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城市與城市文化》:介紹城市研究曆史和各學術流派,一份簡明學術地圖。
《城市與城市文化》迴顧19世紀以來城市發展曆程,涉及城市美化運動、田園城市、節慶市集和文化規劃模式。涉及的學術流派及重要學者包括韋伯學派、芝加哥學派、本雅明等。涉及專題包括城鄉對立、差異與不平等、經驗與文本中的城市、虛擬城市等。
內容簡介
《城市與城市文化》梳理瞭城市研究的復雜曆史和主要議題,包括19世紀工業城市誕生之初的零散研究,韋伯學派對宏觀機製造成的不平等的關注,芝加哥學派運用民族誌方法對城市亞文化的研究,本雅明重視城市體驗的研究視角,後現代主義對場所及微觀權力的關注,當代城市再開發的節慶市集模式與文化規劃模式,虛擬城市和社區與城市形象再塑造。
城市與其文化居於現代社會經驗與想象的核心,相關研究是近年的學術熱點,本書作為全麵的介紹性著作,適閤所有對城市問題感興趣的讀者。
作者簡介
德波拉·史蒂文森(Deborah Stevenson)是社會學博士,現為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文化産業與實踐研究中心副主任。
目錄
叢書編者前言
第一章:城市文化
第二章:陰影和煙霧構成的風景:工業城市的齣現
第三章:充滿差異的城市:不平等、邊緣化與恐懼
第四章:意義與記憶:解讀城市的文本
第五章:設計城市:從城市美化運動到現代主義的"終結"
第六章:作為奇觀的城市:文化與城市形象的再塑造
第七章:城市的想象:電影、地圖與虛擬空間
第八章:結論:超越城市主義?
精彩書摘
引言:想象中的城市
2001 年9 月11 日,世界上最高的兩座建築——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南塔與北塔—— 被摧毀的鮮明影像,齣現在全世界的電視機屏幕上。這一悲劇事件的嚴重性和復雜性是顯而易見的,不過,由於大多數人都將其當作一個媒介奇觀(media spectacle)來看待,其嚴重性與復雜性更是得到瞭放大。因此,這一事件最初引發的諸多反響都是程式化的,可歸入早已成為定式的媒體敘事框架( 包括數不勝數的好萊塢大片的敘事綫索和影像)。不過,紐約在很多方麵就是由媒體建構起來的—— 曼哈頓的天際綫為全世界的人們所熟知,即便是大部分地球人從來沒有去過也永遠不會去紐約,他們也能立刻認齣紐約來。的確,在美國的電影技術與電影工業大發展的時候,曼哈頓也成長為一道由高樓大廈構成的風景。由於這兩個過程在時間上的巧閤,曼哈頓這一城市背景成為最醒目且最具標誌性的影像之一,代錶瞭建築學領域的現代主義,乃至整個20 世紀的價值觀與巨大成就。曼哈頓就等同於紐約,而紐約大概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城市。就是按照這樣一種想象的套路,1970 年代早期,“ 雙子塔”成為晚期現代性以及紐約乃至美國的世界經濟強權的有力證明。從地麵直入411 米雲霄,雙子塔主宰著這座城市的天際綫,並成為關於紐約的風景明信片和影視劇定場鏡頭中廣受歡迎的題材。因此,雙子塔被摧毀,遠非某些個人或紐約當地的悲劇,而是在國傢、全球、文化、城市乃至象徵性等層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義。這一事件的確已經直接觸及所謂“ 現代”的核心。
上點兒歲數的人都會記得,雙子塔是在哪一年超越( 同樣位於紐約的)帝國大廈,成為世界第一高樓的。即便是在1970 年代,類似的“ 事實”依然被視為“ 人類”“ 徵服”自然的能力的重要標記,沒有哪裏比世界級的大城市以及它們的建築和工程奇跡,特彆是大城市中的橋梁和摩天大樓,更能無可辯駁地體現人的這種至高無上的能力瞭。大都市是大自然的對立麵,也是大自然慘遭失敗的象徵。為瞭更好地領會這一觀點的深層含義乃至紐約的天際綫所具有的文化意義,我們有必要先來瞭解一下紐約修建最初幾座摩天大樓時的社會背景和經濟背景,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與1930 年代的大蕭條之間,紐約陷入的建造摩天大樓的瘋狂。
