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上海市镇文化景观研究

明清上海市镇文化景观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黄江平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08395
版次:1
商品编码:1177109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8
字数:491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市镇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见证。过去有种说法,叫五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也有偏颇。上海单从1843年开埠以来,已有170多年历史。然而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一直到马桥文化,上海的海派文化由此一脉相承,也拥有与我国中原文化一样悠久璀璨的历史。这些文明史就是在上海周遭的市镇酝酿催发下,孕育而成。这些市镇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源头,它们与全国林林总总的市镇一起,都是中华文明绵亘至今的驿站,也是中华文明发力的引擎。上海市镇总体属于江南市镇的一脉,在神州大地上独具特色。吴淞江两岸、黄浦江两岸、环淀山湖以及东南部沿海星罗棋布着一二百个市镇,通过黄浦江、吴淞江、淀山湖、泖湖、枳湖等江河湖泊及支流将它们连成一张巨大的网络,这些市镇就是这张网络原生态的细胞和网结。在逐步成形时,官衙学署、第宅园林、民居街市、商铺酒肆、宝塔桥梁、寺观庵堂等构成了市镇丰富生动的文化景观。至今,在古镇金泽街上还有这样一副绝妙的对联:“水乡水景水秀水清,古镇古迹古色古香”,横批是“幽巷古肆”。这副对联道出了上海以及江南市镇的浓郁地方特色。其实这种浓郁地方特色正是文化景观的精髓。

内容简介

  《明清上海市镇文化景观研究》展示了上海古镇文化景观的丰富内涵和美丽风采,论述了古今兴衰演变历程和可喜可悲的历史命运,探究了发展变化原因,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指出了保护利用的深远意义和切实可行的方略。总之,本书材料翔实,内容丰富,陈述清晰,论述精切,是一部兼具历史性与现实性,理论性与对策性的学术专著,很有阅读参考价值。读此书,我们将随着作者平实而谨细的论述,重温浓浓的乡愁,留住对古镇美好未来的愿景。

作者简介

  黄江平,从事民俗文化和江南市镇研究起步较早,在这块学术园地耕耘将近二十年,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主持和参与多项课题,并不断探索,寻求新的突破。近年来,运用聚落景观学原理,结合上海市镇与民俗文化聚焦于“景观”之下,这便是新著《明清上海市镇文化景观研究》的由来。

目录

序一陈圣来1
序二夏咸淳1
绪言1
第一章上海市镇的兴起与发展9
第一节崧泽福泉:上海早期的聚落形态10
第二节青龙歇浦:上海市镇的萌芽与初兴16
第三节东南之望:上海市镇的繁荣与鼎盛27
第四节古风犹存:上海古代市镇现存状况34
第二章上海市镇景观发展过程43
第一节遥远记忆:早期聚落遗存与名人名迹景观44
第二节华亭百咏:市镇景观构造的初兴阶段51
第三节星罗棋布:历代市镇空间景观分布62
第四节襟江带海:空间景观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67
第三章上海市镇聚落景观77
第一节河港纵横:聚落景观与环境78
第二节形态各异:聚落景观类型85
第三节街衢绵亘:街市形制与民居93
第四节异彩纷呈:市镇“八景”文化景观101
第四章上海市镇产业文化景观123
第一节盐田相望:盐业文化景观124
第二节结绳持网:渔业文化景观130
第三节衣被天下:棉纺织业文化景观136
第四节百业兴旺:米粮业及其他行业文化景观152
第五章上海市镇建筑文化景观163
第一节云间洞天:园林建筑文化景观164
第二节晨钟暮鼓:佛教建筑文化景观183
第六章上海市镇桥梁建筑文化景观219
第一节彩虹卧波:重要的交通景观220
第二节津梁飞渡:重要的商贸景观223
第三节桥影环空:重要的人文景观226
第四节虹桥夜月:重要的文学景观234
第五节祈福求祥:重要的民俗景观240
第六节百态千姿:重要的建筑景观244
第七章上海市镇民俗文化景观259
第一节趋时求新:生活习俗景观260
第二节繁复铺张:社会习俗景观274
第三节舟楫辐辏:商业习俗景观282
第四节水木清华:民间社会风尚景观289
第八章上海市镇节日民俗文化景观297
第一节多姿多彩:岁时节日习俗景观298
第二节雅俗共赏:节日娱乐习俗景观305
第三节倾城狂欢:宗教节日习俗景观322
第九章上海市镇民间海洋信仰文化景观339
第一节祠庙遍布:明清时期上海祠庙建筑景观340
第二节信仰多元:海洋信仰景观的演进与类型349
第十章上海市镇地域文学景观383
第一节广阔画卷:上海地域文学景观的主要内容384
第二节地域风情:上海地域文学景观的主要特征403
第三节宝贵资源:上海地域文学景观的主要价值412
第十一章上海古镇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417
第一节政策落实:上海古镇文化景观资源保护概况419
第二节成效显著:上海古镇文化景观资源保护现状评价431
第三节开拓创新:上海古镇文化景观资源开发利用444
参考文献460

