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人們討論平等時,通常說的是政治權利的平等,或者是財富分配的平等問題,而本書關注的焦點則是機會的平等,這是平等主義工程中一個強有力的核心概念。本書作者以“瓶頸”這個核心的形象比喻,提齣瞭思考機會平等的新思路,並探討瞭在法律、公共政策和社會製度設計等方麵涉及社會平等的各種問題。作者把這個新思路稱為“機會多元主義”,其核心構想就是希望能夠重新構建機會,使人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能有機會通過不同的途徑來追求不同的人的興盛。
作者簡介
約瑟夫·費西金(Joseph Fishkin),得剋薩斯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從事就業和投票權等領域中的機會平等和反歧視法律的研究與教學。他擁有牛津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和耶魯大學法律博士學位。。徐曦白,畢業於英國 Oxford,牛津大學政治學博士研究生。2000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係,隨後選擇瞭齣國留學。2004年以一等榮譽(first class honours)的成績從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畢業,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接著在劍橋大學數學係進修瞭一年。2005年利用一年的空餘(gap year)在國內做瞭一年公益誌願者,緻力於幫助河南艾滋村的艾滋孤兒。2006年考入牛津大學攻讀碩士,期間有兩篇閤著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錶。
徐曦白,牛津大學比較政治學博士研究生,從事公民社會、國傢與社會關係等方麵的研究。
目錄
引 言/1
一 如何思考機會平等/3
二 機會多元主義/15
三 本書理論的影響/26
第一章 機會平等及其問題/35
一 機會平等的概念/36
(一)羅爾斯的機會平等和起跑門理論/42
(二)考試、偏嚮性和“增強版的形式平等主義”/48
(三)運氣平等主義和天生纔智/53
(四)纔智、運氣與德沃金/58
二 超越分配正義:機會與興盛/62
三 機會平等的四個問題/72
(一)傢庭問題/73
(二)功績問題/84
(三)起跑門問題/97
(四)個性問題/111
第二章 機會與人生發展/124
一 政治理論中的天然差異/125
二 內在差異、天賦和教養/132
(一)關於內在差異的論斷/133
(二)關於天賦與教養的模型/136
(三)甚至不是單獨存在的/141
三 “正常”的問題/148
(一)不存在“正常”/149
(二)弗裏恩效應:一堂環境作用的實物教學課/153
四 人生發展的層纍模型/155
(一)發展能力/155
(二)與傢庭和社會的互動/161
(三)與就業領域的互動/166
五 “平等”的問題/172
(一)一個簡單的平等化的問題/173
(二)如果我們的目標不完全一緻呢?/176
(三)偏好和目標的內生性/180
(四)基本的發展機會/184
第三章 機會多元主義/193
一 單一的機會結構和多元的機會結構/195
(一)個性與多元主義/196
(二)與位置相關的物品以及需要競爭的角色/205
(三)反瓶頸原則/214
(四)誰控製瞭機會結構?/225
二 瓶頸的作用機製/232
(一)瓶頸的類型/233
(二)正當的瓶頸vs.隨意的瓶頸/238
(三)瓶頸的嚴重程度/244
(四)有多少人受到這個瓶頸的影響?/253
(五)怎麼處理瓶頸?/255
(六)瓶頸和工作的內容/259
(七)將瓶頸置於總體的機會結構中/264
(八)瓶頸、效率和人力資本/267
(九)瓶頸的潛在益處/274
三 興盛、完美主義和優先/278
(一)沒有通用度量的機會平等/280
(二)弱完美主義和自主/288
第四章 應用/296
一 階級作為瓶頸/297
(一)對嚮下流動性的恐懼:一個不平等為什麼重要的寓言/300
(二)大學作為瓶頸/307
(三)隔離與融閤:一個關於網絡和規範的故事/318
二 工作領域中的自由和靈活度/330
(一)靈活度、就業鎖定和企業主義/331
(二)工作場所的靈活度和性彆瓶頸/337
三 瓶頸與反歧視法律/348
(一)一些前沿的法律及其影響/348
(二)反歧視立法應當保護哪些人?/354
(三)一個例子:外貌歧視/360
(四)瓶頸、群體與個人/367
(五)反歧視法律應當如何保護我們?/370
結 論/381
緻 謝/387
索 引/390
精彩書摘
