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典藏 安静(精装)

散文典藏 安静(精装)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周国平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64722
版次:1
商品编码:11728896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44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在《安静》一书中,周国平老师巧妙地将安静的意味贯穿到书中的字里行间,让安静成了一种天然的存在。

离了世俗,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安静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处于一种超脱了世俗的浮躁的状态中,从而对现实、对自己的生存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与升华。

内容简介

《安静》是周国平从1999年到现在所发表的文章的结集。

作者曾出版过两个散文集:《守望的距离》是1983至1995年散文的结集,《各自的朝圣路》是1996至1998年散文的结集。

本书在写作时间上与那两种书衔接,是作者的散文的第三个完整结集。作者在大学和其他场合做过若干讲座,最近把讲稿加以整理,也收在了本书中。

这几年中,作者强烈感受到为盛名所累的不安宁,因此逃离了镁光灯的追逐,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安静的空间。书中用细腻的文字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所追求的平静而丰富的生活,畅谈了他对人生、婚姻、家庭、教育等的思考,充满人文关怀和思想智慧。作者笔下的文字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安静、自由的空间,让读者在此思考人生,追问灵魂,反省自我,找寻自己的心灵家园,并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升华。

作者简介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哲学研究者、作家,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
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
主要作品有散文:《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随笔:《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把心安顿好》;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等等。

目录

作者的话 001
自序 003
第一辑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002
成功的真谛 005
好梦何必成真 007
小康胜大富 009
一个人和三个人称 011
丰富的安静 014
安静的位置 017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019
——为某报“书人档案”栏目写
精神拾荒三步曲 021
第二辑灵魂的在场
智慧和信仰 024
——读史铁生《病隙碎笔》
灵魂的在场 029
让世界适合于小王子们居住 033
——为《小王子》新译本写的序
最后的滋味是无奈 036
探险:用身体实现的精神事业 039
上帝眼中无残疾 044
——在《上帝在哪里》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临终的尊严 047
——山崎章郎《最后的尊严》中译本序
神圣的交流 051
——《亲历死亡丛书》总序
平凡生命的绝唱 054
——《我们在天堂重逢》中文版序言
第三辑在维纳斯脚下哭泣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 058
能使男人受孕的女人 062
欣赏另一半 066
爱使人富有 069
爱情是一条流动的河 071
可能性的魅力 073
亲密有间 075
婚姻如何能长久 078
恋家不需要理由 080
夫妻间的隐私 082
用什么报答母爱 085
沟通、隔膜和关爱 088
第四辑精神寻找形式
写作的理由和限度 093
在失语和言说之间 096
这里的景色无限 100
答《诗刊》杂志问 103
诗歌创新和诗人使命 107
——在一次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
答上海美术出版社《创意》杂志问 110
外行的点评 112
纯粹艺术:精神寻找形式 115
一个现代主义者对后现代主义的感想 123
零度以下的辉煌 127
摇滚的真理 130
——《自由风格》序
灵魂似乎还活着 135
——读崔健的歌词
唯有生命本身是体 155
——为张丽达CD专辑写
个性、传统与流行 157
第五辑中国人缺少什么
纪念所掩盖的 163
人类的敦煌 167
读鲁迅的不同眼光 171
诚信、信任和人的尊严 174
中国人缺少什么 177
——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意识形态与精神生活 193
——对现代中国精神层面变化的回顾
第六辑向教育争自由
向教育争自由 202
父母们的眼神 205
记录成长 207
——《孩子怎样长大》丛书总序
关于《成长》 210
发现的时代 213
从小培养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223
——邓琳采访周国平
哲学系学生的素质教育 228
——
《新世纪中国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评点
哲学卷》序
休闲的时尚 231
个性、人性与榜样 234
辩论何为 237
医学与人文关怀 241
不再轻信 244
第七辑灵魂只能独行
南极素描 248
孤岛断想 257
香格里拉纪行 273
第八辑读《圣经》札记
不可发誓 289
恨是狭隘,爱是超越 291
天上的财宝 293
伺候哪一个主人 294
行淫的女人 296
精神领域里的嫉妒 298
本乡人眼中无先知 299
奥秘和比喻 301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302
舆论的不宽容 303
小孩、富人和天国 304
狂妄者最无信仰 306
不见而信 308
拒绝光即已是惩罚 310
不可试探你的上帝 312
不仅是靠食物 314
神圣的休息日 317
安息日是为人而设的 319
种子和土壤 321
不要把珍珠扔给猪 323
虔诚不是目的 324
耶稣的命运 327
第九辑自序辑录
释“回家” 330
——《记住回家的路》小序
朝圣的心路 332
——《各自的朝圣路》序
没有人是专门写散文的 335
——《周国平散文》自序
惭愧中的反省 338
——《周国平哲理美文》自序
我没有意识到我这是在写作 341
——《人与永恒》香港版自序
海滩上的五百六十二枚贝壳 343
——《妞妞》新版自序
介于辞典和文摘之间 348
——《人生哲思语编》编选说明
第十辑讲演辑录
哲学是永远的追问 351
哲学与精神生活 364
人生的哲学难题 378
尼采的哲学贡献 394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407
与中学生谈写作(提纲) 419

