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工程实战

逆向工程实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邓(Bruce Dang),[法] 加泽(Alexandre Gazet),[美] 巴沙拉尼(Elias Bachaalany),[法] 若斯(Sébastien Josse) 著,单业 译
图书标签:
  • 逆向工程
  • 软件安全
  • 漏洞分析
  • 调试
  • 反汇编
  • 二进制分析
  • x86
  • x64
  • Windows
  • 实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88933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502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探索独特的逆向工程系统化方法,包含对真实恶意软件的分析
-覆盖三个流行的处理器架构(x86、x64和ARM)
-提供针对真实后门程序的综合练习
-讲解复杂的代码混淆技术
-探索高级调试技术,实现逆向工程过程的自动化和高效化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涵盖x86、x64 和ARM 操作系统的逆向工程类图书,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包括Windows内核模式代码的恶意软件和驱动程序、虚拟机保护技术等内容。作者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和示例,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本书适合所有程序员和想要开始学习逆向工程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Bruce Dang,微软高级安全开发工程经理,专注于Windows内核和逆向工程领域。负责待发布产品的安全技术,之前负责处理报告给微软的安全漏洞。曾在RSA、BlackHat Vegas、BlackHat Tokyo、Chaos Computer Club、REcon和许多其他行业会议上发言。

Alexandre Gazet,Quarkslab高级安全研究员,专注于逆向工程和软件保护。Alexandre曾在多个会议上发言,包括HITB Kuala Lumpur(2009)和REcon Montreal(2010及2011)。

Elias Bachaalany,微软软件安全工程师。在过去的14年中,他曾做过程序员、逆向工程师、自由技术写作者,偶尔也进行逆向工程的培训工作。Elias曾在REcon Montreal上有过两次发言(2012以及2013)。

Sébastien Josse 法国国防部武器装备总局的一名安全研究员。作为教师、研究员和顾问,他在民用及国防部门的信息系统安全领域深耕了十年有余。曾在知名期刊和多个会议上发表论文,包括ECRYPT(2004)、EICAR(2006、2008、2011)、AVAR(2007)以及HICSS(2012、2013以及2014)。

单业,计算机专业硕士,软件工程师,曾供职于多家软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现居于上海。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 章 x86 与x641
11 寄存器组与数据类型1
12 指令集3
121 语法3
122 数据移动4
13 练习9
131 算术运算9
132 栈操作与函数调用11
14 练习14
15 系统机制21
151 地址转换21
152 中断与异常23
16 综合练习23
17 练习29
18 x64 30
181 寄存器组与数据类型30
182 数据移动31
183 规范地址31
184 函数调用31
19 练习32
第2 章 ARM 33
21 基本特性34
22 数据类型与寄存器35
23 系统级控制与设置37
24 指令集介绍38
25 数据加载与存储39
251 LDR 与STR39
252 LDR 的其他用途42
253 LDM 与STM43
254 PUSH 与POP46
26 函数与函数调用48
27 算术运算50
28 分支跳转与条件执行51
281 Thumb 状态54
282 switch-case55
29 杂项56
291 JIT 与SMC 56
292 同步原语57
293 系统服务与机制57
294 指令59
210 综合练习59
211 下一步65
212 练习65
第3 章 Windows 内核73
31 Windows 基础73
311 内存布局73
312 处理器初始化74
313 系统调用77
314 中断请求级88
315 内存池89
316 MDL90
317 进程与线程90
318 执行上下文92
319 内核同步原语93
32 列表94
321 实现细节94
322 综合练习100
323 练习104
33 异步与乱序执行108
331 系统线程108
332 work item 109
333 APC111
334 DPC114
335 定时器118
336 进程与线程回调120
337 完成例程120
34 I/O 请求包122
35 驱动程序结构123
351 入口点124
352 驱动程序与设备对象125
353 IRP 处理126
354 用户?内核通信常用机制127
355 系统机制杂项128
36 综合练习

