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3
此版《周易集注》是明代著名理学家来知德的注解版本。
来知德(1526~1604)字矣鲜,别号瞿塘,明夔州府梁山县(今重庆梁平县)人。乡试中举人后,便“杜门谢客,穷研经史”。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起,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周易》。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完成《易经集注》一书。万历三十年,被特授翰林院侍读。死后建来子嗣,皇帝御赐“崛起真儒”匾额,以褒其贤。其名、事在《明史》中有记载,是继孔子后,用象数结合义理注释《易经》取得巨大成就的惟独一人。
《周易集注》又名《易经来注图解》,侧重取《系辞》“错综其数”以论象,以象数阐释义理,以义理印证象数,纵横推演,以象数错综变化,按图索骥,为学《易》者洞开了门户。此书继承了朱熹的理数之学而更加详细;其深究易象之旨,则发朱熹所未发,使失去了一千多年的象数,又回到了“四圣”原处。当时,《周易集注》被称为“绝学”。
来知德(1526~1604),字矣鲜,别号瞿塘,明夔州府梁山县(今重庆梁平县)人。乡试中举人后,便“杜门谢客,穷研经史”。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起,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周易》。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完成《易经集注》一书。万历三十年,被特授翰林院侍读。死后建来子嗣,皇帝御赐“崛起真儒”匾额,以褒其贤。其名、事在《明史》中有记载,是继孔子后,用象数结合义理注释《易经》取得巨大成就的惟独一人。
序说
周易上经
卷一
乾下乾上
坤下坤上
卷二
震下坎上
坎上艮下
乾下坎上
坎下乾上
卷三
坎下坤上
坤下坎上
乾下巽上
兑下乾上
乾下坤上
坤下乾上
……
附录 四库总目提要
乾,元亨利贞。
乾,卦名。元亨利贞者,文王所系之辞,以断一卦之吉凶,所谓彖辞也。乾者,健也,阳主于动,动而有常,其动不息,非至健不能。奇者阳之数,天者阳之体,健者阳之性,如火性热、水性寒也。六画皆奇,则纯阳而至健矣,故不言天而言乾也。元,大;亨,通;利,宜;贞,正而固也。元亨者,天道之本然数也;利贞者,人事之当然理也。《易经》理数不相离,因乾道阳明纯粹,无纤毫阴柔之私,惟天与圣人足以当之,所以断其必大亨也。故数当大亨而必以贞处之,方与乾道相合,若其不贞,少有人欲之私,则人事之当然者废,又安能元亨乎?故文王言筮得此卦者大亨而宜于正固,此则圣人作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教人以反身修省之切要也。学者能于此四字潜心焉,传心之要,不外是矣。此文王占卜所系之辞,不可即指为四德,至孔子《文言》纯以义理论,方指为四德也。盖占卜不论天子,不论庶人,皆利于贞。若即以为四德,失文王设教之意矣。
初九,潜龙勿用。
此周公所系之辞,以断一爻之吉凶,所谓爻辞也。凡画卦者自下而上,故谓下爻为初。初九者,卦下阳爻之名也。阳曰九,阴曰六者,《河图》、《洛书》五皆居中,则五者数之祖也。故圣人起数止于一二三四五,参天两地而倚数。参天者,天之三位也,天一、天三、天五也。两地者,地之二位也,地二、地四也。倚者,依也,天一依天三、天三依天五而为九,所以阳皆言九。地二依地四而为六,所以阴皆言六。一、二、三、四、五者,生数也。六、七、八、九、十者,成数也。然生数者成之端倪,成数者生之结果,故止以生数起之,过揲之数皆以此九、六之参两,所以爻言九、六也。潜,藏也,象初。龙,阳物,变化莫测,亦犹乾道变化,故象九。且此爻变巽错震,亦有龙象,故六爻即以龙言之,所谓拟诸形容,象其物宜者,此也。勿用者,未可施用也。象为潜龙,占为勿用,故占得乾而遇此爻之变者,当观此象而玩此占也。诸爻仿此。《易》不似别经,不可为典要,如占得潜龙之象,在天子则当传位,在公卿则当退休,在士子则当静修,在贤人则当隐逸,在商贾则当待价,在战阵则当左次,在女子则当愆期,万事万物,莫不皆然。若不知象,一爻止一事,则三百八十四爻止作得三百八十四件事矣,何以弥纶天地?此训象、训字、训错综之义,圈外方是正意,三百八十四爻仿此。〇初九阳气方萌,在于卦下,盖龙之潜藏而未出者也,故有潜龙之象。龙未出潜,则未可施用矣,故教占者勿用,养晦以待时可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见龙”之“见”,贤遍反。
