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面具艺求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内容丰富。民间面具以其品类的多样、造型的丰富,在中国乃至世界面具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民间面具在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与原始乐舞、巫求、图腾崇拜以及民间歌舞、戏曲等相互融合、相互依存。鲜明地反映了华夏各民族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生活理想与审美情趣。《中国古代面具》全面而又简明地讲述了面具产生及发展演变的历史。图文并茂,全面深入地展示了中国民间面具艺求的风采。
目录
第一章 亦鬼亦神的古代面具
第一节 认识面具
什么是面具
面具的分类
面具纹样:神秘的饕餮纹
面具的制作工艺
第二节 面具的象征
神圣的图腾
氏族的祈祷活动
氏族或部落间的征战
鬼魂的崇拜
成丁礼
文字的象征
第二章 五彩纷呈的古代面具
第一节 古代的面饰与面具
远古时期遗存的面饰
上古时期遗存的面具
近古时期遗存的面具
第二节 现存的古代面具
跳神面具
跳曹盖面具
师公面具
婚礼面具
度戒面具
节 日祭祀面具
第三节 古时流入日本的面具
伎乐面
舞乐面
行道面
追傩面
布作面
第三章 美轮美奂的戏曲和乐舞面具
第一节 充满地域特色的戏曲面具
藏戏面具
地戏面具
关索戏面具
傩戏面具
第二节 神秘而普遍的乐舞面具
《总会仙倡》
《曼延之戏》
《东海黄公》
《文康伎》
《上云乐》
《安乐》
《狮子舞》
《踏谣娘》
第四章 古朴沧桑的傩仪面具
第一节 傩仪概述
什么是傩
傩的产生时间
傩的发源地
傩的独特风格
第二节 逐疫定神的商周傩仪
逐疫商周时期的宗主国傩
商周时期的大傩
第三节 傩面具的出现
汉代的“大傩仪”
宫廷傩的变化
民间傩的变化
傩面具的出现
第五章 富有意蕴的面具艺术
第一节 风格各异的世界面具艺术
亚洲面具艺术
非洲面具艺术
美洲面具艺术
欧洲面具艺术
第二节 中国面具艺术
面具与造型艺术
面具与表演艺术
第三节 少数民族面具艺术
毛南族“条套”面具
仡佬族“傩坛戏”面具
壮族“蚂拐节 ”面具
布依族“作道”面具
土家族“傩坛戏”面具
彝族“火把节 ”面具
白马藏人“赤嘎”面具
傣族“孔雀舞”面具
仫佬族“依饭节 ”面具
壮族“跳岭头”面具
苗族“芒蒿”面具
苗族“耍变婆”面具
蒙古族“好德歌沁”面具
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中国古代面具》:
马头“新嘎波”流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的傣族村寨,此种舞蹈是傣历新年泼水节时表演。表演时小伙子罩套2米左右的男背女巨型假形。它所表现出的是早时宫廷里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佣背公主过河“赶摆”、祭佛参僧过程中的欢乐、搞笑场面。人物造型显得异常夸张、诙谐,令人忍俊不禁。
朝鲜族的假面流布于吉林延边安图民间。历史上曾以哑剧形式隶属于宫廷面剧科,但是后来只是流传于民间一些地方。
维吾尔族的“鸡舞”流布于新疆哈密地区。这种舞是哈密王爷在宫里观赏、取乐的节目,后来,经过发展逐渐变为喜庆节日或“麦西热甫”中的表演舞蹈。舞者两男一女,穿戴特制的鸡冠、鹰头帽子与服饰,主题是公鸡、母鸡保护小鸡不让老鹰叼走。
哈尼族每年农历五月举办“苦扎扎”庆丰收。到时,年轻小伙子戴面具,着破衣烂衫,打扮得奇形怪状让人难以分辨,结伴走村串寨参加“撵磨秋”,嬉戏自娱。所戴面具有牛皮、棕披、笋壳等。面具制作方式比较简单,将笋壳、棕披、牛皮剪成脸形掏几个洞,露出眼睛、嘴巴即可。
侗族每年农历正月间举行“抬官人”活动时有戴面具的习俗。“抬官人”活动流布于贵州黎平及从江所属的“六洞”一带。“官人”及其夫人坐着轿子,由随从侍奉进寨,寨老率寨民迎接,双方到鼓楼唱歌娱乐。官人的随从戴棕披面具,即将棕披罩扎在头上。一般都是年轻小伙子扮演随从,他们在歌坪上尽情舞蹈歌唱,为节日增添了十分浓烈的气氛。
土家、苗、壮、彝等民族节日祭祀时通常采用结草为服的方式,假扮祖先舞蹈,通过舞蹈生动再现祖先生产生活、繁衍人类的历史,但主要宗旨是禳除灾疫,祈求风调雨顺、人民安康。
土家族跳毛古斯舞时常常采用草人假形。“毛古斯”意为毛人。这种舞蹈是土家族古老的祭祀仪礼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广泛流传在湖南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沅陵等地。这种舞蹈的表现内容十分丰富多彩,有做阳春(刀耕火种)、抢新娘、围猎、捕鱼、甩火把等种种形式,这些都是土家部落生活场景的真实再现。
……
前言/序言
中国古代面具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