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X網絡編程 捲2 進程間通信(第2版)

UNIX網絡編程 捲2 進程間通信(第2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 W.理查德·史蒂文斯(W.Richard Stevens) 著
圖書標籤:
  • UNIX網絡編程
  • 進程間通信
  • IPC
  • 網絡編程
  • UNIX
  • 係統編程
  • C語言
  • 多進程
  • 套接字
  • 第2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367204
版次:2
商品編碼:11728727
品牌:異步圖書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72
字數:778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兩捲本的《UNIX網絡編程》是已故著名技術作傢W. Richard Stevens的傳世之作。捲2著重討論如何讓應用程序與在其他機器上的應用程序進行對話。
良好的進程間通信(IPC)機製是提高UNIX程序性能的關鍵。《UNIX網絡編程 捲2 進程間通信(第2版)》全麵深入地講解瞭各種進程間通信形式,包括消息傳遞、同步、共享內存及遠程過程調用(RPC)。書中包含瞭大量經過優化的源代碼,幫助讀者加深理解。這些源代碼可以從本書網站下載。
《UNIX網絡編程 捲2 進程間通信(第2版)》是網絡研究和開發人員公認的專業參考書,無論網絡編程的初學者還是網絡專傢都會大受裨益。

內容簡介

《UNIX網絡編程 捲2 進程間通信(第2版)》是一部UNIX 網絡編程的經典之作!進程間通信(IPC)幾乎是所有Unix 程序性能的關鍵,理解IPC 也是理解如何開發不同主機間網絡應用程序的必要條件。本書從對Posix IPC 和System V IPC 的內部結構開始討論,全麵深入地介紹瞭4 種IPC 形式:消息傳遞(管道、FIFO、消息隊列)、同步(互斥鎖、條件變量、讀寫鎖、文件與記錄鎖、信號量)、共享內存(匿名共享內存、具名共享內存)及遠程過程調用(Solaris門、Sun RPC)。附錄中給齣瞭測量各種IPC 形式性能的方法。
《UNIX網絡編程 捲2 進程間通信(第2版)》內容詳盡且具專業性,幾乎每章都提供精選的習題,並提供瞭部分習題的答案,是網絡研究和開發人員理想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W. Richard Stevens (1951-1999)是國際知名的Unix和網絡專傢;受人尊敬的計算機圖書作傢;同時他還是廣受歡迎的教師和顧問。Stevens先生1951年生於贊比亞,他的傢庭曾多次搬遷,最終定居於南非。早年,他就讀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費什本軍事學校,後獲得密歇根大學學士、亞利桑那大學係統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他曾就職於基特峰國傢天文颱,從事計算機編程;還曾在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市的健康係統國際公司任主管計算機服務的副總裁。國際知名的Unix和網絡專傢,《TCP/IP 詳解》(三捲本)、《UNIX網絡編程》(兩捲本)以及《UNIX環境高級編程》的作者。

精彩書評

“強烈懷念W. Richard Stevens……他的書都寫得非常非常好,與同類主題的其他書相比,他的書更注重理解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這使得這本書在齣版15年之後,仍然非常有用——這幾乎是一本長盛不衰的計算機科學書!”
——Ricardo

“我做專業程序員已經二十餘年瞭,每當要寫新程序的時候,我都要參考這本書。Stevens的書是我進入VoIP和音頻CODEC網絡編程領域的敲門磚。”
——C. T. Vanderdecken

“在我做過的項目中,已經記不清楚有多少次靠這套書力挽狂瀾……每位真正的UNIX係統程序員都應該買一套。”
——David Sharpe

“對每位UNIX平颱的程序員而言,這本書都是必備的。它深入闡釋瞭UNIX平颱上的各種IPC API。既涵蓋System V也涉及POSIX標準,對於IPC的論述無可匹敵。書末的附錄對各種管道、FIFO、POSIX消息隊列、System V消息隊列、門、Sun RPC的性能進行瞭比較,我從來沒有看到哪本書如此廣泛而深入地介紹這一主題。更何況,它齣自專業人物之手。”
——asingh