前言/序言

  绪言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点。西有九峰三泖之奇,北有吴淞江之胜。早在6000年前,上海已有人类居住。唐代,在吴淞江边出现了上海第一座有正式建置的集镇——青龙镇。宋代,青龙镇已经发展成为“市廛杂夷夏之人,宝货富东南之物”的东南贸易大港。镇上“宝塔悬螭,亭台架霓。台殿光如蓬府,园林宛若桃溪”。文化景观十分丰富。宋元时期是上海市镇发展的初兴时期,出现了许多大镇名镇,如金泽镇、嘉定镇、七宝镇、上海镇等等。明清时期,上海市镇蓬勃发展,数量成倍增长。
  市镇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一种聚落形态,分布于农村与都市之间的中间地带。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集市规模都要远远大于农村聚落,但与都市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就业数量均有较大差距,当然也不排除少数市镇在某些特定时期,其繁华程度或进出口贸易总数会超过县城。市镇大都是在集市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经济贸易功能是其首要功能,市镇发展与地区经济繁荣处于正相关关系,地区经济发展会刺激市镇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而市镇发展也会发过来刺激地区经济的发展。上海市镇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文化景观”一词由“景观”演变发展而来。文化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复合形式。19世纪初期,德国地理学家洪堡(A。von)提出把景观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由原始的自然景观如何演变为人文景观的过程。施吕特尔(OttoSchluter)于1906年提出“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的概念,强调从自然与人文现象综合外貌的角度来理解景观,并将景观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始景观,即在经过人类活动重大改变以前存在的景观;一类是文化景观,即原始景观经由人类活动改变以后的景观。在德国地理学家的影响下,美国地理学界进一步发展了文化景观的观点,最为著名的是美国地理学家苏尔(CarlOutwinSauer),他提出将文化景观作为地理学的核心,从而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1927年,他在《文化地理的新近发展》一文中,将文化景观定义为“附着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的形态”。
  虽然“文化景观”一词在20世纪20年代已经在地理学界被普遍使用,但真正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却是与世界遗产保护工作实践的逐渐深入展开分不开的。1984年召开的第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纯粹的自然地已经十分稀少,更多的是在人为影响之下的自然地即人与自然共存的区域。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8届全体会议在华盛顿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该宪章指出,历史城区,不论大小,其中包括城市、城镇以及历史中心或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除了它们的历史文献作用之外,这些地区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的价值。该宪章列举了历史地段应该保护的内容,其中包括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等涉及文化景观的内容。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第1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上,文化景观被正式列为“特殊的遗产类型”,成为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后的第4种遗产类型。其定义为“文化景观属于文化财产,代表着‘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它们反映了因物质条件的限制和/或自然环境带来的机遇,在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内外作用下,人类社会和定居地的历史沿革”,从而把理论探讨中的“文化景观”引入到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财产的保护实践中。在上述定义中,人类聚落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包含聚落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景观形态成为文化景观的核心内涵。
  人文地理学家汤茂林和金其铭在《文化景观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趋向》一文中认为,文化景观是由自然因素和叠加部分的人文因素组合而成的复合体,在其相互关系中,自然因素为文化景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土壤和动植物等。人文因素则是文化景观形成的内在机制,具体可分为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两类。物质因素是文化景观的最重要组成要素,指可以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人文因素,包括聚落、人物、服饰、街道、交通工具、栽培植物、驯化动物等。非物质因素是不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无形的,但对景观的发展有重大作用的人文因素,主要包括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观、道德观、政治因素、生产关系等。其中聚落最显而易见,是文化景观的核心。市镇是处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种聚落形态,它的出现晚于村落而早于城市,在千百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文化景观,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景观,如地表名胜、生产景观、园林景观、桥梁景观、祠庙景观等;还包括大量非物质形态的文化景观,如民俗景观、节庆景观、文学景观、信仰景观等。