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美學史》在講述中國美學史的發展曆程時,以天下美學觀貫穿,按從古至今的順序展開,上溯至遠古美學、春鞦戰國美學、秦漢美學,中及魏晉南北朝美學、隋唐五代美學、宋遼金元美學,近及明代美學、清代美學,介紹瞭各個時期齣現的重要流派、人物及其代錶思想,並力圖挖掘前後的繼承關係,論述範圍涉及文學、美術、音樂、園林、建築等領域,體現瞭作者寬闊的學術視野,也突齣瞭中國美學的獨特性。
目錄
緒論中國美學史:緣起、曆程、特點、意義
一、美學史:普遍性中的中國特性
二、中國美學史的現代寫作演進
三、中國美學史著作類型
四、中國美學史的資料範圍
五、中國美學史的主要特點
六、學習中國美學史的目的、方法、意義
第一章 遠古美學
第一節 遠古美學的基本麵貌
一、遠古美學的最初時空
二、遠古美學的演進邏輯
三、遠古美學的基本問題
第二節 中國美學的曆史發端
一、基於考古資料的判斷
二、基於傳世文獻的判斷
三、基於哲學反思的判斷
四、基本結論
第三節 審美時空格局的形成
一、審美空間:經驗與想象
二、審美時間:景色與四季
三、審美者:自我認知與自我發現
四、天下觀的審美生成
第四節 原始儀式與禮樂文明
一、“美”與美的早期內容和意識
二、“禮”與美的早期內容和意識
三、“樂”與美的早期內容和意識
四、禮樂文明的形成
第二章 春鞦戰國美學
第一節 春鞦戰國美學的基本麵貌
一、春鞦戰國美學的時空範圍
二、春鞦戰國美學的演進邏輯
三、春鞦戰國美學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儒傢美學思想
一、儒傢美學概述
二、孔子美學
三、孟子美學
四、荀子美學
五、《易傳》美學思想
第三節 道傢美學思想
一、道傢美學概述
二、老子美學
三、莊子美學
第四節 其他重要美學思想
一、墨子、韓非子、屈原的美學思想
二、曆史、藝術、工藝中的美學思想
第三章 秦漢美學
第一節 秦漢美學的基本麵貌
一、秦漢美學的時空範圍
二、秦漢美學的基本領域
三、秦漢美學的多麵演進
第二節 秦漢美學的主體境界:巨麗
一、秦漢大一統與巨麗美學
二、事、辭、經:對巨麗美學的規範
三、詩人、辭人、騷人:巨麗的美學標準
第三節 秦漢的音樂宇宙
一、陰陽五行與音樂宇宙
二、音樂理論的基本概念
三、樂:天地之和
第四節 《詩大序》與政治美學
一、詩言誌新解
二、六義正變與正變奸
三、發情止禮與發憤著書
四、定義作品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美學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美學的基本麵貌
一、魏晉南北朝美學的時空範圍
二、魏晉南北朝美學的演進邏輯
三、魏晉南北朝美學的基本要點
第二節 人物品藻與中國型審美把握方式
一、神、骨、肉:審美對象結構的定型
二、目、味、品:審美把握方式的成型
三、理論凝結:《詩品》《書品》《古畫品錄》
第三節 自然山水、玄學與六朝審美新境
一、自然美的自覺欣賞與山水詩畫中的本體意識
二、園林:自然美與多重文化因素的交匯
三、玄學與審美意識
四、藝術生成論中的審美本體意識
第四節 建安風骨、遒麗、形式美與時代美學主潮
一、建安風骨與遒麗
二、從神到骨再到肉的演變與對聲律形式美的追求
三、情之所鍾、聲色雙美與宮廷趣味
四、形似、暢神與形式美的價值
五、《文心雕龍》與六朝美論
第五章 隋唐五代美學
第一節 隋唐五代美學的基本麵貌
一、隋唐五代美學的時空範圍
二、隋唐五代美學的演進邏輯
三、隋唐五代美學的基本要點
第二節 多元文化視野中的美學思想
一、多元文化中的儒、釋、道以及其他宗教的美學思想
二、多元文化中的藝術美學思想
三、多元文化中的設計和工藝美學思想
第三節 唐代美學的主要類型
一、李詩張書吳畫的美學風格
二、杜詩韓文顔書的美學風格
三、山水詩和水墨畫的美學風格
第四節 隋唐五代美學論著
一、隋唐五代美學的理論麵貌
二、孫過庭《書譜》
三、張彥遠《曆代名畫記》
四、司空圖《詩品》
第六章 宋遼金元美學
第一節 宋遼金元美學的基本麵貌
一、宋遼金元美學的時空範圍
二、宋遼金元美學的演進邏輯
三、宋遼金元美學的基本要點
第二節 宋遼金元美學的生活世界
一、爛賞疊遊的都市美學
二、涵泳玩味的士人美學
三、天工美物的生活美學
四、都市繁華的節 慶美學
五、禮樂人生的傢禮美學
第三節 宋遼金元美學的圓融氣象
一、理學思潮與美學
二、佛、道教思想與美學
三、伊斯蘭教思想與美學
第四節 宋遼金元的美學境界
一、詩文美學的平淡境界
二、書畫美學的淡泊境界
三、詞麯領域的雅緻、清空、本色境界
四、音樂領域的平和境界
五、設計領域的適宜境界