羅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在其關於美國藝術的著作《美國視覺》(American Visions)中指齣,正是在這一時期,紐約的摩天大樓不僅成為文化標誌,而且也成為藝術模版。他認為,特彆是從1926 年起,紐約的建築熱潮受到“ 登天競賽”的左右—— 這場競賽最終由1930 年完工的帝國大廈拔得頭籌。摩天大樓被賦予英雄主義色彩,不僅是因為它們具有驚人的高度。建造摩天大樓的整個過程都讓人著迷而敬畏,人們對於它們到底會達到何種高度浮想聯翩。另外,摩天大樓的建設達到某些重要節點時,都會成為公眾為之歡呼慶賀的焦點,並且通常有這樣一些吸引人的特色節目:“ 為瞭讓媒體有的可寫,年輕的舞女被雇來在…… 令人眩暈的數百英尺高的裸露鋼梁上舞蹈”。無需贅言,是那些滿腦子機會主義思想的地方政客和負責建造這些高樓的商業公司,安排瞭上述宣傳噱頭。直到1930
年代初,每一座新的摩天大樓,無論是開工建造、竣工封頂、正式開放,抑或是設計圖紙最終定稿,都會成為一個重大事件—— 這些事件構成瞭紐約城奇觀的核心元素。根據休斯的觀點,這一過程在紐約人、他們的摩天大樓和他們的城市之間,造就瞭一段“浪漫史”。盡管所有的美國人都已經“ 為他們的新意象所展現齣的力量而目眩神迷”,休斯還要進一步斷言:
至少在普通公眾看來,沒有哪一件美國的繪畫或是雕塑作品…… 能夠像摩天大樓一樣積聚起文化的力量。而且,事實上,繪畫或是雕塑不可能發揮這樣的作用—— 大多數美國人並不關心藝術,特彆是現代藝術…… 大型建築總會齣現在人們眼前;純粹的繪畫藝術卻不會隨處可見。
另外,拜電影、藝術和攝影作品所賜,這些“ 大型建築”也總會“ 齣現”在世界的其他角落,並且同樣令人傾倒。紐約的景觀看上去與歐洲城市大相徑庭:
在巴黎,隻有宗教性的或政府機構的大型紀念建築允許超過高度限製;在倫敦,隻有純粹用於觀賞的高塔可以高過城市的屋頂綫。然而,在紐約,高聳入雲的商業塔樓已經成為城市天際的明顯裝飾,建造這樣的高樓大廈更是房地産商不可剝奪的權利。
人們去紐約,首要目的是去觀看和體驗它的景觀。本章開頭所引述的文化理論傢米歇爾?德塞爾托(Michel de Certeau)的話,描述瞭他(從世界貿易中心的觀景平颱)看到紐約市一覽無餘地靜臥在他的麵前時,內心所湧起的敬畏之情。菲利普?卡西尼茨(Philip Kasinitz)也和德塞爾托有著同樣的感受,他用如下話語來贊美世界上的“ 偉大”城市( 以及我們站在其上眺望的那些重要建築):
我們從少數幾個能夠將一個城市“ 盡收眼底”的有利地形——從埃菲爾鐵塔看巴黎,從布魯剋林橋看曼哈頓下城—— 觀察一座偉大的城市時所感受到的欣喜,實際上是我們在一瞬間看到……人類成就的偉大而感受到的震撼。
我們從一座“ 偉大的”建築頂層觀察一座“ 偉大的”城市時,或許會感到“ 欣喜”,但是我們對城市的感覺卻是十分矛盾的,同時具有喜悅、恐懼和憂慮等成分——“ 城市既是偉大的,同時也是可怕的”。它們還“ 代錶著人類社會最為原始的本能”。即便在我們對著它們歡呼之時,我們也明白自己內心存在著狐疑——我們既為之沉醉著迷,又對其心存拒斥。從高處俯瞰一座城市,是馴服這座城市的方式之一。但是,觀察者同樣會因為這種經曆而感到自己的虛弱渺小。為瞭達到摩天大樓的頂端,人們必須對不計其數素未謀麵的“ 專業人士”—— 營造商、工程師、建築工人、維修人員和設計師——的知識與技能深信不疑。正如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所闡釋的那樣,這種信賴是晚期現代性的核心特徵。看到受瞭重創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塔崩坍在曼哈頓下城的街道上時所感受到的無助,揭示瞭人們麵對摩天大樓時的矛盾心情,以及人們對自己所仰仗的專業知識體係的信賴有多麼脆弱。
在藝術作品中,我們與城市和摩天大樓關係中的“ 陰暗一麵”,也得到瞭探討或暴露。即使城市意味著進步、現代性和未來,其森然聳現的體狀卻常常是令人恐懼的危險與未知的象徵。例如,休?費裏斯(Hugh Ferriss)1920 年代的紐約建築畫中,通過對光和影的運用創造齣一種令人憂鬱的景觀,記錄瞭由城市空間與摩天大樓所激發齣的人們的矛盾情感。在費裏斯的許多繪畫作品裏,摩天大樓的頂部總是籠罩在陰影之中,而其底部—— 與街道相交接的那端—— 卻是光彩奪目的。這種效果喚起瞭人們對已知和未知的注意。已知者,是在街道上能夠看到的東西,而未知者則是在上方的晦暗光綫中若隱若現的部分。在再現那些處在改造曼哈頓天際綫前沿的設計師的建築理念和城市設想方麵,費裏斯的作品既展現瞭城市當時的狀態,也展現瞭摩天大樓建設熱期間人們對城市未來的想象。他所再現的是城市與建築的烏托邦,它被現實所激發,當代科技的發展使之成為可能,但是尚未實現。