前言/序言


《代码的秘密:探索软件世界的底层逻辑》 一、引言:剥开数字迷雾,洞悉软件本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软件已成为驱动现代社会运转的核心。从我们指尖滑过的智能手机应用,到支撑企业运营的复杂系统,再到守护国家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它们都由一行行精妙的代码构建而成。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这些代码如同黑箱,其内部运作机制充满了神秘色彩。我们享受软件带来的便利,却鲜少有机会窥探其深层结构,理解其决策逻辑,更遑论剖析其潜在的脆弱性或优化其性能。 《代码的秘密:探索软件世界的底层逻辑》是一本旨在打破这种认知壁垒的书籍。它并非一本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引人入胜的探索之旅,深入软件开发的脉络,揭示代码背后隐藏的原理与奥秘。本书的目标是让读者能够从全新的视角审视软件,理解其构建的基石,掌握分析其行为的方法,从而在数字世界中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强的掌控力。 二、内容梗概:从基础原理到实践应用 本书的内容设计循序渐进,力求涵盖软件运行的各个关键层面,并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复杂概念。 第一部分:软件的基石——计算机与指令 在深入探索代码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代码是如何被计算机执行的。这一部分将从最底层的硬件架构讲起,介绍CPU的工作原理、内存管理机制以及指令集的概念。我们将探究计算机是如何将高级编程语言编写的代码,一步步转化为它能够理解的机器语言。这部分将重点讲解: CPU的架构与指令周期: 了解CPU如何 fetch(取指令)、decode(译码)、execute(执行)和 write-back(写回),这是理解程序执行流程的基础。 内存层级结构: 从寄存器、缓存到主内存,理解数据在不同层级之间的流动,以及这如何影响程序性能。 指令集架构(ISA): 简要介绍不同架构(如x86, ARM)的指令集特点,以及汇编语言与机器码的关系。 操作系统扮演的角色: 探讨操作系统如何管理硬件资源,为程序提供执行环境,以及进程、线程、内存分配等核心概念。 第二部分:语言的艺术——从高级语言到机器码的转换 大多数开发者使用高级编程语言进行开发,但最终运行在计算机上的是机器码。这一部分将详细解析从高级语言到机器码的转化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关键步骤。 编译器与解释器: 深入理解编译器和解释器的不同工作方式,以及它们如何将人类可读的代码转化为机器可执行的指令。 词法分析与语法分析: 讲解编译器如何解析源代码,将其分解为有意义的单元,并检查其语法结构是否正确。 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 探讨编译器如何理解代码的含义,并生成一种中间表示形式,为后续的优化和代码生成做准备。 目标代码生成与优化: 揭示编译器如何将中间代码转化为特定平台的机器码,以及各种代码优化技术如何提升程序的执行效率。 链接与加载: 解释多个编译单元如何被链接在一起,形成可执行文件,以及操作系统如何将程序加载到内存中并准备执行。 第三部分:程序的动态——运行时行为的剖析 代码编写完成后,其在运行时表现出的行为同样至关重要。这一部分将聚焦于程序的运行机制,帮助读者理解程序是如何在内存中组织、如何与系统交互,以及如何管理其生命周期的。 内存模型与数据结构: 深入剖析程序在内存中的布局,包括栈(stack)、堆(heap)、全局数据区和代码段。理解不同数据类型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以及动态内存分配的机制。 函数调用与栈帧: 详细讲解函数调用过程中栈帧的创建、参数传递、局部变量管理以及函数返回的整个过程。这是理解程序控制流的关键。 指针、引用与内存安全: 探讨指针和引用的概念,以及它们在 C/C++ 等语言中的重要性。同时,深入分析野指针、内存泄漏、缓冲区溢出等常见的内存安全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多线程与并发: 介绍多线程编程的基本概念,包括线程的创建、同步与通信。探讨并发场景下可能出现的死锁、竞态条件等问题,以及解决之道。 进程间通信(IPC): 讲解不同进程之间如何进行数据交换和协作,包括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等机制。 第四部分:软件的边界——系统调用与API 程序并非孤立运行,它需要与操作系统进行交互,获取系统资源,并与其他软件组件协同工作。这一部分将聚焦于程序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系统调用和应用程序接口(API)。 系统调用的本质: 理解系统调用是如何工作的,它为何是程序访问操作系统服务的唯一途径,以及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机制。 常见的系统调用: 介绍文件操作、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网络通信等常用系统调用的作用和使用方式。 API的设计与使用: 探讨API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API来构建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 库的加载与使用: 讲解静态库和动态库的概念,以及程序如何加载和调用这些库中的函数。 第五部分:程序的检测与分析——洞察运行细节 了解了软件的构建和运行机制后,本部分将进一步引导读者掌握分析程序行为的实用技术。这部分内容将侧重于如何“观察”和“理解”程序的运行过程,从而发现潜在的问题或深入理解其工作方式。 