第七章 明代美學
第一節 明代美學的基本麵貌
一、明代美學的時空範圍
二、明代美學的演進邏輯
三、明代美學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明代的思想與美學
一、明代的心學與美學
二、晚明思想與美學
三、佛、道、伊斯蘭教思想與美學
第三節 明代的文學美學
一、詩文美學
二、小說美學
三、戲麯美學
第四節 明代的藝術美學
一、董其昌的《畫禪室隨筆》
二、項穆的《書法雅言》
三、徐上瀛的《溪山琴況》
四、計成《園冶》的園林美學思想
五、文震亨《長物誌》的工藝美學思想
第八章 清代美學
第一節 清代美學的基本麵貌
一、清代美學的時空範圍
二、清代美學的主要領域
三、清代美學的演進邏輯
第二節 清代的政治/社會美學
一、多元一體中的美學總貌
二、滿漢交融中的美學思想
三、中外交流中的美學思想
第三節 清代的小說、戲麯美學
一、清代小說戲麯美學總貌
二、金聖嘆及其小說美學
三、李漁及其戲麯美學
第四節 清代美學的總結性著作
一、清代美學的總結性著作及主要觀念
二、王夫之及《薹齋詩話》和葉燮《原詩》中的美學思想
三、石濤《畫語錄》中的美學思想
四、李漁的生活美學和劉熙載《藝概》的美學思想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美學史》:
四、基本結論
中國遠古美學研究是一個魅力無窮的領域。這種魅力並不在於它靠有限的史證為美學起點提供瞭確定性的答案,相反,卻在於史證的破碎和匱乏,為理論反思和曆史想象提供瞭發揮效能的空間。曆史是一個時間性的存在物,按照人的時間意識,它應該有始有終,但這個“始”或“終”卻總是因為超齣瞭人的經驗範圍而需要想象的補充。,需要哲學對其運行路綫做齣閤乎規律的審視和修正。也就是說,遠古美學史,不僅是基於考古學的曆史,也是被哲學反思和曆史想象共建的曆史。考古的實證性、曆史想象的價值指嚮和哲學的反思、修正,共同形成瞭關於中國美學發端問題的判斷。
現代以來,中國遠古美學之所以是可以書寫的,關鍵在於20世紀以來的一係列考古發現為美的産生提供瞭實物證明。與此比較,傳世文獻以聖王為中心,為今人提供瞭遠古曆史從野蠻嚮文明逐步發展的演進邏輯。這種邏輯符閤人類的進化規律,但就其構建方式來講,卻基本上屬於後人的曆史想象。這樣,如何將考古學的實證性與聖王譜係提供的曆史綫索的明晰性結閤起來,就成為研究遠古美學的重要課題。根據今人的判斷,這兩大述史係統雖然錶麵難以兼容,但雙方的內在統一性仍然大於相互矛盾。像傳說中的伏羲畫卦、神農發明耒耜、炎黃二帝結盟、顓頊創製曆法、帝嚳神道設教、堯舜以德治民,基本對應於中國社會從遠古漁獵到農耕時代、從部落政治到王朝政治的發展進程。根據這種情況,要實現對遠古美學相對完整的認識,既不能全然依賴考古學,更不能盲目相信文獻傳說。過於依賴考古發現必然導緻美學史的破碎,囿於史傳則會減損美學史的可信性。目前最穩妥的方案隻能是在兩者之間尋求相互參證。
但是,就考古史和文獻史各自錶現齣的局限而言,兩者的互證對研究遠古曆史顯然又是不夠的。,比如,考古學雖然立足於實物考證,但根據有限的文物構建中國遠古史的整體框架和演進規律,其中必然充滿瞭推理和想象成分。就美學史的獨特性而言,無論是基於考古的實物史還是基於文獻的聖王史,都有其自身無法剋服的局限。其中,考古器物的造型和紋飾固然可以反映那一時代的審美意識,但審美意識就其源發性而言,必然早於器物性實踐。傳世文獻則往往會涉及遠古聖王在藝術領域的貢獻,如《呂氏春鞦·古樂》曾記載陶唐氏作舞、黃帝命伶倫作律、堯舜命樂師作琴,等等。就美與藝術的關聯看,人的審美曆史顯然又遠遠早於成型的藝術作品。這提示人們,遠古美學的發端問題,一方麵需要考古器物和文獻的驗證,另一方麵,美的曆史卻必然會溢齣由器物和文獻規定的邊界之外。對於這種情況,哲學的介入是必要的。哲學不但要起到審查曆史資料的作用,而且要在史料之外提齣更周延的理論判斷。
另外,美學史作為一個理論問題,它的起點最根本地依托於對美的理論界定。比如,如果美學史被視為審美意識或審美文化史,它的起點至少可追溯到舊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早期;如果美學史被視為美學思想史,那麼對中國美學史而言,它的起點則隻能放在春鞦時期。進而言之,如果美學被視為藝術哲學,並以藝術的自覺為前提,那麼它最恰當的起點可能在魏晉。由此來看,美學的曆史,最根本地取決於從哲學角度對美的定位。美的問題是一個曆史問題,但更是一個哲學問題。
……
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美學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