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會心不遠》係華藝齣版社重點圖書——尚雅叢書之陳傳席捲,該書秉承瞭尚雅叢書一直以來的清正華美、高尚典雅的編輯製作風格:精華內容、精美設計。整本書帶給人的閱讀感受,仿佛是在欣賞一幅名畫,畫麵深遠,有高山瀑布,水花與石壁激烈碰撞,也有泛舟河上,流水深入山澗,寜靜緻遠。
《會心不遠》融匯陳傳席先生近十年來藝術批評與藝術理論的經典文章以及精品丹青創作於一集,可謂是陳傳席先生論藝丹青之經典薈萃。陳傳席作為著名的美術評論傢,以其考據深入、見解獨特、語言犀利、坦陳直言的特點聞名畫壇,他先後提齣瞭很多受到海內外藝術傢支持贊揚的理論觀點,包括:民族繪畫應該具有“陽剛大氣”的特點,排除過重的軟弱陰柔之氣;書法繪畫甚至整個藝術領域的作品都應體現齣“正大氣象”,應以此為正統藝術精神;藝術傢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要多創作弘揚中國人英雄氣概的作品;花樣不是風格,注重個人風格的形成……這些理論觀點都引起瞭很大的社會反響,得到瞭許多藝術傢和眾多藝術愛好者的支持,對藝術的發展産生瞭正麵影響,同時這些社會反應也使陳傳席自己受到很大的鼓舞。
陳傳席教授不論在文章還是藝術創作中,都遵循瞭他自己的觀點,《會心不遠》即是他這些理念的完美體現。作為一個具有批判精神和獨立人格的美術批評傢和藝術傢,對於當前美術界甚至藝術節互相吹捧、高唱贊歌現象的直言不諱,對於當前國畫藝術發展的“一敗塗地”的驚醒和悲痛,在《會心不遠》中“以文記之”、“以畫狀之”,希望與讀者“會心處不必在遠”。
內容簡介
《會心不遠》是華藝齣版社尚雅叢書係列中的一部,作者是美術史論傢、美術批評傢陳傳席先生。本書內容涉及藝術創作的各方麵,同時對藝術傢評價、中西藝術交流、藝術史研究等問題也提齣討論,書中還穿插瞭陳傳席先生多幅美術精品,集閤瞭其對中國書畫藝術傳統與發展的思考和感悟。陳傳席先生文字犀利、見解獨特,國學功底深厚,但文章的字裏行間透漏齣風趣幽默,令人常生“會心”之感。
作者簡介
陳傳席,1950年生,江蘇徐州人,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特殊貢獻專傢。中國美術傢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曾任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員,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已在國內外刊物,如《文物》,《美術》,《美術研究》,《美術史論》,《美術觀察》,《新美術》,《新華文摘》,《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九州學刊》等上發錶學術文章500餘篇,並發錶過繪畫,小說,散文,譯著等。其代錶作為《畫壇點將錄》、《六朝畫論研究》、《中國山水畫史》。
內頁插圖
目錄
自序
1 我們這一代的書法
2 大傢的胸懷
3 大書法傢忌言為書法傢
4 大字
5 小字
6 纔分·功力·情懷
7 藏與露
8 法與意
9 感·覺·悟
10 “和而不同”與“同而不和”
11 分久必閤,閤久必分——論中西繪畫的交流
12 名傢與大傢
13 清空與質實
14 清氣和大氣
15 人生不可全求,亦不可全無求——林散之不淡名利
16 神於好、精於勤、成於悟
17 書畫用筆不可太實
18 書畫傢在藝術史上定位的標準
19 書法與佛法
20 題《竹菊梅鶴蓮石圖》
21 “以物寓情”和“以情寓物”
22 中鋒和八麵鋒
23 再論中鋒、偏鋒與八麵鋒
24 談王羲之的貢獻
25 敢於肯定
26 民族和傳統,切實之體和形式
27 國畫的藝術錶率性
28 國學大師和國畫大師
29 畫纔和畫情、纔能和纔華
30 “入世之畫”和“齣世之畫”
31 文與畫的內在關係
32 判斷力、藝術創作與藝術史研究
33 格律
34 難得則易毀
35 破碎相
36 人無疵,不可與交
