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領域一 認識與測試二極管及其整流電路 (1)
項目1 認識與測試二極管整流電路 (1)
第1步:認識半導體二極管 (1)
第2步:測試半導體二極管 (3)
第3步:認識特殊二極管 (7)
第4步:測試二極管整流電路 (9)
項目2 認識與測試電容濾波電路 (14)
第1步:認識濾波電路 (15)
第2步:測試電容濾波電路 (16)
第3步:估算電容濾波電路參數 (17)
*項目3 認識與測試晶閘管整流電路 (18)
第1步:認識一般晶閘管 (19)
第2步:認識特殊晶閘管 (21)
第3步:認識晶閘管單嚮可控整流電路 (22)
第4步:認識單嚮晶閘管調光颱燈電路 (22)
項目4 製作與測試整流濾波電路 (23)
第1步:清點與檢測元器件 (24)
第2步:製作整流濾波電路 (24)
第3步:測試整流濾波電路 (25)
單元小結 (26)
思考與習題 (26)
學習領域二 認識與測試三極管及其分立放大電路 (28)
項目1 認識與測試半導體三極管 (28)
第1步:認識半導體三極管 (28)
第2步:判彆三極管類型與電極 (30)
第3步:測試三極管的電流分配與放大作用 (32)
第4步:測試三極管共射輸入/輸齣特性 (34)
第5步:閤理選用三極管 (36)
項目2 認識與測試共射極放大電路 (38)
第1步:認識放大電路 (38)
第2步:認識共射極基本放大電路 (40)
第3步:分析共射極放大電路工作原理 (41)
第4步:測試共射極放大電路 (44)
第5步:認識工作點穩定電路 (47)
*項目3 認識場效應管 (51)
第1步:認識結型場效應晶體管 (52)
第2步:認識絕緣柵型場效應晶體管 (53)
第3步:比較場效應晶體管與晶體三極管 (56)
第4步:認識場效應晶體管放大電路 (56)
*項目4 認識多級放大電路 (56)
第1步:識讀多級放大電路的耦閤方式 (57)
第2步:認識多級放大電路的性能參數 (58)
項目5 認識與測試功率放大電路 (59)
第1步:認識低頻功率放大電路的基本要求和類型 (59)
第2步:認識與測試OCL功率放大電路 (61)
第3步:認識與測試OTL功率放大電路 (64)
第4步:認識典型集成功率放大電路 (66)
項目6 製作測試與音頻功放電路 (67)
第1步:清點與檢測元器件 (68)
第2步:製作音頻功放電路 (68)
第3步:測試音頻功放電路 (69)
單元小結 (70)
思考與習題 (71)
學習領域三 集成運算放大電路的製作與測試 (74)
項目1 認識集成電路和集成運算放大器 (74)
第1步:認識集成電路 (75)
第2步:認識集成運放 (76)
項目2 認識負反饋電路 (78)
第1步:認識反饋及其類型 (79)
第2步:判彆放大電路的反饋類型 (80)
第3步:體驗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 (81)
項目3 製作集成比例運算電路 (83)
第1步:認識常用集成比例運算電路 (84)
第2步:分析集成比例運算放大電路輸齣與輸入的關係 (84)
第3步:集成比例運算電路的製作與測試 (85)
第4步:認識同相器和反相器 (88)
單元小結 (88)
思考與習題 (88)
學習領域四 正弦波振蕩電路的製作與調試 (90)
項目1 認識調諧放大器 (90)
第1步:認識調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90)
第2步:認識兩種基本調諧放大電路 (92)
第3步:認識收音機中頻放大電路 (93)
項目2 認識與測試三點式振蕩器 (93)
第1步:認識自激振蕩 (94)
第2步:認識常用振蕩器 (95)
項目3 製作RC正弦波振蕩電路 (101)
第1步:清點與檢測元器件 (101)
第2步:製作RC正弦波振蕩電路 (102)
第3步:測試RC正弦波振蕩電路 (103)
單元小結 (104)
思考與習題 (104)
學習領域五 認識與測試高頻信號處理電路 (106)
項目1 認識無綫電的基礎知識 (106)
第1步:認識無綫電波 (106)
第2步:無綫電廣播的發射與接收 (107)
第3步:認識無綫電廣播收音機 (108)
第4步:調幅收音機的中頻調整、頻率覆蓋及統調 (109)
項目2 認識調幅與檢波 (110)
第1步:認識調幅波 (111)
第2步:認識二極管調幅電路 (111)
第3步:認識二極管包絡檢波電路 (112)
項目3 認識調頻與鑒頻 (114)
第1步:認識調頻波 (114)
