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田園耕讀

問道·田園耕讀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張劍峰 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1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陝西師範大學齣版總社
ISBN:9787561374917
版次:1
商品編碼:1182289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4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A. 捧上此書,遠離城市喧囂,迴歸田園寜靜,在清泉石流旁,抬頭凝視,悠然見南山,似入桃源秘境一般。
  B. 以“耕讀”貫穿中國人的精神符號,在造捨編籬、香道、茶道、行住坐臥、山居飲食、服飾、 田園養生中體會傳統耕讀文化的內在力量。
  C. 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終南文化旅行。

內容簡介

  以“耕”來體認四季交替,以讀書來修養身心。全文從宏觀的文化概念和耕讀文化的現象上展示“耕讀”這一主題,並深入民間尋訪耕讀傳傢的印跡,於築捨編籬、行住坐臥、山居飲食、田園養生中細細品味自在、恬靜的耕讀生活。本書是繼《問道·茶之書》後的另一本新作,全彩印刷,精美田園、山居圖片與文字交相呼應,引人入勝。

作者簡介

  張劍峰,終南山文化行者。2008年於終南山下創辦《問道》叢書,並建立傳統文化傳習基地――終南草堂。2011年齣版《尋訪終南隱士》,“終南山5000隱士”被鳳凰、央視多傢電視和各種雜誌、報紙報道,成為轟動一時的社會話題。2012年“問道”係列先後推齣《尋訪武林》《茶之書》,緻力於弘揚茶、道、武術等中華傳統文化。

精彩書評

  翻開大作,清風徐徐吹來。我從事齣版三十餘年,閱書無數,閱人無數,這樣的奇文,這樣一些奇人奇思妙想,很少見到。要感謝終南山瑰麗景色;要感謝華夏人文景觀至深無下、至高無上的無盡內蘊;要感謝書中三五同人,同聲相求,妙筆生花,胸中山水,腕下筆墨,讓人醉夢其中!
  ——海豚齣版社社長俞曉群

  《問道》係列圖書是頗有特色的文化叢書,即將齣版的《問道·田園耕讀》一書將帶領讀者重返久違的田園生活,在耕作之餘,有書相伴。如此山居生活,田園景緻,令人遐想而且心馳神往。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子善

  數韆年來躬耕隴畝之間,泛舟於江湖之上者多齣高士智者。漁、樵、耕、讀間隱藏著中國文化恢弘而幽深的智慧。物欲橫流,道德日喪是文明的悲哀,迴歸田園捧讀詩書,寄情山水,窮通自然,古今智者莫不如此。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無論世界怎樣變化,懂得迴
  歸者必厚德載物執大道而行。
  ——中國文化書院三智道商國學院常務副院長、三智書院理事長高斌

目錄

田園耕讀序/問道編輯部 01
尋彼南山 悠然采菊/肖伊緋 1
耕讀雨讀 琴劍與歸/琴劍逍人訪談錄 25
布衣清廬可聽雨/熊厚音訪談錄 57
築捨南山 白雲滿屋/馬守仁 77
君子謙謙 行止有節/盛日 107
文房清供/高铖臨 133
被褐懷玉 廣袖飄飄/蒹葭從風 153
居山晴雨集/楊子瑩 175

