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曆史愛好者,高校心理專業的師生,以及對中國古代吳越曆史和心理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剖析古人心理,感悟現實人生”,在陳禹安的“心理說史”係列中,始終貫穿著這一主題。“心理吳越三部麯”(《鞭楚》、《辱越》、《吞吳》)作為陳禹安的曆史心理小說力作依舊遵循瞭這一主旨,在寫作過程中側重用簡明易懂的心理學,解讀大眾耳熟能詳的春鞦時期著名的曆史事件,並分析裹挾其中的各色人物的行為模式。該套書行文流暢而不拖遝,結構緊湊卻無遺漏,語言貼近生活又不乏時尚,文字優美且極具感染力,與傳統的簡單以敘事為主的曆史書籍相比有著本質的區彆。
內容簡介
曆史心理小說一人陳禹安說,“所謂曆史,其實是一間巨大的心理實驗室,一打開門,看到的卻是正在發生的現實”。在“心理吳越三部麯”(《鞭楚》《辱越》《吞吳》)中,他把那些曆史上著名的人物心理剖析得淋灕盡緻。
《鞭楚》講述瞭春鞦末期楚、吳、越三個南蠻國傢數十年間錯綜復雜、驚心動魄的恩怨情仇的故事。楚國在楚平王當政的時候,重用佞臣費無忌。費無忌為瞭一己之私,先是攛弄楚平王詐奪為兒子太子建迎娶的秦國美女孟嬴,後來又離間楚平王和太子建的父子關係,終於導緻太子建被廢,亡命天涯。為瞭斬草除根,費無忌進一步鼓動楚平王殺害無辜的忠臣——太子太傅伍奢。伍奢的長子伍尚顧惜父子之情,主動陪父親就死。但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卻不甘心接受昏君奸臣的擺布,懷著對故國故土的深仇大恨,曆經韆難萬險,逃亡至楚國的敵國——吳國。為瞭藉助吳國的力量為自己復仇,伍子胥殫精竭慮,幫助吳國的公子光刺殺吳王僚,成為吳國之王(即吳王闔閭)。此後,伍子胥又幫助闔閭築建都城,延攬賢纔,強兵富國,終於在苦苦等待瞭十六年之後,率領吳兵,勢如破竹般攻破瞭楚國的都城——郢都。復仇的念頭不但為伍子胥提供瞭永不枯竭的人生動力,也推動他衝破瞭所有世俗規則的束縛。他以楚國舊臣的身份,以下逆上,毫不留情地摧毀瞭楚國曆代國君的宗廟,還將已經死去的楚平王掘墳鞭屍,暢快淋灕地報瞭自己的血海深仇,是為“鞭楚”。
但是,楚吳兩國之間的仇恨卻並沒有因為伍子胥的復仇成功而消弭。相反,伍子胥的這一次復仇,進一步加深瞭兩國之間的仇恨。吳國的另一個鄰國越國,藉著吳楚交兵的機會,對吳國的後方發起瞭攻擊。吳王闔閭退兵迴國休整後,為瞭報復越國,又親率大軍對越國發起瞭攻擊。但是,闔閭過於托大,陰溝翻船,不慎被越國擊敗。英雄一世的闔閭本人也為這一次失敗付齣瞭生命的代價。吳越兩國由此結下瞭無法開解的血仇。重臣伍子胥扶立太子夫差繼位。夫差朝夕不忘越人殺父之仇。在為父守喪三年後,他親自齣徵,對越國發起瞭報復性的攻擊。這一次,實力弱小的越國不再擁有前一次的幸運,被強悍無敵的吳國打迴原形。越國精銳大部被殲。越王勾踐深知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既然無可幸免,他隻能傾盡最後所剩的五韆死士,與吳兵拼個玉石俱焚。但越國大夫文種利用吳國內部的矛盾,巧妙斡鏇,爭取到吳國寵臣伯嚭的鼎力支持,否定瞭伍子胥必要將越國趕盡殺絕的主張。機心暗藏的吳王夫差轉而要求越王勾踐偕同夫人到吳國為奴,為闔閭守墓,以期通過對勾踐的人身侮辱來達至為父復仇的目的,是為“辱越”。
越王勾踐在吳國忍受瞭三年的屈辱之後,最終贏得吳王夫差的信任,被夫差釋放迴到越國。然後上演瞭一部“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韆越甲可吞吳”的逆襲故事。細細盤點整個中國曆史,兵敗被俘、屈身為奴的君主並非隻有勾踐一個,但能夠堅忍不拔、忍辱負重、絕地反擊、以弱勝強、實現驚天大逆轉的,卻隻有勾踐一人。人們把勾踐的成功稱為“吞吳”,“越吞吳”就等同於“蛇吞象”。因為長期以來,就實力而言,吳國不啻是一頭大象,而越國隻是一條不摺不扣的小蛇。勾踐之所以能夠完成舉世罕見的“蛇吞象”,也是和他自己的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分不開的。這就是越王勾踐的勵誌故事“吞吳”。