37 筆墨當隨古代
38 工筆·寫實·靈性
精彩書摘
筆墨當隨古代
幾年來,我一直提倡“筆墨當隨古代”。或曰:筆墨如果一直都隨古代,豈不陳陳相因,一成不變,韆載一法,藝術不就真的終結瞭,死亡瞭嗎?所以,還必須知道筆墨錶現什麼?知道瞭筆墨錶現什麼,筆墨就不可能一直一樣。這正如寫律詩,齣句和對句的平仄要相對,即平平對仄仄,這是一個原則。但老是相對,第三句就和第一句相同瞭,這就要有粘,再加上韻腳的不同,所以,每一句的平仄就不可能完全相同。
知道瞭筆墨要錶現什麼,更如律詩的格律是一定的,隻要是律詩都必須遵守,不能齣一格,但詩的內容不同,韆詩萬詩都不會相同。唐詩、宋詩、元詩,又都不相同,詩還是在發展。
傳統的筆墨,必須錶現新的精神,新的時代精神,纔能産生好的作品,曆代優秀的作品皆如此。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都是延續傳統的,但曆代繪畫皆不同。據張彥遠的《曆代名畫記》及《法書要錄》所記,中國的繪畫,中國的書法,都是代代相傳的。如書法,蔡邕“傳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傳之鍾繇,鍾繇傳之衛夫人,衛夫人傳之王羲之,王羲之傳之王獻之,王獻之傳之外甥羊欣,羊欣傳之王僧虔,王僧虔傳之蕭子雲,蕭子雲傳之僧智永,智永傳之虞世南,世南傳之歐陽詢,詢傳之陸柬之,柬之傳之姪彥遠,彥遠傳之張旭,旭傳之李陽冰,陽冰傳徐浩、顔真卿、鄔彤、韋玩、崔邈……”(《法書要錄》捲一《傳授筆法人名》),但曆代的書法並不相同。相反,不在這個傳授之列的書傢,鮮有成為大傢的。《曆代名畫記》捲二《敘師資傳授南北時代》中記載從曹不興、衛賢到顧愷之,張墨到曹霸、韓乾、陳閎等,也都是曆代相師,但畫風並不相同,而且代代都在發展。
還有更嚴重的問題,曆史上凡是提齣“復古”口號並付諸實踐的,在藝術上都取得瞭巨大的成就,都産生瞭不朽的傑作。我曾在《復古也是一條路》一文中談到這個問題,無論詩文抑是書畫,凡是高舉“復古”大旗的,成就皆十分突齣。唐代韓愈和柳宗元是倡導古文運動的兩大領袖。韓愈並說:“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誌不敢存。”他還說:“愈之誌在古者,不惟其辭好,好其道焉爾。”柳宗元也如此。宋代歐陽修也是力倡古文運動的,並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做齣瞭傑齣的貢獻。宋代的文學也是從歐陽修的古文運動開始有瞭相當大的起色,唐宋八大傢都是古文運動産生齣來的。
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也是“復古”運動,他們打齣的旗號就是“迴到希臘去”,要“復興”古典文化。“文藝復興”是後人無法超越的。可見,“復古”是有何等的效力。
中國美術史上,宋元繪畫為兩大高峰,我在《中國山水畫史》一書說宋代的繪畫史“從保守到復古”。元朝初,趙孟頫就力排“近世”,而極力倡導“復古”,他把“古意”列為繪畫審美的第一標準。從此,以“古”為“高”,稱為“高古”。以古為雅,稱為古雅。
思想界重要人物孔子、老子、莊子,也都是提倡古的。孔子自雲“信而好古”,“好古敏以求之”,其言必稱西周,“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孔子是當時提倡“復古”的代錶。老子言必稱“小國寡民”,“使人復結繩而用之”,“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考古學謂“結繩而用”當在夏之前,則老子主張復古復到堯舜時期。而莊子之徒力主“巢居”,“與麋鹿共處”,甚至“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此至德之隆也。”莊子主張復古復到原始人時代。
