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知識分子問題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一個重要而復雜的問題。曆史與當下是中國知識分子問題研究的兩個維度,曆史是研究知識分子問題的邏輯起點,當下是知識分子問題的最終落腳點。無論是曆史,還是當下,都有知識分子問題産生、發展、變遷的關鍵點。如果說知識分子問題的發展與變遷是研究知識分子問題的曆史經綫,那麼知識分子的曆史緯綫,就是那些影響知識分子問題的幾個要素,即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文學、文藝理論、文學社團、社會交往等。曆史經緯的結閤纔能使研究更接近曆史。無論是黨的知識分子政策,還是文藝理論、文學創作、社會交往,它們的演進和關係都是在曆史之中。曆史塑造瞭它們,它們也成就瞭曆史。
目錄
導言
一、理性——知識分子研究的曆史角度
二、實踐——知識分子研究的現實角度
第一章 問題意識——中西方知識分子問題的提齣
第一節 曆史發展中的西方知識分子問題及研究
一、從知識人的社會角色看知識分子的定義和作用
二、知識分子在社會和政治上徘徊
三、現代化下的知識分子問題反思路徑
四、西方知識分子問題研究現狀
第二節 中國知識分子發展及現代化睏境
一、中國傳統社會的知識分子:仕與隱
二、近代知識分子的形成及特點
三、中國知識分子地位的兩難及當代睏境
第三節 中國知識分子研究難點及現狀
一、中國知識分子研究現狀
二、知識分子問題研究的難點
第二章 理論先行——知識分子理論依據的再思考
第一節 黨的知識分子理論的邏輯變遷及思考
一、馬剋思恩格斯時代的“知識分子”
二、列寜的實踐及對知識分子問題的發展
三、特殊的中國知識分子問題
第二節 馬剋思主義文論:不容忽視的黨的知識分子理論依據
一、重新審視馬剋思主義文論
二、馬剋思主義文論在中國發展的曆史考察
三、馬剋思主義文論與黨的知識分子理論
第三章 同生共贏——黨和知識分子關係追尋(上)
第一節 馬剋思主義文論在中國的初步傳播及早期黨和知識分子的關係
一、新文學和中國知識分子
二、十月革命對中國文化和革命的影響
三、文學團體的分化和轉嚮
四、馬剋思主義文論在中國的早期傳播
第二節 左翼文學摺射下的黨和知識分子關係
一、革命文學與第二黨左翼聯盟
二、左翼文學下的黨和知識分子
第四章 同生共贏——黨和知識分子關係追尋(下)
第一節 從“化大眾”到“大眾化”看黨和知識分子的關係
一、化大眾——文藝大眾化口號的實質
二、文藝大眾化在延安
三、從化大眾到大眾化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前後黨和知識分子的關係
一、延安文學體製及影響
二、知識分子政策的推進
三、知識分子政策的偏離
第三節 新時期黨和知識分子的關係
一、改革開放後的知識分子政策
二、黨和知識分子“雙美”共進
第五章 文化使命——知識分子自我省思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知識分子的反思
一、危機中的“思”革——五四及知識分子反思五四
二、批判與自省中立命——解放區知識分子的反省
第二節 20世紀50年代知識分子的反思和“沉默”
一、20世紀50年代知識分子反思及心態的轉變
二、知識分子的自我批判
第三節 知識分子反思與反思知識分子
一、反思:知識分子的尊嚴
二、反思:知識分子的職責
第六章 轉型發展——現代化與知識分子社會交往變遷
第一節 社會轉型與近代知識分子社會交往變遷
一、現代化:解讀知識分子社會交往變遷的邏輯起點
二、中國知識分子交往的動力
三、知識分子社會交往的空間
四、知識分子交往的模式與內容
第二節 發展中的知識分子社會交往變遷
一、知識分子社會交往的式微
二、知識分子社會交往的體製化
三、呼喚健康、和諧、理性的當代知識分子社會交往
第七章 生態視域——知識分子生態環境的構建
第一節 當代知識分子政治生態環境的發展理路及調整
一、知識分子政策的特徵
二、作為觀念政策的一種調整
第二節 當代知識分子社會生態環境的睏境及分析
一、“您眼中的知識分子”的問捲調查
二、社會轉型與知識分子睏境
第三節 知識分子文化生態環境的狀況及知識分子自身建設
一、知識分子的社區與大學文化
二、知識分子角色與責任
參考文獻
附錄調查問捲
後記
精彩書摘
《中國知識分子問題研究》:
李大釗先後發錶瞭《什麼是新文學》、《物質變動與道德變動》、《俄羅斯文學與革命》等關於馬剋思主義文論的文章。他不僅根據曆史唯物主義學說將文學藝術視為“觀念的形態”,而且提齣瞭新文學必須是“為社會寫實的文學”的主張。瞿鞦白在馬剋思主義文論的傳播上也做齣瞭突齣貢獻。他撰寫的《餓鄉紀程》、《赤都心史》、《俄國文學史》等文藝論著,都具有非常高的理論價值。其他共産黨人,如鄧中夏、惲代英、茅盾等也發錶瞭不少宣傳馬剋思主義文藝觀點的文章。總體來看,這一時期他們主要提齣瞭文藝理論的以下幾點主張:
第一,運用馬剋思主義關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原理,初步指明瞭文藝的上層建築屬性。“喻之建築,社會亦有基礎與上層。基礎是經濟的構造,即經濟關係,馬氏稱之為物質的或人類的社會的存在。上層是法製、政治、宗教、藝術、哲學等,馬氏稱之為觀念的形態,或人類的意識。”李大釗還在《物質變動與道德變動》一文中試圖探討這些精神文化變動的曆史規律來論證中國進行社會革命的閤理性,以及論證文學變化的原因。
第二,從文學的意識形態性齣發來考察文學與生活的關係,強調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在《史學要論》中,李大釗曾概括文學的本性:“文學傢的筆墨,能美術地描寫曆史的事實,繪影繪聲,期於活現當日的現實。”瞿鞦白在《俄羅斯名傢短篇小說集·序》中說:“文學隻是社會的反映,文學傢隻是社會的喉舌。隻有因社會的變動,而後影響於思想;因思想的變化,而後影響於文學。沒有因文學的變更而後影響於思想,因思想的變化,而後影響於社會的。”
……
前言/序言
中國知識分子問題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