作者簡介
陳禹安心理說史首創者,心理經管學傢,寜波大學特聘教授,曾遊曆美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颱灣等國傢及地區考察講學。代錶作品有“心理三國”三部麯(《心理關羽》、《心理諸葛》、《心理曹操》)、《心理喬布斯》、《巧辯不如攻心——三國的說服智慧》、史上最偉大的說服係列之一《嚮子貢學說服》等二十餘部,其中多部作品已被引入港澳颱地區齣版。
在他看來:“所謂曆史,其實是一間巨大的心理實驗室,一打開門,看到的卻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陳禹安曾經這樣說過:春鞦戰國這段時期,是中國人的價值體係、道德觀念得以成型的一個重要基底期。而吳越爭霸又是其中最為波瀾壯闊、驚心動魄,且極具樣本意義的一段曆史。其間,道德的堅守與唾棄,人性的扭麯與掙紮,承諾與背叛的博弈,忠孝與仁義的抉擇,匯成瞭萬韆愛恨情仇、悲歡離閤,激起瞭無數心海狂瀾,情絲亂縷。所以,我用心理學的手術刀來解剖這段曆史,也就有瞭這套“心理吳越三部麯”(《鞭楚》《辱越》《吞吳》)。這一幕幕已經過去的曆史,彷佛是一個個活色生香的心理學實驗。在這些不可復盤的“實驗”中,楚平王、費無忌、太子建、伍子胥、闔閭、要離、孫武、楚昭王、勾踐、夫差、伯嚭、孔子、子貢、範蠡、文種、西施諸色人等在獨特的文化情境中本色“齣演”,他們用生命經曆的心靈抉擇與命運煎熬,值得我們感同身受,更值得我們引以為鏡。
精彩書評
非常喜歡陳禹安老師解讀故事的方式,確實令人耳目一新。一本好書如一個好友,首先要厚實有料,內容為王;其次要延展有型,縱橫捭闔;最後要自然有趣,笑談人生。陳禹安老師很會講故事,庖丁解牛般剖析和詮釋我們心中早已熟悉的人物,一時間,諸多個個性鮮活的形象踴躍而齣,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劉軍元組織及人本管理專傢,資深職業培訓師,獨立書評人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不但是陳禹安解剖曆史時信手拈來、得心應手的工具,更是幫助他在心理基底上形成瞭獨到而又令人信服的曆史觀。同時,他運用嫻熟的寫作技巧,在情節的鋪排架設中層層設置心理懸念,用類似於傳統章迴小說的“且聽下迴分解”,讓讀者非要一口氣讀完纔能釋然。
——李悅妮金融行業高管,高級經濟師,國際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目錄
心理吳越三部麯之一——《鞭楚》目錄:平王詐媳
01小人纔是大導演
02“色”字的巨大威力
03膽子是練齣來的
04好色背後的大秘密
05偷天換日也尋常
06一個可怕的“園丁”
07一道要命的選擇題
08君子並不是傻子
09甘心當個男“護士”
10父親寄來的“謎信”
11看著陷阱往裏跳
子胥齣奔
12給兒子添點麻煩
13兩個“空對空”導彈
14君子變成白眼狼
15不求迴報的迴報
16頭發白瞭好齣關
17就不告訴你名字
18名聲比生命更重要
19帥哥迷倒老處女
20叫聲兄弟跟我走
21梅裏三弄斷人腸
姬光奪位
22衣裝一件勝韆言
23上瞭賊車下不來
24厚顔纔是真無敵
25心病也會害死人
26比死瞭爹還難過
27兄弟不過是件工具
28愛好是最危險的東西
29真仁義還是真自私
30天上掉個“大餡餅”
31一首歌謠的威力
32投入是個大陷阱
33“病人”喜歡幫“病人”
要離刺忌
34要傍就傍正義之神
35膽大原來是種病
36長得醜等於沒本事
37傷害自己等於傷害對手
38死瞭也不責怪你
39死亡纔是最好的奬賞
40來曆決定你的忠誠
孫武齣山
41撒瞭兩個彌天大謊
42一個不夠自信的天纔
43隻聽到自己想聽的
44拿宮女做個試驗
45錯把王宮當戰場
46一個剽竊來的創意
47初生牛犢敢殺人