“Stevens是UINX網絡編程的‘神’,至少是我的‘神’。”
——Matthew MacGibbon

目錄

第一部分 簡介
第1章 簡介 2
1.1 概述 2
1.2 進程、綫程與信息共享 3
1.3 IPC對象的持續性 4
1.4 名字空間 5
1.5 fork、exec和exit對IPC對象的
影響 7
1.6 齣錯處理:包裹函數 8
1.7 Unix標準 9
1.8 書中IPC例子索引錶 11
1.9 小結 13
習題 13
第2章 Posix IPC 14
2.1 概述 14
2.2 IPC名字 14
2.3 創建與打開IPC通道 16
2.4 IPC權限 18
2.5 小結 19
習題 19
第3章 System V IPC 20
3.1 概述 20
3.2 key_t鍵和ftok函數 20
3.3 ipc_perm結構 22
3.4 創建與打開IPC通道 22
3.5 IPC權限 24
3.6 標識符重用 25
3.7 ipcs和ipcrm程序 27
3.8 內核限製 27
3.9 小結 28
習題 29
第二部分 消息傳遞
第4章 管道和FIFO 32
4.1 概述 32
4.2 一個簡單的客戶-服務器例子 32
4.3 管道 32
4.4 全雙工管道 37
4.5 popen和pclose函數 39
4.6 FIFO 40
4.7 管道和FIFO的額外屬性 44
4.8 單個服務器,多個客戶 46
4.9 對比迭代服務器與並發服務器 50
4.10 字節流與消息 51
4.11 管道和FIFO限製 55
4.12 小結 56
習題 57
第5章 Posix消息隊列 58
5.1 概述 58
5.2 mq_open、mq_close和mq_unlink
函數 59
5.3 mq_getattr和mq_setattr函數 61
5.4 mq_send和mq_receive函數 64
5.5 消息隊列限製 67
5.6 mq_notify函數 68
5.7 Posix實時信號 78
5.8 使用內存映射I/O實現Posix消息隊列 85
5.9 小結 101
習題 101
第6章 System V消息隊列 103
6.1 概述 103
6.2 msgget函數 104
6.3 msgsnd函數 104
6.4 msgrcv函數 105
6.5 msgctl函數 106
6.6 簡單的程序 107
6.7 客戶-服務器例子 112
6.8 復用消息 113
6.9 消息隊列上使用select和poll 121
6.10 消息隊列限製 122
6.11 小結 124
習題 124
第三部分 同步
第7章 互斥鎖和條件變量 126
7.1 概述 126
7.2 互斥鎖:上鎖與解鎖 126
7.3 生産者-消費者問題 127
7.4 對比上鎖與等待 131
7.5 條件變量:等待與信號發送 132
7.6 條件變量:定時等待和廣播 136
7.7 互斥鎖和條件變量的屬性 136
7.8 小結 139
習題 139
第8章 讀寫鎖 140
8.1 概述 140
8.2 獲取與釋放讀寫鎖 140
8.3 讀寫鎖屬性 141
8.4 使用互斥鎖和條件變量實現讀寫鎖 142
8.5 綫程取消 148
8.6 小結 153
習題 153
第9章 記錄上鎖 154
9.1 概述 154
9.2 對比記錄上鎖與文件上鎖 157
9.3 Posix fcntl記錄上鎖 158
9.4 勸告性上鎖 162
9.5 強製性上鎖 164
9.6 讀齣者和寫入者的優先級 166
9.7 啓動一個守護進程的唯一副本 170
9.8 文件作鎖用 171
9.9 NFS上鎖 173
9.10 小結 173
習題 174
第10章 Posix信號量 175
10.1 概述 175
10.2 sem_open、sem_close和sem_unlink函數 179
10.3 sem_wait和sem_trywait函數 180
10.4 sem_post和sem_getvalue函數 180
10.5 簡單的程序 181
10.6 生産者-消費者問題 186
10.7 文件上鎖 190
10.8 sem_init和sem_destroy函數 191
10.9 多個生産者,單個消費者 193
10.10 多個生産者,多個消費者 196
10.11 多個緩衝區 199
10.12 進程間共享信號量 205
10.13 信號量限製 206
10.14 使用FIFO實現信號量 206
10.15 使用內存映射I/O實現信號量 210
10.16 使用System V信號量實現Posix信號量 218
10.17 小結 224
習題 225
第11章 System V 信號量 226
11.1 概述 226
11.2 semget函數 227
11.3 semop函數 229
11.4 semctl函數 231
11.5 簡單的程序 232
11.6 文件上鎖 237
11.7 信號量限製 238
11.8 小結 242
習題 242
第四部分 共享內存區
第12章 共享內存區介紹 244
12.1 概述 244
12.2 mmap、munmap和msync函數 247
12.3 在內存映射文件中給計數器持續加1 250
12.4 4.4BSD匿名內存映射 254
12.5 SVR4 /dev/zero內存映射 255
12.6 訪問內存映射的對象 255
12.7 小結 259
習題 260
第13章 Posix共享內存區 261
13.1 概述 261
13.2 shm_open和shm_unlink函數 261
13.3 ftruncate和fstat函數 262
13.4 簡單的程序 263
13.5 給一個共享的計數器持續加1 267
13.6 嚮一個服務器發送消息 270
13.7 小結 275
習題 275
第14章 System V共享內存區 276
14.1 概述 276
14.2 shmget函數 276
14.3 shmat函數 277
14.4 shmdt函數 277
14.5 shmctl函數 277
14.6 簡單的程序 278
14.7 共享內存區限製 281
14.8 小結 282
習題 283
第五部分 遠程過程調用
第15章 門 286
15.1 概述 286
15.2 door_call函數 291
15.3 door_create函數 292
15.4 door_return函數 293
15.5 door_cred函數 294
15.6 door_info函數 294
15.7 例子 295
15.8 描述符傳遞 306
15.9 door_sever_create函數 310
15.10 door_bind、door_unbind和door_revoke函數 315
15.11 客戶或服務器的過早終止 315
15.12 小結 321
習題 322
第16章 Sun RPC 323
16.1 概述 323
16.2 多綫程化 330
16.3 服務器捆綁 333
16.4 認證 336
16.5 超時和重傳 338
16.6 調用語義 342
16.7 客戶或服務器的過早終止 343
16.8 XDR:外部數據錶示 345
16.9 RPC分組格式 361
16.10 小結 365
習題 366
後記 368
附錄A 性能測量 371
附錄B 綫程入門 406
附錄C 雜湊的源代碼 409
附錄D 精選習題解答 417
參考文獻 433
索引 435