第2步:認識調頻波收音機基本組成及信號流程 (114)
第3步:認識鑒頻電路 (115)
項目4 認識混頻器 (116)
第1步:認識混頻器功能與混頻電路 (116)
第2步:認識三極管混頻器的應用電路 (117)
項目5 製作調幅調頻收音機 (118)
第1步:認識ULN-2204單片FM/AM收音機 (118)
第2步:清點與檢測元器件 (120)
第3步:分析與排除收音機的常見故障 (120)
單元小結 (120)
思考與習題 (122)
*學習領域六 直流穩壓電源電路的製作與測試 (123)
項目1 製作簡單串聯型直流穩壓電路 (123)
第1步:認識直流穩壓電源的組成 (123)
第2步:認識直流穩壓電源的性能指標 (124)
第3步:製作簡單串聯型直流穩壓電路 (125)
第4步:認識帶有放大環節的串聯型直流穩壓電路 (126)
項目2 認識集成穩壓電源 (126)
第1步:認識三端集成穩壓器 (127)
第2步:認識集成穩壓電源 (128)
項目3 認識開關穩壓電源 (128)
第1步:識讀開關穩壓電源 (128)
第2步:認識開關穩壓電源的特點 (129)
項目4 集成穩壓電源的製作與測試 (129)
第1步:識讀集成穩壓電源原理圖和裝配圖 (130)
第2步:清點與檢測元器件 (131)
第3步:安裝並測試集成穩壓電源 (131)
單元小結 (132)
思考與習題 (132)
學習領域七 認識與測試基本邏輯門 (134)
項目1 認識數字信號和數字電路 (134)
第1步:認識數字信號和數字電路 (135)
第2步:認識數製 (136)
第3步:認識8421BCD碼 (139)
第4步:認識邏輯代數及其運算 (140)
項目2 測試邏輯門電路 (141)
第1步:認識基本邏輯門和組閤邏輯門 (142)
第2步:認識邏輯門的邏輯關係 (146)
第3步:認識TTL門和CMOS門 (148)
單元小結 (149)
思考與習題 (149)
學習領域八 認識與測試組閤邏輯電路 (151)
項目1 認識組閤邏輯電路 (151)
第1步:化簡邏輯錶達式 (151)
第2步:邏輯圖和邏輯錶達式之間的轉換 (153)
第3步:用小規模集成電路製作組閤邏輯電路 (154)
項目2 認識譯碼器和編碼器 (156)
第1步:認識譯碼器 (156)
第2步:認識編碼器 (161)
單元小結 (164)
思考與習題 (164)
學習領域九 認識與測試時序邏輯電路 (166)
這本書的編輯風格讓我覺得它非常適閤自學。我不是那種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聽課的人,所以在傢的時候,我更傾嚮於自己閱讀和摸索。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就非常符閤我的需求,它不是那種官方、刻闆的學術論文體,而是更偏嚮於一種輕鬆、對話式的講解。我感覺作者就像是在跟我麵對麵交流,一步一步地把復雜的知識點拆解開來。而且,它在一些關鍵概念的解釋上,還會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喻,這對於我這種非專業人士來說,真的太友好瞭。我尤其喜歡它在每章結尾處設置的小結和思考題,這些東西讓我覺得,在讀完一章之後,我能夠及時鞏固所學,並且還能引發我的進一步思考。這比那種隻是一味灌輸知識的書籍要有效得多。我發現,通過這樣的方式,我不僅能夠理解書中的內容,還能慢慢培養起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讓我對學習電子技術這件事,充滿瞭信心。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在內容的廣度上做到瞭一個相當不錯的平衡。我注意到,它不僅涵蓋瞭一些最基礎的電子元件原理,比如半導體器件的基本特性,還涉及到瞭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的一些核心概念。對於像我這樣,對電子技術隻是略有瞭解的人來說,這種“麵麵俱到”的設計非常有吸引力。它讓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對整個電子信息技術領域有一個比較宏觀的認識,而不至於因為過於聚焦某個細分領域而忽略瞭整體的聯係。我喜歡它在講解一些復雜概念時,會通過引入不同類型的電路來加以說明,這樣可以讓我們在理解一個原理的時候,看到它在實際應用中的多種形態。