精彩書摘

  第一章節:
  尋彼南山悠然采菊
  文/肖伊緋
  據說唐代草書大傢懷素的《自敘帖》,並沒有真跡存世。現在所能看到的“國寶”,曾經是蘇舜欽的珍藏,然而這件藏品也隻是摹本罷瞭。更為奇特的是,由於當年捲子已經碎裂損壞,蘇氏還臨摹補上瞭前六行草書,使得這件摹本之上的摹本在收藏界又有瞭一個學術符號式的命名:蘇補本。
  其實,中國人的臨摹功夫是天生的。這種優秀如果發揮到極緻,可以成為優雅。豈止是唐代的草書可以臨摹,即使這種書法變化多端,如雲水龍蛇,難度極高,隻要苦心鑽研,終能入木三分。那臨水照花、拈花一笑的心手如一,使蘇舜欽自傢心田裏的那一枝花,花中的那一支筆,可摹可寫的上天入地,無所不可。曾經建造過滄浪亭的人,並不介意書法的難度,因為再難,也難不過蘇氏心中變幻的雲霞。
  應時植我東籬菊
  東籬,是東邊的籬笆,還是東嚮的籬笆?
  懷素的草書,有些字形局部看來,就如同一枝枝籬條。其實,不一定非得是懷素的狂草,隻要是一整幅毛筆字閤在一起,無論什麼書法,真草行楷篆種種,皆可看作一圍籬笆。即使那些規規矩矩並不卓然獨立的“草民們”,也可以寫齣一圍籬笆來。無論東嚮與否,自顧自地享受“采菊東籬下”的悠然自得,這是中國人的自然而然,沒什麼道理可講的。
  陶淵明的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將東籬、南山定格於經典慣用語中,東與南、籬與山。人與自然的距離由遠及近,最終不再有遠近之分,融為一體。疏離中是自然,感受到的卻是自然而然。
  南山是自然造化,東籬則是人為。如何先自然,再以人力去自然而然?這是陶淵明的障眼法,還是籬笆內外看山者的視覺誤差?山是自傢山、院是誰傢院?陶氏拾來枯枝敗木,草草營圍,一欄籬笆隔開的豈止是人與荒野,隔開的隻是喧囂的欲望而已。
  東籬南山逸人
  蘇東坡讀到陶淵明,感受到那份近乎天然的自然而然。蘇東坡曰:“采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景與意會。”
  從詩學的角度來談當年看山者的心理感受,總是有所欠缺,蘇東坡說得夠貼切,卻還是欠妥當。無論怎麼自然而然,撇開瞭籬笆談看山,忽視瞭籬嚮東、山坐南的地理位置,為詩而詩的話語,雖是老練成熟,卻終究不是真自然,缺少瞭一絲天然境界。
  蘇舜欽的六行臨摹補書,究竟是按照懷素草書的本來形態描摹,還是原來神髓追摹?這不但是個需要考證的史學問題,還是個需要推理的哲學問題。史學傢們可能傾嚮於蘇氏手中還有一個完整的摹本,然後按照這個底本一筆一畫的進行描摹。可現在存世的最早摹本隻有“蘇補本”,而且長期以來就被當作懷素的真跡來珍藏,即使在清代宮廷也是如此。
  蘇氏手中有沒有一個底本,或者那個底本究竟是真實存在的,還是臆想附加的,或許都不重要。其實,形似與神似都隻是相似,而非等同,但形似與神似之間的那道籬卻相當關鍵,居——籬——山的空間區隔,也正是園——牆——林的構築模式。
  山居的重要屏障是那道籬,園林的首要屏障是那道牆,很難想象,沒有空間區隔的山居與園林是何種模樣。如果沒有籬與牆的區隔,山居不如洞穴,園林即是真山水。
  中國園林就是這麼一個法則,與書法相通,在形似與神似之間,“園”並非慣常純粹的居所空間,“林”也並非荒僻野蠻的深山老林。一道倚湖山或避市井而砌的牆,將神似與形似隔開,也將神似與形式包圍,“園林”二字是園與林的疊加,但已然復閤為一個單詞瞭。這種美學體係的始作俑者,是否就是陶淵明的“東籬”,沒有人予以定論,但其間的默契已逾韆年。
  其實,東籬和南山之間,隻有一個“人”字。可以是陶淵明,也可以是其他人。這個人可以寫詩,但最好不要談論詩學。
  ……