精彩書摘

  檢查隊列是否填滿   39~48 如果調用者指定的隊列已填滿,但是o_NONBLOCK標誌已設置,我們就返迴一個EAGAIN錯誤。否則,我們等待在條件變量mqh_wait上,該條件變量由我們的mq_receive函數在從某個填滿的隊列中讀齣一個消息時發給信號。   就mq_send調用在被某個由其調用進程捕獲的信號中斷時返迴一個EINTR錯誤而言,我們的實現簡化瞭。問題在於當信號處理程序返迴時,pthread_cond_wait並不返迴一個錯誤:它可能返迴一個為0的值(這看來是次虛假的喚醒),也可能根本不返迴。繞過這一問題的方法確實存在,但每種方法都不簡單。   圖5—30給齣瞭mq_send函數的後半部分。至此我們已知道調用者指定的隊列中有寫入新消息的空間。   取得待用空閑塊的索引   50~52 既然在調用者指定的隊列初始化時創建的空閑消息數等於mq_maxmsg,我們就不應該有在空閑鏈錶為空的前提下mq_curmsgs小於mq_maxmsg的狀態。   復製消息   53~56 nmsghdr含有所映射內存區中用於存放待寫入消息的位置的地址。該消息的優先級和長度存放在它的msg_hdr結構中,其內容則從調用者空間復製。   把新消息置於鏈錶中正確位置   57~74 我們的鏈錶中各消息的順序是從開始處(mqh_head)的最高優先級到結束處的最低優先級。當一個新消息加入調用者指定的隊列中,並且一個或多個同樣優先級的消息已在該隊列中時,這個新消息就加在最後一個優先級相同的消息之後。使用這樣的排序方式後,mq_receive總是返迴鏈錶中的第一個消息(它是該隊列上優先級最高的最早的消息)。當我們沿鏈錶行進時,pmsghdr將含有鏈錶中上一個消息的地址,因為它的msg_next值將含有該新消息的索引。  ……

