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歸係列(全新經典版,套裝全3冊)

南渡北歸係列(全新經典版,套裝全3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嶽南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2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湖南文藝齣版社
ISBN:11758624
版次:1
商品編碼:11758624
品牌:博集天捲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9-01
用紙:膠版紙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本套書為全新經典版,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隆重推齣!書中引用瞭颱灣中研院大量珍貴史料、照片,以及大量親曆者采訪資料,如曾氏傢族後人、劉文典等大師後人親述。


  ▲精細校訂,用心裝幀,附贈特製手繪大師藏書票。適宜字號、排版,裸背鎖綫裝訂,更舒適閱讀。用紙考究,典雅護封,典藏之選。


  ▲全景再現20世紀中國學術大師命運變遷的史詩巨著。


  ▲ 榮獲《亞洲周刊》2011年度華文十大好書之冠,以及諸多大奬,好評如潮。


  ▲ 諾貝爾奬獲得者莫言、楊振寜領銜,眾多文史大傢鼎力推薦;


  莫言、楊振寜、俞敏洪、茅於軾、張鳴、李國慶、李存葆、硃嚮前、張誌忠、刑軍紀、徐貴祥、王久辛、趙琪、李炳銀、王良瑛、彭學明、張頤武、何亮亮…… 聯袂推薦;


  ▲《人民日報》2015世界讀書日,上海交大等知名大學校長鼎力推薦十大好書之一。


  《人民日報》2015年7月18日,傾力推薦“22個領域22本好書”之一。


  ▲ CCTV和浙江精良映畫影視製作公司、宋城集團聯閤投資,由本書改編成的五十集大型電視劇拍攝中。


  ▲ 由本書改編的係列電影《大師》十五部由CCTV六套與北京精良映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閤攝製中,堪稱中國電影開創性集中錶現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群像的一部史詩長捲。


  ▲曆史紀實文學名傢嶽南嘔心力作,作者耗費十餘年心血,三下江南與西南邊陲實地采訪與考察,並遠赴颱灣清華大學,並親自重走抗戰中大師內遷路,搜閱整理近韆萬字珍貴史料及親曆者口述資料,全麵描述瞭20世紀大師群體命運的劇烈變遷。


  ▲所謂“南渡北歸”,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識分子冒著抗戰的炮火由中原遷往西南之地,爾後再迴歸中原的故事。


  記敘抗戰年代學人的艱苦卓絕


  再現國難當頭大師的風骨典範


內容簡介

《南渡北歸》(全新經典三捲本),分為《南渡》《北歸》《離彆》三部。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大批知識分子冒著抗戰的炮火由中原遷往西南之地,而後再迴歸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時間跨度近一個世紀,所涉人物囊括瞭二十世紀人文科學領域的大部分大師級人物,如蔡元培、王國維、梁啓超、梅貽琦、陳寅恪、錢锺書等。作品對這些知識分子群體命運作瞭細緻的探查與披露,對各種因緣際會、愛恨情仇進行瞭有理有據的釋解,讀來令人心胸豁然開朗的同時不勝唏噓、扼腕浩嘆。
《南渡北歸. 南渡》是《南渡北歸》第一部,描述瞭抗戰爆發前後,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從敵占區流亡西南的故事。時間從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始,繼之平津淪陷,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南渡西遷,先長沙後昆明、濛自辦學的歲月,同時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同濟大學、中國營造學社在抗戰烽火中艱難跋涉的曆程。突齣地描寫瞭蔡元培、鬍適、陳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濟、林徽因、金嶽霖、梅貽琦、馮友蘭等大知識分子的生活、學術、精神與情操,搜羅宏富,規模宏大,意旨宏遠,堪稱中國知識分子抗戰時期的群雕。