為瞭讓所有的父母能夠這樣做,現在的食品標簽上都會標注:“苯丙酮尿癥:包含苯丙氨酸”。原來被認為是純粹的基因紊亂,現在卻成瞭人生發展過程中遺傳性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教科書式的典型例子。 這並不意味著20世紀30年代的研究者,在認定PKU是純粹的基因紊亂時犯瞭錯誤。相反——在那時,它確實是純粹的基因紊亂。在當時的環境中,確實存在相關基因差彆的兒童會齣現這種紊亂癥狀的事實。就當時的環境而言,那時已經有低苯丙氨酸的飲食原料,但並不是當時所研究的所有人群都能夠食用到這些食品。 持懷疑態度的讀者讀到這裏可能會提齣抗議:PKU這個例子太簡單瞭,不是所有疾病或者紊亂都像PKU一樣。在很多例子中,問題並不是我們還沒有發現類似低苯丙氨酸飲食的因素——問題在於,實際上並不存在什麼可以被發現的東西。然而,即使不存在與低苯丙氨酸飲食類似的大規模環境乾預,各種形式的環境乾預,包括更有針對性的乾預還是會扮演同樣的角色。藥物乾預可以取代缺失的基因,或者觸發基因錶達。極端地說,基因療法有時可以通過改變病人體內一部分細胞的基因代碼而更為直接地影響基因錶達。如今已有大量的研究投入各式各樣的此類乾預,比如說特製的病毒,能夠使某段基因序列發生相互替換,從而影響病人體內,或者某種疾病,或者身體狀況相關的基因錶達。 ……
前言/序言
中文版序
當我開始本書的研究時,我關注的焦點是西方社會,特彆是我的祖國美國,那裏機會不平等的問題錯綜復雜。機會平等的話語深入人心,同時又與嚴重的機會不平等和其他類型的不平等交織在一起。我對此思考得越多,就越能發現這裏存在的深層次問題。由於父母總是試圖將自己的各種優勢傳遞給子女,因此在任何存在傢庭製度的社會中,機會的不平等都是不可避免的。此外,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來消除差異和不平等帶來的影響,這些影響不僅從根本上塑造瞭我們的纔智和技能,而且還塑造瞭我們的偏好和價值觀。這些永久性的問題是難以解決的,而且似乎還有惡化的趨勢。那麼,這個問題在多大程度上惡化瞭,又為什麼會惡化呢?對此問題的思考引導我得齣瞭本書的中心觀點。許多西方國傢,特彆是美國,似乎正在逐漸成為“贏者通吃”的社會。隨著社會變得更加不平等,越來越多的奬勵被居於頂層的人所占有,許多競爭的賭注變得越來越大,機會不平等對人生的影響也相應地變得更大瞭。比如,在大學錄取這樣的選擇節點上,我們會發現,通嚮成功的機會與以前相比似乎更加縹緲,而要想過上舒適的生活就必須成功,於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人都把進入頂尖學校就讀看作通嚮人生成功的最佳途徑,這使得進入那些最熱門、最頂尖學校的競爭變得比以往更加激烈。
本書的核心比喻是“瓶頸”,即人們為瞭到達彼岸而必須通過的狹窄地段。當我們思考社會中的機會是如何被建構和組織起來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想到“瓶頸”這個詞。大學錄取就是一種瓶頸。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成長之地等許多其他變量也會成為瓶頸。如果在某個地方長大的人能夠接觸到許多不同的機會,而在另一個地方長大的人則機會有限,隻有在閤適的地方長大的人纔能自主地追求各種理想的路徑,如此,成長之地就成為一種瓶頸;當社會將某些角色局限於女性,並將其他角色局限於男性時,性彆就成為一種瓶頸;其他的例子還有很多。
為瞭有助於我們理解瓶頸這個概念,可以設想在一個社會中,大部分事情都取決於一次重要的考試。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我一直把這種情景形象地假設為在當今世界許多國傢特彆是東亞國傢中盛行的大考製度,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科舉製度,這個製度在一韆多年的曆史中維係瞭帝國的統一並提供瞭充足的官僚。正是齣於這個原因,我一開始嚮齣版社提議,采用一幅描繪科舉考試的中國國畫作為本書的封麵(齣版社明智地否決瞭這個提議,因為讀者會誤以為本書討論的隻是中國問題)。不過,中國的科舉製度確實能夠讓我們看到瓶頸是如何塑造個人和社會的。
科舉製是一種金字塔式的競爭,那些通過縣試的考生會晉級到更高級彆的府試、鄉試直至會試。在一開始參加縣試的考生中,隻有極少數的人能夠爬到金字塔頂端或者獲得朝廷的官職。即便如此,這一競爭還是對帝製時期的中國教育製度産生瞭不可磨滅的影響。對科舉考試的備考成為一個全國性的課程,這強化瞭帝國的同一性以及對儒傢經典的側重,因而也極大地塑造瞭許許多多未能獲得官職的學生的教育經曆。換句話說,無論是對考試成功的學生還是對考試失利的學生來說,這個競爭性瓶頸的存在都塑造瞭他們基本的教育軌跡,以及他們對何種思想和價值最為重要的想法。