48又一個剽竊來的創意
子胥復仇
49最親密的人傷你最深
50一把寶劍的顛沛流離
51自由與財寶誰為重
52小人大玩接力賽
53三個小人演大戲
54今夜你會不會來
55烏鴉不見自身黑
56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57大難臨頭我先逃
58把郢都變成淫都
59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60仇恨是個無底洞
心理學精要索引
心理吳越三部麯之二——辱越目錄:昭王失國
01女人纔是幕後主角
02落毛鳳凰無人識
03那一刻你遇見瞭誰
04離瞭廟就不再是菩薩
05忽聞夜半磨刀聲
06落單的人有擔當
07有瞭槍就想殺人
08說句實話騙死你
09陳年老債也得還
包胥哭秦
10來自牆角的反彈
11“楚楚”動人的哭泣
12就這樣把你徵服
13讓我為你唱首歌
14喜歡你是因為你喜歡我
15成功帶來的傷害
16給你們齣道選擇題
17臨死也要撈一根稻草
18嚴重縮水的迴報
昭王復國
19鞋子代錶我的心
20絕對不要奬賞我
21書中自有護身符
22唯獨不能原諒你
23我的郎君我做主
24三歲能否看到老
25掛個狗頭賣羊肉
26禮字頭上有把刀
27動土動到太歲頭
28殺人不見血的拒絕
29冥冥中注定的終點
闔閭死越
30偷雞不成狗跳牆
31瘋情萬種的狗吠
32土鱉與海龜的戰鬥
33一顆流星的懺悔
34古來君主皆寂寞
35一個緻命的真相
36馬不停蹄的憂傷
37源自荷爾濛的犧牲
38不被看好的接班人
39你是老幾很重要
40死神發動的戰爭
41在陰溝中找到歸宿
夫差復仇
42給自己找瞭一群爹
43報應來得相當快
44榮譽比生命更重要
45得失之間的選擇題
46總是忘不瞭那句話
47用你的刀來殺你
48從暗鬥走嚮明爭
49勵誌純粹是種錯覺
50最是心痛辭廟日
51危難就是凝聚力
52身在高處頗勝寒
勾踐事吳
53與苦難保持同步
54自由是顆保命丸
55破屋的牆腳挖不動
56馬糞邊上的青蛙
57臭不可聞的主意
58“糞鬥”酸楚誰人知
59“仁者”之間的遊戲
60各鑽各的牛角尖
心理吳越三部麯之三——吞吳目錄:勾踐嘗膽
01仇人就是人生動力
02風景取決於心情
03騎牆也是一種智慧
04笑話不是用來看的
05自己永遠是對的
06 口臭是因為心臭
07得意之後必忘形
08用放縱來奬賞自己
09 透支未來的惡果
西施入吳
10真愛就在一瞬間
11 美人如同棉花糖
12身價就是吸引力
13書信一封送瘟神
14當美人變成瞭計
15美色擊敗瞭忠誠
16閨蜜變成死對頭
17因為愛你纔炫耀
18女人讓男人變大方
19曾經的幸運很重要
20一問驚醒夢中人
子貢齣使
21從一個百年預言說起
22一個超級大難題
23誰是最中意的人
24心儀的標準是什麼
25失敗是最好的老師
26開場白真的很重要
27一環扣一環的恐懼
28稱霸的三個條件
29兩個如果的滋味
30最後布下的棋子
31憐子如何不丈夫
32白日夢該怎麼解
33醫生治不瞭自己的病
34一個新的軍事天纔
35沒有輸傢的戰爭
子胥濛難
36人在巔峰怎知愁
37又是一個白日夢
38錯覺是能殺人的
39互不原諒的結局
40燙手的奬賞不敢要
41個性是會傳染的
42臭脾氣反而對胃口
43找錯榜樣的結果
44沒主見就是有主見
勾踐復仇
45螳螂與黃雀的故事
46嘗嘗勝利的苦果
47拳頭硬的當老大
48都是幸運惹的禍
49不原諒自己的後果
50一隻憤怒的青蛙
51你給我的全還你
52一根緻命的稻草
53唯唯諾諾的一生
範蠡傷隱
54有意流水無情花
55憂傷帶來的誤解
56我本荊楚一狂人
57我的名字是種痛
58兒子的命算什麼
59內心也有個狂人
60死對頭纔是真知音
大終局
“心理吳越”大事年錶
心理學精要索引
後記
前言/序言
老調重彈說曆史(代序)
以今人的身份再說曆史,本身就是件老調重彈的事情。現今坊間有關曆史的書又再熱興,其間魚龍混雜,不乏精心編纂之作,也不乏粗製濫造之作。有些書言之鑿鑿地說自己絕非戲說,而是取材於史實,百分百地還原瞭真實的曆史。令我疑惑的是,曆史有可能百分百真實嗎?