二谓自下而上第二爻也。九二非正,然刚健中正本乾之德,故旧注亦以正言之。见者,。初为潜,二则离潜而出见也。田者,地之有水者也,以六画卦言之,二于三才为地道,地上即田也。大人者,大德之人也,阳大阴小,乾卦六爻皆阳,故为大。以三画卦言之,二于三才为人道,大人之象也,故称大人,所以应爻九五亦曰大人。二五得称大人者,皆以三画卦言也。利见大人者,利见九五之君以行其道也。如仕进则利见君,如杂占则即今占卜“利见贵人”之类。此爻变离,有同人象,故利见大人。〇九二以阳刚中正之德,当出潜离隐之时,而上应九五之君,故有此象而其占则利见大人也。占者有是德,方应是占矣。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君子指占者,以六画卦言之,三于三才为人道,以乾德而居人道,君子之象也,故三不言龙。三变则中爻为离,离日在下卦中,终日之象也。下乾终而上乾继,乾乾之象,乃健而不息也。终日是昼,夕则将夜。惕,忧也,变离错坎,忧之象也。若,助语辞。“夕”对“终日”言,终日乾乾夕惕若者,言终日乾乾,虽至于夕,而兢惕之心犹夫终日也。厉者,危厉不安也。九,阳爻;三,阳位。过刚不中,多凶之地也,故言厉无咎者,以危道处危地,操心危虑,患深则终于不危矣,此不易之理也,故无咎。〇九三过刚不中,若有咎矣。然性体刚健,有能朝夕兢惕不已之象,占者能忧惧如是,亦无咎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或者,欲进未定之辞,非犹豫狐疑也。或跃在渊者,欲跃,犹在渊也。九为阳,阳动,故言跃;四为阴,阴虚,故象渊。此爻变巽,为进退,为不果。又四多惧,故或跃在渊。〇九四以阳居阴,阳则志于进,阴则不果于进。居上之下,当改革之际,欲进未定之时也,故有或跃在渊之象。占者能随时进退,斯无咎矣。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五,天位,龙飞于天之象也。占法与九二同者,二五皆中位,特分上下耳。利见大人,如尧之见舜、高宗之见傅说是也,下此如沛公之见张良、昭烈之见孔明亦庶几近之。六画之卦,五为天;三画之卦,五为人。故曰天、曰人。〇九五刚健中正,以圣人之德居天子之位而下应九二,故其象占如此。占者如无九五之德位,必不应“利见”之占矣。
上九,亢龙有悔。
上者,最上一爻之名。亢以户唐切,人颈也;以苦浪切,高也。吴幼清以人之喉骨刚而居高,是也。盖上而不能下,信而不能屈之意。阴阳之理,极处必变,阳极则生阴,阴极则生阳,消长盈虚,此一定之理数也。龙之为物,始而潜,继而见,中而跃,终而飞。既飞于天,至秋分又蛰而潜于渊,此知进知退,变化莫测之物也。九五飞龙在天,位之极中正者,得时之极,乃在于此。若复过于此,则极而亢矣。以时则极,以势则穷,安得不悔?〇上九,阳刚之极,有亢龙之象,故占者有悔。知进知退,不与时偕极,斯无悔矣。伊尹之复政厥辟,周公之罔以宠利居成功,皆无悔者也。
……
原序
乾坤者,万物之男女也;男女者,一物之乾坤也。故上经首乾、坤,下经首男、女。乾坤、男女相为对待,气行乎其间,有往有来,有进有退,有常有变,有吉有凶,不可为典要,此易所由名也。盈天地间莫非男女,则盈天地间莫非易矣。
伏羲象男女之形以画卦,文王系卦下之辞,又序六十四卦,其中有错有综,以明阴阳变化之理。错者,交错对待之名,阳左而阴右,阴左而阳右也;综者,高低织综之名,阳上而阴下,阴上而阳下也。虽六十四卦,止乾、坤、坎、离、大过、颐、小过、中孚八卦相错,其余五十六卦皆相综而为二十八卦,并相错八卦共三十六卦。如屯、蒙之类,虽屯综乎离,蒙综乎坎,本是二卦,然一上一下皆二阳四阴之卦,乃一卦也,故孔子《杂卦》曰“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是也。故上经止十八卦,下经止十八卦,周公立爻辞,虽曰“兼三才而两之,故六”,亦以阴阳之气皆极于六,天地间穷上反下,循环无端者,不过此六而已,此立六爻之意也。
孔子见男女有象即有数,有数即有理,其中之理,神妙莫测,立言不一而足,故所系之辞多于前圣。孔子没,后儒不知文王、周公立象皆藏于《序卦》错综之中,止以《序卦》为上下篇之次序,乃将《说卦》执图求骏。自王弼扫象以后,注《易》诸儒皆以象失其传,不言其象,止言其理,而《易》中取象之旨遂尘埋于后世。本朝纂修《易经性理大全》,虽会诸儒众注成书,然不过以理言之而已,均不知其象,不知文王序卦,不知孔子《杂卦》,不知后儒卦变之非,于此四者既不知,则《易》不得其门而入,不得其门而入,则其注疏之所言者乃门外之粗浅,非门内之奥妙。是自孔子没而易已亡至今日矣,四圣之易如长夜者二千余年,不其可长叹也哉!