前言/序言


書名:UNIX網絡編程 捲2 進程間通信(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 UNIX 網絡編程領域的經典著作,聚焦於進程間通信(IPC)這一核心主題。它深入淺齣地剖析瞭 UNIX 係統中實現進程間通信的各種機製,為開發者提供瞭堅實的基礎和豐富的實踐指導。本書內容詳實,涵蓋瞭從基本概念到高級技巧的全方位知識,是從事 UNIX 係統開發、網絡編程以及需要深入理解進程間協作的開發者的必備參考。 核心內容概述 本書的核心在於係統性地介紹和分析 UNIX 操作環境中,不同進程之間如何進行高效、可靠的數據交換和協同工作。我們將從最基礎的 IPC 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各種具體的技術實現。 1. 基礎概念與原理 在開始介紹具體的 IPC 機製之前,本書首先會建立起對進程、綫程以及它們之間通信必要性的清晰認識。我們會探討為什麼需要進程間通信,以及在單機係統和分布式係統中,進程通信麵臨的不同挑戰。理解進程的獨立性是理解 IPC 機製的前提,本書將闡釋進程隔離的優勢與局限,以及 IPC 如何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實現信息共享與協作。 進程模型與獨立性: 詳細介紹 UNIX 進程模型,理解每個進程擁有獨立的地址空間、文件描述符等資源,以及這種獨立性對通信帶來的挑戰。 通信的必要性: 探討在現代軟件架構中,為什麼進程間的有效通信至關重要,例如分布式係統、多綫程應用程序、模塊化設計等場景。 同步與異步通信: 區分同步和異步通信模式,理解它們在性能、資源消耗和編程復雜性上的差異,並根據不同場景選擇閤適的通信模式。 2. 文件 I/O 與管道(Pipes) 管道是最簡單、也是最基礎的進程間通信機製之一。本書將詳細講解如何創建、使用和管理管道,包括單嚮管道和雙嚮管道(FIFO)。我們會深入分析管道的底層實現原理,包括緩衝區管理、讀寫操作的阻塞與非阻塞模式,以及如何處理管道的關閉和錯誤。 匿名管道(Unnamed Pipes): 講解 `pipe()` 係統調用,如何創建管道,並通過文件描述符進行讀寫。重點分析其限製,如隻能用於有血緣關係的進程。 命名管道(FIFO): 介紹 `mkfifo()` 係統調用,如何創建可以在文件係統中訪問的命名管道,從而實現任意進程之間的通信。深入分析 FIFO 的工作機製,包括阻塞特性、讀寫順序以及並發訪問的處理。 管道的使用場景: 演示管道在Shell命令組閤、簡單的進程間數據流傳輸等場景下的應用。 3. 消息隊列(Message Queues) 消息隊列提供瞭一種更加靈活和強大的進程間通信方式,允許進程之間發送和接收離散的消息。本書將詳細介紹 System V 消息隊列和 POSIX 消息隊列,分析它們的 API、特性、優缺點以及適用場景。 System V 消息隊列: 講解 `msgget()`, `msgsnd()`, `msgrcv()`, `msgctl()` 等關鍵係統調用。分析消息隊列的特點,如消息的優先級、類型,以及不同進程如何通過消息 ID 進行訪問。討論 System V 消息隊列的潛在問題,如資源泄漏和性能瓶頸。 POSIX 消息隊列: 介紹 POSIX 標準提供的消息隊列機製,其 API 更加麵嚮對象,提供瞭更好的靈活性和可移植性。分析 `mq_open()`, `mq_send()`, `mq_receive()`, `mq_close()`, `mq_unlink()` 等函數。強調 POSIX 消息隊列在現代係統中的優勢。 消息隊列的對比分析: 詳細比較 System V 和 POSIX 消息隊列在接口、性能、特性和可用性上的差異,幫助讀者根據實際需求做齣選擇。 4. 共享內存(Shared Memory) 共享內存是最快的進程間通信機製,因為它允許多個進程直接訪問同一塊內存區域。本書將深入剖析 System V 共享內存和 POSIX 共享內存的實現原理和使用方法。 System V 共享內存: 講解 `shmget()`, `shmat()`, `shmdt()`, `shmctl()` 等係統調用。重點分析共享內存的創建、映射、訪問和解除映射過程。深入討論如何管理共享內存段的生命周期,以及潛在的競爭條件和數據一緻性問題。 POSIX 共享內存: 介紹 POSIX 標準提供的共享內存接口,通常通過 `shm_open()` 創建一個特殊的文件,然後使用 `mmap()` 將其映射到進程的地址空間。分析這種方法的優勢,如更易於管理和跨平颱性。 同步機製的配閤: 強調共享內存的效率是以犧牲進程隔離性為代價的,因此必須配閤其他同步機製(如信號量、互斥鎖)來保證數據訪問的正確性和一緻性。 5. 信號量(Semaphores) 信號量是用於進程間同步和互斥的強大工具。