调试技术的艺术: 介绍不同类型的调试器(如 GDB, WinDbg),以及如何使用断点、单步执行、查看变量、观察内存等技术来定位和修复 bug。 性能分析工具: 讲解如何使用性能分析器(Profiler)来识别程序的性能瓶颈,找出耗时过多的函数或代码段。 动态分析技术: 介绍如何通过运行时监测程序行为,例如函数调用追踪、系统资源使用情况监控等,来理解程序的执行流程和资源消耗。 静态分析工具: 探讨静态分析工具在代码审查、漏洞检测、代码质量评估方面的作用。 第六部分:软件的演进——结构、设计与模式 一个优秀的软件不仅要能运行,更要有良好的结构和可维护性。本部分将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软件开发,探讨软件设计的原则、常用的设计模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软件的质量和演进。 模块化与抽象: 讲解如何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更小的、可管理的模块,以及如何通过抽象来隐藏实现的细节,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面向对象设计的原则: 深入理解封装、继承、多态等面向对象的核心概念,以及它们如何促进代码的重用和灵活性。 常见的设计模式: 介绍工厂模式、单例模式、观察者模式、策略模式等经典的软件设计模式,并结合实例讲解其应用场景和益处。 代码重构: 探讨如何通过系统性的代码重构来改进现有代码的结构和可读性,使其更易于维护和扩展。 三、本书特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代码的秘密:探索软件世界的底层逻辑》力求做到理论严谨与实践性并重。 丰富的实例与示例: 书中将穿插大量来自真实世界应用程序的示例代码,涵盖 C, C++, Java, Python 等多种主流编程语言,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 深入浅出的讲解: 复杂的概念将被分解为易于理解的部分,并辅以形象的比喻和图示,确保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轻松掌握。 强调“为什么”: 本书不仅仅是教授“怎么做”,更注重解释“为什么这么做”,帮助读者建立对软件运行原理的深刻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培养分析思维: 通过引导读者主动思考和分析,本书旨在培养读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面对未知软件时敢于探索和拆解的勇气。 前瞻性的视角: 在讲解基础原理的同时,本书也会适时提及一些与现代软件开发相关的先进技术和概念,如容器化、微服务等,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四、目标读者:谁适合阅读这本书?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初级及中级软件开发者: 希望深入理解代码如何运行,提升编程技能,解决疑难 bug。 对计算机系统底层原理感兴趣的学生: 想要建立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系统管理员与运维工程师: 需要理解应用程序的运行时行为,以便更好地进行故障排查和性能优化。 软件测试工程师: 希望更深入地理解软件的内部机制,设计更有效的测试用例,发现更深层次的缺陷。 希望了解软件工作原理的技术爱好者: 对数字世界充满好奇,想要拨开迷雾,一探究竟。 五、结语:开启你的代码探索之旅 《代码的秘密:探索软件世界的底层逻辑》是一次对软件世界深层探索的邀请。它将帮助你从“使用软件”转变为“理解软件”,从“编写代码”升华为“洞悉代码”。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将不再仅仅是代码的“使用者”,而是能够更自信、更深入地与软件世界进行交互的“探索者”。准备好踏上这场激动人心的旅程,解锁代码的无限可能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一: “逆向工程实战”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感觉它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软件底层运作原理充满好奇,总想弄明白那些我平时使用的程序,究竟是怎么一步一步运转起来的。这本书的名字就直击我的痛点,‘实战’二字尤其吸引我,我可不喜欢那些只讲理论、脱离实际的书籍。翻开目录,里面关于二进制分析、内存调试、反汇编工具使用的章节,让我眼前一亮。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将复杂的概念,用清晰易懂的方式讲解出来,并且通过实际案例来演示。我设想书中会有一章专门介绍如何破解一个简单的游戏或者应用程序,分析其核心逻辑,这绝对是我最想看到的。另外,关于代码混淆技术和反反调试技巧的部分,也是我特别关注的,毕竟在实际的逆向工程中,这些都是绕不开的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经验,让我能够真正上手,去分析和理解那些我以前只能望而却步的二进制文件。它应该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指导我一步步揭开程序的神秘面纱,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枯燥的概念。我甚至想象书中可能会包含一些作者自己编写的小工具或者脚本,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进行逆向分析,这会让这本书的价值倍增。总而言之,我对于这本书的期待,是它能给我带来知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能激发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真正掌握逆向工程这门技术。

