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武梁祠(精装)》的研究回应从以往武梁祠研究中生发出来的四个主要方面,每一方面对于未来学术的进展都极为重要。第1方面是对武氏家族墓地的遗存进行清点和著录。尽管这些遗存对研究东汉图像艺术是极重要的资料,但相互矛盾的断代、祠堂归属以及编目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此外如错录铭文等问题更使人迷惑。通过重新检验发掘记录、以往著录以及复原设计等材料,本书希望为武梁祠和它原本所处的环境,即武氏家族墓地,提供更完全、准确的信息。
作者简介
巫鸿(Wu Hung),早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1987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后在该校美术史系任教,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目录
总序 序 导言 上编千年学术研究 第一章武氏墓地遗存的发掘和初步研究 祠堂的配置与复原 祠堂主人及建造日期 祠堂及东汉墓地结构 第二章武氏祠研究的历史回顾 传统学术 19世纪以来的综合研究 现代研究 对意义的探寻 考古学的启示 结论 下编武梁祠:宇宙之图像 第三章屋顶:上天征兆 祥瑞形象及图录风格 征兆图像的流行 武梁和征兆图像 第四章山墙:神仙世界 西王母与“阴” 西王母与昆仑山 西王母:从神仙到宗教偶像 偶像之表现:西王母及其仙境 第五章墙壁:人类历史 墙壁图像的一般解读 汉代的史学观 古帝王和历史进化 “三纲”与列女、义士 君主与臣民之责 拜谒场景:君权的表现 历史学家的自我表现 跋:武梁祠石刻画像的思想观念 附录 一榜题、图像志、文本 征兆古帝王列女孝子和义士忠臣刺客 二武梁祠研究年表 三武氏祠画像石详目 四引用文献目录 五索引
精彩书摘
朱鲔祠、白集祠、张德祠和尹俭祠之类的名称给人一个印象,即这些祠堂都是属于某些个人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为某个男性家长修筑的这种礼仪建筑同时也是其家庭的纪念碑或象征物。东汉墓地祠堂的这种意义从墓葬的结构得到揭示。白集祠和朱鲔祠后的坟墓都由多个墓室组成,每一座墓都有一个主室和数个耳室和后室。祭品置于主室,家庭成员的棺椁则安放于后室之中。在这种多室墓里,一个家庭的各个成员可以被安葬在一处,形成一个地下家庭。据考古学家研究,这类墓葬大约从东汉初年起渐渐取代西汉时期的单穴墓,进而在东汉中晚期间成为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墓葬规范。西南地区的四川也出现了跟东、南部地区平行的演进:崖墓在这一时期中得到长足发展,其中发现的铭文以及墓室的建筑设计显示大多崖墓属于家庭墓地。一个崖墓通常包括置放棺椁的数个墓室和一个可用作家庙或祠堂的前室。 墓葬结构的这种改变可以在汉代家庭结构的变化中找到说明。社会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秦及西汉时期的家庭规模不大,常包括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主要原因在于,根据这两个朝代的法律规定,有两个或更多成年子女住在一块儿的家庭需交双倍的税。与这种小规模的“核心家庭”对应的墓葬形式是单穴墓和由这种墓组成的小型墓群。大规模的家庭于东汉时期开始出现,常常是几个儿子各自成婚后仍与父母住在一处,组成一个扩大的家庭。历史记载显示东汉统治者对这种新的住家模式持鼓励态度。如《后汉书》中说到某儒生与其父系亲属住在一块儿,三世同堂而未分家,由此获得社区的高度赞赏。与此变化相应,家庭坟墓和墓地也跟着扩大,一座墓常带有多个墓室,家族的大型墓地也出现了。 ……
前言/序言
武梁祠(精装)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