精彩书摘

第一辑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2001年7月
成功的真谛
在通常意义上,成功指一个人凭自己的能力做出了一番成就,并且这成就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成功的标志,说穿了,无非是名声、地位和金钱。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当然也是好东西。世上有人淡泊于名利,但没有人会愿意自己彻底穷困潦倒,成为实际生活中的失败者。歌德曾说:“勋章和头衔能使人在倾轧中免遭挨打。”据我的体会,一个人即使相当超脱,某种程度的成功也仍然是好事,对于超脱不但无害反而有所助益。当你在广泛的范围里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你就更不必在乎在你所隶属的小环境里的遭遇了。众所周知,小环境里往往充满短兵相接的琐屑的利益之争,而你因为你的成功便仿佛站在了天地比较开阔的高处,可以俯视从而以此方式摆脱这类渺小的斗争。
但是,这样的俯视毕竟还是站得比较低的,只不过是恃大利而弃小利罢了,仍未脱利益的计算。真正站得高的人应该能够站到世间一切成功的上方俯视成功本身。一个人能否做出被社会承认的成就,并不完全取决于才能,起作用的还有环境和机遇等外部因素,有时候这些外部因素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单凭这一点,就有理由不以成败论英雄。我曾经在边远省份的一个小县生活了将近十年,如果不是大环境发生变化,也许会在那里“埋没”终生。我尝自问,倘真如此,我便比现在的我差许多吗?我不相信。当然,我肯定不会有现在的所谓成就和名声,但只要我精神上足够富有,我就一定会以另一种方式收获自己的果实。成功是一个社会概念,一个直接面对上帝和自己的人是不会太看重它的。
我的意思是说,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那些仅仅追求外在成功的人实际上是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的,他们真正喜欢的只是名利,一旦在名利场上受挫,内在的空虚就暴露无遗。照我的理解,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尽量做得完美,让自己满意,这才是成功的真谛,如此感到的喜悦才是不搀杂功利考虑的纯粹的成功之喜悦。当一个母亲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一个诗人写出了一首美妙的诗,所感觉到的就是这种纯粹的喜悦。当然,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已经超越于社会的评价,而人生最珍贵的价值和最美好的享受恰恰就寓于这样的成功之中。
2000年11月
好梦何必成真
好梦成真——这是现在流行的一句祝词,人们以此互相慷慨地表达友善之意。每当听见这话,我就不禁思忖:好梦都能成真,都非要成真吗?
有两种不同的梦。
第一种梦,它的内容是实际的,譬如说,梦想升官发财,梦想娶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或嫁一个富甲天下的款哥,梦想得诺贝尔奖金,等等。对于这些梦,弗洛伊德的定义是适用的:梦是未实现的愿望的替代。未实现不等于不可能实现,世上的确有人升了官发了财,娶了美人或嫁了富翁,得了诺贝尔奖金。这种梦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变成现实,如果不能,我们就说它是不切实际的梦想。
第二种梦,它的内容与实际无关,因而不能用能否变成现实来衡量它的价值。譬如说,陶渊明梦见桃花源,鲁迅梦见好的故事,但丁梦见天堂,或者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梦见一片美丽的风景。这种梦不能实现也不需要实现,它的价值在其自身,做这样的梦本身就是享受,而记载了这类梦的《桃花源记》、《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
所谓好梦成真往往是针对第一种梦发出的祝愿,我承认有其合理性。一则古代故事描绘了一个贫穷的樵夫,说他白天辛苦打柴,夜晚大做其富贵梦,奇异的是每晚的梦像连续剧一样向前推进,最后好像是当上了皇帝。这个樵夫因此过得十分快活,他的理由是:倘若把夜晚的梦当成现实,把白天的现实当成梦,他岂不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这种自欺的逻辑遭到了当时人的哄笑,我相信我们今天的人也多半会加入哄笑的行列。