《南渡北歸. 北歸》是《南渡北歸》第二部,著重描述瞭抗戰勝利前後,流亡西南的知識分子的學術追求、思想變化與不同的人生遭際,時間跨度約為抗戰中後期至1948年末,國民政府搶運國寶與“搶救學人”計劃,連同選舉首屆中央研究院院士為止。突齣地再現瞭董作賓、李約瑟、童第周、陶孟和、瀋性仁、梁思永、蔣夢麟、聞一多、劉文典、羅庸、鄭天挺、吳晗等中外知識分子,在民族危亡的艱難歲月裏,顛沛流離,不屈不撓的堅強意誌。從不同的角度還原瞭西南聯大學與聞一多被刺案真相,對知識分子群體於時代大潮中的分化與演變,做瞭深入細緻的探究與揭示。

《南渡北歸. 離彆》是《南渡北歸》第三部,描述瞭流亡西南的知識分子,在迴歸久違的故土傢園之後,因戰爭爆發,不得不忍痛離彆,遙天相望,以及在海峽兩岸不同的生活和社會環境中所遭遇的命運劇變。除述及遷往颱灣的硃傢驊、鬍適、梅貽琦、傅斯年、李濟、董作賓、石璋如、蔣夢麟、葉公超等幾位大師級人物,著重描述瞭留在大陸的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陳寅恪、吳金鼎、曾昭掄、曾昭燏、陳夢傢、穆旦、嚮達、葉企孫、饒毓泰、吳宓、錢锺書等知識分子群體,不同的理想追求與愛恨情仇。令讀者扼腕浩嘆的同時,更可以“在史中求史識”,有所受益。


作者簡介

嶽南:原名嶽玉明,山東諸城人,1962年生,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係、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曆任宣傳乾事、編輯、颱灣清華大學駐校作傢等。著有《風雪定陵》《復活的軍團》等考古紀實文學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韓、法、德文齣版,海外發行達百萬餘冊。另有《陳寅恪與傅斯年》等傳記作品十餘部。《南渡北歸》三部麯在海內外引起轟動,《亞洲周刊》評其為2011年全球華文十大好書之冠,稱其為首部全景再現20世紀中國學術大師群體命運劇烈變遷的史詩巨著。評論稱:嶽南等作傢寫齣這一年的好書,展現齣全球華人的軟實力及不斷“嚮上的力量”。


精彩書評

《南渡北歸》有豐富的文史價值。那個時代的大師瞭不起,令人敬仰。

——諾貝爾奬得主莫言


這個書很不錯,寫瞭那麼多人,那麼多事,注釋那麼多,不容易。我經曆瞭那個時代,但有好多事不知道,看瞭這部書之後纔知道。比如書中說的饒毓泰、葉企孫,他們都是我那個時侯的老師。在西南聯大大三的時候,熱學是跟葉企孫念的,光學是跟饒毓泰念的,他們兩個人後來在中國大陸生命際遇很睏難的時候,有些是我不知道的。嶽南做瞭一件瞭不起的工作,值得稱贊。

——諾貝爾奬得主楊振寜


《南渡北歸》三部麯全景描繪瞭抗日戰爭時期流亡西南的知識分子與民族精英多樣的命運和學術追求,是一部全景再現中國後一批大師級學者群體命運劇烈變遷的史詩巨著。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他們是中華文明的靈魂所在,是民族文化的領路人,書寫瞭中國的夢與希望。作傢嶽南先生不僅描繪瞭中華民族抗日戰爭那段烽火歲月,更生動鮮活地再現瞭大師們在那段艱苦歲月中的鬥爭、堅忍和奮進,充分體現瞭他們的求真精神,處處閃耀著他們的人性光輝。《南渡北歸》中主人公之一蔣夢麟先生在他的著作《西潮》一書中試圖通過描述時代的變遷,嚮我們講述瞭對於文化道路的思考:西潮來襲,有人選擇瞭隨波逐流,有人選擇瞭墨守成規。在潮起潮落中,對傳統的堅守,對新潮的吸收,纔是我們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本。希望我們的年輕人在讀過這兩本書之後能被大師們的人格魅力和科學精神所感染,立誌求學,勇攀高峰;我也相信,未來的大師一定會齣現在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中間。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 張傑


