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在文学江湖上张承志是一匹闪耀着异质之光的骏马。他承继鲁迅的内在品质,立足广阔而坚实的文化疆域,执着于自由、人道和正义。
《张承志文集(套装共12册)》是著名作家张承志几乎全部作品的分类作品集。被作者视为平生著述“最后定稿本”,是作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收录作品最全的一套文集。
内容简介
张承志是中国少数继承了鲁迅内在品质的作家之一。如同鲁迅早年以小说家立名、后专写作杂文而不懈,张承志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小说家驰名文坛,后放弃小说写作,转向思想性更强的散文写作,并坚持不懈。
他的写作,让憧憬精神清洁的人追捧钟爱,让卑怯伪善者、精神阳痿者、内心阴暗者敬畏躲闪。
《张承志文集(套装共12册)》是迄今规模最大、收录作品最全的《张承志文集》之一。
《张承志文集(套装共12册)》在内容编排上参照《鲁迅全集》(18卷本)的经典体例,经过认真编校,被作者视为平生著述的“最后定稿本”。
作者简介
张承志,回族,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穆斯林作家、学者。同时也是“红卫兵”这个名称的创始人。1948年生于北京,1967年从清华附中毕业,到内蒙古插队,在草原上生活了四年,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1981年毕业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精通英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并熟练掌握蒙、满、哈萨克三种少数民族语言。他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早年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充满诗意,洋溢着青春热情的理想主义气息。后来的作品转向宗教题材,引起过不少争议。80年代以小说创作为主,90年代至今以散文为主。代表作有《北方的河》《黑骏马》《心灵史》等。已出版各类著作30余种。
目录
《老桥·奔驰的美神》:老桥
阿勒克足球
黑骏马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
青草
白泉
锁儿罕·失刺
红花蕾
北望长城外
静时
绿夜
老桥
大坂
后记
奔驰的美神
刻在心上的名字
雁阵在前方
湟水无声地流
黄羊的硬角若是断了
婀依努尔,我的月光
凝固火焰
卡拉·戈壁
残月
废墟
亮雪
铁轨
奔驰的美神
附录
张承志文学创作大事记
杀青若汗颜
——《张承志文集》编后记
《北方的河·西省暗杀考》:北方的河
北方的河
春天
雪路
晚潮
顶峰
三岔戈壁
九座宫殿
终旅
GRAFFITI——胡涂乱抹
美丽瞬间
黄泥小屋
后记
西省暗杀考
辉煌的波马——献给我的导师翁独健先生
黄昏ROCK
北京草原
西省暗杀考
附录 张承志文学创作大事记
杀青若汗颜——《张承志文集》编后记
《金牧场》:金牧场
