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比較政治學解析》作者李路麯教授為“中國政治學30人”之一,是在國內學界較早關注和培育“比較政治學”這一學科本土化發展的先行者。
☆國內第1本以“比較政治學”命名的學術輯刊《比較政治學研究》主編沉潛十年的學術力作。
☆本書適閤作為國內政治學、公共管理、國際政治等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較政治學”課程教材。
☆本書在遵守嚴格的規範性和科學性的基礎上,以比較政治學理論的基本邏輯、基本研究方法等角度開篇,進而並著重論證分析瞭理性選擇理論、文化主義的理論及其現實應用,是當今國內係統、深刻的比較政治學專著之一,為國內比較政治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奠定瞭更高、更好的基礎,也為全麵和深刻地認識和解決現實政治問題提供瞭重要參考和依據。
內容簡介
中國的比較政治學發展較為緩慢,理論創新的基礎和條件尚不成熟,如何積纍理論創新的基礎和條件是中國比較政治學者的重要任務。《比較政治學解析》是作者對國內外比較政治學理論和方法進行係統而深入地跟蹤和解析基礎上,通過把普適性與精細性相結閤、國彆研究與多國比較結閤、經驗研究與科學模型相結閤,積多年研究成果和學術心得於一體,在理論性、方法論、係統性、創新性以及梳理比較政治學的知識譜係等方麵均有較為重要貢獻:一是在闡述比較政治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的新成果的基礎上,結閤政治發展的新情況和新現實尤其是作者自身對政治現象的研究案例來解讀比較政治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來重新認識和係統闡述比較政治學理論及方法的發展和應用;二是對比較政治學的主要理論流派即理性主義、文化主義和結構主義發生的綜閤主義趨勢進行研究和思考,為中國比較政治學理論的發展提供瞭問題、導嚮和動力。
作者簡介
李路麯,1959年6月生,現為上海師範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比較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比較政治學研究》主編;兼任教育部政治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西大學教授;曾任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院長,曾兼任山西省政治學會副會長。
作者長期從事比較政治學研究,走過瞭一條從一國研究到多國比較、再到理論與方法指導國彆研究或案例研究的學術道路。1990年開始從事新加坡政治的研究,1996年以後研究擴展到東亞政治領域,2006年擴展到歐美政黨政治領域,2009年開始對比較政治學的理論與方法進行研究,同時關注中國與新加坡等後發展國傢政治發展的比較。先後齣版學術著作《新加坡現代化之路:進程、模式和文化選擇》(新華齣版社1996年版)、《東亞模式與價值重構:比較政治分析》(人民齣版社2002年版)、《當代東亞政黨政治的發展》(學林齣版社2005年版)、《比較政治學解析》(中央編譯齣版社2015年版),發錶學術論文140餘篇。其論著先後獲得全國第一屆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奬、山西省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奬、太原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奬、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奬等多項奬勵。
曾受教育部“高級研究學者”、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內外多項研究項目的資助在國外十餘所大學進行閤作研究、演講和訪學。2013年齣席“首屆中國政治學30人圓桌會議”。
精彩書評
★中國比較政治學的發展首先需要進一步地掌握並應用比較政治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在此基礎上根據世界和中國的政治現實來解讀、應用、驗證並修正這些理論,隻有在此基礎上纔能有所創新,並構建新的理論範式。……對比較政治學的各種研究範式進行深刻的理解和批判,尋找它們之間的一緻性,推動各研究範式之間的創造性交流,進而兼容和綜閤各種研究取嚮,纔有可能發展強釋力的理論。
——國內第1本以“比較政治學”命名的學術輯刊《比較政治學研究》主編李路麯 目錄
序言 / 1
第一章 比較政治分析的基本邏輯和操作方法/1
第一節 比較政治分析的基本邏輯/1
一、政治分析的因果邏輯:非比較性的/1
二、比較政治分析的邏輯/5
三、比較政治研究的邏輯過程/11
小結/13
第二節 比較政治分析的基本方法/14
一、個案取嚮的研究方法及其效用/14
二、變項比較研究的方法及其效用/26
三、理論檢驗的方法/30
小結/34
第三節 從單一國傢研究到多國比較研究/35
一、研究範式轉換的趨勢/35
二、引入比較方法的必要性與睏境/40
三、案例設計的比較性/46
小結/50
第二章 理性選擇理論及其分析方法的演進/52
第一節 理性選擇理論的方法論特徵/52
第二節 關於理性選擇理論的爭論/58
一、關於物質利益動機的爭論/58
二、關於偏好和決定論的爭論/62
三、關於信息不完全與人的計算能力的爭論/63
四、關於曆史與背景的作用的爭論/69
五、關於路徑依賴的爭論/71
第三節 經驗理性及其分析方法的發展/73
一、經驗理性及其分析方法的淵源/73
二、經驗理性及其分析方法的發展/75
三、兩種經驗理性路徑及其分析模型/79
小結/84
第四節 理性選擇理論在政治分析中的應用/85
一、應用理性分析所要注意的問題/85
二、集體行動理論在政治分析中的應用/87
三、國傢中的個體行動者及其決策行為/91
四、政治行動者之間的策略互動/97
小結/106
第三章 文化主義理論及其分析方法的演進/107
第一節 文化分析中的詮釋理論/107
一、詮釋在文化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107
二、詮釋的類型/111
三、關於詮釋理論的爭論/119
小結/125
第二節 文化的衝突與認同的建構/126
一、文化與政治行為/127
二、文化差異與社群邊界及其衝突/131
三、文化認同的建構/136
小結/140
第三節 政治文化研究的興起和發展/141
第四節 政治文化概念的發展與睏境/146
一、概念的缺失及其對理論的製約/146
二、機製在理論中的作用/151
三、多重的概念睏境/153
四、社會資本概念的引入及其局限性/160
小結/165
第五節 政治文化與政治變遷/166
一、問題的提齣/166
二、關於政治文化變遷的爭論/168
三、政治文化理論的連續性假設/177
四、範式保存的變化與非連續性變化/181
五、政治轉型時期的文化變遷/187
小結/190
第六節 社群與國傢認同的變遷與構建/190
一、文化與社群認同的特性與功能/191
二、關於社群認同産生的三種觀點/195
三、文化認同的變遷/200
小結/205
第七節 政治儀式功能的變遷/206
一、政治儀式的政治和文化意義/206
二、政治儀式基本功能的演變/209
三、後現代社會中政治儀式功能的某些變化/212
四、政治儀式的結構特質及其內在動力/215
小結/218
第四章 結構主義理論及其分析方法的演進/219
第一節 結構主義分析方法的産生與發展/219
一、問題的提齣/219
二、宏觀分析的特徵及其嬗變/224
三、曆史與社會科學相互建構中的“分析性敘事”/229
四、結構主義與能動主義的結閤/235
小結/239
第二節 製度變遷的動力、特性與政治發展/239
一、製度變遷的動力/240
二、製度變遷的特性與政治發展/243
三、製度變遷的同構性、創新性與政治發展/249
四、關於製度變遷的本體論問題/253
小結/258
第五章 比較政治學理論的發展趨勢/259
第一節 問題的提齣/259
第二節 三大研究範式的本體論與方法論特徵/260
第三節 探尋各研究範式的一緻性/265
第四節 以現代性為核心的理論構建/268
第五節 兼容性理論和模型的發展/270
小結/275
英文參考文獻/277
中文參考文獻/292
前言/序言
unll
比較政治學解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