嶽南的《南渡北歸》,對我影響很大。我們至今不能全麵反思,令人尤為痛心。這套書盡量真實地從某一個角度描繪當年的曆史,文筆也好,很好看,學習曆史,政治傢可以更好地治國,我們老百姓起碼可以做個明白人。

——柳傳誌


我推薦一下《南渡北歸》,寫盡瞭中國一代知識分子的命運和宿命性的悲涼人生。

——俞敏洪


也許是年齡與時代的原因,我讀《南渡北歸》第三部更有味道,欲哭無淚。當“南渡殘生夢獨多”和“北歸殘夢終成空”時,曆史還原瞭真相。同為天涯兩岸的民族各自走瞭一條不同的路,卻隔不斷血脈相連的相思之情。

——任誌強


撰寫民國的教授,或知識分子的著作,自是很多,但民國知識分子在今天成瞭國人心中的某種典範、象徵,重溫他們的生活可以使我們理解個人與時代的關係,盡管社會動蕩不安,他們仍能夠活得那麼堅實,甚至活得那麼陽光。《南渡北歸》,可以說是一本有趣也有益的書。

——餘世存(《非常道》作者)


這部書是一個大時代中國知識人的心靈史。我們從中看到在一個民族麵臨嚴峻挑戰的時刻,知識人的承擔、信念和期望。中國的大曆史和一個個人物的小曆史結閤成為時代的真切敘述。

——張頤武(著名評論傢、教授)


嶽南的《南渡北歸》是一部皇皇大著,說的是民國教授與研究人員的佚史趣事,讀者品到的是一個時代的教育精神。打開它,我們很容易發現,在天纔雲集的晴空裏,所有的鳥都在嗚叫、飛翔,它們巨大的羽翼給一個動蕩的國度帶來瞭奪目的光輝。讓人驚異的是,時至今日,這些光輝還在我們的頭頂閃爍著。一代傑齣人物的曆程,中華文化的傳播者和承載者。現在這樣的教授太少瞭,缺少瞭文化素養,都世俗化,金錢至上瞭。

——何三坡(文化批評傢)


《南渡北歸》是第一部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命運摺挫悲涼的史詩。非常難得的是:作傢嶽南將他們的命運置於國難當頭之際,這就使所有人物的情感與立場,有瞭讓人考量其是否言行一緻的憑據。不僅一個個人物有瞭"意味",同時也使這個時代有瞭更加豐厚淵深的內蘊。它所提供的經驗與教訓,不僅屬於中國,更屬於人類。作傢嶽南,必依此著而並列於當代優秀作傢的行列,且獨異非常,令人敬仰。

——王久辛(著名詩人、評論傢)


目錄

第一部《南渡北歸.南渡》(增訂版)

序章烽火照京都

第一章往事再迴首

◎慌亂大逃亡_019

◎彆瞭,北總布鬍同三號_026

◎大師雲集清華園_030

◎梁啓超與李濟的友誼_041

第二章英雄輩齣的時代

◎波滾浪湧的北大校園_075

◎從北大到柏林_080

◎狹路相逢_088

第三章通往曆史隧道的深處

◎四巨頭聚會_105

◎從殷墟到龍山_111

◎人類星光閃耀時_117

◎鬍適在搖擺中前行_123

第四章流亡歲月

◎戰爭催生的中央博物院_137

◎華北淪陷_141

◎炸彈落到梁傢_146

◎清溪閣醉彆_153

第五章弦誦在山城

◎遙遙長路,到聯閤大學_163

◎跑警報的日子_175

◎觀音殿、尼姑庵的學者們_183

◎九州遍灑黎元血_189

第六章又成彆離

◎小酒館奇遇_213

◎鬍福林神秘齣走_217

◎挺起中國人的脊梁_226

◎滇川道上的行旅_232

第七章陶孟和逼上“梁山”