在物质性文化景观中渗透着大量的非物质性的文化景观,例如桥梁景观,它首先是作为被人们所感知的物质性文化景观而存在,但在物质性景观中却蕴含着大量生动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如宗教、文学、商贸、民俗等,从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桥文化景观。同样,非物质性文化景观,也往往要通过物质性景观来体现,使之成为承载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载体,例如元宵灯会这一非物质文化形态景观,必然通过彩灯、街市、楼阁等物质空间来加以呈现。市镇文化景观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是物质性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性文化景观的复合体。对市镇文化景观的研究不仅能够使我们加深对市镇文化景观形成、演变以及特点和内涵的了解,而且更能够促使市镇文化景观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功能。上海市镇文化景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在文化景观上,既具有时间上的历史延续性,同时,在空间上又表现出多元文化的丰富性内涵。在朱家角、枫泾、七宝、新场等千年古镇,无论是物质性的文化景观,还是非物质性的文化景观,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文化景观,都仍然在发挥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成为文化景观的活态载体。
  市镇是城市发展的源头,明清时期,上海市镇发展迅速。明朝末年,松江府所属的华亭县、上海县、青浦县已有60多个市镇,苏州府所属的嘉定县也有20多个市镇。清代继续发展,至乾隆年间,经过拆县,已基本形成了现今的行政格局,松江府下辖的华亭县、奉贤县、娄县、金山县、上海县、南汇县、青浦县7县,共拥有市镇达140多个,比明末翻了一番,苏州府下辖的嘉定县、宝山县、崇明县共有60个市镇。上海市镇的大量兴建,反映了明清时期上海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的状况。上海开埠后,上海城市经济贸易的增长,给周边市镇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上海市镇研究是上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上海研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柳亚子主持上海通志馆期间,集中了一批学者,对上海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进行了扎实的研究,出版了《上海市通志馆期刊》、《上海研究资料》等。这是国内最早有组织、有系统的研究上海的开始。改革开放后,上海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相继出版了唐振常的《上海史》、张仲礼的《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熊月之主编的《上海通史》等大批著作。21世纪以来,上海历史文化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不仅整理出版了一大批历史文献,如《上海乡镇旧志丛书》《上海府县旧志丛书》以及部分区县开展的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等等,而且在深入挖掘石库门文化、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也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尽管上海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总体而言,上海研究还基本上局限于上海市中心城区,时间上也以开埠以后为主,对上海城市文化的源头——上海的村落文化、市镇文化不仅缺乏综合性研究,对市镇文化景观的研究至今仍是空白。因此,本书的研究对于深入挖掘6000年以来的上海历史文化内涵,完善上海城市文化研究体系具有一定意义。
  近几十年来,上海城区不断扩大,一些处于城区边缘的古代市镇,如法华镇、龙华镇、真如镇等早已融入市区,成为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一部分,历史文化景观几乎消失殆尽。稍远一些处于中心城区边缘的古代市镇,如浦东的杨思镇、三林镇等,其历史文化景观也大多不存,而远郊区县的古代市镇也因为种种原因造成文化景观遗产出现重重危机。上海古代市镇文化景观是上海城市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而古镇文化景观的保护、利用与开发也已成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抓紧对上海古代市镇文化景观研究已经刻不容缓。上海古代市镇,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上海古代市镇以唐代为肇端,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至明清形成高潮。明清时期,上海市镇呈现出密度大,分布广的特点。近代以来,由于经济发达,国内外贸易活跃,以及受西风东进等影响,市镇上近现代气息相对较为浓厚。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建筑遗存、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文化景观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目前上海已经有10座古镇和2座古村被授予国家文化名镇名村称号。加强对古镇历史文化景观研究,保护、利用和开发上海古镇文化景观资源,对扩大上海城市国际影响力,提升上海城市文化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文化景观研究以及文化景观遗产的申报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财产的认识,在国际社会中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就遗产申报而言,1972年颁布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遗产分为自然和文化两大部分,后来又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双遗产”,但仍然无法解决那些同时具有自然和人文特色的人类聚居地的申报。如英国湖区有着绚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文化蕴藏,有史前的人类聚居遗址、罗马的堡垒、中世纪的修道院,以及继续演进的工业、农业、乡村风光等富有集合意象的遗产景观,而且还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基地,却因在当时的遗产操作指南中找不到相对应的提名标准,于1986年和1989年两次申报世界遗产均遭失败,从而催生了代表“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的文化景观遗产的最终出台。