本書將詳細講解 System V 信號量和 POSIX 信號量的使用,包括初始化、P/V 操作(wait/signal)以及它們在保護共享資源、控製進程並發訪問方麵的作用。 System V 信號量: 講解 `semget()`, `semop()`, `semctl()` 係統調用。分析信號量集、單個信號量以及它們的操作。深入理解信號量的原子性操作,以及如何利用信號量實現生産者-消費者模型、讀者-寫者模型等經典並發問題。 POSIX 信號量: 介紹 POSIX 命名信號量和無名信號量。分析 `sem_init()`, `sem_wait()`, `sem_post()`, `sem_trywait()`, `sem_close()`, `sem_unlink()` 等函數。重點分析 POSIX 信號量在不同場景下的使用,包括進程間和綫程間同步。 信號量的應用場景: 演示信號量在控製對共享資源的訪問、進程間的調度協調、實現臨界區等方麵的實際應用。 6. 信號(Signals) 信號是 UNIX 係統中一種處理異步事件的機製。本書將全麵介紹信號的産生、傳遞、處理以及各種信號的含義。 信號的類型與産生: 講解各種係統定義的信號(如 `SIGINT`, `SIGTERM`, `SIGKILL`, `SIGSEGV` 等)的含義和産生方式,包括由用戶輸入、係統錯誤、其他進程發送等。 信號的捕獲與處理: 介紹 `signal()` 和 `sigaction()` 係統調用,如何為特定信號注冊處理函數。深入分析信號處理函數的編寫注意事項,如重入性、異步信號安全函數。 信號的阻塞與屏蔽: 講解如何使用 `sigprocmask()` 來阻塞或解除對信號的屏蔽,以及 `sigsuspend()` 的作用。 可靠信號(Reliable Signals): 討論 `sigaction()` 相比 `signal()` 的優勢,以及如何處理信號丟失問題。 7. 客戶-服務器模型與套接字(Sockets) 雖然本書的核心是進程間通信,但網絡編程中的客戶-服務器模型是進程間通信在分布式環境下的重要體現。本書將簡要介紹套接字的基本概念,特彆是本地(UNIX Domain)套接字,因為它是在同一颱機器上實現進程間通信的一種高效方式。 UNIX Domain 套接字: 講解如何使用 `socket(AF_UNIX, ...)` 創建本地套接字。分析其與 TCP/IP 套接字的區彆,以及在性能和安全性方麵的優勢。演示本地套接字在實現進程間通信中的應用。 8. 健壯性與錯誤處理 在實際開發中,進程間通信的健壯性和錯誤處理至關重要。本書將貫穿始終地強調如何編寫可靠的 IPC 代碼。 錯誤碼與異常處理: 講解如何檢查係統調用的返迴值,並根據錯誤碼進行正確的處理。 資源管理: 強調及時釋放 IPC 資源,避免資源泄漏。 並發訪問的安全: 詳細講解如何使用同步機製避免數據損壞和死鎖。 調試技巧: 提供一些調試 IPC 程序的實用技巧。 學習本書將獲得的收益 通過深入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 深刻理解 UNIX 係統中進程間通信的原理和機製。 熟練掌握 各種 IPC 技術的 API 和使用方法。 能夠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選擇最適閤的 IPC 機製。 編寫齣高效、可靠、健壯的 進程間通信程序。 為開發更復雜的分布式係統和高性能應用程序 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書不僅是理論知識的梳理,更是大量實踐指導的集閤。書中豐富的代碼示例將幫助讀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UNIX 進程間通信的精髓。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絕對是為那些希望在UNIX環境下進行深度係統編程的開發者準備的。我最近在處理一個需要大量數據同步和共享的復雜係統,之前嘗試過一些現成的庫,但總感覺不夠靈活,而且對性能提升有限。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解決問題的希望。作者對各種IPC機製的深入剖析,讓我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最閤適、最高效的通信方式。例如,關於共享內存的部分,我學習到瞭如何高效地管理內存區域,以及如何利用原子操作來避免競態條件,這對於我處理高並發場景下的數據訪問至關重要。書中關於進程同步的講解,也讓我對鎖、信號量等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對於防止死鎖和提高係統穩定性至關重要。即使某些章節的技術細節可能稍顯晦澀,但通過作者清晰的講解和豐富的圖示,最終都能豁然開朗。這本書是我近期最重要的技術讀物之一。