前言/序言

  序:
  田園耕讀序
  五韆年的中華文明從泥土中生長,泥土生長糧食,也生長著東方智慧。尋覓將逝的田園,尋覓與節氣相應的樸素的傳統文明,尋覓隱匿在泥土中的中華之根。
  鄉村孕育瞭城邦,上古華夏祖先躬耕在隴畝之間,城市隻是發布政令和交易的地方。如果熟諳瞭變化之道,田園則是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宏大背景。桃花源是被中國人觸摸得發亮得詞語。上至帝王下至庶民,沒有人不渴望能夠擁有一塊生機盎然的田園。不同於海洋文明和遊牧文明,中國人隻有擁有瞭田園,纔會擁有對於和諧和寜靜的追求。田園耕讀是中國人修身養性的母體,是撫慰心靈的終極故鄉。
  通過“耕讀”閱讀中國人的精神符號,從中可以發現中華道統的衍生和衰落。上古的人,行而論道,既通過師承製傳承、明瞭道之體,又通過迴歸自然走進田園,躬耕隴畝體認瞭道之用,使中華文明持續發齣光華。戰國時期,中國的古人因為對道統的不同理解而産生瞭百傢爭鳴。唐代之後,中國人坐而論道知行分離之後纔呼籲知行閤一,士人們要麼遠離瞭田園,變成瞭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要麼隻知道其理而不通達其用。道、法、術、器不能貫通,所以田園和土地逐漸貧瘠,最終成瞭城市的附庸。生機勃勃的中國文化因為體用關係的脫落而齣現疾病,田園的失落實際上是我們對於中國文化精神的遺忘。尋覓最初的田園,以此歸真達道。
  中國文化是華夏先祖遠取諸物,近取諸身,象形取意形成的東方智慧。古人俯仰之間體察自然變化,通過躬耕隴畝之間體察自然之動靜,生命之變化,進而發散以至觀照生命的各個層麵。
  內聖外王之道,進退之間,中國人正是通過一片田園來承載和展開,體驗並書寫,進而傳承。
  數韆年來,古人們就是通過躬耕於隴畝進而耕作心田的。由此嚮內心望去,丘壑儼然,正是如陶令之桃花源。尋覓最初的田園,沿著那條搖曳著童謠的陌上小徑就能迴到故鄉。
  光耀兮正兮,晨照於林;德顯兮彰兮,在天地之行。
  當晨曦的陽光穿透紙窗,鳥兒在林間鳴唱。
  窗外的菜地沐浴著陽光。
  案上的書捲翻閱著鬆風。
  汗水順著額頭滑下、滴落,它們會成為滋養土地的養分,會讓鋤頭的木柄更加光滑、發亮。放下鋤頭,看著作物漸漸發芽、長大、成熟,沾滿泥土和汗水的手中握著果實,生命會因此而充實。
  窗外的雨,打在青石上或打在草葉上,是一捲捲“雲集”之書。書中有雨,雨中有書,讀這一捲書,同時也在讀這一場雨。每一個文字就像是一顆雨滴,敲打著石上苔綠,敲打著閑適心靈。那些美麗的詩文詞捲,就像是采集晨曦的露水,匯聚天上的彩雲,將它們繪於紙上,融進書捲。
  夫觀一葉落,而知天下鞦;見一雪消,乃知萬物春。夫若修身立命,一鋤之耕,當知事在躬行。一捲之讀,當知物在善察。
  晴可耕,雨可讀。又可陪伴琴棋書畫、詩酒茶,泉石鬆雲、東籬黃花。
  迴歸田園,是迴歸心靈與精神的美好傢園。
  從那茅屋後麵升起來的繚繞青煙,已緩緩飄散瞭五韆多年……
  華夏民族從遙遠的上古時期開始,便已耕讀於天地之間。從神農氏教人們播種、收獲,開創瞭農耕時代,五帝之一的堯帝時期是華夏民族農耕文化繁茂發展階段。相傳堯帝德高望重,嚴肅恭謹,光照四方,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聚閤如一傢,和睦相處,深受人民的愛戴。他生活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
  《史記》記載堯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他命部下的羲氏、和氏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製定推齣曆法——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測定齣瞭春分、夏至、鞦分、鼕至,使天下生民農耕生産有所依循,叫作“敬授民時”。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安居。有八九十老人,擊壤而歌:“日齣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此乃無為之治也。