◎與毛澤東北大結緣_245

◎自立山頭的甘苦_250

◎何處覓安居_256

第八章揚子江頭的來客

◎廟堂之睏_263

◎梅貽琦在李莊_271

◎一場特殊的考試_282

第九章似水流年

◎人生若隻如初見_301

◎林徽因與冰心成為仇敵_310

◎老金韆裏走單騎_319

第十章大愛無言

◎狀元府走齣的纔子_335

◎梁思永患病之因_340

◎在睏境中突圍_347

第十一章歸去來兮

◎李濟的哀傷_363

◎吳金鼎與城子崖遺址_367

◎考古界兩隻學術大鼎_372

第十二章三隻新生代“海龜”

◎一代纔女曾昭燏_383

◎倫敦大學的中國學生_394

◎發掘彭山漢墓_405

第十三章三韆裏地山河

◎三百年來一大師_415

◎天涯涕淚一身遙_419

◎由長沙到濛自_428

第十四章南渡自應思往事

◎對花還憶去年人_447

◎北歸端恐待來生_456

◎彆瞭,濛自_467

第十五章國破花開濺淚流

◎炸彈下的書生們_477

◎雞犬飛升送逝波_484

◎殘剩河山行旅倦_495

……

《南渡北歸. 北歸》(增訂版)

第一章 聞道在蜀郡

◎ 李約瑟的李莊之行_001

◎ 到野外捉青蛙的童第周_009

◎ 結緣在山中_013

◎ 一代名媛瀋性仁_018

第二章 小鎮故事多

◎ 此情可待成追憶_035

◎ 由決裂到言和_041

◎ 李約瑟難題的癥結_053

第三章 山下旌旗在望

◎ 一號作戰計劃_067

◎ 一寸山河一寸血_079

……

◎歸骨於田橫之島_005

◎傅斯年之死_010

◎鬍適:青山就是國傢_022

◎生命的最後機緣_030

第二章短兵相接_045

◎批鬍運動悄然興起_045

◎麵對“人民的敵人”_050

◎再掀高潮_057

第三章勝利的犧牲品_077

◎但願來生不姓鬍_077

◎萬葉韆聲皆是恨_082

◎鬍思杜之死_088

◎鬍適齣任院長_095

……


精彩書摘

第五章

弦誦在山城

◎遙遙長路,到聯閤大學

1938年1月中旬,根據國民政府指令,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另行組建國立西南聯閤大學。當時中共駐長沙辦事處的徐特立等幾位書生聞訊,急速來到長沙臨時大學講演,堅決反對西遷,鼓動學生抵製國民政府與學校當局的號令。無奈形勢比人強,曆史選擇的隻能是順應時代潮流為民族大義而前行的人。國難當頭,大局已定,臨時大學師生打點行裝,昂頭挺胸,以悲壯的豪氣英姿,毅然邁齣瞭西遷的步伐。

幾乎與此同時,中央研究院在長沙各研究所,經過一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爭論後,決定即刻嚮重慶、桂林、昆明等不同的地區撤退轉移。中研院總辦事處於重慶發齣指示,電令在長沙的史語所與社會科學研究所、天文研究所等設法嚮昆明轉移。

1938年春,中央研究院在長沙各所陸續嚮昆明進發。據《史語所大事記》1937年12月條:“議遷昆明,圖書標本遷昆明者三百六十五箱,運重慶者三百箱,運桂林者三十四箱,待運漢口者兩箱,等運香港者五十二箱,其餘六十多箱且封存於長沙。”[1]

一切安排完畢,史語所人員押送三百餘箱器物,先乘船至桂林,經越南海防轉道抵達昆明,暫租賃雲南大學隔壁青雲街靛花巷三號一處樓房居住。此時梁思成一傢已先期抵達昆明,並在翠湖邊一個大宅院裏落腳。可謂有緣韆裏來相會,史語所同人與梁傢在這個陌生的邊陲春城再度相會瞭,大傢相互傾訴路途的艱辛。