評分

這本《UNIX網絡編程 捲2 進程間通信(第2版)》簡直是打開瞭我對並發編程新世界的大門!我之前總是在高層API打轉,對底層到底是怎麼實現的,總是有種霧裏看花的感覺。讀瞭這本書,纔明白原來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便利背後,竟然有著如此精妙的設計和底層邏輯。作者對每一種IPC方式的講解都循序漸進,從最基礎的管道,到更復雜的System V IPC,再到POSIX IPC,每一步都踩得很紮實。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不僅僅是羅列API,而是深入剖析瞭它們的工作原理,比如共享內存是如何在進程間映射的,消息隊列又是如何進行數據傳遞的,這些細節對我理解程序的健壯性和性能瓶頸非常有幫助。而且,書中對綫程安全和同步機製的講解也非常到位,讓我意識到在多綫程環境下,IPC的實現需要多麼細緻的考量。這本書讓我從“會用”變成瞭“理解”,再到“能設計”。

評分

這本書我早就聽說過瞭,一直想找機會好好讀讀。最近手頭項目正好涉及到一些跨進程通信的場景,感覺是時候下手瞭。雖然書名聽起來有點硬核,但翻開之後,發現作者的講解雖然深入,但邏輯非常清晰。那些復雜的概念,比如管道、消息隊列、共享內存,在書中都被拆解得明明白白,配閤著大量的代碼示例,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枯燥。尤其是在講信號量和死鎖的時候,簡直是醍醐灌頂,之前一些模糊的概念一下子就清晰瞭。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各種IPC機製的優缺點分析,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建議,這對於我這種需要落地實踐的人來說,簡直是寶藏。而且,書中的例子代碼都寫得非常規範,一看就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僅僅是簡單地實現功能,更是在演示最佳實踐。我打算把書裏的例子都親自敲一遍,加深理解。這本書對於想要深入理解UNIX係統底層通信機製的開發者來說,絕對是必讀之作。

評分

我一直認為,要真正掌握一個操作係統,就必須深入瞭解它的進程間通信機製。這本《UNIX網絡編程 捲2 進程間通信(第2版)》恰恰滿足瞭我的這個需求。作者並沒有停留在API的錶麵介紹,而是深入挖掘瞭每一種IPC機製的底層實現原理,比如它們在內核中的具體數據結構、係統調用是如何工作的,以及不同機製在性能和安全性上的取捨。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各種IPC工具的對比分析,比如管道和System V消息隊列的效率差異,共享內存的安全隱患以及如何規避。這不僅讓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且,書中對內存管理、同步機製和異常處理等方麵的講解,都與IPC緊密結閤,幫助我構建更健壯、更高效的應用程序。對於那些想要突破自己,從使用者變成創造者的開發者而言,這本書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評分

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本書,我還是有點忐忑的。畢竟“進程間通信”聽起來就不是個輕鬆的話題,而且還是第二版,意味著可能技術更新迭代瞭不少。但實際閱讀下來,這本書的價值遠超我的預期。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嚴謹,每一章都像是在搭建一座精密的大廈,從地基(基礎概念)到框架(各種IPC機製),再到內部裝修(優化和錯誤處理),層層遞進,讓人不由自主地跟著他的思路走。我特彆欣賞他對不同IPC機製的比較分析,比如什麼時候用管道,什麼時候用共享內存,什麼時候用消息隊列,這些權衡分析非常實用,能避免我在實際開發中走彎路。而且,書中提供的代碼示例,雖然量不是特彆大,但都是精心設計的,能夠直觀地展示IPC的用法和注意事項。讀完這本書,感覺自己對UNIX下的並發和通信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是停留在錶麵的API調用,而是真正理解瞭背後的“道”。

評分

學習C++必備經典書,網絡和操作係統的經典。

評分

經典之作,是時候買本正版來讀瞭。隻是大師走得太早,不然,不知道會有多少好書呢。以後一定要收藏一套原版,湊齊它們,學好屠龍技,再召喚神龍。????

評分

京東圖書真劃算,頂上。就是有包裝上要注意些。有些書,還是被弄損。但是比起以前隻用袋子裝好多瞭

評分

書很好,活動價格優惠多,支持自營,第三方太坑瞭,

評分

還不錯吧,下次再有優惠還會再來購買的。購物體驗很滿意,相當好。

評分

書本質量很好,是正版!內容絕對經典,必讀書籍!

評分

書本很不錯 質量很好 就是 書本有破損 無大礙 京東的是很好 希望以後物流大哥 保護好書本 彆破損瞭 影響美觀和收藏

評分

好吃不喜歡的好好說說是咋必須,v,爸爸休息你媽從哪下必須學霸學霸學霸學霸呼吸呼吸等哈哈多喝忽然迴答吧對吧在嗎瑪卡

評分

W. Richard Stevens(1951—1999),國際知名的UNIX和網絡專傢,備受贊譽的技術作傢。生前著有《TCP/IP詳解》(三捲)、《UNIX環境高級編程》和《UNIX網絡編程》(兩捲),均為不朽的經典著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