上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下部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金牧场》蒙文拉丁转写一览表
附录 张承志文学创作大事记
杀青若汗颜——《张承志文集》编后记
《绿风土·错开的花》:绿风土
第一辑
绿风土
黑火焰树
不写伊犁
木石守密
骑上激流之声——关于罔林信康的随笔之二
杭盖怀李陵
北马神伤
禁锢的火焰色
神不在异国
第二辑
又是春天
初逢钢嘎·哈拉
美文的沙漠
为了暮年
等蓝色沉人黑暗
未诞生的封面
金钉夜曲勾镰月
涂抹三笔
第三辑
午夜的鞍子
圣山难色
静夜功课
锈铲
对奏的夜曲
悼易水
历史与心史——读《元朝秘史》随想
游牧的校园
渡夜海记
潮颂
第四辑
心火
雪中六盘
金积堡
背影
最净的水
黄土与金子——一部宗教史读后
听人读书
北方女人的印象
编后小记
错开的花
自序
黑山羊谣
海骚
错开的花
附录 张承志文学创作大事记
杀青若汗颜——《张承志文集》编后记
《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荒芜英雄路
作者自白
第一辑
荒芜英雄路
芳草野草
放浪于幻路
语言憧憬
狗的雕像
彼岸的故事
为《神示的诗篇》而作
致先生书
天道立秋
暮春时节
路上更觉故乡遥远
第二辑
起辇谷祭
夏台小忆
汗乌拉
美女与厉鬼的风景
危险的生命
走向船厂
不剌城的冶铁痕迹
大河家
饮虎池
北庄的雪景
枯水孟达峡
感激沙沟
汉家寨
第三辑
心灵模式——序《热什哈尔》
沙里淘金再当儿童
马的颜色——英文版《黑骏马》序
江山不幸诗人幸
关于成吉思汗陵的思考
火焰山小考
艺术即规避
宁肯湮灭
回民的黄土高原
离别西海固
后记
清洁的精神
第一辑 大地散步
夏台之恋
日出天山外
莫合烟与我
真正的人是X
撕了你的签证回家
日本留言
爱花说
失去公园的伊朗兄弟
沉重的金芦苇
第三只眼睛
江南一叶
如画的旅程
第二辑 心灵模式
时代的召唤与时代的限制——俞伟超师《考古学是什么》序
《热什哈尔》:拒绝现世的学术和艺术
三份没有印在书上的序言
草原小说集自序
第三辑 无援的思想
撕名片的方法
无援的思想
向往的旅途
自由世界的一天
清洁的精神
后记
附录 张承志文学创作大事记
杀青若汗颜——《张承志文集》编后记
《牧人笔记·鞍与笔》:牧人笔记
第一章 摇篮
第二章 生命
第三章 白色
第四章 喜庆
第五章 迁徙
第六章 雪国
第七章 血脉
第八章 牧民
第九章 朋友
第十章 古歌
《牧人笔记》蒙文拉丁转写一览表
折一根芨芨草做笔——代后记
鞍与笔
第一辑
南国探访
大理孔雀
击筑的眉间尺
把黑夜点燃
小寨新年
第二辑
春水泛滥时
劳动手册
袍子经
第三辑
心上关山
冰山之父
正午的喀什
从象牙塔到吐鲁番
百五十年后再修马甸清真寺碑记
相约来世
第四辑
日文《鞍与笔》序言自译
首届“爱文文学奖”受奖致辞
简帛橘子洲
思想“重复”的含义
无题
UYINCIZ
《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编后记
冷热六章
活在路上
文责初检
第五辑
大地的诗
沙漠中的唯美
三舍之避
中原迷茫
被潮水三次淹没
编后说明
附录 张承志文学创作大事记
杀青若汗颜——《张承志文集》编后记
《以笔为旗》:以笔为旗
此一世以笔为旗——代前言
第一辑
在中国信仰
满山周粟
都市的表情
再致先生
从石壕村到深井里
忘掉了丝绸的古路
墨浓时惊无语
日文版《周恩来》译者前言
第二辑
面纱随笔
墨宝和纪念照
达坂城的寒夜
奔赴休息
三营会
