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领域一 认识与测试二极管及其整流电路 (1)
项目1 认识与测试二极管整流电路 (1)
第1步:认识半导体二极管 (1)
第2步:测试半导体二极管 (3)
第3步:认识特殊二极管 (7)
第4步:测试二极管整流电路 (9)
项目2 认识与测试电容滤波电路 (14)
第1步:认识滤波电路 (15)
第2步:测试电容滤波电路 (16)
第3步:估算电容滤波电路参数 (17)
*项目3 认识与测试晶闸管整流电路 (18)
第1步:认识一般晶闸管 (19)
第2步:认识特殊晶闸管 (21)
第3步:认识晶闸管单向可控整流电路 (22)
第4步:认识单向晶闸管调光台灯电路 (22)
项目4 制作与测试整流滤波电路 (23)
第1步:清点与检测元器件 (24)
第2步:制作整流滤波电路 (24)
第3步:测试整流滤波电路 (25)
单元小结 (26)
思考与习题 (26)
学习领域二 认识与测试三极管及其分立放大电路 (28)
项目1 认识与测试半导体三极管 (28)
第1步:认识半导体三极管 (28)
第2步:判别三极管类型与电极 (30)
第3步:测试三极管的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 (32)
第4步:测试三极管共射输入/输出特性 (34)
第5步:合理选用三极管 (36)
项目2 认识与测试共射极放大电路 (38)
第1步:认识放大电路 (38)
第2步:认识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40)
第3步:分析共射极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41)
第4步:测试共射极放大电路 (44)
第5步:认识工作点稳定电路 (47)
*项目3 认识场效应管 (51)
第1步:认识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52)
第2步:认识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 (53)
第3步:比较场效应晶体管与晶体三极管 (56)
第4步:认识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 (56)
*项目4 认识多级放大电路 (56)
第1步:识读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57)
第2步:认识多级放大电路的性能参数 (58)
项目5 认识与测试功率放大电路 (59)
第1步:认识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和类型 (59)
第2步:认识与测试OCL功率放大电路 (61)
第3步:认识与测试OTL功率放大电路 (64)
第4步:认识典型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66)
项目6 制作测试与音频功放电路 (67)
第1步:清点与检测元器件 (68)
第2步:制作音频功放电路 (68)
第3步:测试音频功放电路 (69)
单元小结 (70)
思考与习题 (71)
学习领域三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制作与测试 (74)
项目1 认识集成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74)
第1步:认识集成电路 (75)
第2步:认识集成运放 (76)
项目2 认识负反馈电路 (78)
第1步:认识反馈及其类型 (79)
第2步:判别放大电路的反馈类型 (80)
第3步:体验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81)
项目3 制作集成比例运算电路 (83)
第1步:认识常用集成比例运算电路 (84)
第2步:分析集成比例运算放大电路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84)
第3步:集成比例运算电路的制作与测试 (85)
第4步:认识同相器和反相器 (88)
单元小结 (88)
思考与习题 (88)
学习领域四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90)
项目1 认识调谐放大器 (90)
第1步:认识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90)
第2步:认识两种基本调谐放大电路 (92)
第3步:认识收音机中频放大电路 (93)
项目2 认识与测试三点式振荡器 (93)
第1步:认识自激振荡 (94)
第2步:认识常用振荡器 (95)
项目3 制作RC正弦波振荡电路 (101)
第1步:清点与检测元器件 (101)
第2步:制作RC正弦波振荡电路 (102)
第3步:测试RC正弦波振荡电路 (103)
单元小结 (104)
思考与习题 (104)
学习领域五 认识与测试高频信号处理电路 (106)
项目1 认识无线电的基础知识 (106)
第1步:认识无线电波 (106)
第2步: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 (107)
第3步:认识无线电广播收音机 (108)
第4步:调幅收音机的中频调整、频率覆盖及统调 (109)
项目2 认识调幅与检波 (110)
第1步:认识调幅波 (111)
第2步:认识二极管调幅电路 (111)
第3步:认识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 (112)
项目3 认识调频与鉴频 (114)
第1步:认识调频波 (114)
第2步:认识调频波收音机基本组成及信号流程 (114)
第3步:认识鉴频电路 (115)
项目4 认识混频器 (116)
第1步:认识混频器功能与混频电路 (116)
第2步:认识三极管混频器的应用电路 (117)
项目5 制作调幅调频收音机 (118)
第1步:认识ULN-2204单片FM/AM收音机 (118)
第2步:清点与检测元器件 (120)
第3步:分析与排除收音机的常见故障 (120)
单元小结 (120)
思考与习题 (122)
*学习领域六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制作与测试 (123)
项目1 制作简单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 (123)
第1步:认识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123)
第2步:认识直流稳压电源的性能指标 (124)
第3步:制作简单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 (125)
第4步:认识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 (126)
项目2 认识集成稳压电源 (126)
第1步:认识三端集成稳压器 (127)
第2步:认识集成稳压电源 (128)
项目3 认识开关稳压电源 (128)
第1步:识读开关稳压电源 (128)
第2步:认识开关稳压电源的特点 (129)
项目4 集成稳压电源的制作与测试 (129)
第1步:识读集成稳压电源原理图和装配图 (130)
第2步:清点与检测元器件 (131)
第3步:安装并测试集成稳压电源 (131)
单元小结 (132)
思考与习题 (132)
学习领域七 认识与测试基本逻辑门 (134)
项目1 认识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 (134)
第1步:认识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 (135)
第2步:认识数制 (136)
第3步:认识8421BCD码 (139)
第4步:认识逻辑代数及其运算 (140)
项目2 测试逻辑门电路 (141)
第1步:认识基本逻辑门和组合逻辑门 (142)