關於梁傢由長沙至昆明的逃難經過,許多年後,梁從誡曾有過這樣的迴憶:“汽車曉行夜宿,幾天以後,在一個陰雨的傍晚,到達一處破敗的小城——湘黔交界處的晃縣。泥濘的公路兩側,錯落著幾排闆房鋪麵,星星地閃齣昏暗的燭火。為瞭投宿,父母抱著我們姐弟,攙著外婆,沿街探問旅店。媽媽不停地咳嗽,走不瞭幾步,就把我放在地上喘息。但是我們走完瞭幾條街巷,也沒有找到一個床位。原來前麵公路坍方,這裏已滯留瞭幾班旅客,到處住滿瞭人。媽媽打起瞭寒戰,闖進一個茶館,再也走不動瞭。她兩頰緋紅,額頭燒得燙人。但是茶鋪老闆連打個地鋪都不讓。全傢人圍著母親,不知怎麼辦纔好。”[2]

後來,多虧遇上瞭一群空軍飛行學院的學員,纔在他們的住處擠瞭個房間住瞭下來。此時的林徽因患急性肺炎已發燒40度,一進門就昏迷不醒,多虧同車一位曾留學日本的女醫生給開瞭幾味中藥治療,兩個星期後纔見好轉。

經曆瞭40餘天的顛簸動蕩,梁氏一傢穿山越嶺,曆盡艱難睏苦,終於在1938年1月到達昆明。幾個月後,史語所人員接踵而至,相見之後的驚喜可想而知。

待一口氣喘過,原中國營造學社的劉緻平、莫宗江、陳明達等人,在與梁思成取得聯係後,從不同的地方先後趕到瞭昆明。盡管前綫依然炮聲隆隆,戰火不絕,但此時的梁思成感到有必要把已解體的中國營造學社重新組織起來,對西南地區的古建築進行一次大規模調查,唯如此,方不辜負自己與同事的青春年華,以及老社長硃啓鈐的臨彆囑托。他開始給營造學社的原資助機構——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發函,說明大緻情況並詢問如果在昆明恢復學社的工作,對方是否樂意繼續給予資助。中基會很快給予答復:隻要梁思成與劉敦楨在一起工作,就承認是中國營造學社並給予資助。梁思成迅速寫信與在湖南新寜老傢的劉敦楨取得聯係,並得到對方樂意來昆明共事的許諾。於是,中國營造學社的牌子又在風雨迷濛的西南之地掛瞭起來。

就在中研院史語所等學術機構嚮昆明撤退的同時,長沙臨時大學也開始瞭遷徙行動,師生們分成三路趕赴昆明。據《西南聯大校史》載:

第一批走水路,由樊際昌、梅關德和鍾書箴教授率領,成員包括教師及眷屬,體弱不適於步行的男生和全體女生,共計600多人,分批經粵漢鐵路至廣州,取道香港,坐海船到安南(越南)海防,由滇越鐵路到濛自、昆明。

第二批由陳岱孫、硃自清、馮友蘭、鄭昕、錢穆等10餘名教授帶領,乘汽車,經桂林、柳州、南寜,取道鎮南關(今友誼關)進入河內,轉乘滇越鐵路火車抵達濛自、昆明。

第三批為“湘黔滇旅行團”,由290名學生和11名教師組成。隨隊的11名教師組成輔導團,由黃鈺生教授領導,成員包括中文係教授聞一多,教員許維遹,助教李嘉言;生物係教授李繼侗,助教吳徵鎰、毛應鬥、郭海峰;化學係教授曾昭掄;地質係教授袁復禮,助教王鍾山等人。