我国截至2013年6月22日,被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有4处,分别是:庐山(江西,1996。12)、五台山(山西,2009。6)、西湖(杭州,2011。6)、红河哈尼梯田(云南红河,2013。6)。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评价中认为,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山西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首,以浓郁的佛教文化闻名海内外。五台山将自然地貌和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典型地将对佛的崇信凝结在对自然山体的崇拜之中,完美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一种独特、富有生命力的组合型文化景观。杭州西湖自公元9世纪以来,其湖光山色引得无数文人骚客、艺术大师吟咏兴叹、泼墨挥毫。景区内遍布庙宇、亭台、宝塔、园林,其间点缀着奇花异木、岸堤岛屿,为江南的杭州城增添了无限美景。数百年来,在景观营造的文化传统中,西湖是对“天人合一”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阐释。红河哈尼文化景观以从高耸的哀牢山沿着斜坡顺延到红河沿岸的壮丽梯田而著称。哈尼族人民发明了复杂的沟渠系统,还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农作体系,他们居住在分布于山顶森林和梯田之间的82个村寨里,这些村寨以传统的茅草“蘑菇房”为特色。体现出人与环境在视觉和生态上的高度和谐。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庐山、五台山、西湖、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的评价,都特别强调了哲学、宗教、美学、文学、园林、社会等人文因素对文化景观形成的影响,突出了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人类文明的成果的理念,强调了文化景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的物质和精神劳动的总和成果的系统形态,强调了人类聚居地在文化景观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位于城市中心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申报成功,更是对城市文化景观保护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文化景观遗产申报工作的推动下,历史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以及新的文化景观打造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比如,具有中国景观特色的“八景”文化—时间成为热点,各地纷纷评选出代表本地特色和城市形象的景点,名为新“八景”、新“十景”等。比如,上海评出的新“八景”(亦称沪上新“八景”)为:“外滩晨钟、豫园雅韵、摩天览胜、旧里新辉、十里霓虹、佘山拾翠、枫泾寻画、淀湖环秀”,分别代表外滩区域、豫园旅游区、陆家嘴区域、石库门建筑群区域、南京路、佘山旅游度假区、枫泾古镇、环淀山湖旅游区,全面展现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市镇文化、自然生态景观,体现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复合体的文化景观的概念内涵。沪上新“八景”,已经成为上海的一张新名片。新“八景”与旧“八景”相比,无疑更具时代特色和现代城市风貌。然而,文化景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体,城市景观构造不仅要有统筹规划和详细论证,还要与城市的整体氛围、城市文化底蕴、城市地域特色结合起来。尊重和保护文化景观遗产,立足本土文化,面向世界文化,是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新的文化景观建构的基本原则。但是,就目前城市(市镇)文化景观构建而言,却不能令人乐观,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城市特色的消失。其次是奇怪建筑、恶俗雕像迭出,在中华大地上,却欧美小镇风行,如果任其发展,就是评出再多的“八景”“十景”也无济于事。
  本书关于上海市镇文化景观研究,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于上海市镇文化景观发展演变研究,即文化景观历时性研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那些曾经辉煌一时,如今已经湮没的市镇也将是本书论述的对象。二是对于市镇文化景观文化内涵的研究,即文化景观的空间性研究,将通过对市镇景观类型的研究,展示上海市镇文化景观的丰富性。三是对于上海市镇文化景观的现实应用研究,即文化景观的实践性研究,将通过深入分析目前上海市(古)镇文化景观的现状,提出对上海市(古)镇文化景观的保护、利用的对策思路,这也是本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李旭旦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城市(市镇)文化景观构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到城市整体布局,小到一座街头雕塑都必须要与城市形象相协调,要反映城市的特色,这样才能产生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美的教育、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从而将美好的城市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


 



明清上海市镇文化景观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明清上海市镇文化景观研究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明清上海市镇文化景观研究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明清上海市镇文化景观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明清上海市镇文化景观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