夫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此孔子之言也。曰像者,乃事理之彷佛近似可以想像者也,非真有实事也,非真有实理也。若以事论,金岂可为车,玉岂可为铉?若以理论,虎尾岂可履,左腹岂可入?《易》与诸经不同者,全在于此。如《禹谟》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是真有此理也。如《泰誓》曰“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是真有此事也。若《易》则无此事、无此理,惟有此象而已。有象则大小、远近、精粗,千蹊万径之理,咸寓乎其中,方可弥纶天地。无象则所言者止一理而已,何以弥纶?故象犹镜也,有镜则万物毕照,若舍其镜,是无镜而索照矣。不知其象,《易》不注可也。又如以某卦自某卦变者,此虞翻之说也,后儒信而从之。如讼卦“刚来而得中”乃以为自遯卦来,不知乃综卦也。需讼相综,乃坎之阳爻来于内而得中也,孔子赞其为天下之至变,正在于此。盖乾所属综乎坤,坎所属综乎离,艮所属综乎巽,震所属综乎兑,乃伏羲之八卦,一顺一逆,自然之对待也,非文王之安排也。惟需讼相综,故《杂卦》曰“需不进也,讼不亲也”。若遯则综大壮,故《杂卦》曰“大壮则止,遯则退也”。见于孔子《杂卦传》昭昭如此,而乃曰讼自遯来,失之千里矣。此所以谓四圣之易如长夜者,此也。
德生去孔子二千余年,且赋性愚劣,又居僻地,无人传授,因父母病,侍养未仕,乃取《易》读于釜山草堂,六年不能窥其毫发。遂远客万县求溪深山之中,沉潜反复,忘寝忘食有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数年而悟伏羲、文王、周公之象。又数年而悟文王序卦、孔子《杂卦》,又数年而悟卦变之非。始于隆庆四年庚午,终于万历二十六年戊戌,二十九年而后成书,正所谓困而知之也。
既悟之后,始知易非前圣安排穿凿,乃造化自然之妙。一阴一阳,内之外之,横之纵之,顺之逆之,莫非易也。始知至精者易也,至变者易也,至神者易也。始知《系辞》所谓“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错综其数”“非中爻不备”“二与四同功”“三与五同功”数语,及作《说卦》《序卦》《杂卦》于十翼之末,孔子教后之学易者亦明白亲切,但人自不察,惟笃信诸儒之注,而不留心详审孔子十翼之言,宜乎长夜至今日也。注既成,乃借于伏羲文王圆图之前新画一图,以见圣人作《易》之原,又画《八卦变六十四卦图》,又画《八卦所属相错图》,又画《八卦》《六爻变自相错图》,又画《八卦次序自相综图》,又画《八卦所属自相综文王序卦正综图》,又画《八卦四正四隅相综文王序卦杂综图》,又发明八卦正位及上下经篇义并各字义,又发明六十四卦启蒙,又考定《系辞》上下传,又补定《说卦传》以广八卦之象,又改正《集注》分卷,又发明孔子十翼。其注先训释象义、字义及错综义,后加一圈方训释本卦、本爻正意。象数言于前,义理言于后。其百家注《易》诸儒虽不知其象,不知《序卦》《杂卦》及卦变之非,止言其理,若于言理之中间有不悖于经者,虽一字半句亦必采而集之,名曰《周易集注》。庶读《易》者开卷豁然,可以少窥四圣宗庙百官于万一矣。
孔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圣贤立言,不容不自任类如此。德因四圣之易千载长夜,乃将《纂修性理大全》去取于其间,更附以数年所悟之象数,以成明时一代之书,是以忘其愚陋,改正先儒注疏之僭妄未暇论及云。
瞿塘来知德撰。
周易集注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周易集注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好评!需要很好的古文基础,可以听专家讲解的音频,容易些。
评分买了好几本儿,留下来慢慢看
评分好评民工之一哦名
评分还可以了 ,
评分个人认为,就易经而言。来知德的较为易懂。
评分百年经典精品收藏人文阅读学术权威思想沉淀社会文化资深阅历
评分书不错,收到了,快递也非常快!
评分这个东西还不错的样子
评分你送人的,嗯,不过质量看起来挺好的!
周易集注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