  相傳堯帝來到曆山,從民間選用賢良之纔。聽說舜在田間耕地,便到瞭田間,看見一個身材魁偉、體闊神敏青年聚精會神地耕地,犁前駕著一頭黑牛、一頭黃牛。奇怪的是,這個青年從不用鞭打牛,而是在犁轅上掛一個簸箕,隔一會兒,敲一下簸箕,吆喝一聲。堯帝等著舜犁到地頭,便問:“耕夫都用鞭打牛,你為何隻敲簸箕不打牛?”舜見有老人問,拱手作揖答道:“牛為人耕田齣力流汗很辛苦,再用鞭打,於心何忍!我打簸箕,黑牛以為我打黃牛,黃牛以為我打黑牛,就都賣力拉犁瞭。”堯帝一聽,覺得這個青年有智慧,又有善心,對牛尚如此,對百姓會更有愛心,便與舜在田間談論瞭一些治理天下的道理。舜明事理,曉大義,非一般凡人之見。堯又走訪瞭方圓百裏,人們都誇舜是一個賢良之纔。於是,堯便決定先讓舜先在朝中做虞官,三年後,舜在文廟拜瞭先祖,堯便讓舜代其行天子之政。
  一個人的德行智慧完全可以從日常的耕作乃言行舉止中體現齣來。正如《周禮·地官》一書所言:“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中華民族的這兩位偉大的聖王第一次相遇便是在田野耕作間,一切都是那麼樸實,自然。治國之道,在田野間的風中幽幽迴蕩。堯帝看重舜的明事理、曉大義,智慧而有善心。以至於後來有瞭華夏民族曆史上一次偉大而重要的禪讓。
  耕讀文化是中華民族之根,它需要順天應命,需要守望田園,需要辛勤勞作,需要修身立命,洞徹天地智慧。
  距堯舜時代一韆八百多年以後,聖人老子隱居於宋國沛地。他自耕而食,自織而衣,清澹退靜,洞曉天地智慧。他的名聲遠播在外,慕名求道者接踵而來。在這裏,他授予瞭南榮趎養生之經、孔夫子大道之妙。老子嚮孔夫子闡述瞭大道之元奧,孔夫子聞之,覺已為鵲,飛於枝頭;覺己為魚,遊於江湖;覺己為蜂,采蜜花叢;覺已為人,求道於老子。不禁心曠神怡,說:“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為何物矣!造我為鵲則順鵲性而化,造我為魚則順魚性而化,造我為蜂則順蜂性而化,造我為人則順人性而化。鵲、魚、蜂、人不同,然而順自然本性變化卻相同。順本性而變化,即順道而行也。立身於不同之中,遊神於大同之境,則閤於大道也。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即在吾身!”言罷,起身拜彆。
  耕讀於堯舜是德,於老子是道。先賢聖哲們耕種於這片大地之上,他們讀的是刻在石頭上、寫在樹葉上的文字,讀的是天地自然日月星辰之書。伏羲推演齣河圖、大禹治水現洛書;文王演《周易》,老子著《道德經》五韆言,孔子編《詩經》……
  這些皆是古人從天地自然之間領悟齣的智慧和實踐成果。黃捲幽深,汗青浩瀚。後世之書雖然龐雜繁復如星辰一般,但無不齣其源流。
  耕讀,修身、立命、養德。耕,外可耕種田地,事稼穡以自給自足;內可耕自身之心田,打磨心性,知行閤一。所謂耕種心田是也。讀,有形則可讀黃絹聖賢之書,無形則可讀天地自然、萬物之書。雲石煙霞、星辰日月、山河草木……無不可為書。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其意原在天地萬物、造化自然之中,也需從自然造化之中去尋找與領悟。要讀有形之書,更要讀無形之書。
  在此之後,耕讀修身便已成為瞭曆代文人誌士淡泊明誌、寜靜緻遠、誌嚮高潔的象徵。同時也是他們的必經之路。儒傢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禪宗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道傢曰:“清靜無為,返璞歸真。”那些甘願淡泊,意齣塵外,誌趣高遠的人們像山中湧齣的清泉一樣從來不曾斷絕。他們如仙鶴一般清瘦的身影一直齣現在那雲煙環繞的田野、林泉間……
  東漢末年的諸葛亮布衣清廬躬耕於隴畝。他精通音律,平日好念《梁父吟》,常以琴瑟鼓之。又以管仲、樂毅自比。後來劉備三顧茅廬於此,他齣山輔佐,終成為亂世當中的一代良相。
  “少無世俗韻,性本愛山丘”的東晉詩人陶淵明辭官後歸隱故裏,過著躬耕自資,“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的生活。從而寫下瞭諸多影響深遠的田園詩。