评分

评价三: 我最近刚入手了一本关于软件底层分析的书籍,说实话,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很多概念的认知。我之前一直以为逆向工程只是少数“黑客”的专属技能,但这本书让我看到,它其实是一门非常系统化的科学,而且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软件安全、代码审计、甚至是帮助理解一些复杂的算法实现。书里对数据结构和内存布局的讲解,让我对程序在内存中的表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原来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字节码,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精妙的逻辑。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释一些高级概念时,没有回避难度,而是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引导读者理解。例如,关于操作系统内核的分析,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API调用,而是先从基本的进程和线程模型讲起,再逐渐深入到更底层的调度机制。这种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让我在感到挑战的同时,也充满了成就感。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像是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技术世界,激发了我继续深入探索的欲望。

评分

评价二: 我最近读完了一本让我印象深刻的书,虽然书名没法直接说出来,但它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应用逆向工程。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这个领域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善于将复杂的知识点拆解成易于消化的部分。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代码示例和详细的步骤解析,带领读者一步步进行实际操作。我特别享受学习如何使用各种调试器和反汇编器,理解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书中关于漏洞挖掘和利用的章节,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作者用非常生动的例子,讲解了如何通过逆向分析发现软件中的安全隐患,以及如何利用这些隐患进行渗透测试。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本武林秘籍,教会我如何去“拆解”那些看似牢不可破的软件。它不是那种让你死记硬背的书,而是鼓励你去思考,去尝试,去动手。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打开了自己的电脑,跟着书中的例子一步步实践,这种学习方式让我觉得非常充实。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授了技术,更培养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让我学会了如何从底层去审视和理解软件。

评分

评价五: 这本书的内容相当扎实,特别是它在讲解一些偏底层的技术时,显得尤为专业。我之前一直对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感到好奇,特别是当我想深入理解一个应用程序是如何与操作系统交互的时候,这本书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它没有像很多书籍那样,只是简单地列举一些API函数,而是深入到操作系统内部的调度、内存管理等方面,并且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进行了解释。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进程间通信(IPC)的章节,作者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让我明白了不同IPC机制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开发中应该如何选择。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很有条理,每一章都承接上一章的内容,循序渐进,让读者能够逐步建立起对整个体系的理解。我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本“说明书”,但它不是针对某个特定软件的说明书,而是针对“软件”这个整体的说明书,帮助我理解软件运行的底层逻辑。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或者对软件安全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非常有价值。

评分

评价四: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棒,它让我感觉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对话。作者在讲解一些非常核心的概念时,总是能找到最恰当的比喻,而且讲解的逻辑非常清晰。我一直对编写高效的程序非常感兴趣,而这本书恰好就深入到了程序的“心脏”。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去“看”代码,更是教你如何去“理解”代码是如何被CPU执行的。例如,书中关于汇编语言的讲解,我之前一直觉得枯燥乏味,但作者通过一些实际的程序性能优化案例,让我看到了汇编语言的强大之处,以及它在性能调优中的重要性。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编译器优化原理的章节,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代码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运行中却能有惊人的表现。这本书的实操性也很强,我跟着书中的例子,用不同的工具去分析同一个程序,从中体会到了不同工具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逆向分析中的最佳应用场景。总的来说,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对软件开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评分

非常不错。

评分

《逆向工程核心原理》十分详尽地介绍了代码逆向分析的核心原理。作者在Ahnlab 研究所工作多年,书中不仅包括其以此经验为基础亲自编写的大量代码,还包含了逆向工程研究人员必须了解的各种技术和技巧。彻底理解并切实掌握逆向工程这门技术,就能在众多IT相关领域进行拓展运用,这本《逆向工程核心原理》就是通向逆向工程大门的捷径。

评分

不错啊啊啊,很好

评分

垃圾京东 垃圾京东 垃圾京东 垃圾京东

评分

还没看,应该还行还没看,应该还行

评分

逆向工程领域的又一个必备宝典之一。

评分

学习学习

评分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评分

618习惯性大批量购书中的一本,质量没问题,内容还没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