…………

◎?跑警報的日子

1939年4月,按梁林夫婦的設計,新校捨在一片荒山野地裏建起來瞭,其景觀是:所有校捨均為平房,除圖書館和東西兩食堂是瓦屋外,隻有教室的屋頂用白鐵皮覆蓋,學生宿捨、各類辦公室全部都是茅草蓋頂。盡管如此,畢竟有瞭教室、宿捨、圖書館、餐廳等設施,用馮友蘭的話說就是:“肝膽俱全,有瞭這座校捨,聯大可以說是在昆明定居瞭。”[14]

有些遺憾的是,因學校經費奇缺,所建教室及宿捨容量,尚不及全校所需的一半,隻能勉敷文、理、法商三個學院之用。工學院隻好留在原租住的拓東路三個會館開課,其後設立的師範學院則租用昆華工校部分校捨,教職員工原則上均在昆明城內自行覓房屋租住。隻有幾位校領導因職務關係,辦公室設在新校區,房捨仍需在城裏租住,條件同樣局促簡陋。幾年後,梅貽琦曾在日記中描述瞭自己居住條件的尷尬:“屋中瓦頂未加承塵,數日來,灰沙、雜屑、乾草、亂葉,每次風起,便由瓦縫韆百細隙簌簌落下,桌椅床盆無論拂拭若乾次,一迴首間,便又滿布一層,湯裏飯裏隨吃隨落。每頓飯時,咽下灰土不知多少。”[15]

在這種情況下,梅貽琦一傢又搬到瞭龍院村一幢小土樓一層居住,時在聯大圖書館任職的唐冠芳一傢住在樓上,小樓因年久失修,同樣簡陋不堪。許多年後,唐冠芳的兒子還記得這樣一幕情景:有一天中午吃完飯,母親照例收拾桌椅,掃地。正在這時,隻聽見樓下的梅傢三姑娘高聲喊道:“唐太太,你彆掃地瞭,我們在吃飯!”原來,土砟與灰塵隨著掃帚起伏順著樓闆的裂隙撒瞭下去,成為梅傢飯菜的“鬍椒麵”瞭。

住瓦屋的梅貽琦嘗瞭不少雲南的灰土,而平時在鐵皮屋教室教課與上課的師生,同樣深為苦惱。教室內除瞭黑闆、講桌、課椅(右邊扶手上有木闆,便於記筆記),彆無他物。在多雨的雲南,除瞭潮濕與悶熱使北方來的師生難以忍受,一旦遇到颳風下雨,鐵皮便開始在屋頂發情似的抖動搖晃起來,並伴有稀裏嘩啦、叮叮咚咚的叫喊聲。其聲之大、之刺耳,早已壓過瞭麵呈菜色的教授的講課聲。有苦中求樂者,把這一獨特風景寫成對聯在校園貼齣,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傢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既是自嘲,也藉以激勵聯大師生在新的艱苦環境中,按照“剛毅堅卓”的校訓剋服睏難,邁齣堅實的步伐。許多年後,在此就讀過的楊振寜對這段特殊生活,仍記憶猶新:“那時聯大的教室是鐵皮頂的房子,下雨的時候,叮當之聲不停。地麵是泥土壓成,幾年之後,滿是泥垢;窗戶沒有玻璃,風吹時必須用東西把紙張壓住,否則就會 南渡北歸係列(全新經典版,套裝全3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南渡北歸係列(全新經典版,套裝全3冊)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南渡北歸係列(全新經典版,套裝全3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南渡北歸係列(全新經典版,套裝全3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中國曆史上先後齣現33000個姓氏,除瞭生僻字,還有不少容易讀錯的姓氏,樸、仇、過、繁、訾、令狐......雖然是常見的字,但往往會讀錯,讓人啼笑皆非。?▍讀音相異仇,讀qiú,不讀chóu。如明代著名畫傢仇英。樸,讀piáo,不讀pǔ。此姓朝鮮族多見,如前韓國總統樸槿惠。單,讀shàn,不讀dān。如《說唐》中的單雄信。解,讀xiè,不讀jiě。如明代纔子解縉。區,讀ōu,不讀qū。如柳宗元《童區寄傳》中的區寄。查,讀zhā,不讀chá。如作傢金庸原名查良鏞。繁,讀pó,不讀fán。如寫《定情詩》的漢末詩人繁欽。瞿,讀qú,不讀jù。如革命傢瞿鞦白。員,讀yùn,不讀yuán。如唐代詩人員半韆。能,讀nài,不讀néng。如宋代名醫能自宣。闞,讀kàn,不讀hǎn。如三國時吳國學者闞澤。都,讀dū,不讀dōu。如明代進士都穆。乜,讀niè,不讀miē。如民國時國軍少將乜子彬。繆,讀miào,不讀móu。句,讀gōu,不讀jù。如宋代進士句剋儉。復姓句龍,也讀gōu。阿,讀ē,不讀ā。?▍聲調不同任,讀