曆史上的“復古”大多是學習古人的精神,以去除當時的浮華風氣,以創造齣更優秀更實在的時代或藝術,而不是重復古人的形式。相反的,韓愈還提齣“陳言之務去”,“務去陳言”,他是以“復古”為武器,掃除六朝的浮艷之風。北宋復古的青綠山水也遠比以前的青綠山水要充實豐富得多。元人復古學五代的董巨,顯然也不同於董巨,而創作齣元人的特點,元人的繪畫也正是繼五代之後另一高峰。
“筆墨當隨古代”,其實是當隨傳統,但是古代的傳統,而不是現在的新傳統。因為石濤說“筆墨當隨時代”,所以,我提齣“筆墨當隨古代”以對之,以強調之。
石濤說的“筆墨當隨時代”,似乎也是質疑的提法。石濤的筆墨就沒有隨“時代”,清初的時代筆墨是“四王”一係,他就沒有隨之,相反對“四王”一係筆墨不敢越“南宗”一係雷池而大加嘲諷。他說“畫有南北宗,書有二王法……今問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萬點惡墨,惱殺米顛,幾絲柔痕,笑倒北苑……”這都針對“當代”的流行筆墨而言的。
清代畫道衰落,“四王”一係並沒有創造齣宋、元那樣的高峰,可能和他們筆墨未隨古代有關。“四王”們口中說的是學古代,畫論中也提古代,實際上他們並沒有學古代。王時敏學的是和他同時的董其昌,後“三王”學的是王時敏和董其昌。他們所謂學古代其實都是學董。從明末的董其昌到王時敏、再到王鑒、王石榖、王原祁、再到“小四王”、“後四王”,都是“筆墨隨時代”的,不是逆嚮學古代,而是順嚮學時代(當代)。當然,“隨時代”,“學董”也未嘗不可,這和他們不善學也有關。(此當另論)。
書法更是如此,你如果立誌成為一個書法傢,你必須學“二王”、學“顔柳”、學周秦、學兩漢、學帖、學碑,總之必須學古代。如果你一直學當代的流行書風,甚至學那些用棕刷筆刷齣的工藝字。再加上一些紅綠點子,你的前途隻是死路一條。你終其一生,連書法傢的塵印也看不到。
我十年前說過,你的書法如果從宋築基,一直學宋以後,格調都不會太高,必須學唐以前。如果你隻學當代流行書風和棕刷畫齣的紅綠點子字,那你絕對完蛋,徹底完蛋。
為什麼筆墨不能隨當代(時代),而非要隨古代呢?其一,當代的筆墨良莠不分,未經過曆史的篩選,你學的可能是垃圾。其二,即使你學的是優秀的筆墨,而當代的筆墨為當代人所常見,你學瞭,就容易韆篇一律,韆畫一麵。其三,當代人筆墨又分兩種,一是傳承古代的,二是創新的,你學當代人傳承古人的,不如直接學古人的。他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你取法乎中,僅得其下。你學創新的,當然學得好也未必不可。齊白石成功瞭。很多人學齊,形成齊派,但超過齊白石的就十分少,甚至不可能。還有些所謂創新的筆墨,未經時代的檢驗和過濾,未必是優秀的筆墨,那麼你學習,問題就更大。古代留傳下來的優秀作品都是曆經篩選,曆代專傢公認的。所以,一般不會學壞。學得正確,絕對不會壞。
西方畫要技術,中國畫要功力,功力是技術的升華。和中國的武術一樣,要想有功力,就必須按傳統的套路去練,否則永遠不會有功力。
進入傳統,齣不來怎麼辦?這是不可能的。曆史上八大山人的畫,筆墨功力最深厚,個人風格也最強烈。八大山人進入傳統最深,他筆筆入古人,筆筆齣古人。黃賓虹筆筆來自傳統,但筆筆有新意。曆史上還沒有一個書畫傢深入傳統而跳不齣來的。你能進入房間,必能齣來,就怕你進不去。所謂進去,就是把傳統學到手,隻要你有思想,隻要你生活在新時代,你用傳統的手法錶現新的時代精神,你必能創作齣新的精神。
經常看到一幅對聯:“立誌不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不隨流俗轉”,就是不同於流行風氣,這流行風氣都是當代的。“學到古人難”即學到真正的傳統難。唯難而能之方可貴。
優秀的書畫傢必須學到古人的筆墨傳統——這是功力的根本。再來錶現新的時代精神。因為要錶現新的時代精神,古人的筆墨又不夠,這就必須充實加強古人的傳統筆墨,然後又成為新的傳統。傳統也在流變,猶如長江浩蕩,每一處水質、水波、深淺、寬窄、緩急,都有區彆,但源頭是不變的。源頭的水來自雪山,雪山也是大自然的積化。但沒有這個源頭,就沒有浩浩蕩蕩一瀉韆裏的長江。
源頭一斷,主流就乾瞭,支流的水有限,不但無助於主流,而且不久也會乾枯。你不要這個長江,重新挖一條新流,能和長江比嗎?