弟弟们
第三辑
刘介廉的五更月
《人文地理》稿约通信
人文地理概念之下的方法论思考
“新大陆发现”500周年专题编辑导言
就《三联人文地理》试刊遭停止致作者信
北方文化札记小引
关于早期蒙古汗国的盟誓
元代畏兀儿人内部状况
王延德行记与天山硇砂
《骑马民族国家》译后记
第四辑
安宁的权利
一页的翻过
雪路的相知
粗饮茶
音乐履历
二十八年的额吉
《大陆与情感》序
以笔为旗
编后小记
附录 张承志文学创作大事记
杀青若汗颜——《张承志文集》编后记
《一册山河·谁是胜者》:一册山河
第一辑
水路越梅关
檀木镇纸
东本愿寺
与草枯荣
高贵的精神
第二辑
双联璧——读张治中序马良骏著《考证回教历史》
从大坂到鱼儿沟
嵌在门框里的耀眼绿色
波斯的礼物
师傅窑
叶密里的小姑娘
第三辑
长笛如诉
树梢上的心
祝福北庄
人道和文化的参照
一册山河
编后记
谁是胜者
序言
第一辑
泉州女
石头的胜利
匈奴的谶歌
东浦无人踪
鲁迅路口
斯诺的预旺堡
谁曾经宣言
随他去幻想
第二辑
盐官会
尺幅为伴
桃花面片
吊瓶子
农历三月二十七
呜咽的马头
给我视野
卢浮宫外
早期意味
序跋题墨
第三辑
2002年3月25日的小报
逼视的眼神
投石的诉说
寺里的学术
文明的入门
公社的青史
三种知识
附录 张承志文学创作大事记
杀青若汗颜——《张承志文集》编后记
《鲜花的废墟——安达卢斯纪行》鲜花的废墟——安达卢斯纪行
小引
两海之聚
毗邻的古代
水法庭
自由的街巷
三座方塔
鲜花的废墟
阿尔梅里亚拱门
雕像孤单
甲马与斗牛
把心撕碎了唱
近处的卡尔曼
摩尔宫殿的秘密
空谷余音
恩惠的绿色
热情的行踪
幻视的橄榄树
神圣植物
谁是胜者
附录 张承志文学创作大事记
杀青若汗颜——《张承志文集》编后记
《聋子的耳朵》:聋子的耳朵
第一辑 红与绿
旱海里的鱼
巴特尔和俊仨儿
东厢作高房
访谈东塬上
脆弱的城市
三下南阳
逝者的合作
秋华与冬雪
辨误与解答的时代
序跋抄
十遍重写金牧场
红军渡
四十年的卢沟桥
第二辑 北与西
十张画
掩卷追怀亦邻真——兼以纪念翁独健师诞辰一百周年
时光白驹
阿尔善——谨把此文献给我的蒙古兄长
老友重逢
一路三叹
拾起沙粒
鱼游小巷
Olar
噢,迪丽拜尔
第三辑 他与我
他人的尊严
白钢琴
彼岸的浪漫
微笑不语
港口印象
系在语言上的绳子
无助异类的亲戚——评王小强《文明冲突的背后》
凝视黑夜
未转播的闭幕式
Moray
地中海边界
聋子的耳朵
雄鹰飞过
编后跋语
附录 张承志文学创作大事记
杀青若汗颜——《张承志文集》编后记
《敬重与惜别——致日本》敬重与惜别——致日本
第一章 引子:东苏木以东
第二章 三笠公园
第三章 长崎笔记
第四章 赤军的女儿
第五章 四十七士
第六章 解说·信康
第七章 文学的“惜别”
第八章 亚细亚的“主义”
第九章 终章:把解剖之刃对向自己
跋
附录
张承志文学创作大事记
杀青若汗颜——《张承志文集》编后记
《你的微笑》:你的微笑
第一辑
两度羊肠坂
大河三景
油菜花
给“T”们写点什么
未编辑的《满拉读本》
阿尔丁夫牙牙学语
西海与东乌
第二辑
重逢关川
太爷的拐杖
你的微笑
陶醉的鸭儿看
毛笔达瓦
讲演河州城
救助自己
为泥足者序
第三辑
发言与应答——新世纪以来访谈辑录
旧书新编后记备考
信札七则
题言与悼词
怒向五彩觅炸弹
第四辑
金卷银卷阿凡提
两间余一卒
咖啡的香味(上)
咖啡的香味(下)
格拉纳达以南
桃花源里的门宦
“最终为之迷恋的地方”
凡生命尽予收容——从祁连山到积石山
第五辑
濯足街
西马龙,西马龙!