可是,说到第二种梦,情形就很不同了。我想把这种梦的范围和含义扩大一些,举凡组成一个人的心灵生活的东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艺术的体验,哲学的沉思,宗教的信仰,都可归入其中。这样的梦永远不会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现实,在此意义上不可能成真。但也不必在此意义上成真,因为它们有着与第一种梦完全不同的实现方式,不妨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现实,这样的好梦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真。对真的理解应该宽泛一些,你不能说只有外在的荣华富贵是真实的,内在的智慧教养是虚假的。一个内心生活丰富的人,与一个内心生活贫乏的人,他们是在实实在在的意义上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我把第一种梦称作物质的梦,把第二种梦称作精神的梦。不能说做第一种梦的人庸俗,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做物质的梦,从不做精神的梦,说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果整个人类只梦见黄金而从不梦见天堂,则即使梦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铺满金子的地狱里而已。
2000年11月
小康胜大富
在物质生活上,我抱中庸的态度。我当然不喜欢贫穷,人穷志短,为衣食住行操心是很毁人的。但我也从不梦想大富大贵,内心里真的觉得,还是小康最好。
说这话也许有酸葡萄之嫌,那么我索性做一回狐狸,断言大富大贵这颗葡萄是酸的,不但是酸的,常常还是苦的,有时竟是有毒的。我的证据是许多争吃这颗葡萄的人,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快活,并且有一些人确实中毒身亡了。我有一个感觉:暴富很可能是不祥之兆。天下诚然也有祥云笼罩的发家史,不过那除了真本事还必须加上好运气,不是单凭人力可以造成的。大量触目惊心的权钱交易案例业已证明,对于金钱的贪欲会使人不顾一切,甚至不要性命。千万不要以为,这些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是天生的坏人。事实上,他们与我们中间许多人的区别只在于,他们恰好处在一个直接面对巨大诱惑的位置上。任何一个人,倘若渴慕奢华的物质生活而不能自制,一旦面临类似的诱惑,都完全可能走上同样的道路。
我丝毫不反对美国的比尔?盖茨们和中国的李嘉诚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自己也成为富豪。但是,让我们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富豪终究是少数,多数人不论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努力的结果充其量也只是小康而已。我知道自己就属于这多数人,并且对此心安理得。“知足常乐”是中国的古训,我认为在金钱的问题上,这句话是对的。以挣钱为目的,挣多少算够了,这个界限无法确定。事实上,凡是以挣钱为目的的人,他永远不会觉得够了,因为富了终归可以更富,一旦走上了这条路,很少有人能够自己停下来。商界的有为之士也并非把金钱当作最终目的的,他们另有更高的抱负,不过要坚持这抱负可不容易。我有不少从商的朋友,在我看来,他们的生活是过于热闹、繁忙和复杂了。相比之下,我就更加庆幸我能过一种安静、悠闲、简单的生活。他们有时也会对我的生活表示羡慕,开玩笑要和我交换。当然,他们不是真想换,即使真想换,我也不会答应。如果我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既能从中获得身心的愉快,又能借此保证衣食无忧,那么,即使你出再大的价钱,我也不肯把这么好的生活卖给你。
金钱能带来物质享受,但算不上最高的物质幸福。最高的物质幸福是什么?我赞成一位先哲的见解:对人类社会来说,是和平;对个人来说,是健康。在一个时刻遭受战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的世界上,经济再发达又有什么用?如果一个人的生命机能被彻底毁坏了,钱再多又有什么用?所以,我在物质上的最高奢望就是,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上,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过一种小康的日子。在我看来,如果天下绝大多数人都能过上这种日子,那就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了。
2001年7月
一个人和三个人称
我,你,他,这是人人皆知的三个人称代词。在一定的语境中,它们被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有的作家喜欢用不同的人称来叙述同一个主人公,不断变换视角,使得人物的形象富有立体感。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看自己。
涉及自己,使用第一人称是习惯成自然的事情了,好像无须多说。我是谁,我要什么,我做了什么,我爱某某,我恨某某,如此等等,似乎一目了然。然而,真正做自己,行己胸臆,表里一致,敢作敢当,并不是容易的事。正因为如此,许多哲人把“成为你自己”看作一个很高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呢,一个人如果只是我行我素,从来不跳出来从别的角度看一看自己,他又是活得很盲目的。所以,其他两个人称的视角也是不可缺少的。