即以治史者最可依賴的正史而言,後世的專傢學者也有不同意見。比如,史學大傢呂思勉在談到三國時代的官渡之戰時,就幾乎把《三國誌》的說法全部推翻。他甚至說:“《三國誌》上所說的兵謀,大都是靠不住的。”
為什麼連史書都靠不住呢?
第一個原因是顯而易見的。曆代的統治者齣於為自己粉飾美化的需要,不可避免地會利用自己的權力對史書的編撰施加影響,甚至明目張膽地加以篡改。這樣的例子不可勝數,對曆史稍有瞭解者均知曉一二,故而不再贅舉實例。
第二個原因則是修史者個人的價值取嚮及情感偏好的影響。人總是不能做到百分百客觀的,修史者又焉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
比如,史傢鼻祖司馬遷在修撰《史記》時,就將項羽列入本紀,且次序排在漢高祖劉邦之前。而本紀是專為帝王而設。項羽並未一統天下而稱帝,嚴格來說,是不能列入本紀的。這是因為司馬遷彼時正對漢武帝劉徹心懷不滿,卻又無處宣泄,隻好藉此澆心中塊壘。司馬遷還把孔子列入專為諸侯所設的世傢之中,而孔子又何嘗身列諸侯?隻不過是司馬遷個人對其推行禮義十分景仰罷瞭。
又比如,司馬光在主持編撰《資治通鑒》時也有其明顯的個人傾嚮。他抑曹揚劉,一些有利於曹操,或不利於劉備的史料,就被刪去。可見修史者的個人好惡對於史實的可信度也頗有影響。
其他諸如年月遷延、資料散失,也可能影響史書的真實性。
所以,我們處在韆年之後,遙究先人往事,實在是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真實的。這是我的第一點看法。
當然,這一個看法卻不等於說,我們盡可在曆史的真實性上放鬆要求,甚至是應需而取,隨意詮釋。
但盡管我們堅持認真負責的高標準嚴要求,也還是會在詮釋曆史上犯以上兩個錯誤,從而不自覺地更加偏離曆史真實。這普遍存在於在坊間諸多談古說史的書中。
首先,是忽略瞭曆史人物本身在曆史進程及其生命曆程中的發展變化,總是以一個標簽式的定義來涵蓋、推理其整個一生的言行舉止。
比如,易中天在《品三國》中論及孫權的心理時就犯瞭這樣的錯誤。魯肅投奔孫權後,為他分析天下形勢時說,“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將軍應該“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伺機“建號帝王以圖天下”。但孫權反應冷淡,說,我隻能“盡力一方”,你講的那些話“非所及也”。二十二年後,孫權稱帝,又再提起這個話頭說,當初魯子敬就想到瞭今天,真可謂是“明於事勢”瞭。
易先生由此評論道:“可見‘非所及也’是言不由衷,‘明於事勢’纔是心裏話。”我認為不是這樣的。二十二年前,孫權初立,曹操勢大,能否保住父兄基業尚是未知之數。孫權何敢覬覦天下?所以,“非所及也”應該是心裏話。而二十二年後,時移世易,孫權本人也在多年的鬥爭生涯中走嚮成熟,而天下的形勢時機也已經發生變化,孫權也就有底氣和雄心來稱帝瞭。但這並不等於說他早在二十二年前就想稱帝瞭。
我們亦可再來看看曹操的心路演變過程。就算曹操真的是一個逆篡之人,他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有逆篡之心的。我在《心理曹操》(“心理三國三部麯”之三)中專門分析過這一段。曹操最初的夢想不過是死的時候能夠在墓碑上刻著“漢故徵西大將軍曹侯之墓”。他何嘗想過有一天風雲際會,他能夠官至大漢丞相,成為漢朝的實際掌控者,並最終在兒子曹丕手中實現代漢而立呢?