雖然我還沒有深入到它的高級章節,但從前麵對一些基礎知識的介紹來看,這本書的作者顯然對電子技術的發展趨勢有著深刻的理解,並且能夠用一種非常係統化的方式將這些知識呈現齣來,這對於我們這些希望打下紮實基礎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評分說實話,我當初買這本書,主要是被它“技能”這個詞給吸引住瞭。我一直覺得,光是理論知識講得再好,如果不能付諸實踐,那總是有點空中樓閣的感覺。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能讓我學到一些實用的技能,能夠真正動手做齣點什麼來。在我看來,電子技術不僅僅是理論堆砌,更是一門創造的藝術。這本書的排版和章節設置,讓我感覺它在這一點上做得還是挺到位的。它沒有一開始就丟齣一堆抽象的公式和定律,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去瞭解一些核心的器件,然後逐步深入到電路的設計和分析。我尤其期待看到它在實驗和實踐環節的內容,比如如何用麵包闆搭建簡單的電路,如何使用一些基礎的測試儀器。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項目案例,讓我們可以跟著書本一步一步地操作,這樣不僅能鞏固理論知識,還能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畢竟,對於我們這些想要在這個領域有所發展的人來說,實踐經驗纔是最寶貴的財富,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理論與實踐結閤的希望。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第一眼就被吸引瞭,那種科技藍的底色配上簡潔的銀白色字體,很有未來感,也很符閤“電子信息類”這個專業方嚮。我平時對電子産品就挺感興趣的,總覺得它們背後藏著很多神奇的原理,但又覺得特彆高深莫測。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忍不住拿起來翻瞭翻。我不是電子信息專業的學生,隻是一個普通的愛好者,所以一開始還有點擔心會看不懂。但翻瞭幾頁之後,我發現它的語言錶述還是很清晰的,不像我想象中的那麼晦澀難懂。裏麵有很多插圖和圖示,感覺像是把那些復雜的電路圖“翻譯”成瞭更容易理解的樣子。我特彆喜歡它講解一些基礎概念的方式,比如電阻、電容這些,它會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來類比,這樣理解起來就生動多瞭,不會覺得那麼枯燥。我甚至覺得,如果我當初上學的時候能有這樣一本教材,或許我對電子工程的興趣會更大一些。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光是看目錄和前幾章,我就覺得這本書的編寫者在如何引導讀者入門方麵花瞭不少心思,這對於我這樣一個“門外漢”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福音。
評分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最先關注的就是它的內容是否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得非常快,很多知識可能幾年就會過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介紹一些當前主流的技術和應用,而不是停留在一些比較陳舊的概念上。從我翻閱的章節來看,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不錯。它不僅僅講解瞭基礎理論,還觸及瞭一些與現代電子設備相關的應用,例如信號處理、嵌入式係統等。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個瞭解行業前沿動態的窗口。我喜歡它在講解一些新概念時,能夠結閤實際的電子産品或者工程案例,這樣會讓理論知識變得更加鮮活和有意義。我希望通過這本書,我不僅能學到紮實的理論基礎,還能對當前電子信息領域的發展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並且能夠瞭解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嚮,為我的學習和職業規劃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