今天,從中國到西歐的所有工業化國傢都將教育考試作為接受高等教育和進入高層次領域就業的一個環節。不平等的加劇使這類競爭的賭注更大瞭,也使這個瓶頸變得更為突齣。一些對此類考試製度的批評者質疑考試是否真的是公平的,而我在本書中對考試製度的顧慮則與此不同,是更加深層次的問題。考試當然是有用的,特彆是當新的考試製度取代瞭任人唯親和權貴網絡,以更加擇優錄取的方式來分配稀缺的教育機會時。在舊有體製下,重要的公職隻對貴族齣身的子弟開放,使得階級齣身成為一個非常嚴重的瓶頸,因此毫無疑問,科舉製本身是一次重大的改進。問題在於:當一種考試的權重過大時,就可能會壓縮教育和學術多元主義的空間,並且對所有人的學習和思想造成過大的影響。這也正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科舉考試被廢止前人們對它的主要批評:科舉製度造成中國整個教育體係的內容過度集中在幾部儒傢的典籍上,以緻忽視瞭其他的知識和學術科目。
我把本書的中心思想稱為“機會多元主義”。這個思想的大意是:我們不能讓所有人的機會都“平等化”,因為人與人的個體差異太大,齣於各種不同的有時是不可通約的原因,許多類型的機會都是重要的,而傢庭又賦予子女各種不同的優勢。但是即使我們不能使機會完全“平等化”,我們還是可以通過改變機會的“建構”方式,使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能獲得更多可以追尋的機會;要實現這一點,一個必要的條件是緩解那些限製人們做事和為人的瓶頸。比如說,我們沒有必要取消所有的教育考試,但是我們應該開闢更多能通過或者繞過考試這一瓶頸的路徑:為學生提供幫助,使他們能夠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同時找到更多不同的路徑,比如學徒工或者技工培訓計劃,為那些考試成績不佳的人提供良好的職業路徑。我們沒有必要消除父母傳遞給子女的所有優勢,但是我們應該確保不會造成一種隻有那些擁有大量資本、人際關係和財富優勢的權貴子弟纔能獲得成功的社會秩序。
正是最後這一點使得本書的論點與當代中國特彆相關。中國社會對平等有著深切的追求,然而中國社會的財富和機會卻正在變得不平等。從本書的視角來看,一部分富人過著奢侈的生活,而有許多人隻能勉強維持溫飽,這並不見得就是個特彆嚴重的問題。但是如果有太多的大門隻對少數權貴子弟敞開而對其他人關閉,那就是非常嚴重的問題瞭,這個問題將使物質上的不平等變得更加不公正。近年來,有不少報道指齣,中國一些地方領導甚至中央領導的子女進入一些國傢監管的企業和行業管理層,並因此緻富;也有報道稱,一些“太子黨”,也就是中國政治精英階層的後代,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官職和權力。這一現象在美國等其他國傢也存在,但中國的情況似乎頗為嚴重。不管這些報道的真實性如何,都讓我們看到,一種社會秩序正在浮現,即傢庭與權力的關係形成瞭一個嚴重的瓶頸,甚至成為能夠在一些迴報豐厚的領域中獲得成功的重要途徑。
由權貴網絡、裙帶關係和“太子黨”等因素造成的瓶頸,遠遠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開放原有的國有經濟、引入市場競爭的過程往往會給那些有關係的人帶來收益極其可觀的交易機會。發展更開放、更多元的經濟結構通常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在許多國傢都是如此,這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一些新興權貴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在中國,這些問題與其社會理想産生瞭嚴重的衝突,因為在中國社會的話語和自我認知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對平等,包括機會平等的追求。
同時,中國還必須應對一些用於區分其公民身份的法律政策所帶來的瓶頸效應。比如,戶口製對人口進行瞭法律上的區分,這造成瞭一個瓶頸:那些居住在城市但沒有相應戶口的人麵臨著就業、住房和社會福利等各個方麵的普遍障礙。這個瓶頸是曆史造成的,而一個公正的國傢應當緻力於緩解這個瓶頸,一方麵創造通過瓶頸的路徑(即幫助這些人獲得城市戶口),另一方麵創造繞過這個瓶頸的路徑(即為沒有城市戶口的人提供更多的社會福利和機會),或者考慮全麵廢除戶口製度。
最終,我希望本書的中文版能夠引發一些針對那些影響中國社會結構的各種瓶頸問題的思考和討論。在這些瓶頸中,有些是其他國傢的讀者和學者所熟悉的,有些則是中國特有的。如果我們希望人人都能擁有更加自主的人生軌跡,而不是讓自己的人生完全被有限的機會所左右,那麼我們就值得認真審視並且盡可能緩解所有存在的瓶頸。
約瑟夫·費西金
2015年5月
於美國得剋薩斯州奧斯汀
瓶頸:新的機會平等理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