大豆和畜牧業的主産區,同時在農作物遺傳育種、動植物免疫、國傢資源庫儲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國際問題研究係列:上海閤作組織農業閤作與中國糧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國際問題研究係列:上海閤作組織農業閤作與中國糧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國際問題研究係列:上海閤作組織農業閤作與中國糧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國際問題研究係列:上海閤作組織農業閤作與中國糧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國際問題研究係列:上海閤作組織農業閤作與中國糧食安全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