其次,是忽略瞭曆史人物所處的曆史大背景,而全部以今日之道德標準、社會規範來加以理解。殊不知,即便某一概念在年月流轉後依然存在,但其內涵卻早已隨著時代的推演而流變。這樣的理解,隻能是誤解。
比如,《說春鞦》一書中說到伍子胥逃亡途中幸得一位漁丈人相救。伍子胥提醒他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藏,漁丈人立即覆舟自殺,以杜子胥之疑。作者以為這絕不可信。故而在其筆下,漁丈人不過是假裝自殺,待伍子胥走後,又再現身。作者還評論道:“……於情於理,老漁夫都沒有為一個陌生人自殺的理由。從技術角度來說,一個老漁夫投水自盡恐怕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情。所以,老漁夫隻是擔心伍子胥殺人滅口,因此做瞭一個自殺現場保護自己而已。”這樣的觀點實在是因為沒有真正理解春鞦時代的大背景以及這個大背景下的人們的社會認知束縛(或局限)所導緻的。
我們暫且先不就此展開詳細論述,而是轉而看一下新渡戶稻造所著的《武士道》這本書。《武士道》裏寫道:“武士重諾,這諾並不寫在紙上,而是口頭承諾。倘若寫瞭契約來保證諾的實行,那麼不啻對武士身份的侮辱。”實際上,日本武士道的這種精神,不過是我們的春鞦遺風罷瞭。伍子胥之所以要囑托漁丈人,多少是對他有些不放心。而漁丈人覺察到瞭這微妙的懷疑,覺得不被信任真是一種巨大的侮辱。與這種侮辱相比,性命又值得什麼呢?所以,漁丈人要自殺以明自己之高潔,亦以堅子胥之信任。這纔是符閤時代背景的曆史真相。至於漁丈人對待生命的態度,也正好反映瞭春鞦時代人們的生死觀。這也正是“心理吳越”全書所要重點鋪敘分析的,在這裏就不贅言瞭。
總之,上述文字可要之如下:
1。立足今天,迴望曆史,我們不能苛求曆史是百分百真實的。
2。詮釋曆史,必須考慮到曆史人物本身的成長演變過程。
3。詮釋曆史,必須考慮曆史人物所處的曆史背景以及當時社會的主流準則。
以上三點,和曆史本身一樣,其實也早已是眾人耳熟能詳的“老調”瞭。之所以我要在這裏“重彈”一下,就是因為,盡管此乃“老調”,但後來的說史者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忘乎所以,連名傢巨子也難以幸免(例子前已詳述)。為瞭避免自己也重蹈覆轍,特在此一一列明,以作為我寫作這套“心理吳越三部麯”(《鞭楚》、《辱越》、《吞吳》)時的警示。
後兩點將作為全書正文的基本標尺。而第一點,在這裏要再多囉唆幾句。
既然是以心理學為工具來說史,大傢的第一個疑問就是我們此前說過的曆史是不是足夠真實(因為確實是不可能百分百真實的)?
我所依據的主要藍本是明馮夢龍編輯,餘圖、常功校點的《新列國誌》(此書後由清乾隆年間南京文人蔡元放略加潤色,訂正某些錯誤,並添加大量評語後,易名《東周列國誌》刊行於世)。
《新列國誌》顯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正史。以這樣的一個底本來進行心理說史,是否可靠?這是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
馮夢龍的《新列國誌》是在明餘邵魚《春鞦列國誌傳》的基礎上重訂和改編的。餘邵魚原著在篇章架構、敘事詳略先後、人名地名等方麵頗多疏漏。而馮夢龍以《左傳》、《國語》、《史記》為主,旁參《孔子傢語》、《公羊傳》、《榖梁傳》、晉史《乘》、楚史《檮杌》、《管子》、《晏子》、《韓非子》、《孫武子》、《燕丹子》、《越絕書》、《吳越春鞦》、《呂氏春鞦》、《韓詩外傳》、劉嚮《說苑》等經、史、子、集著作(這其中很多部都是唯正史論者言必稱的正史),對原書進行瞭重大修整,並對舊時地名、名物製度等,依《一統誌》一一查明。可見馮夢龍的創作態度(或者說是治學態度)是嚴謹的,從而,《新列國誌》是基本符閤史實的,也是可以用作心理說史的基礎藍本的。當然,在以馮夢龍的作品為敘述脈絡的同時,我也參考瞭他所參考過的主要書目,並佐以呂思勉的《中國通史》、《秦漢史》,錢穆的《國史大綱》、《秦漢史》以及柏楊的《中國曆史年錶》等著述,以力求準確。少數莫衷一是的地方,則依符閤基本心理規律為標準予以取捨。
行文至此,應該告一段落瞭。但又想起另一個和曆史似乎相關的話題,即《新列國誌》和《三國演義》一樣,是應該列入演義範疇的。這樣的曆史演義還有很多部。那麼,為什麼中國曆史上會齣現如此之多以戲麯、評書、小說等麵目齣現的曆史演
心理吳越(三部麯 套裝共3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