  詩人王維蔔居輞川,歸隱山水田園之間。與孟浩然並稱為“王孟”,成為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錶。
  北宋哲學傢、易學傢邵雍年少有誌,讀書隱居於蘇門山百泉之上。邵雍少時刻苦自學,博覽群書,《宋史·邵雍傳》:“自雄其纔,慷慨欲樹功名。於書無所不讀,始為學,即堅苦刻厲,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數年。”邵雍一生不求功名,過著隱逸的生活。富弼、司馬光、呂公著等人十分敬仰他,常與之飲酒作詩,並買園宅供他居住,但他依此過著耕種自給的生活,名其居曰“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
  北宋哲學傢、理學支脈、“關學”創始人的張載曾講學於關中橫渠。他依靠著傢中數百畝薄田生活,整日講學讀書,“俯而讀,仰而思。有得則識之,或半夜坐起,取燭以書……”張載講學的地方前身為崇壽院,他年少時曾在此讀書,晚年隱居後,一直在此興館設教。他逝世後,人們為瞭紀念他,將崇壽院改名為橫渠書院。
  明代有王守仁“悟道龍場”,民初有藍川先生布衣自足,講學於蕓閣書院……
  縱觀自古以來有著自身成就且影響後世深遠者,無不是恬淡素樸,耕讀田園修身有為之博學誌士。他們都保留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最寶貴的精髓。
  其實,天地之間就是一個大田園,萬物之間無不可為耕,無不可為讀。所謂耕者緻力忘其犁,讀者會意忘其捲,是乃耕讀於天地自然之間矣。《老子》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寜,神得一以靈,榖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一耕一讀於天地之間,就是養德歸根於性命之學。因為,道從來就在最平淡之處。
  如此,餘生隻伴南山一窗月光,半壁山房。幾畝薄地,種些土豆瓜果,作四季食糧。閑時可於屋簷下品讀一捲書、啜飲一杯茶;睏時可於竹榻高臥一枕夢、惺忪一鏡花;愁來鞦雨淺酌一壺酒、一闋詞;興登鬆石閑看一山遠、一軸畫。腳踩大地眼望星空,日齣而作乃耕,日落而息伴讀。靜觀遊魚徘徊,獨看飛鳥往返,仰頭雲聚雲散,俯首花落花開……我自悠然。
  正如唐代呂岩所作的一首《牧童》詩中所言“歸來飯飽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的那種自在灑脫與閑適。
  自沽村傢酒,伴讀五柳詩。春來滿溪花,須堪摺一枝。壺中待煮茗,乃取鬆上雪。夏有野徑鬆,枕石且一眠。
  粗茶淡飯之餘與友人品茗閑敘,山風欲雨,庭院深幾許,橙月朦朧,菊花夜露,鳥不語。鬆濤靜謐,泉韻淺低,隻堪聽雨、隻堪讀山……
  《問道》編輯部

問道·田園耕讀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問道·田園耕讀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問道·田園耕讀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問道·田園耕讀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有趣可讀

評分

!!!!!!!!!!!!!!!哈哈!!!!!!!!!!

評分

看得此書,人望齣塵

評分

看得此書,人望齣塵

評分

收到貨的時候,書底麵給劃瞭幾條口子!明顯發的次品給我

評分

看書,讓心安寜

評分

有趣可讀

評分

收到貨的時候,書底麵給劃瞭幾條口子!明顯發的次品給我

評分

收到貨的時候,書底麵給劃瞭幾條口子!明顯發的次品給我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問道·田園耕讀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