先说第三人称。在别人的眼里,我是一个“他”(或“她”)。因此,用第三人称看自己,实际上就是用别人的或者说社会的眼光看自己,审视一下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在社会上扮演着什么角色。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所以这个视角是必要的。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当然,别人的意见只能做参考,为人处世还得自己拿主意。据我观察,在不少人身上,这个视角是过于强大了,以至于他们只是在依据别人的意见生活,陷入了另一种盲目。
如果说第一人称是做自己,第三人称是做自己的旁观者,那么,第二人称就是做自己的朋友。把一个人当作“你”对待,就意味着和这个人面对面,像朋友一样敞开心怀,诚恳交流。如果不是这样,心里仍偷偷地打量着和提防着面前的这个人,那就不是把这个人当作一个“你”,而是当作一个“他”了。与此相类似,当我们把自己看作一个“他”的时候,那眼光往往是冷静的,有时候还是很功利的,衡量的是自己在社会上的表现、作用、地位、名声之类的东西。相反,对自己以“你”相待,就需要一种既超脱又体贴的眼光,所关心的是人生中更本质的方面。这时候,我们就好像把那个在人世间活动着、快乐着、痛苦着的自己迎回家中,怀着关切和理解之情和他促膝谈心。人在世上都离不开朋友,但是,最忠实的朋友还是自己,就看你是否善于做自己的朋友了。要能够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而能够从人生的全景出发给他以提醒、鼓励和指导。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除了外在的自我以外,都还有着一个内在的精神性的自我。可惜的是,许多人的这个内在自我始终是昏睡着的,甚至是发育不良的。为了使内在自我能够健康生长,你必须给它以充足的营养。如果你经常读好书、沉思、欣赏艺术等等,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你就一定会感觉到,在你身上确实还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是你的人生路上的坚贞不渝的精神密友。
2001年8月
丰富的安静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曾经有一个时代,广大的世界对于我们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如同螺丝钉被拧在一个不变的位置上。那时候,我刚离开学校,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日子仿佛停止了,不像是一条河,更像是一口井。
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
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荡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终于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淼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 散文典藏 安静(精装)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散文典藏 安静(精装)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散文典藏 安静(精装)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散文典藏 安静(精装)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给朋友买的,好评吧

评分

离了世俗,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安静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处于一种超脱了世俗的浮躁的状态中,从而对现实、对自己的生存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与升华。

评分

好书!周国平

评分

书中自有黄金屋,喜欢周国平的书

评分

纸张很好,包装也很不错,很喜欢

评分

第一感觉不错,等读完了再来评

评分

书非常不错,服务很到位,物流也很快,好评

评分

周国平的书每本都推荐,多看书,看好书。

评分

挺不错的,书的质量很好,关键是便宜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散文典藏 安静(精装)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