在關於城市的研究、闡釋和體驗中,許多關鍵議題都是圍繞著“ 9 ?11 ”事件展開的,因此,“ 9 ?11 ”事件指嚮瞭一大堆本書所關注的問題——特彆是( 後)現代城市主義(urbanism)的本質、人類與其城市之間的矛盾關係,以及此種關係經由經驗、想象和權力而形成的多種方式。針對城市進行學術研究的諸般努力,可追溯到19 世紀的卡爾?馬剋思(Karl Marx)、弗裏德裏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和馬剋斯?韋伯(Max Weber)等“ 社會學之父”身上。社會學關注的是工業化和現代性——城市作為二者之後果與矛盾最為明顯地展現齣並被最為深切地體驗到的場所,幾乎是偶然地受到瞭社會學創始人們的關注。然而,在20 世紀,城市學這一獨特分支在社會學中得以發展,並且一直是學者們研究的主要領域。城市社會學研究者們的關注點多種多樣,不僅僅是他們所研究的特定城市對象,在研究的方法論及基本理論方麵也是如此。對城市主義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討城市與社會的關係,乃至調查國傢在對城市發展進行規劃時所扮演的角色等問題,都屬於研究重點。因此,城市社會學與許多其他學科相關聯,並影響瞭其成果,其中包括人文地理學、城市規劃學、經濟學和城市曆史學。
1970 年代以來,城市吸引瞭許多已有的城市研究領域之外的人們,越來越多的文化理論學者開始將目光集中於城市的生活經驗而非其結構和模式。與此同時,社會學及其已經確立的研究方法和闡釋框架,(卻自相矛盾地)既受到文化理論研究成果的挑戰,又因此得到補充與加強。這兩種不盡相同的影響所産生的結果就是,開闢瞭一係列城市研究與分析的可堪期待的路徑。正如羅莎琳?多伊奇(Rosalyn Deutsche)闡釋的那樣:
目前,在重要的城市與文化研究領域齣現瞭跨學科融閤的現象,人們對此的興趣也越來越濃。一方麵,美學實踐者(aesthetic practitioners)—— 建築設計師、城市規劃人員和藝術傢—— 利用城市理論的研究成果來檢驗他們的工作在城市社會學語境內是如何發揮功效的。另一方麵,城市研究者則轉嚮文化理論,把城市當作一個重要的能指符號(signifying object)加以研究。而這兩類人都希望,兩個領域—— 它們各自都有若乾個分支—— 的融會貫通,能幫助我們理解並介入城市學理論傢們所謂的“場所的政治”(politics of place)。
然而,文化研究與更傾嚮於社會學的城市研究方法的對接通常並不容易,把各種研究成果整閤在一起的嘗試往往也會受到製約(Morris1992;Deutsche 1996)。於是,在學術界緻力於理解城市環境的結構和城市日常生活的文化的同時,另一些側重於藉鑒社會學成果的分析,繼續將研究重點放在城市是如何導緻社會和文化的不平等上,並指齣在基於階級、性彆、人種和民族的結構性壓迫和邊緣化過程中,城市景觀(urban landscape)起到瞭共謀的作用。而另一方麵,從文化研究角度處理城市主義的許多方法,都視城市為賦權和反抗的重要地點。
依據這一寬泛的學術傳統進行的研究,通常會贊美城市生活的韻律、匿名性及差異。
同時使用這兩種研究方法,並在其間建立某些聯係是本書所麵臨的挑戰。《城市與城市文化》一書的寫作主旨在於,通過將各種城市理論與更廣泛的( 已有的)城市研究傳統相參照,厘清這一係列藉鑒瞭文化研究成果的城市理論。居於本書核心部分的基本假設是,這些看起來相互矛盾的研究方法,經由不同的組閤方式,可以在觀念與經驗方麵提供豐富的洞見,作為城市主義繁雜文化的補充。基於這樣一種學術基礎,《城市與城市文化》一書還探討瞭自工業革命以來城市研究與城市發展方麵的一些主要議題。
前言/序言
城市與城市文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