第2步:认识逻辑门的逻辑关系 (146)
第3步:认识TTL门和CMOS门 (148)
单元小结 (149)
思考与习题 (149)
学习领域八 认识与测试组合逻辑电路 (151)
项目1 认识组合逻辑电路 (151)
第1步:化简逻辑表达式 (151)
第2步:逻辑图和逻辑表达式之间的转换 (153)
第3步:用小规模集成电路制作组合逻辑电路 (154)
项目2 认识译码器和编码器 (156)
第1步:认识译码器 (156)
第2步:认识编码器 (161)
单元小结 (164)
思考与习题 (164)
学习领域九 认识与测试时序逻辑电路 (166)
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先关注的就是它的内容是否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得非常快,很多知识可能几年就会过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介绍一些当前主流的技术和应用,而不是停留在一些比较陈旧的概念上。从我翻阅的章节来看,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它不仅仅讲解了基础理论,还触及了一些与现代电子设备相关的应用,例如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等。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个了解行业前沿动态的窗口。我喜欢它在讲解一些新概念时,能够结合实际的电子产品或者工程案例,这样会让理论知识变得更加鲜活和有意义。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不仅能学到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对当前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了解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我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第一眼就被吸引了,那种科技蓝的底色配上简洁的银白色字体,很有未来感,也很符合“电子信息类”这个专业方向。我平时对电子产品就挺感兴趣的,总觉得它们背后藏着很多神奇的原理,但又觉得特别高深莫测。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忍不住拿起来翻了翻。我不是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只是一个普通的爱好者,所以一开始还有点担心会看不懂。但翻了几页之后,我发现它的语言表述还是很清晰的,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晦涩难懂。里面有很多插图和图示,感觉像是把那些复杂的电路图“翻译”成了更容易理解的样子。我特别喜欢它讲解一些基础概念的方式,比如电阻、电容这些,它会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这样理解起来就生动多了,不会觉得那么枯燥。我甚至觉得,如果我当初上学的时候能有这样一本教材,或许我对电子工程的兴趣会更大一些。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光是看目录和前几章,我就觉得这本书的编写者在如何引导读者入门方面花了不少心思,这对于我这样一个“门外汉”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书,主要是被它“技能”这个词给吸引住了。我一直觉得,光是理论知识讲得再好,如果不能付诸实践,那总是有点空中楼阁的感觉。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能让我学到一些实用的技能,能够真正动手做出点什么来。在我看来,电子技术不仅仅是理论堆砌,更是一门创造的艺术。这本书的排版和章节设置,让我感觉它在这一点上做得还是挺到位的。它没有一开始就丢出一堆抽象的公式和定律,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去了解一些核心的器件,然后逐步深入到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我尤其期待看到它在实验和实践环节的内容,比如如何用面包板搭建简单的电路,如何使用一些基础的测试仪器。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项目案例,让我们可以跟着书本一步一步地操作,这样不仅能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毕竟,对于我们这些想要在这个领域有所发展的人来说,实践经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希望。
评分这本书的编辑风格让我觉得它非常适合自学。我不是那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课的人,所以在家的时候,我更倾向于自己阅读和摸索。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就非常符合我的需求,它不是那种官方、刻板的学术论文体,而是更偏向于一种轻松、对话式的讲解。我感觉作者就像是在跟我面对面交流,一步一步地把复杂的知识点拆解开来。而且,它在一些关键概念的解释上,还会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喻,这对于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真的太友好了。我尤其喜欢它在每章结尾处设置的小结和思考题,这些东西让我觉得,在读完一章之后,我能够及时巩固所学,并且还能引发我的进一步思考。这比那种只是一味灌输知识的书籍要有效得多。我发现,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不仅能够理解书中的内容,还能慢慢培养起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让我对学习电子技术这件事,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在内容的广度上做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平衡。我注意到,它不仅涵盖了一些最基础的电子元件原理,比如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特性,还涉及到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一些核心概念。对于像我这样,对电子技术只是略有了解的人来说,这种“面面俱到”的设计非常有吸引力。它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整个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有一个比较宏观的认识,而不至于因为过于聚焦某个细分领域而忽略了整体的联系。我喜欢它在讲解一些复杂概念时,会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电路来加以说明,这样可以让我们在理解一个原理的时候,看到它在实际应用中的多种形态。虽然我还没有深入到它的高级章节,但从前面对一些基础知识的介绍来看,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用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将这些知识呈现出来,这对于我们这些希望打下扎实基础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