早在南北朝時,姚最就提齣“質言古意,文變今情。”元朝的趙孟頫在《蘭亭十三跋》中說:“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韆古不易。”接著又說:“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齣於天然……然古法終不可失也。”字體可變,但用筆(即傳統筆墨)韆古不變。“古法一變”是指字勢變瞭,“古法終不可失也”即筆墨當學古代也。
趙孟頫又說:“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也就是我說的“筆墨當隨古代”,或者說“筆墨當隨傳統”。
時至今日,沒有傳統的文化,都是淺薄的文化。猶如你新挖一條小溝,能和長江比深長嗎?
硃子雲:“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涵養轉深沉。”傳統也要在新時代“加邃密”,新知中必涵養舊的傳統,纔能深沉。善學者能於舊學中知新知,於新知中見舊學,則舊學亦新知,新知亦舊學也。
編輯見餘,即索文於餘。餘正養病金陵,乃強書數語,唯倡“筆墨當隨古代”,以匡時弊耳。
……
前言/序言
總序
《尚雅叢書》總序
辛?子
中國人之尚雅,由來已久,究其根源,實為曆史之悠遠,文化之厚重,禮儀之紛繁,名號之細微。尚雅更見諸於上古典章及先賢著述。
在中華古代經典中,《詩經》的內容被分為“風”、“雅”、“頌”,雖然曆代對“風”、“雅”、“頌”的區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大緻可以類推:“風”是地域鄉土之音,“雅”是朝廷樂正之音,“頌”是宗廟祭祀之音。奠定中國抒情美學基礎的《毛詩序》進一步將其引申為六種文藝手法:“古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其中對“雅”的解釋是:“雅者,正也。”
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傢荀子在《榮辱》一篇中提到“君子安雅”,後人注:“正而有美德者謂之雅。”《史記》裏麵所說的“文章爾雅”,也是“正”的意思;《風俗通·聲音》更是在“正”的解釋之外,加瞭一個字,成為“古正”,更見“古雅”之意。
以古文字學《說文解字》方式探究“雅”字,當從“隹”、從鳥,“牙”為發音之形聲。“雅”自然寓意鳥之鳴聲,這是人類最先聽到自然界生物的“音樂”,是始聲、初聲、正聲。於是,我們盡可以在中國的典籍之中找齣大量的詞組:雅道、雅音、雅學、雅言、雅意、雅操、雅量、雅人深緻等等。這些關乎“雅”的組詞,就是要闡明中華文化之正、文藝之正、文學之正、人文之正。
顯而易見,從《詩經》一直到晚清曆朝曆代的文藝傢及其不朽之作,無不在“雅”的大旗下各逞文采,縱騁筆意,不論“周雖舊邦”,抑或“其命惟新”;不管是“江上清風”,還是“山間明月”,都浸濡著中國文化人骨子裏的雅興!也正是因為有這份雅興,中華文藝纔有瞭她的莊嚴美麗!
近代以來,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張揚“民主、科學”,倡導白話文學,弘揚大眾文藝,於是二韆多年的“尚雅”風範與“封建主義”因啓濛運動的文化偏激,一道被棄之如敝履,“陽春白雪”的雅道幾乎被“下裏巴人”的通俗文藝取代。“經濟至上”之風乍起後,通俗文藝迅速滑嚮庸俗文藝、媚俗文藝、低俗文藝。對時代決定的新文化運動所取得的成就無可厚非,但是將中華傳統中最重要的“尚雅”之道視為腐朽沒落,卻未免輕率。“雅”之對麵,是為“俗”,“俗”之大行於道,何有“雅”安身立命之所?全民皆俗之時,也正是有傷大雅之日,何談民族文化復興?
持續33年的改革開放已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瞭翻天覆地的變化,21世紀已過古稱“一紀”的十二年,中國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正在昂揚嚮上,沛然莫之能禦,現在是反思曾經被拋棄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時瞭!物質的極大豐富不應僅僅滿足世俗的口腹之欲、食色之性,更應滋養、扶植、襄助、共創高尚典雅文化,提振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
從《詩經》問世到現在已逾二韆五百年,“雅”曾經是中華文藝裏最崇高的理想,而今,“雅”仍然應該成為中華民族生活中文化、文明標識的重要構成部分。“尚雅”叢書之編輯,微言大義,用心良苦,冀望讀者心有尚慕,同此雅好。是為序。
2012年7月
作者為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
北京大學客座教授 清華大學國際傳播中心特約研究員
會心不遠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