白磷火
游击时代
向常识的求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0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下次牵着狮子来
看那头不屈的雄狮
磨坊目击记
编后记
附录 张承志文学创作大事记
杀青若汗颜——《张承志文集》编后记
精彩书摘
《你的微笑》:
那一次没有接着向下追寻,因为我不懂中游的含义。
我没有意识到:对壮行的黄河来说,大山作伴的日子已快要结束了。那削山吞土纵情不羁的奔流,就要被别的方式代替。舒畅的峡谷通道,就要被茫茫无路的平原阻断了。
春天里,书斋窗外的杨柳已绿。该出门了,于是约上河南的识宝,一个殷甲汉砖青铜翡翠无所不识的兄弟,一起出汉函谷关进秦函谷关,走走停停遛达到了潼关。
本来说随便寻条古路走走,结果看罢了古潼关,又想顺路看唐代移民的居地,这么逛到了大荔。
在大荔的长途车站,一辆辆车上都贴着“韩城”的字样。卖票的又是“大哥”又是“师傅”喊得亲。
谁能禁得住诱惑呢?上车吧。于是便到了龙门,黄河中游的第二处重要津渡。
叫做龙门的地方太多,简直数不过来。但是传说都一样:它是被大禹治水时一斧子劈开的。北到陕西,南到浙江,到处都说自己是龙门的正宗,到处都演义着大禹的故事。
这一处龙门,坐落在晋陕峡谷穿行了南北千里之后的终点。像一道门,如一把锁,门槛里是被山西涌出的煤末子染黑的贫瘠山岭,门槛之下,却风光一换,豁然变做了一派寥廓的大平原。
其实不是平原,只是左右的山脉恰好在此消失,隔河相望的崤山离得又嫌太远——黄河出了龙门,仿佛失了方向。它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水,来占据这么宽的河床。它迟疑流去,顿失声浪,一瞬消失在迷蒙的空旷河滩。它徘徊迟缓,幸而渭河汾河的汇入给它多少添加了力量,于是它随着地势,掉头向东——开始了前途未卜的流程。
那天刮着六七级的风。
走上龙门口的铁桥,剧烈的风如暗中的巨手,猛地把人一推一推。我和识宝弟攀住铁链,咬紧牙,更要紧的是警惕着不被煤沙迷了眼睛——缓缓地朝山西对岸走去。我意识到,这条大峡谷从陕北开始,笔直南下一个弯也没有转,一股风,它回旋郁积在峡谷里等待了千里,此刻终于冲决而出了。
山西人为卖煤,把他们“表”山河的每一个出口,都使用到了极限。前年从羊肠坂进太行,今春在韩城县渡黄河,每一次都忍受着漫天浸染的煤灰。但这恰是百姓的生计。我半闭着眼,艰难走着,瞥见狂野的风从龙门里扫荡而来。身边识宝弟已是灰头黑脸,心头感动,对他吼道:不经这一场风,不知晋陕峡谷气势!他答道:那难道洛阳的龙门,就不是大禹开的?……挣扎到了对岸,踉跄进了桥头的禹王庙。这残存、唯有的小庙,被煤灰涂得又黑又亮。栏干下立着一个山西汉子,只两个眼睛雪白,宛如刚从煤窑钻出来。我俩挨着那黑兄弟,被大风摇撼着,照相、读碑、画图、还合了影,舍不得离开这劫余的古迹。
根据桥头黑兄弟的提示,我们跑到路边的小卖部,去看一幅贴在漆黑墙上的、1935年的龙门全图。看罢了出来,这一回,转脸向南眺望。
在不知阻挡、一望无际的渺渺浩莽之间,夹着一条出龙门而来如今却怅惘迷失的它。在《禹贡》里先哲们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也就是说,从孟达峡口十里的木场,从我住过的那撒拉人家再绕两个弯、出了积石山的关门村以后,如今我在这儿又和它相遇了。
我感觉到一种私人的亲近。
哪一处的龙门更古老,哪一处与大禹的古史更般配,到了如今,实在已经无关紧要。在今天,唯考据最乏味,唯传说才妙不可言。
让人快乐的是,从青海到河南,从积石到龙门——那么多的一个个人物,那么宽阔的一块块风土,早就与我纠缠一起,共毁共荣。三十年来,我没有堕落于文人的团伙,却熟悉了一段一段的黄河。无声无息之间,胸中积蓄了大河的风姿,在处处津渡,到处都静卧着我的堡垒户。回数自己半生,不知始自几时,我徘徊河之上下,认识一群或一个朋友,结伴散步于大地之奥深。到后来早已不问目的,只是向着半片大陆,去寻觅嗅惯了的晚炊烟辣,去沐浴那剥蚀了人和土地面容的凛冽金风。
如今,我站在河岸,暗自回味吮吸后的粗粝、甘美和滋润。
……
张承志文集(套装共12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