評分

非常好的一套書。且不說內容的詳實,單這種裝訂就非常善意,無論翻到那一頁都能夠平攤於桌麵。看瞭20多頁,心潮洶湧,難得的好書,待我細細讀來。

評分

《南渡北歸. 南渡》是《南渡北歸》第一部,描述瞭抗戰爆發前後,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從敵占區流亡西南的故事。時間從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始,繼之平津淪陷,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南渡西遷,先長沙後昆明、濛自辦學的歲月,同時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同濟大學、中國營造學社在抗戰烽火中艱難跋涉的曆程。突齣地描寫瞭蔡元培、鬍適、陳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濟、林徽因、金嶽霖、梅貽琦、馮友蘭等大知識分子的生活、學術、精神與情操,搜羅宏富,規模宏大,意旨宏遠,堪稱中國知識分子抗戰時期的群雕。

評分

買書也是會得強迫癥的。以為世界閱讀日,因為京東給力優惠,一下子買瞭十幾件圖書。摺後兩韆多,再店鋪活動等,纔一韆多。當然,現在是沒時間都看完的,主要是屯書,為瞭兩年後退休後慢慢讀,細細品!

評分

多讀書,多讀書,多讀書,多讀書,多讀書,

評分

不知道為瞭什麼,拿到這套書的時候莫名的眼眶濕潤,戳我的那句:大師遠去再無大師,印在封麵上,總之這套書為什麼總在銷售榜的前三名,理由就在這裏吧,無法用語言來錶達,隨便拍幾張圖,都會讓人好熱血,值得收藏,值得品讀,值得傳承

評分

《南渡北歸》(全新經典三捲本),分為《南渡》《北歸》《離彆》三部。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大批知識分子冒著抗戰的炮火由中原遷往西南之地,而後再迴歸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時間跨度近一個世紀,所涉人物囊括瞭二十世紀人文科學領域的大部分大師級人物,如蔡元培、王國維、梁啓超、梅貽琦、陳寅恪、錢锺書等。作品對這些知識分子群體命運作瞭細緻的探查與披露,對各種因緣際會、愛恨情仇進行瞭有理有據的釋解,讀來令人心胸豁然開朗的同時不勝唏噓、扼腕浩嘆。     《南渡北歸. 南渡》是《南渡北歸》第一部,描述瞭抗戰爆發前後,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從敵占區流亡西南的故事。時間從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始,繼之平津淪陷,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南渡西遷,先長沙後昆明、濛自辦學的歲月,同時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同濟大學、中國營造學社在抗戰烽火中艱難跋涉的曆程。突齣地描寫瞭蔡元培、鬍適、陳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濟、林徽因、金嶽霖、梅貽琦、馮友蘭等大知識分子的生活、學術、精神與情操,搜羅宏富,規模宏大,意旨宏遠,堪稱中國知識分子抗戰時期的群雕。

評分

但是這裝幀,還是多少有些問題的,封麵和書的粘和並不牢靠,總給我一種一翻就要散的感覺,但是印刷還是非常清晰的。

評分

愛你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南渡北歸係列(全新經典版,套裝全3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